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专练版“魏晋隋唐”区间试题特练_第1页
学生专练版“魏晋隋唐”区间试题特练_第2页
学生专练版“魏晋隋唐”区间试题特练_第3页
学生专练版“魏晋隋唐”区间试题特练_第4页
学生专练版“魏晋隋唐”区间试题特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隋唐”区间试题特练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东吴在收服山越,蛮、夷后就地屯田,设置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招募民众开垦土地。吴郡二分,无锡以西地区归毗陵典农校尉管理,大都督陆逊在青年时也曾出任海昌县屯田都尉,并领县事。这说明(

)A.军屯增强了后勤力量 B.治粮体系具有独立性C.庄园主借机侵占土地 D.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2.据记载,魏晋时期,北方内迁者中除大部分成了佃客,依附于达官贵人和地主外,一部分人则成为士家,充当屯田制下的主要劳动力。如留居并州的匈奴人就“同于编户……百姓布野,勤劝农桑”,已然成为农业生产者。这些记载表明魏晋时期内迁各族(

)A.首创了古代屯田制度 B.放弃了游牧民族传统C.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3.(教材变式题)(2023·邯郸高一12月月考)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A.政局动荡影响区域经济格局 B.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C.南北方对峙的状态日趋明显 D.政治中心呈现南移之势4.前赵皇帝刘曜曾在长安修建宗庙、宫殿,兴办太学和小学,努力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北魏孝文帝时期颁布的均田制,大力推动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前秦统治者苻坚重用汉族士大夫王猛,在其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如“采纳和实施中国传统的国家礼仪”。这些做法(

)A.利于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B.消除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C.旨在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势5.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墓葬遗址中出土了魏晋时期的铜镜残片(图1)和五铢钱(图3)。它们与东汉中原的同类器物,如图2、图4有很大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图1铜镜残片拓片

图2长宜子孙镜

图3五铢钱拓片

图4“四出五铢”铜钱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民族 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C.游牧民族继承汉族正统 D.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加深6.595年—596年,隋朝政府先后在37个州建立了公益粮仓,这些粮仓分布在都城周围,集中在西至敦煌,东至宁夏平原、陕北高原、河套平原等地。这一现象反映了,隋朝时期(

)A.边境地区自然灾害频繁 B.民族矛盾不断激化C.政府注重维护京师安全 D.内轻外重局面形成7.隋平陈第二年(590年),陈地大小豪强,有的自称“天子”,有的自称“大都督”,叛乱虽然平定,但是朝廷对江南的控制力亟待加强。同时,面对突厥对北部边境的威胁,朝廷需要调运中原和江淮地区的粮饷供应大量的北方驻军。该材料可用于研究隋朝(

)A.设立乡间义仓的重大意义 B.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C.完成南北统一的时代背景 D.开通大运河的重要作用8.近年来,在考古中挖掘出大量的唐代妇女打马球俑。据此可知当时(

打马球女俑A.封建伦理日趋瓦解 B.社会尚武风气盛行C.社会风气开明开放 D.男女地位趋于平等9.如图为1969年在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卜天寿抄《论语郑玄注》局部,原卷在抄写了《论语》后,又有六言《十二月三台词》、五言绝句六首和《千字文》数句。这主要反映了(

)景龙四年卜天寿抄《论语郑玄注》局部A.西域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大大加强 B.唐朝时中原文化在西域有所传播C.安史之乱后唐朝对西域控制减弱D.中央政权对西域地区的直接管辖10.唐朝元和年间,李愬雪夜下蔡州,活捉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随后,朝廷又平定了淄清镇李师道叛乱;接着,朝廷又采取分割强藩大镇的方法来削弱藩镇。这些举措(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治理C.得益于租庸调制的实施 D.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11.汉代后期,官员察举无人监督,常常随意推荐,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恩主。曹魏帝国推行九品中正制,细化中正官的分级,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选官制度的变化(

)A.提升了官员素质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扩大了统治基础 D.稳定了社会秩序12.唐初,在高宗时做到宰相的十一人中,明经擢第者二人——裴炎、张文瓘,二人均为中高级官吏子弟;进士及第的有九人,其中真正寒士出身且父祖也没有官位的,只有郭正一、高智周二人。这一现象体现出,唐初(

)A.士族影响并未消退 B.门阀士族退出历史舞台C.科举取士发展较快 D.科举制加强了君主专制13.如表所示是唐代642年至819年封驳制度实施情况统计(部分)。据此可知,唐代封驳制度(

)时间事例领域结果贞观十六年(642年)刑部奏请反叛者兄弟连坐刑狱成功景云元年(710年)严思善因谯王重副的事牵连被捕下狱刑狱成功开元二年(714年)追赠崔湜亡父为吏部尚书人事任命成功开元八年(720年)赐百官九日射礼制成功贞元元年(785年)任卢杞为饶州刺史人事任命成功元和四年(809年)任孔戡为卫尉丞人事任命成功元和十四年(819年)皇甫馎请纳盐利抬高者财政成功A.方式灵活多样 B.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C.均以成功告终 D.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力14.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九月,诏曰:“天下百姓口分永业田,频有处分,不许买卖典贴。如闻尚未能断,贫人失业,豪富兼并,宜更申明处分,切令禁止。若有违犯,科违敕罪。”对该诏书认识正确的是(

)A.描述了租庸调实施的背景 B.有助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 D.有助于保证两税法的顺利实施15.787年,唐德宗因畋猎走访民户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时丰(丰收),何故不乐?”对曰:“前云(夏、秋两征)之外悉无他徭……徒空文耳。”由此可见,当时(

)A.租庸调制难以继续维持 B.两税法执行不力C.藩镇割据影响百姓生存 D.人丁税异常沉重16.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官府设立僧官制度,即君主通过赐予僧团领袖官位、爵禄的方式,笼络佛教领袖,促使僧团组织置于世俗权力秩序控制之下。僧官制度的设立(

)A.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 B.体现了佛教官方化C.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 D.保障了社会的稳定17.以下内容为魏晋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情况。据此可知,书法艺术的发展魏晋时期,社会中草书盛行南北朝时期,北方崇尚刚硬雄浑的书风,南方偏重轻灵秀逸的书风唐朝时期,具有作为考试标准字体的规整楷书开始深受文人们喜爱(

)A.彰显儒学地位的上升 B.源于国家的政策调整C.反映民族交融的加强 D.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8.下表所示为唐诗中对一些城市景象描述的诗句。据此可知唐代(

)城市诗人诗句洛阳韦庄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宋州杜甫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成都李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扬州李白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苏州王建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A.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B.诗歌得到迅速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世俗文化开始兴起19.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古老、跨度最长的单孔敞肩圆弧拱桥,桥上装有精美石雕栏杆,整体雄伟壮丽,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赵州桥体现了(

)A.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B.隋朝建筑水平达到顶峰C.南北河运交通便利 D.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0.如图所示是唐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客使图》局部,壁画中,在前导引的是三位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的机构)的官员,他们身穿中原官服,头戴高帽,脚穿黑靴,人物形象高大,神态自然大方,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后面三位为外国使节,拱手躬身,毕恭毕敬。该壁画内容可反映出唐朝(

)A.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B.繁盛大气的王朝气度C.大一统局面日益巩固 D.厚重殷实的丧葬风格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19分,第22题21分,共40分。21.(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魏、晋、宋、齐、梁、陈六朝是豪强士族兴起并强盛至极的时期。当时中央集权弱化,统治者对豪强士族只得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承认豪强士族的经济利益,但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又不得不采取措施对豪强士族进行限制,如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两晋时期的占田制、南朝时期的占山制等。同时,向来被抑制的商业在这一时期也被重视起来,政府采取了许多发展商业贸易的政策,如商税的减免、对外双边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开放等。再者,为了扩大土地面积,六朝政府实行奖励垦荒、减免赋税等政策,鼓励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去开垦荒地;为了增加土地上的劳动力,六朝政府又采取了安置流亡人口、掳掠对峙政权的人口、奖励南渡人口等一系列的措施。六朝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六朝政权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摘编自洪卫中《六朝政府经济调控政策述论》(1)根据材料,概括六朝政府经济政策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10分)2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文帝用武力推翻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致使南方贵族和士族官僚集团受到严重打击。隋朝鉴于历史教训,力图通过科举制度的确立,广开渠道吸收南北中小地主士人加入统治集团,借此削减士族集团在政治上的垄断局面,以扩大招选贤才的门路。唐代政权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建立起来的,唐朝统治者李渊、李世民在阶级斗争实践中亲身感到了社会上各种人才的作用。此外,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社会秩序,夯实统治基础,需要广纳社会各阶层的人才。人们不难看到,唐代有名的中央和地方官吏,很多都是科举出身的。虽然不能说“野无遗贤”,但基本上达到了他们“人尽其才”的愿望。应该说,隋唐利用科举制以加强统治力量的这套方案,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于北山《隋、唐、五代科举制度简述》材料二唐代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考试的科目、内容与隋朝相比有了明显的增加,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科,考试内容与当时学校课程设置大体一致,主要是《诗》《书》《易》《三礼》及时务、诗赋等,根据考生报考科目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