湖北省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_第1页
湖北省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_第2页
湖北省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_第3页
湖北省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_第4页
湖北省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据考古统计,距今50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与祭祀有关的玉器(如下图);而同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大型墓葬中随葬品很少,且极少见玉器,没有显示出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这表明A.南方的文明程度显著高于北方 B.文明进程呈现多元一体特征C.区域文明的发展特征存在差异 D.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针对地方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但未能严格执行,其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C.地方官僚督办不力D.建国基础是豪强地主3.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旧唐书》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新唐书》编撰于北宋时期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 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 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4.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息讼”观念极强,人们很少打官司,社会关系的调节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礼制而不靠法律。但宋代以后,随着贱民成为国家编户,民告官、奴告主等现象大量出现。诉讼成为解决矛盾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南宋时,商人、佃农、奴婢家属已将诉讼演变为社会风尚,讼师成为一个重要职业。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契约关系广泛发展C.封建礼制受到冲击 D.法律意识不断增强5.史载,明初官场社会通过孝悌察举不经科举考试而由布衣直接步人官场者很多。如“沈德四,洪武十四年被旌,寻授太常赞礼郎。李德成,洪武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由此可知A.察举成为明初主要选官方式B.孝廉成为科举考试重要科目C.明初社会阶层流动较为频繁D.统治者重视民间的社会教化6.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陆续开设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局、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校。这些学堂的开设A.得益于国防建设投入 B.采用了官督商办的体制C.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 D.拓展了与海外市场联系7.下图是1909年的一幅漫画《中国小民的盼望》,其中写道:“实行立宪,禁止鸦片,兴复海军,融合满汉。”这反映了A.清末新政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B.民族交融成为时代潮流C.立宪派对清政府仍抱有幻想 D.革命党立志推翻清政府8.有学者说:“从戊戌到义和团再到辛亥,由托‘古’到灭洋再到皇权倒塌与复辟,纷纷扰扰,于是怀疑、否定与批判成为他们的特色。他们力求突破19世纪以来盘踞在人们头脑和思想观念中的‘体用二元’僵化思维模式。”该学者意在说明A.五四运动导致知识分子阵营决裂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解放C.当时各流派思想出现融和的趋势 D.新文化运动兴起具有历史必然性9.1930年,毛泽东总结各地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指出执行“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必须采取“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由下向上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此思想A.是对马列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全面继承B.是理论上对中国革命道路做的初步说明C.经历了抗战敌后战场的实践孕育和检验D.认为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是武装夺取政权10.建国初针对英国追随美国参加朝鲜战争,中国给予严厉谴责,并没收英国在华部分财产;同时又针对英国希望与新中国保持往来的意愿,中国同意与英国谈判建交,开展经济贸易往来。这就是“礼尚往来”方针的突出体现。这一方针A.突破了西方对华经济封锁B.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灵活性D.有利营造安定的周边环境11.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明确规定奴隶“不具备法律人格”,完全受主人支配。到了帝国后期,罗马法则对奴隶主的权利进行了诸多限制,禁止奴隶主随意杀害、虐待奴隶。这一调整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帝国的基础C.旨在维护奴隶的利益 D.反映了罗马法律的完备12.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烟草、可可和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世界各地。其中,马铃薯由于产量高、种植易、烹制简单等原因,到17世纪末已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并使人口得到快速增长。这说明了物种交流A.改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活13.19世纪中叶,英帝国的领土扩张有所缓和,多数英国人认为没有必要保留一个正式的帝国,英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霸权,完全能控制全世界的贸易。基于这一认识,英国A.不再奉行炮舰政策 B.对外宣扬贸易自由C.力求取得海上霸权 D.放弃贸易垄断地位14.一战爆发后,英国编辑了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学者和专业人员名单,隐瞒官方背景,定期向其提供英国的宣传资料,通过他们将材料发送到美国各界人士手中,给人的印象他们只不过是英国的正义支持者。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拉拢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B.获得国内战时动员的支持C.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D.激起美国反对德国的情绪15.1980年,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撰写的《短缺经济学》出版,该书从企业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资料的短缺入手,分析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图景,系统揭示了长期短缺经济现象及出现的原因。1986年,该书中文版面世,社会反响强烈。这一现象出现是由于当时A.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 B.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C.东欧改革经验影响深远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二、非选择题16.【中国古代诗歌的嬗变】材料一下表为部分古籍关于魏晋以前诗歌的记述摘编古籍记述摘编先秦《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延长诗的语言),声依永,律和声先秦《国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自孝武(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材料二魏晋之后,名为乐府诗,但只取其旧题而完全脱离了固定的乐府曲调,不能唱只能读的,和不依旧题,自编新题名目,只可读不能唱的两种形式的诗歌日益增多,这正是以纸为媒介的文字交流兴盛的结果。书信中也经常会看到他们彼此互寄所作诗赋的情况,诗作的题目中也可看到越来越多的《答某某》《和某某》《赠某某》这样的字眼。可见这时文人之间交流情感,已经是把歌词写在纸上,让对方在纸上去看。诗的内涵也由过去的直抒胸臆,变得越来越重视情境的描绘;由过去的感于哀乐肆口而发,变得越来越重视伫兴(感情的蓄积)与构思;由过去一唱三叹的声气的强调,变得越来越重视文字的藻饰和排铺。——摘编自李壮鹰《纸与诗》(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至汉代诗歌承续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魏晋至隋唐诗歌变化及其原因。17.【货币制度】材料一材料二据统计,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从我国沿海地区掠夺了高达730多万银元。另外,再加上其他的赔款等,最终导致“银贵钱贱”的社会问题越为严重,对中国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道光末年四川等地“连年丰稔,谷贱伤农,每岁所得,不敷工本。”“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银贵以来,论银者不加而暗加,论钱者明加而实减。以是商贾利薄,裹足不前。”以致官引滞销,运本日绌,而亏累终归于两淮。“银价日昂”之时,商人、钱铺钱庄利用钱票进行投机活动,银钱比价波动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加剧了投机活动。“民既日贫,赋益难办。逋欠则年多一年,缺短则任多一任,而地丁之入绌。”道光二十九年正月上谕:“见计各省册报,未完地丁银尚有八百六十余万两之多。”以上材料摘编自荆嵋《清朝嘉道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探究——基于世界银产量角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带来的影响。18.【解放战争】材料一材料二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东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域……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个山头、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我们要争城市,要争那么一个整块的地方。如果我们有了一大块整个的根据地,包括东北在内,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基础,有了坚固的基础。”⋯⋯在国民党方面,不是完全没有认识东北的重要性,但相对而言,他们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关内,而且以为有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东北接收过来”,对东北工作并没有认真的研究和部署。”——金冲及《较量—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战胜利后各方势力动向及影响。(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东北的意图并分析原因?19.【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材料在人类历史发展成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包含着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各地区间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成为整体的过程。纵横两方面发展的共同基础和最终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摘编自《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部分)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请以“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答案一、选择题115CDDBDACDBCADBAD二、非选择题16.(1)特点:主要在生产和日常事务中随感而生;诗往往作为歌词与乐曲相配;以口头传唱作为流传的重要途径;以民间歌谣形式居多;官府高度重视诗歌的收存和教化作用。(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传播方式由唱和为主变为以纸为媒介的文字传递;诗的风格与内涵日益丰富;文学性大大增强;文人创作为主要来源。(任答两点即可。若答出从四言、五言向七言发展并逐渐格律化,可酌情给分)原因:造纸技术进步和纸的广泛应用;文学家和诗人的传承与创新;走向开放和繁荣的社会环境;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统治者的提倡等。(任答两点即可)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可知,雕版印刷术(刊印技术)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文治国,教育和科举制的推动。17.(1)趋势:整体持续上涨。原因:英国鸦片走私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拉美独立运动导致美洲银产量下降;战争赔款;列强对中国的掠夺。(2)影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农民、手工业者蒙受破产风险加大;商业活动亏损,商业与信用危机加剧;百姓纳税受困;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加剧;有利于外国对华商品输出;清朝统治危机日益严重。18.(1)国民党:动向:一面以和谈赢得备战时机;一面在美国帮助下运兵抢占要地,调兵打通交通线,制造摩擦冲突,蚕食鲸吞解放区。影响:暴露其反动独裁本质,逐渐陷入被动和孤立。中共:动向: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主动让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