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1页
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2页
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3页
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4页
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闭卷考试)一、选择题(每道题1分,共25分)1.为了加强对地方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特别是加强东都洛阳和江南地区的联系,控制江南地区,隋炀帝命人开凿了大运河,材料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开通的()A.原因 B.过程 C.性质 D.影响2.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下表可知()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察举制导致阶层逐步固化 B.九品中正制拒绝寒门子弟C.选官标准影响着阶层流动 D.科举制度淡化族群的差异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中外的友好关系C鉴真东渡见证了唐朝的民族交融D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灭亡A.A B.B C.C D.D4.以下属于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统治举措方面相似的是①重视人才,知人善任②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③重视科举考试④完善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下侧目录节选自一本人物传记,他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第八章求谏与纳谏第一节“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一)鼓励极言规谏(二)直谏者首推魏征第二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6.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A.勤于政事 B.虚心纳谏 C.重视教育 D.发展经济7.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唐诗《调笑令》曰:“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臣万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A. B.C. D.8.下述唐诗中的场景说明唐朝()李白《少年行二首》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白居易《胡旋舞》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南山截竹为嘴巢,此乐本自龟兹出。A.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B.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原民众生活C.统治者奉行民族平等政策 D.少数民族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9.立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如图),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会盟的见证,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这次会盟()唐蕃会盟碑A.消除了吐蕃的割据纷争 B.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C.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 D.改变了吐蕃经济落后的状态10.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11.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23年自唐回国的留学僧上奏朝廷云:“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下面人物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遣唐使 B.鉴真 C.玄奘 D.马可·波罗12.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携带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返唐,两年后回到长安此行行程五万余里,历时十八年。据此可知,玄奘()A.沿着丝绸之路西行 B.撰写了《大唐西域记》C.历尽艰辛取经返唐 D.架起了东西方交流的桥梁13.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鉴真六次东渡,将佛经、医药、建筑、绘画、文学等传到日本。由此可知,他们共同贡献是:()A.促进了中外交流 B.维护了国家统一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实现了科技创新14.下列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⑤五代十国出现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15.下图是颜真卿于758年写下的《祭侄文稿》(局部),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文中的“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指的是()A.李渊反隋 B.安史之乱 C.朱温灭唐 D.黄巢起义1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是黄巢所写的《不第后赋菊》,表现了他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唐朝末年爆发的农民大起义 B.起义的领导人是黄巢C.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D.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了政权17.下边表格的历史信息反映了该时期()政权开国君主即位前的官职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克用行营节度使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藩镇割据四分五裂C.由分裂走向统一 D.民族融合社会稳定18.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在地方设置了节度使④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屡次、接连之意),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 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20.在历史复习课上,某班同学有如下的发言,根据这些观点,你认为这节课复习的主题是()派文人担任地方知州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文臣拿握国家的军事大权A.重文轻武的政策 B.休养生息的政策 C.以德化民的理念 D.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2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A.抑制土地兼并,致力改善民生B.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C.推行科举制度,大量选拔人才D.剥夺武将军权,强化中央集权22.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C. D.23.同学们分成两组在“小货币见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整理出下面的学习成果。图中的西夏货币和契丹货币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一组成果展示名称:西夏货币形制:小平钱,该币铜制泛红,正面铸楷书西夏文字四个,汉语直译为“贞观宝钱”。西夏文是仿照汉字创制而成,形体方正。二组成果展示名称:契丹大字银币形制:正面刻有契丹文字,意为“天朝万顺”或“天朝万岁”。契丹大字脱胎于汉字,即利用汉字形体对笔画予以增减而成。A.都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B.都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C.都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 D.都与宋朝开展了榷场贸易24.通过榷场,宋朝农产品、手工业品和海外香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塞外,而辽国的牲畜、皮货、草药、井盐等也陆续进入中原百姓人家。据此可推知()A.农牧文化得到交流 B.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C.边贸活动规模宏大 D.宋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25.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史书当中对此事评价不一,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①澶渊之盟对宋朝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过百分之一”④“(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题(4小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政策比较唐太宗唐玄宗(前期)政治勤于政事,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隋唐史》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唐玄宗前期统治政策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分别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2)据材料二、列举唐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实现兴盛需要具备哪些要素?27.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者徐中约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材料三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制度有哪些作用?(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的图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行政制度?图二反映宋太祖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削弱相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目的是什么?28.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大理念,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材料一他的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韧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二在返日留唐的学生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化浸染,他们吟唱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走在唐朝的都城,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宽衢大道上,你遇见的绝不仅仅只是唐朝人。你随时会遇见突厥人、西域人、波斯(编者注:伊朗)人、大食(编者注:阿拉伯帝国)人、拂蒜(编者注:东罗马帝国)人、日本人、新罗人、天竺人、真腊人、骠国人……(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浸染主要得益于哪些人群?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再举出一例唐朝时中日交往的史实。(3)材料二中“唐朝的都城”是哪座城市?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主要有哪些特点?(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29.体育关乎民族振兴。材料一西汉典籍《别录》中记载:“蹴鞠,传言黄帝所作,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五千年前有没有创造足球游戏的可能呢?考古工作者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很多磨制光滑的石球。这些地区正是当年黄帝部落生活的地区,实物和传说正相吻合。——摘编自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材料二汉代的体育活动根植于汉代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之中。汉初,各家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发展。70多年后,“射、御、数”的体育教育被从“六艺”中剔除,竞争性和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也逐渐变成了传习封建礼节、宣传封建道德的手段。东汉时期,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更多的人追求“长生不死”和“肉体成仙”,所以,这时的体育活动特别注意保健和强身功能。当时,讲求呼吸守意的习禅方法与养生健体相互结合,也为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钱文军《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材料三《旧唐书·高丽传》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