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_第1页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_第2页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_第3页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_第4页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一、井下冒顶片帮事故1事故知识(1)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在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顶板意外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板掉矸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埋压损坏、生产中止等。按冒顶片帮的范围和伤亡人数,一般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落三种。(2)冒顶片帮事故有突发性、灾难性和破坏性,在处理过程中如措施不当还有继发性。冒顶事故处置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和恢复通风。(3)救援物资及装备:液压起重器、圆木、铁锹、铁镐、铁撬、担架、绳索、千金顶。2救援及处置措施(1)加固冒顶区两端的支架,防止冒顶范围的扩大。(2)救援时可以呼喊、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办法与遇险人员联络,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3)清理冒落矿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在接近被埋压人员时,只能用手扒,以免伤害遇险人员。(4)抢救出遇险人员应立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5)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不许用爆破的方法来处理,应尽量搬开;如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则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将大块岩石顶起,将人迅速救出。(6)如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3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在抢救处理冒顶事故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变化,发现顶板出现有再次冒顶预兆时,首先应加强支护,准备好安全退路。(3)查明冒顶范围和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后,应与他们保持联系,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抢救。(4)如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险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5)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应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时刻注意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情况。(6)在处理冒顶时,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冒落块的大小、冒落位置和范围以及围岩地压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援措施。二、井下火灾事故1事故知识(1)对非煤矿山来说,井下火灾最大的危害是含有有毒气体的烟气。(2)救援物资及装备:氧气瓶、备用呼吸器、应急通信设备、矿用头灯、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清水泵、泥浆泵、砂箱、砂袋、手镐、斧子、水桶、安全带、救生绳。(3)在没有弄清火灾情况、人员分布,遇险人员状况以及灾区通风、瓦斯、支护与设备等条件时,一般只能采用原有通风方式。在遇险人员未撤出灾区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必要时要增加风量,以防止出现缺氧氧和有毒气体积聚。对矿井进风井筒、井底车场或井口火灾,在不能防止火烟侵入主要进风流时,指挥部必须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周密布置井口站岗放哨,通知井下人员,撤出反风后受威胁的人员,立即按反风演习掌握的规律进行反风,抢救灾区人员并组织灭火。2救援及处置措施(1)火灾初期是灭火的有利时机,如火势不大,可采用直接法灭火。(2)当直接灭火无效或火势发展很快、温度很高,无法接近火源时,则可将火区进、回风道封闭,使封闭区内氧气浓度下降,达到惰化火区、促其自然熄灭的目的。(3)如火区范围较大,且不易封闭严密,而火区气体又无爆炸危险时,可采用高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灭火。如火区气体有爆炸的危险,且确认灾区所有人员已撤出,则可向火区送入惰气,以加速火区惰化。(4)在特殊情况下,采用淹没矿井或采区的办法来达到灭火的目的。(5)灭火时风流调度的方法可根据不同地点火灾采用不同的调度方法。3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处理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式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火烟短路,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3)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都必须满足下列基本原则: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人员的安全撤退;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4)改变通风方式绝不让火烟危及人员安全,如对另一部分人员有威胁时,应先将他们撤离后再改变通风方式。多风井通风的矿井,任何情况下,不能让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停转;必要时,可停转不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三、井下水灾事故1事故知识(1)水害,指在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由地表塌陷或地质构造形成的裂隙、通道进入矿井的地表水危害,采空区和废弃巷道中储存的“人工水体”的危害,以及原岩溶洞、裂隙等构造中的原岩水体的危害。(2)救援物资及装备:水泵及附属管道、钻机、皮筏、潜水服、应急发电、应急通信设备、电缆等、矿用头灯、氧气瓶、备用呼吸器。2救援及处置措施(1)在透水淹井时,应根据当时人员分布情况,撤出灾区与受威胁地区的人员,处于事故地点中的人员亦应自动组织按水害撤退路线迅速撤出。救护人员应分别从上部水平与逆水流方向进入灾区救人。(2)在撤出灾区人员的同时,要根据已了解的突水地点、水源、涌水量、排水能力等情况,决定是否关水闸门。在关水闸门以前,应撤出闸门以内所有的人员。如下关水闸门,也可以采用其他堵水措施,保护排水设备正常运行。必要时,也可以撤出下水平人员,向下部巷道理发师采空区放水。(3)矿井被淹以后,经清查人员,确认还有少数人员未出井,应根据事故前他们所在的位置与撤退时可能遭遇的情况,判定遇险人员所在的位置,分析该处或其他尚有生存条件的地点,确定该地点的空间容积,氧气、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计算出他们可以生存的时间。如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高于突出后水位线,可以用打钻等办法供给空气,如果他们所在地点为盲洞且低于突水后水位时,则不可盲目打钻孔,以防泄压引起该地点水位上升,扩大灾情。(4)在处理水灾事故时,救援人员逆水流方向进入巷道侦察,该巷道上部无出口时,应有专人在外面监视水情,并保持联系;行进中应注意水位与水情变化,当有被淹没危险时,要立即返回基地。(5)处理上山巷道突水时,必须防止二次突水和积水淤泥冲出。突水地点下部要有足够能存水与存沉淀物的有效空间,并能与监视人员有通讯联系,保证作业人员有安全退路,否则禁止进入上山突水地点作业,以防止扩大事故。(6)发现遇险人员时,严禁用头灯光束直射其眼睛,以免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目失明。正确的方法是用衣片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蒙住遇险人员眼睛,等瞳孔逐渐收缩直至恢复正常时,才可以见到强光。(7)发现遇险人员时,应注意保护体温,在井下安全地点进行初步处置(如包扎、输液、注射等)并待其情绪稳定以后,再送到医院进行特别护理。在治疗初期,避免亲友探视,以防过度兴奋影响遇险人员的健康或造成死亡。遇险人员长期不进食,消化系统功能极度减弱又急需补充营养,应以少量多餐的方法,以稀软的、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宜。3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井巷发生透水事故时,首要任务是抢救受淹地点被困的人员,控制水势,防止井巷被淹的范围扩大。(3)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4)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排水,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5)加强通风,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切断灾区电源,防止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气体。(6)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7)当井下巷道的积水抢险时,应及时恢复通风、清理堵塞物、整修巷道,为恢复生产创造条件。(8)托运和抢救遇险人员,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四、炮烟中毒、窒息事故1事故知识(1)井下爆破特别是独头巷道掘进爆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NO2)氨气(NH3)等,这些气体如不及时稀释冲淡、排出会对区域内作业人员健康造成损坏,或引起中毒、窒息死亡。(2)救援物资及装备:氧气呼吸器,担架、氧气袋、药品、自救器、应急灯。(3)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受二氧化硫中毒所致;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指、头发呈黄褐色现象时,说明是受二氧化氮中毒。2救援及处置措施(1)危险区域的局部风扇保持开启。(2)救援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前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3)必要时给中毒者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迅速把中毒者移到具有新鲜风流的地方,静卧保暖。(4)中毒者还没停止呼吸或者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仍在跳动,先清除中毒者口腔、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保持通畅以后,进行人工呼吸。(5)对心脏跳动已经停止的遇险者,应迅速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3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应根据有毒气体的种类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3)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防止发生二次中毒事故。(4)恢复作业前应对现场采取通风、洒水等清理措施,排除险情。(5)现场救治后迅速转入医院进一步医治,防止出现后遗症。五、尾矿库溃坝事故1事故知识(1)尾矿,是从磨碎的矿石中提出有用成分后的剩余矿浆,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浆与矿渣。尾矿坝是由尾矿堆积碾压而成的坝体,分为尾矿堆积坝和初期坝,不同于水库,水库要求防渗,而尾矿库要求排渗,否则容易形成泥石流。坝坡在如下几种情况会出现圆弧形滑动面造成溃坝:因洪水及排水系统引发溃坝,表现为排洪系统设置满足不了洪水的排放,断面尺寸或者坡度不合理,或者是排洪布置方案不合理;坝体失稳而溃坝,如渗透破坏,地震等因素或地址构造等原因;周边环境不利因素引发的溃坝,如非法开采和胡乱排放等。(2)尾矿坝最大的危险是溃坝,一旦溃坝会引起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引起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3)救援物资及装备:急救箱、夹板、担架、翻卸车、推土机、叉车、破拆设备、载重运输车、大桥车、砂石料、编织袋、铁铲等。2救援及处置措施(1)立即发布尾矿库垮坝警报,组织溃坝现场人员、周边群众按指定路线紧急疏散、撤离。(2)救援人员向子坝溃口处堆积沙袋、打木桩,阻止溃坝缺口进一步增大。(3)对外泄的尾矿进行围堰堵截,防止污染面扩大。(4)医护人员对伤员及时进行现场救护。(5)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及时对重点区域进行翻掘搜救和排查。3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在堤坝背水坡附近抢护时,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