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_第1页
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_第2页
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是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德育就包含在人文主题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內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情,适时把德育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一、在字词教学中渗透在小学阶段,字词教学是语文要素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华文明的延续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的时候,需要追本溯源,带领学生领略中国汉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蕴,树立文化自信。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贝”的故事》时,教师在进行字族识字法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个字的认读及书写,而应该结合课文将“贝”的演变过程及意义讲清楚。从甲骨文中的“贝”到现在我们书写的“贝”,体现出了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轨迹。“贝”的“珍贵”让它成为钱币,用它作为偏旁部首的汉字也大多和钱财有关。教师在介绍汉字造字法的时候,也可以开展德育教育,通过教学贝字旁的汉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在背景介绍中渗透在教材中占比很重的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是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由于这类课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很多学生对文章描绘的时代背景不了解,无法准确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达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要补充资料,完善学生对文章背景的认知。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一诗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现红军长征路线及途中的各种地理环境,播放与长征相关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树立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此外,教师通过对“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战斗的背景补充,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三、在分析人物中渗透在叙事性散文和小说之中,人物形象是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作者塑造的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会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学此类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人物进行多角度分析,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桥》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中描写环境的语言,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情势的危急;分角色朗读老支书、小伙子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在阅读中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人物行为,感受人物形象,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受到老支书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高尚品质的熏陶。四、在活动情境中渗透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可谓“神兵利器”,尤其是对于有着充沛精力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活动的“需求”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因此,活动也是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教师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清贫》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活动”,在正反方的激烈的辩论过程中,方志敏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情感主题也得以升华,学生明白了方志敏的“传家宝”就是清贫朴素、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热播的影视剧开展教学活动,比如结合《觉醒年代》开展“看觉醒年代,做时代新人”的宣誓活动,再现电视剧中“南陈北李”在天津海河大堤宣誓的场面,帮助学生理解李大钊先生面对危险时的具体做法。总之,从过去“教知识”“教语文”到如今的“以文化人”,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不断被强调和重视。百年树人,立德为先,利用语文课堂实现德育渗透的途径还有很多,如在朗读指导中渗透,在口语交际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