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件一章国际收支_第1页
国际金融课件一章国际收支_第2页
国际金融课件一章国际收支_第3页
国际金融课件一章国际收支_第4页
国际金融课件一章国际收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国际金融学是研究货币资本在国际间周转、流通的规律、渠道和方式的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学科。所谓国际金融指的是跨越不同货币区或国界的涉及到货币兑换和资本流动的金融活动。

前表1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会员结构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截至2012-01-19

316家)第一章国际收支第一节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分析及调节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一、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93年出版《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的定义,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residents)与非居民(non-residents)之间的所有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以交易为基础(ontransactionbasis)流量的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该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系统地记录一个国家(地区)某一特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月)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一种统计表。它集中反映了该国(地区)国际收支的构成和总貌。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2.国际收支的记账方法和各账户之间的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doubleentry)方式来编制的,其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贷方交易是接受非居民支付的交易;借方交易是对非居民进行支付的交易。贷方交易用“+”号,借方交易用“-”号。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交易、凡是增加本国市场外汇供给的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交易、凡是增加本国市场外汇需求的交易都记入借方记入贷方交易

商品、服务的出口居民从国外获得的收入来自非居民的单方面转移资本的流入外国在本国资产增加(本国负债增加)

非居民持有本国货币非居民持有本国证券非居民在本国存款,直接投资增加

本国的海外资产减少

居民持有的国外货币减少国外证券减少在国外存款,直接投资减少

记入借方交易

商品、服务的进口非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对非居民的单方面转移资本的流出外国在本国资产的减少(本国负债的减少)

本国在海外资产的增加

表1-2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举例(单位:万美元)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经济交易按其交易动机分为1.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transaction):单纯出于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动进行的交易,如货物的输出入、赠与、侨民汇款等2.补偿性交易(modatingorcompensatorytransaction又称调节性交易):为调节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国际收支差额而进行的各项交易,如官方储备的动用,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等国际收支的均衡就是指不必依靠补偿性交易,而仅以自主性交易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状态,此时既无赤字(deficit)或逆差,也无盈余(surplus)或顺差。换言之,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只要考察自由性交易所产生的借贷是否相等即可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与原因临时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休谟机制”(Humemechanism)

EX

g外流→M↓→P↓→IM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顺差

EX

IM←P↑←M↑←g内流2.纸币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①物价的自动调节机制

IEX顺差→M↑→i↓→C→D↑→P↑→IM→顺差减少②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出口产品PEX逆差外汇需求增加

本币贬值进口产品PIM逆差减少

③国民收入的自动调节机制逆差MiDYIM逆差减少

K④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逆差MiK逆差减少EXDIM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1.支出增减型政策2.支出转换型政策3.直接管制政策五、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搭配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问题最早由米德(J.Meade)提出。1962年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进一步完善。内部均衡是指稳定国内物价,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的平衡和汇率的稳定。一国的宏观经济应以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均衡为目标。只考虑外部均衡,牺牲内部均衡,或只考虑内部均衡,牺牲外部均衡,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当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产生矛盾时,就要求用适当的政策搭配来促进内外均衡的实现。一国在内外不均衡时的经济情况通常表现为:(Ⅰ)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Ⅱ)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顺差(Ⅲ)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Ⅳ)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1.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Approach)2.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Approach)3.货币分析法(MonetaryApproach)4.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Approach)1954年12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