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论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与设计策略_第1页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论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与设计策略_第2页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论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与设计策略_第3页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论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与设计策略_第4页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论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与设计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论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与设计策略【摘要】准确把握“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进行有效设计和运用,是落实课标理念的关键。设计“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帮助学生实现“高通路”迁移,指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文本语言,需要呈现结构化的能力进阶,需要伴随表现性评价。在实施“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树立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提供丰富多维的学习场域,协调单元与单篇的整合关系。【关键词】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设计策略“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双新”让一线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建构学科育人、素养导向的课堂样态,是当下老师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准确把握“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对其进行有效设计和运用,将成为落实课标理念的关键。一、“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核心要义“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由“积极的”和“语文实践活动”两个词构成。首先,“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必须是“语文实践活动”,这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语文实践活动,即言语实践活动,特指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这是一个学语言、用语言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由此可知,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中,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关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与运用的语言实践活动,它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实践活动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语文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学习任务群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实践样态。比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4]。这里,阅读与交流主要是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是为了满足生活交流沟通的需要。“倾听”“观察”,“获取、整合信息”,“清楚得体表达”等,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等其他学习任务群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相比,“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及相关联的学习策略、评价内容等,都有其特有的形式。其次,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积极”的内涵。何谓“积极”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积极”的解释为:肯定的;正面的;有利于发展的(跟“消极”相对,多用于抽象事物);进取的;热心的(跟“消极”相对)。表示第一个义项时,作修饰定语,一般指向主体的情态。对于“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它强调语文实践活动要具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作用,具备“肯定的”“正面的”,能够“促进发展的”的特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是有目标、有组织、有内容、有过程、有策略、有评价的。另一方面,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其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努力“进取”“热心”参与的学习情态。二、“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策略我们已经知道,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在教学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但是,语文课上并非学生“活动”了就是语文实践活动,并非进行了语文实践活动就是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帮助学生实现“高通路”迁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呈现进阶式的板块推进,同时,还要进行表现性的评价。我们可以根据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要素、课文内容和学情等,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1.需要依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是学生在教师安排下学习零散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线性训练。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因此,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用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圈画出故事的主人公青头和红头的言行表现,然后说一说从这些词句中读出了青头和红头的什么特点。用情境任务来引领语文实践活动,则是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语言运用情境,比如:“这次旅行真是太惊险了!红头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想把今天的经历告诉妈妈。如果你是红头,你该怎么对妈妈说呢?”在这样的情境任务引领下,一方面,学生有了角色意识,说的内容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再进行创意表达;另一方面,这样的情境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会主动和教师一起走进文本,进行阅读、理解、表达。他们明白了为谁学,如何学,学了干什么。这样,用情境任务贯穿教学始终,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2.需要指导学生经历“高通路”迁移“学”“用”结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核心。“高通路”迁移是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显著特点。“高通路”迁移的机制是“具体——抽象——具体”,也就是说,从具体的案例中抽象出一个原理,带着这个原理指导下一个任务的完成。[5]反观我们以往课堂上的语文实践活动,很多时候,学生只是经历了“具体——具体”的迁移。因此,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素养,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一起经历“抽象”的过程。比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课后习题“用加点的词语说说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写下来”,其意在让学生仿照文中作者介绍奇石的方法,用上比较生动的词语,介绍里的石头,进而也可以拓展介绍其他的相关事物。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高通路”迁移,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仙桃石的,让学生观察,思考仙桃石名字的由来,相机帮助学生建构“起名字:‘看’+‘想’”的模型。然后,师生再细读这段文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说内容”时,按照“叫什么+像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展开。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仙桃石明明是静止的,可是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为什么感觉是动起来的画面呢?因为作者运用了“飞”“落”等词,让表达更形象生动。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其他段落,发现“说内容”时作者还运用了“像什么——怎么样+叫什么”的句式。学生经历了这样“抽象”表达图式的建构,当他们再介绍其他的石头,或者介绍其他事物时,就容易实现迁移了。3.需要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文本语言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使用课文中的语言,而是要求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积累后,基于情境任务创造性地使用文本语言。试想,如果仅仅是对课文语言的重复使用,那么,学生还是没有脱离“词句搬运工”的角色。比如,教学《梅兰芳蓄须》一文,教师基于课文内容和真实事件设计了“《国粹———梅兰芳舞台艺术金银币·邮卡全集》,该收藏品系的核心金币确定选用梅兰芳先生的蓄须照作为图案,很多人不理解。请你以主办方的名义,面向社会各界,写一封说明选择理由的公开信(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的情境任务。那么,如何写好这封公开信呢?如果学生直接把课文内容“搬运”过来,显然不行。这就需要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这样,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就必须与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起来:提取课文中的时间信息,概括主要事件,进而整合课文内容。同时,要想说明选用蓄须照的理由,还要结合课文语言,说清楚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卖房度日、设法生病的民族气节和感人之处,并结合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对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就是对人物形象的高度凝练,而不仅仅是课文内容的简单复现。4.需要呈现结构化的能力进阶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但是,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是平地推移,而是要在学习的进程中呈现结构化的能力进阶。所谓结构化,就是将原本零散、无序的内容,按照需要,进行符合逻辑的、有序的排列组合。结构化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进阶。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教师设计了一个“为家乡代言,制作家乡风景明信片”的语言运用情境任务。学习活动中,师生先聚焦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介绍了小兴安岭的哪些事物(树木、小溪、小鹿)。想一想可以介绍的事物很多,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在比较中,引领学生发现作者选择的是小兴安岭的典型事物。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内容写生动的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比如三种事物的顺序与内在联系,比如“抽出”等词语的形象表达等。这一部分属于“师生共学”,发现文本的表达密码。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写了什么事物,如何进行生动表达”这样的阅读视角,自选文段,说一说作者是如何介绍小兴安岭其他三个季节景色的。这一部分属于学生“尝试自学”。最后,让学生选取本地有特色的风景,结合所学为其编写文案。这一部分属于“拓展运用”。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共学(扶)——自学(放)——拓学(创)的过程,呈现了清晰的能力进阶路径,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逐步提升。5.需要伴随直观的评价量表指向素养提升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着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呈现,需要评价的嵌入。如何评价学习效果呢?我们熟知的形式很多,比如,可以通过纸笔类测试学习效果,可以观察学生的作业、作品等。那么,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合作能力、学习情态等如何评价呢?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还需要教师设计好表现性学习评价量表。比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如果你是田忌,你会如何如实相告呢?”学生进行汇报交流的时候,其表达的内容是否体现了田忌围绕“一定赢”而展开的引荐,语言是否清晰、流畅,表达是否有条理、有理有据,语言是否得体等。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的内容,设计如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在这个评价量表中,针对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动态过程,可以重点考查他们在表达交流时各项指标的能力水平。运用这个评价量表,教学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会更为清晰,学生的表达也会更有方向,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展开。三、“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设计“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最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那么,在实施“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时,还需要切实做到以下三点:1.树立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6]新课程标准突出素养导向,与之前的“双基”“三维”有所不同。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与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定位自己的身份,要能够从知识传授者、能力训练者,转变为情境任务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做到以教师身份的转换,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不再是仅仅学习书本上的语文知识,不再是仅仅对知识进行记忆、积累,而是要学习身边的语文知识、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2.提供丰富多维的学习场域教师要重新定义学习场域。这里的学习场域,不仅是课堂,而应该打通语文与生活,融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维的学习场域。有了多维的学习场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呈现出主题化、项目化等特征,才能让学生经历有意思、有意义的语文生活。课堂上,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尝试解决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的问题;课堂外,语文学习要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学习,让语文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服务生活。3.协调单元与单篇的整合关系新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织与呈现形式。教学新常态将呈现为任务群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