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说明辽政权()A.没有实现对全国的限制B.因俗而治,缓和冲突C.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D.迎合汉人,争取支持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可知辽政权对汉人和契丹人实行不同的治理方式,留意因俗而治,缓和冲突,故选B项。2.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西夏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这反映了西夏文字()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B.早于汉字创立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西夏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可知西夏文字的创制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汉字在西夏文字创制之前就存在,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西夏文字的作用和与汉族沟通的信息,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3.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乃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据《辽史》)。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A.实行“蕃汉分治”的政策B.保持契丹的民族习俗C.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D.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契丹“蕃汉分治”政策。“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指适用于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法律;“汉人则断以《律令》”指用汉族的成文法令统治汉人。由此可推断契丹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政策,故选A项。4.《金史·兵志》记载:“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据此可知,早期的猛安谋克()A.是军政一体的部落组织B.是对中原政治制度的创新C.扩大了金朝的统治基础D.推动了金朝的封建化进程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猛安谋克是金朝初年由于征掠、围猎的须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实行的一种部落军事编制单位,故选A项;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涉及,解除。5.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心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心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这一行政模式”是指()A.汉朝刺史制度B.元朝行省制度C.明朝三司制度D.清朝督抚制度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心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心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可知“这一行政模式”是指元朝的行省制度,故B项正确。6.元朝行省是在中心派出机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任命行省官员遵循的原则是:“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属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朝()A.行省官员位高权重B.强化中心对地方的限制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D.设行省,有利于管辖宽敞疆域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行省官员的任命基本由中心掌控,这样有助于加强中心集权,B项正确;行省官员的地位在材料中并不能体现,解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元朝行政区划层级,无法得出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行省的官员任命而非疆域管理,解除D项。7.元大德九年(1305年),中书省下达公文,指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加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建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心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一起先“中书省下达公文,指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是为了避开应决不决的现象,提高行政效率;“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是为了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加强中心集权。体现出行省制度下中心集权和高效行政兼顾的特点,故选D项。8.有学者指出:“1264年,忽必烈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上文中“总制院”即()A.理藩院 B.御史台C.宣政院 D.中书省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元朝时期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宣政院,故C项正确;理藩院是清朝管理外交和民族事务的机构,故A项错误;御史台是唐宋时期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心机构,故B项错误;中书省在元朝是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中心机构,不是总制院,故D项错误。9.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C.元朝重新统一后,疆域宽敞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而寻瑶池之津’”,可知中原与西域之间互有人员往来与沟通,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材料二完颜阿骨打称帝以后,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规定:以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组织,平常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战时则自带器甲,组成军队,应征出战。这样不仅能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较强的战斗力。——摘编自仝晰纲《历史学考研词典》(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辽朝实行南、北面官的缘由和意义。(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猛安谋克的特点和作用。参考答案:(1)缘由:适应辽朝境内不同民族和不同生产方式。意义:有利于疼惜先进的农耕生产和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辽朝的发展和进步。(2)特点:兵农合一。作用:不仅能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较强的战斗力,是金朝能够入主中原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女真族社会的发展。等级考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北面官接受契丹部族官制度,官员基本由契丹人担当,掌管朝廷大政和契丹人事务;南面官以汉人主事要职,治汉人州县。但是后来,这一制度慢慢成为形式,不少汉族官僚慢慢登上北面官的高位。这一变更反映了()A.民族交融的慢慢加强B.辽朝政治制度封建化C.北方草原地区农业化D.辽朝统治危机的加深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辽朝实行的南、北面官,突出的是辽汉分治特征,但是到后期部分汉人也可以出任北面官职,这说明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解除。2.《中国民族史名词说明》中对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作出如下说明: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慢慢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平常出猎、战时作战。据此推断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南、北面官制C.四等人制D.猛安谋克制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平常出猎、战时作战”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制度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原有组织基础上改造创立的猛安谋克制,故选D项;行省制和四等人制是元朝的制度,解除A、C两项;南、北面官制是辽朝的制度,解除B项。3.史学界认为: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然经常发生冲突,但合作沟通、和平交往仍是主流。其中宋辽的许久和平关系起先于()A.北宋在边界设立榷场后B.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C.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后D.辽占据燕云十六州后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宋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故选B项。4.元世祖忽必烈诏“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诸侯如真定史氏、保定张氏等,都一度被削去军权,保留的都是文职。忽必烈此诏旨在()A.保障中心政府集中限制军事大权B.实行兵民分治以便减弱军事力气C.实现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D.有效地抑制汉地世侯的割据势力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都一度被削去军权”,可知忽必烈此诏旨在实行兵民分治,减弱地方的军事力气,故B项正确;“管军官掌兵戎”说明军事并不都由中心限制,只是地方的军权要受中心节制,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地方分权的信息,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解除。5.“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B.元朝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元朝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行省制不利于维系地方治平稳定答案:D6.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出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卑视的南人儒士,但是他们大多进入中心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这表明元朝()A.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B.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C.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D.表面上主动缓和民族冲突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元朝征召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但大多都是进入无实权的机构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是想从表面上主动缓和民族冲突,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管理性质,解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元朝蒙古官员驾驭实权,解除;C项对材料信息理解不精确,“笼络汉人”也是为了缓和民族冲突,解除。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既而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稀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化,天下可复保邪?”遂请帝幸澶州……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元]脱脱等《宋史》(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澶州之战前形势及北宋君臣对辽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