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件_第1页
成本会计课件_第2页
成本会计课件_第3页
成本会计课件_第4页
成本会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本会计

作者:黄贤明cost“60分万岁、61分浪费、59分白费”?!你要拥有“KASH”

Knowledge知识

Attitude态度

Skill技能

Habit习惯说给你听做给你看交给你做你做我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基础会计保险会计物业会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财务管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借贷记账法账户基本结构总结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借方贷方期初余额:期初余额:资产、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成本、费用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资产、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身边的吃、穿、住、用、行,

来认识“成本”。

成本是为了取得资源而付出的代价。成本的扩展:商品成本、劳务成本、(事前成本、事中成本、事后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可控成本、机会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战略成本、边际成本、环境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价格不菲!很体面!很好的素描功底啊!精雕细刻!材料备用初步成型可别开线!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和费用的分类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四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六章产品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成本会计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成本会计>>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

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一、成本的经济实质二、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商品的理论成本构成:一、成本的经济实质(一)理论成本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C=c+vC:产品成本c: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v: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一、成本的经济实质(二)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三)实际工作中的成本1、生产费用:2、生产成本:二、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一)全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fullcosting)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即劳动手段(如机器设备)、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和活劳动(如职工薪酬)等方面的费用,将其全部对象化,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

1993年以前,我国采用全部成本法。。。。。

生产产品若采用全部成本法,产品成本计算如下:原材料5000

燃料及动力300

工资和福利费(职工薪酬)1700

车间经费(制造费用)1000

车间成本

8000(元)加:企业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2000

(工厂成本)生产成本10000(元)加:销售费用1600

(销售成本)全部成本11600(元)二、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二)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又称完全成本法(factoryprice&manufacturingcost)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即劳动手段(如机器设备)、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和活劳动(如职工薪酬)等方面的耗费,分为制造成本与非制造成本的基础上,再将制造成本对象化,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而非制造成本则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在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以后,我国成本核算方法开始实行制造成本法。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也就是说,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到制造费用为止,产品制造成本以外的各项费用,即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都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产品若制造成本法,产品成本计算如下:原材料5000

燃料及动力300

工资和福利费(职工薪酬)1700

车间经费(制造费用)1000

车间成本(制造成本)8000(元)加:企业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2000

(工厂成本)生产成本10000(元)加:销售费用1600

(销售成本)全部成本11600(元)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二、全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三)政府定价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2号令》的解释,政府定价成本,是指经营者生产经营或提供政府定价的同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平均合理费用支出。与会计意义上的成本相比,定价成本是价格测算的基础,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完全成本,具体包括制造成本(或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内容。因此,作为制定产品价格重要依据的成本,应该是全部成本,而非制造成本。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产品的

生产成本(costofproduction&manufacturingcost&fabricatingcost)和

期间费用(periodcharge)。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内容成本呢会计>>第一章>>第一节练习

本节练习1.从理论上讲,成本的经济实质包括

()。A.C+M

B.V+M

C.C+V+M

D.C+V

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一节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什么是全部成本?什么是制造成本?两者有何区别?什么是政府定价成本?

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二、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该做哪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地说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分析;七个环节。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

(一)成本预测(forecastingofcost)

成本预测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基础。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减少生产经营管理的盲目性,提高降低成本、费用的自觉性,充分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

(二)成本决策(strategicdecisionofcost)进行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也是实现成本的事前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

(三)成本计划(costplanning)成本计划是降低成本、费用的具体目标,也是进行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的依据。成本计划的编制过程,也是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费用潜力的过程。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

(四)成本控制(costcontrol)成本控制对于最大限度地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

(五)成本核算(costaccounting&costkeeping)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工作的核心。通过成本核算资料,可以反映计划成本的完成情况,为编制下期成本计划,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

(六)成本考核(costrating)是指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评定和考核。成本考核应该与奖惩制度相结合,根据成本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以便充分调动企业员工执行成本计划、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

(七)成本分析(costanalysis)

是根据成本核算和考核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成本分析,还可以为未来成本的预测和决策,以及编制新的成本计划提供资料。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二、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成本会计的任务(costaccountingtask)是成本会计工作的具体化,也是人们期望成本会计应达到的目的和对成本会计的要求。二、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及任务1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节约费用、降低成本。

分析各项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潜力。

3核算各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为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

2

成本会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并参与经营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成本呢会计>>第一章>>第二节练习

本节练习1.单选: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A.产品生产成本

B.期间费用

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D.生产费用

成本呢会计>>第一章>>第二节练习

本节练习2.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是

()。A.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

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C.及时、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D.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节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二、成本会计入员的配备三、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主要内容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等。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成本会计机构是在企业中组织、领导并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机构。1

大中型企业可在专设的会计部门中,单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专门从事成本会计工作

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也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成本会计机构,或者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成本会计人员,负责该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成本会计工作

3

在规模较小、会计人员不多的企业,可以在会计部门中指定专人负责成本会计工作2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集中核算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一)集中核算方式厂部会计机构工作1

负责各种会计凭证的审核、整理和汇总,各种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等。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集中核算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一)集中核算方式厂部会计机构工作1车间、部门成本会计人员工作2

只负责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填制,并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一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分散核算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二)分散核算方式车间、部门成本会计人员工作1

完成主要会计凭证的审核整理和汇总、各种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等工作。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二)分散核算方式车间、部门成本会计人员工作1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工作2

根据各车间、部门上报的成本计算资料进行全厂成本的汇总核算,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少数费用的明细核算,并对全厂成本进行综合的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同时还应负责对各车间、部门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

分散核算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二、成本会计入员的配备

1.思想品德——爱岗敬业

2.业务素质——掌握一定的技能

3.职责权限——成本核算与监督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三、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包括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成本定额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责任成本等制度。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成本呢会计>>第一章>>第三节练习

本节练习1.成本工作的组织内容主要包括

()。A.设置成本会计机构B.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C.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D.进行成本核算和监督

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三节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什么是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有何内容?

成本会计>>第一章>>本章总结本章总结本章在阐述成本经济实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成本会计内容,提出了成本会计的任务以及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成本会计>>第一章>>本章练习

本章练习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什么?

2、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3、成本会计的内容是什么??成本会计>>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和费用的分类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和费用的分类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第二节费用的分类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一、贯彻落实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三、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四、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五、认真执行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六、按照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既是编制成本计划、考核和分析成本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核和控制成本的标准;而且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往往要用产品的原材料和工时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为分配实际费用的标准。因此,为了加强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凡是能够制定定额的各种消耗,都应该制定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消耗定额,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修订消耗定额,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贯彻落实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例如:如在“原材料”账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成本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企业原先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截止6月底木材的账面结存100立方米,单位成本为180元/立方米。7月份购进木材3000立方米,单位成本400元/立方米,10月份购进木材1750立方米,单位成本460元/立方米。从7月份开始,未经审批改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

你能分析这样对企业造成什么影响吗?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三、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某企业车间领料员、成本核算员与仓库保管员,共谋贪污盗窃电器材料。由领料员填写领料单,不经车间领导审批,直接到仓库领料;仓库保管员不按发料要求进行审核,即签字发料,随后合伙将实物偷运出厂。在账务处理时,只依据领料单作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内部往来”科目的账务处理,而漏掉了材料出库的核算程序。某企业车间办理领料手续,填制领料单,而实际未领料,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领料单填写的用途,以产品生产用料和车间维修用料为名,分别作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期末,再以少保留在产品成本、多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舞弊方式,将虚增的产品成本,人为地转入销售成本,相应地虚减利润总额。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如某家专门生产毛线的企业,在年终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库房由于质量原因,使许多库存毛线发生霉烂、虫蛀,损失价值达60万元。企业在预计全年收支情况后,发现如要列报毁损,企业就会由盈利转为亏损。该企业职工工资实行“工效挂钩”方式,如果企业亏损,职工就不能晋升工资,并影响到年终奖金的发放。权衡之后,企业领导授意财会部门,将应报损的材料全部从财产清查表中去掉,实物仍留存在仓库不作处理,年终将账面数额结转下年度。这样的结果导致企业一方面当年形成虚盈实亏,另一方面为以后年度埋藏了潜亏因素。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如:某厂职工利用一张字迹模糊,只有小写金额没有大写金额的发票,在金额“50.12”元前添写“1”,改为“150.12”元,同时按150.12元添加大写金额,在财务科顺利报销。某企业2006年6月份销售产品的现金收入共有305笔,其中同为1200元的现金销货发票就多达80张,会计人员在汇总收入时,少加了3张1200元的发票(计3600)。元出纳人员在月末清点现金时发现当月长款3600元,于是便将这部分长款装入了自己的腰包。

四、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如审查某企业凭证时,就发现该企业为粉饰财务状况,虚构产品销售,授意财务人员设法增加150万元的销售收入,财会人员即直接编制记账凭证,摘要填写销售商品给某公司,并据以记账,后无附任何原始凭证。又如审查某企业收款凭证时,发现该企业制单日期与原始凭证的日期几乎相差一年,按财务制度规定,开出发票日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并据以记账日期应相符或者比较相近,经详查,发现造成不相符的原因是出纳员收款后未及时入账而挪用公款"炒股",一年后才予以归还。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厂内计划价格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在年度内不变。在制定了厂内计划价格的企业中,各项原材料的耗用、半成品的转移,以及各车间与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等,都首先要按计划价格计算(这种按实际生产耗用量和计划价格计算的成本,称为计划价格成本)。月末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再在计划价格成本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价格差异(如材料成本差异),将产品的计划价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这样,既可以加速和简化核算工作,又可以分清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五、认真执行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企业只有按照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及时地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

六、按照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呢会计>>第二章>>第一节练习

本节练习1.下列各项支出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购置固定资产支出B.固定资产报废支出C.罚款支出D.生产耗料支出

ABC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基础工作?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费用的分类第二节费用的分类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分为八要素。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费用的分类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费用的分类费用生产费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费用的分类生产费用直接生产费用间接生产费用(一)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费用的分类(三)生产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生产费用变动费用固定费用费用总额随产品的变动成正比例费用总额不随产品产量的变动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费用的分类生产费用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二)生产费用按计入成本的方法分类成本呢会计>>第二章>>第二节练习

本节练习1.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机器设备的折旧费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C.辅助工人工资D.车间照明电费

A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费用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如何分类?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

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一、“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三、“制造费用”科目

四、“废品损失”科目

五、“销售费用”科目

六、“管理费用”科目

七、“财务费用”科目

八、“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九、“预提费用”科目

一、“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本月生产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明细账设置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账,按成本项目分专栏明细核算。(料、工、费、燃料及动力)期初在产品成本辅助生产的特点主要对企业内部提供产品或劳务,一般很少对外提供服务;除了向基本生产、管理部门等提供劳务或产品外,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典型的辅助生产车间有供水车间、供电车间、供暖车间、运输车间、修理车间等。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本月提供产品、劳务发生的生产费用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或分配转出劳务费用

期末在产品成本明细账设置按辅助车间和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明细核算。

期初在产品成本三、“制造费用”科目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月末分配结转数明细账设置按车间设置明细账,按费用项目设专栏明细核算。期末一般无余额.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废品损失

①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②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①回收的残值②责任人赔偿③转出净损失

四、“废品损失”科目明细账设置按生产车间分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按成本项目设专栏。期末无余额.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销售费用发生的销售费用月末分配结转

五、“销售费用”科目明细账设置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管理费用发生的管理费用月末分配结转

六、“管理费用”科目明细账设置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财务费用发生的财务费用①利息收入②汇兑收益③期末结转数

七、“财务费用”科目明细账设置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八、“长期待摊费用”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实际支付数分期摊销数已支付未分摊数明细账设置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预提费用实际支付数分期预提数已预提未付数九、“预提费用”科目明细账设置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十、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成本呢会计>>第二章>>第三节练习

本节练习1.“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借方登记()。A.直接生产费用B.单设成本项目的费用C.直接计入费用D.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单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D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三节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应设置哪些会计科目?

成本会计>>第二章>>本章总结本章总结

本章明确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关系,以及为了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成本核算应符合哪些要求。理解成本费用的分类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账务处理的基本过程,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成本核算打好基础。♀成本会计>>第二章>>本章练习

本章练习1、如何进行费用的分类?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有哪些?3、为了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科目??成本会计>>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三节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五节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六节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第七节期间费用的归集、结转与分配第八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所谓成本计算对象(costobjective),就是生产费用归属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计算什么的成本。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是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项作业或者是一项设计。具体到工业产品生产,根据管理的需要,可以是产品的品种,也可以是产品的批别或者是产品的生产步骤。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工业生产类型单步骤生产(简单生产)多步骤生产(复杂生产)连续式加工装配式加工你能举出相关实例吗?发电服装加工家具加工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工业生产类型大量生产

单件生产

大批生产小批生产成批生产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正确划分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界限费用生产费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计入产品成本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还要在本期产品和非本期产品之间划分,贯彻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处理长期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二)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费用,还要在各种产品之间划分。(三)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还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四)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期初在产品+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小结

本节主要阐述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通过本节学习,掌握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本节小结成本呢会计>>第三章>>第一节练习

本节练习1.成本计算对象主要包括

()。A.产品品种B.产品批别C.产品生产步骤D.产品类别E.产品定额ABC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六、利息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七、税金的归集与分配八、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中对应的成本项目中。生产一种产品,直接计入;几种产品共同耗用,要分配计入。费用的分配标准:(1)成果类: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2)消耗类: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或原材料费用(3)定额类: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工时等

分配公式:P30

例:A、B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1000元,按产量分配。产量分别为:40、60件。如何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机器设备折旧费和修理费)计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明细账有关成本项目。再将“制造费用”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明细账有关成本项目。

3、用于辅助生产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先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明细账有关项目。然后再分配转出计入相关科目。

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计入当月损益。

5、购建和建造固定资产的费用,计入“在建工程”,购买无形资产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

实际工作中,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计算当期的材料费用。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单位产品定额成本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成本(总成本)×单价之和×单价×单价之和×产量×产量×产量1件产品N件产品定额指标之间的关系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程序:

(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计算单位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4)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计算公式: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价格1)甲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1200×3=3600(千克)乙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800×1.5=1200(千克)2)原料消耗量分配率=3)甲产品应分配原料数量=3600×1.25=45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原料数量=1200×1.25=1500(千克)4)甲产品应分配原料费用=4500×2.8=12600(元)乙产品应分配原料费用=1500×2.8=4200(元)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程序:(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单位原材料定额费用应分配原材料实际费用(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计算公式: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12×20=36000(元)B材料定额费用=150×16×16=384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74400(元)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18×20=43200(元)B材料定额费用=120×10×16=192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624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3)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74400×1.1=81840(元)乙产品:62400×1.1=68640(元)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根据广发公司的“发料凭证汇总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例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3800100003800合计200200机物料管理费用160160包装费销售费用11001100小计650650材料费供水车间

450450材料费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240240制造费用12100100005000小计350028001400700直接材料乙产品860072003600直接材料甲产品基本生产成本分配额(分配率:2)定额消耗量明细科目总账科目费用合计分配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成本费用项目应借科目表3-1

材料费用分配表

200×年10月单位:元14002100甲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2000×6

=12000(千克)

乙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1000×8

=8000(千克)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2

甲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3600×2

=72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1400×2

=2800(元)100003600+1400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产品共同耗用直接材料的分配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8600——乙产品3500

制造费用24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50——供水车间650

销售费用160

管理费用200

贷:原材料13800

编制会计分录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按照各种产品分别领用的直接材料,“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各产品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各种产品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3.辅助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材料,“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直接记入记入记入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用的材料,“制造费用”账户;

5.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管理费用”账户;

6.专设销售机构领用的材料,“销售费用”账户。记入记入记入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要求:(1)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日期项目数量(千克)单价(元)1日期初余额200303日购入材料500325日领用材料300--10日购入材料6003511日领用材料600--12日领用材料100--18日购入材料9003020日领用材料1000--30日期末余额200--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1)领用材料的平均单价

=(200×30+500×32+600×35+900×30)/(200+500+600+900)=31.82领月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31.82=63640(元)(2)分配材料费用: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B产品:8×100=800(千克)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63640/(1000+800)=35.36

实际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36×1000=35360(元)B产品=35.36×800=28288(元)(3)编制会十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35360

一B产品28288

贷:原材料63648解答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者是按产品品种分别领用,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2)如果不能按产品品种分别领用,而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根据广发公司燃料的发、退料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该“燃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2。

例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燃料费用的核算方法表3-2燃料费用分配表

200×年10月单位:元

747557751700合计燃料费管理费用17001700小计200200燃料及动力供水车间15001500燃料及动力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

燃料费制造费用577557755500小计262526252500燃料及动力乙产品315031503000燃料及动力甲产品基本生产成本分配额(分配率:1.05)分配标准明细科目总账科目费用合计分配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成本费用项目应借科目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燃料费用分配率=3000+25005775=1.05甲产品应分配燃料费用=3000×1.05=3150(元)甲产品应分配燃料费用=2500×1.05=2625(元)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150——乙产品2625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500——供水车间200

贷:燃料7475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编制会计分录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括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1、包装物包装物是指企业为了包装本企业产品、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箱、桶、坛、瓶、袋等。企业的包装物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1)生产经营果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商品作为产品、商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2)随同产品、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即不单独收取价款)的包装物。(3)随同产品、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即单独收取价款)的包装物。(4)出租、出借给购货单位使用的包装物。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1、包装物包装物按核算原理来说,属于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用途和性质与原材料并不相同。一般来说为了单独进行包装物的收发、摊销和结存的核算,应设置“包装物”总账科目,并按包装物的种类对包装物进行明细核算。如果企业包装物数量不多,也不经常出租或出借,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可以将包装物并入“原材料”科目核算,或者将类似物资合并在一个科目进行核算,如“周转材料”科目等。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1、包装物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铁丝、铁皮等)应在“原材料”科目中核算;用于储存和保管商品、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出租或出借的包装物按其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分别在“固定资产”科目和“低值易耗品”科目中核算;单独列作产品、商品的自制包装物,应在“库存商品”科目进行核算。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1、包装物包装物的采购、自制和验收入库的核算与原材料的采购、自制和验收入库的核算相同,即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也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包装物在领用后,其价值应摊销计入成本、费用中。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按其数量多少和金额的大小,可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核算,主要有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两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核算内容和核算步骤见低值易耗品的核算。此外,企业包装物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领用等发出包装物时,还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1、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各种用具物品。低值易耗品在领用以后,其价值应摊销计入成本、费用中。由于低值易耗品摊销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没有专设成本项目。故,用于生产的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应计入制造费用;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则计入管理费用;等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1、低值易耗品一次转销法又称一次摊销法或一次计入法。采用这种方法,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按其账面价值一次计入当月成本、费用

一次摊销法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周转材料的归集与分配1、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法又称五成摊销法。采用该方法,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在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一半。五五摊销法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在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可以按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根据广发公司外购动力的有关资料,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见表3-3所示。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表3-3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0×年10月单位:元

30680

22080

3068076700合计

2400

24006000水电费管理费用

3200

32008000小计

1040

1040

2600燃料及动力供水车间

2160

2160

5400燃料及动力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

3000

3000

7500动力制造费用

22080

2208018400小计

7680

76806400燃料及动力乙产品

14400

1440012000燃料及动力甲产品基本生产成本分配率(1.2)生产工时明细科目总账科目费用合计分配计入费用直接计入(0.4元/度)用电度数成本费用项目应借科目55200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车间动力用电费用分配率=12000+640022080=1.2甲产品应分配电费=12000×1.2=14400(元)=6400×1.2=7680(元)乙产品应分配电费

甲、乙产品分配动力费用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4400——乙产品768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2160——供水车间1040

制造费用3000

管理费用2400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30680

编制会计分录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既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也包括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职工薪酬具体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本单位所有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方面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如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如工伤、产假、探亲假及定期休假等支付的工资)。

(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时工资,是根据考勤记录登记的每一职工出勤或缺勤日数,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工资标准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各等级职工的标准工资额。按其计算的时间不同,有月薪制、日薪制和小时工资制等。企业劳动关系的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按月薪计算;企业临时劳务关系的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按日薪计算或按小时工资计算。实行月薪制的企业,计算应付职工工资,其工资标准就是月基础工资。(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计算计时工资,一般在月基础工资的基础上计算日工资率,其计算公式为:日工资率=月基础工资/30天计时工资一般采用“扣缺勤法”计算,即在月基础工资的基础上扣除缺勤应扣工资,计算出月应付工资。计算公式如下:月应付工资=(月基础工资-矿工、事假应扣工资–病假应扣工资)+计入工资总额的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其中:矿工、事假应扣工资=矿工、事假天数х日工资病假应扣工资=病假天数х日工资х病假应扣工资百分比(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件工资,是根据职工完成的合格品产量和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的工资。计件工资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两种。个人计件工资是以个人为计算单位的计件工资形式。凡能够个人单独操作,并能准确计算个人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工种,一般实行个人计件工资形式。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计件工资=∑合格产品产量х产品单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相同,但集体计件工资还要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大多数按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或工作时数)的乘积为比例进行分配。

(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般来说,企业发放工资的时间在月度的上旬或中旬,无法统计职工当月的出勤天数或产量,往往按照上月的出勤和产量记录计算当月的工资。企业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每个职工的应付工资后,再根据有关部门转来的扣款通知单,减去各种代扣款项,就是每个职工当月的实发工资。其计算公式为:月实发工资=月应付工资–各种代扣款项

(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广发公司工资费用分配如下。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见表3-4所示。

例(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表3-4工资费用分配表

200×年10月单位:元

1910092009900合计1200

1200工资费用管理费用500500工资费用销售费用600600小计200200工资费用供水车间400400工资费用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800800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56009200184006400小计5600320064002400直接人工乙产品100006000120004000直接人工甲产品基本生产成本分配额(分配率0.5)生产工时明细科目总账科目费用合计分配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成本费用项目应借科目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时工资费用分配率=12000+64009200=0.5甲产品应分配的计时工资=12000×0.5=6000(元)=6400×0.5=32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计时工资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000——乙产品56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供水车间200

制造费用1200

销售费用500

管理费用1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9100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二节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编制会计分录三、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时工资假设某工厂职工张军的月工资标准为240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病假2天,星期休假8天,出勤17天。该职工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职工在事、病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要求:根据上列资料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分别按下列两种方法计算8月份应付给张军的月工资:(1)按缺勤天数扣月工资;(2)按出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