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2A/wKhkGWXllOaAOHiyAAIaXJmI9eQ479.jpg)
![专题10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2A/wKhkGWXllOaAOHiyAAIaXJmI9eQ4792.jpg)
![专题10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2A/wKhkGWXllOaAOHiyAAIaXJmI9eQ4793.jpg)
![专题10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2A/wKhkGWXllOaAOHiyAAIaXJmI9eQ4794.jpg)
![专题10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2A/wKhkGWXllOaAOHiyAAIaXJmI9eQ47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师:XXX高考二轮复习讲练测2024
专题十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考点一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知识点1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题型特训】考点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治理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知识点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2近代西方选官制度和法治
知识点3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的发展与基层治理
【题型特训】01考情分析02知识建构03考点突破目录索引CONTENTS01考情分析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考点要求考题统计(2021—2023)备考建议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3年12考(选择题12次)
三年考查较多,关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在比较和综合中建构它们之间的关联,复习重点放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年7考(选择题6次,非选择题1次)
复习时关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重点放在《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马、恩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治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3年16考(选择题13次,非选择题3次)复习时关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尤其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重点内容。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的发展与基层治理
3年9考(选择题9次)三年考查西方近代法律的特征,理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特点;重点了解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对人们的影响及其社会教化功能。02知识建构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03考点突破考点一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稿定PPT知识点1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提炼·真题研析历史事件背景进程代表及主张影响精神内核文艺复兴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14C首先从意大利开始;15C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讽刺教会腐朽,宣扬人性自由;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1.(2023·湖南卷)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A.强调人的个性 B.屈从命运安排C.反对宗教教义 D.相信社会进步材料强调的是不屈从命运,与题意相反材料未涉及对待宗教的信息材料没有涉及个人对待社会的态度,主要涉及个人追求A2.(2023·浙江卷1月)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 B.费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4.(2022·全国乙卷)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3.(2022·湖北卷)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此可以看出()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 B.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 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建筑的表面反映,没有反映建筑的时代特征涉及佛罗伦萨对人才的重视,没有反映出时代特征C材料的信息得不出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材料没有体现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英国政治变革是1689年,且材料得不出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D“摆脱”说法绝对,新兴阶层只是反对并未摆脱,法国启蒙运动前尚处于神权束缚下此时尚处工场手工业阶段,19世纪的革命风暴、殖民掠夺、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启蒙运动时期,“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A历史事件背景进程代表及主张影响精神内核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1517年,首先从德意志开始,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5.(2022·重庆卷)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
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
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材料体现的是新教地区的状况,无法得出贵族的宗教特权状况传统的惩戒方式并没有被废除领导宗教改革的是新兴资产阶级D历史事件背景进程代表及主张影响精神内核启蒙运动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17C,先从英国开始,18C,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18C后期,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洛克、休谟;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伏尔泰建立君主立宪制,认为自然赋予人类自由平等的权利;卢梭的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康德认为理性判断,民主、自由、平等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2、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医学的进步时间16—17世纪原因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17C,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被称为“科学革命”表现①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②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巨大进步。意义①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②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类别内容历史上的疫病(1)14C,欧洲鼠疫大流行,又称“黑死病”,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2)17C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欧洲流行,肆虐两个世纪。(3)18C,欧洲天花肆虐,俄国彼得二世、法国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染役而亡。(4)20C,斑疹伤寒在俄国、波兰流行,数万人死亡。(5)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因此死亡人数达2000万以上。近代医学的进步
(1)17C,威廉·哈维(英)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2)列文·虎克(荷)手工磨制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3)18C晚期,詹纳(英)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4)19C,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巴斯德(法)创立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5)19C,将生理与临床结合创立了实验药理学。(6)1928年,弗莱明(英)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1)经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2)阶级:19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但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4)主观: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了资亡共胜的客观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3)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影响(1)理论层面: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实践层面:自19C中期起,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思想武器。在它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1.(2021·河北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 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第二国际直到1889年才建立只有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能促成全世界无产者的“真正联合”开辟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不是欧美国家的报刊和文章A2、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背景成立革命措施结果意义第一国际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即历史上的“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2.(2022·河北卷)第一国际时期,只有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有党员1万多名。第二国际建立时,世界上已有15个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政党有30多个,党员356万余名,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上述变化表明()A.国际工人运动范围与规模扩大 B.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初步确立C.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D.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初步确立是《共产党宣言》材料中没有描述一战信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A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
背景成立革命措施结果意义巴黎公社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
1871年3月28日,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1871年5月28日,失败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提供了经验教训
3.(2023·广东卷)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A.组织发动 B.直接指挥 C.精神引领 D.经济资助5.(2023·浙江卷1月)某西方史家这样评论:“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成功成为工业社会中关注工人生计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开展政治行动。马克思主义也是众多革命团体的政治思想体系。”下列各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有()①发表《共产党宣言》②创建“新和谐公社”③创立剩余价值学说④改组“正义者同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3·山东卷)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巴黎公社的爆发具有偶然性,第一国际并没有组织发动“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说明其并不是直接指挥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对巴黎公社的经济援助状况C《物种起源》揭示的是生物界演化规律,而非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革命发生在16至17世纪之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文艺复兴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指导工人运动。①③④符合材料C02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恩格斯称赞法国启蒙思想家:“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对启蒙思想家“非常革命”的理解正确是()A.主张以革命方式建立新政权B.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C.反对专制和教会特权,主张用理性完善社会D.主张开展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2.有人在评论文艺复兴中的时代巨人时指出:“给资产阶级的现代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绝不是囿于小市民习气的人。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感染了这些人物。”如但丁青年时参加过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斗争,曾任佛罗伦萨行政官。该学者意在强调文艺复兴()A.蕴含着一定的现实斗争精神 B.迎合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要求C.以新兴资产阶级为先锋力量 D.促使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得到丰富A稿定PPT3.诗人海涅对于路德通过翻译《圣经》将加工的德语普及到全国表示惊异,“在不到几年内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至今仍通行于德国,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海涅旨在评价()A.《圣经》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 B.路德加工使用的德语生动贴切C.宗教改革打破神职人员的垄断 D.民族语言对德国统一的重要性D4.近代欧洲某位思想家反对将“理性”作为解决道德争议的唯一标准,明确主张“人类内在的情感”才是解决道德争议的根据,只有诉诸人性中的“道德感”,即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才能解释人类在道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据此判断这一思想家是()A.莎士比亚 B.马丁·路德 C.孟德斯鸠 D.休谟D5.17世纪西欧史学家勒克莱克认为,史家必须始终以精准、平实和流畅的语言来叙述过去的事件,必须始终严格考察自己的原材料,从中只选取那些可信的材料并以平实的语言将其复述出来。该主张()A.深受科学理性思想的影响 B.摆脱了历史研究的主观随意性C.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史学追求 D.促使历史学科逐渐科学化A6.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这三个人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智士之列,他们天才地预设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恩格斯意在强调空想社会主义()A.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勾画了平等、和谐的未来理想社会C.天才的设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非常重要D.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C027.在国民自卫军得到胜利后,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指出:“这个议会可叫公社议会,或就叫公社”,“公社委员应担负本区的行政领导工作”,每一名公社委员既是10个行政机构委员会中的一名委员,同时也肩负其选区的行政领导工作,并指出这样可杜绝“三权分立”下行政权力的虚假性。这一规定()A.导致公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 B.表明尚未建立权责分明的领导体制C.有助于保障人民主权的实现 D.完善了公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C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中,许多手工工人受机器的排挤,丢失了他们的饭碗,他们因此对工业化十分不满,对工业革命造成的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他们怀念过去,反对现实,从而成为工业革命时期最坚定的反体制力量。事实上,在许多欧美国家,工人对资本主义的反抗最激烈的时期出现在工厂制消灭小生产的时刻,手工劳动者最暴烈地反对工厂化。——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美国早期工人运动是在美国革命结束后开展起来的。其后的自由州与奴隶州之间的斗争经常以自由州的退让而暂时达成妥协,不具备任何社会革命的形势。美国工人的工资往往高于西欧工人,已经得到了选举权,所进行的罢工运动、十小时工作日运动和竞选活动都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德国移民中传播,能够影响美国工人运动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冒牌社会主义和改头换面的改良主义。工业无产阶级十分弱小,不断在流动。在整个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工人运动一直是分散的,规模不大的,不但没有全国性行动,甚至在一个城市中也不能步调一致。尽管也发生过罢工,出现过早期的工会组织,建立过工人党,但都是短暂的,缺乏明确的斗争目标和政治要求,没有对资产者构成重大的压力。——摘编自张友伦《试论美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关于美国和西欧工人运动的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符合材料中所描述的欧洲工人运动,并简评这一时期的欧洲工人运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工人运动相比,美国早期工人运动有何不同。【答案】(1)列举:卢德运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简评: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失败;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2)不同:起步较早;国内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多采取较温和的合法斗争形式;理论贫乏、思想混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流动性强;较为分散、规模较小;发展缓慢。考点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治理02知识点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核心提炼·真题研析英国①1640年爆发革命;②1644年马斯顿荒原战役中议会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③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④1688年,光荣革命①1689年《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②1701年《王位继承法》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③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④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美国
①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②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独立;③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使美军从战略防御逐渐转入战略进攻;④1781年,大陆军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⑤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法国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②8月,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③1791年,议会颁布了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⑤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⑥大革命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1.(2023·重庆卷)1868~1886年间,英国政府内阁新人中只有9名是土地贵族,另有15名商人和专业人员。后者所代表的阶层包括银行家、商人、实业家和投资人,他们有的有爵位,有的没有。他们喜欢莎土比亚,谈论亚当·斯密,在实际权势方面与土地贵族不相上下。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A.君主立宪制受到了新的社会阶层冲击 B.土地贵族转化为工业和商业资产阶级C.资产阶级撼动了传统贵族的政治优势 D.启蒙思想家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提升3.(2023·北京卷)美国《独立宣言》初稿中有一句话:“他(英王)侵犯了一个遥远民族的人民最神圣的生命权和自由权。他们被捕获,贩卖到另一个半球,乃至惨死途中。”这句话最终被删除,没有出现在定稿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B.《独立宣言》否定了天赋人权的观念C.北美革命者对奴隶贸易问题存在分歧D.北美黑人的公民权利得到了法律承认2.(2023·江苏卷)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向南方社会精英寄出《奴隶之友》等刊物,南方蓄奴州要求立法禁止这些刊物进入南方,但该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同时引发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废奴团体从200个增加到527个。这表明美国()A.南北矛盾更加尖锐 B.政党政治得到发展C.废奴时机已经成熟 D.黑人民权运动兴起新的社会阶层指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在内阁中力量的提升巩固而非冲击了君主立宪制材料未提及土地贵族投资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也看不出15名商人和专业人员是从土地贵族转化而来15名商人和专业人员受启蒙思想影响,而非本身就是启蒙思想家,故材料反映受启蒙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而非启蒙思想家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提升C美国政党政治主要是民主党、共和党之间的竞争,与题干无关美国南北战争开始于1861,题干时间是1835年,此时废奴时机尚未成熟黑人民权运动兴起于二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A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而美国《独立宣言》的时间是1776年,时间不符《独立宣言》并没有否定天赋人权观念,而是宣扬天赋人权1866年宪法修正案中,美国第一次承认黑人享有公民权,与材料时间不符2、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继续扩展
内容特点意义局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时间:1861年;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②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③发展工业;评价: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是代议机关,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实行分权制衡原则;与政党制度相结合。
①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③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美国内战
时间:1861—1865年;结果: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随后又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
内容特点意义局限意大利统一
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是代议机关,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实行分权制衡原则;与政党制度相结合。
①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③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德意志统一
时间:1864—1871年;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开始;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制定宪法,天皇神圣不可侵犯,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
法国共和制确立1792年,首次建立共和国,但不稳固;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4.(2023·湖南卷)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内阁的决策权日益增强,议会对政府的议案很难加以否决或修改。据统计,在1906年之前的20年内,议会只通过了九次针对政府议案的修正案。有人戏称,议会成了内阁的御用议事会。这一现象反映了()A.内阁逐渐走向集权 B.内阁议会权限不明C.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D.议会体制受到损害5.(2023·全国新课标卷)1854~1868年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A.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 B.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C.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D.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存在集权问题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内阁和议会的权限是清楚的议会的权力受到压制,不意味着议会体制受到损害C这些举措只能说打击了封建势力,不能说摧毁了日本只是学习西方科技,还达不到西方科技本土化的程度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材料的主旨是学习西方制度和技术,无法得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D知识点2近代西方选官制度和法治1、近代西方选官制度和法治历史背景(1)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教士和封建领主管理;恩赐官职制;个人赡殉制;政党分肥制等)(2)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事务繁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3)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建立进程
英国:①18C初,规定除大臣外的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②19C初,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③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建立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④1870年,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美国:1883年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其他:二战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02主要特点
考试录用:凡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都可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中立:在资产阶级各政党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常任: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晋升: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历史影响
积极: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局限: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越来越多,推诿扯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2、“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形成或确立不同点基本特征局限性英美法系①11C,英国诺曼王朝设立法院,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②12C前后,普通法形成;③13C,《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④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⑤美国等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本国法律,共同构成普通法系。
①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②法官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
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阶级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的财产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歧视性: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C,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02
形成或确立不同点基本特征局限性大陆法系①13C后,王权加强,统一法律步伐加快,法律体系日益成熟;②1789年后,制定《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等一系列法律;③拿破仑帝国时制定颁布了包括《法国民法典》在内的“拿破仑法典”,它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法国成文法体系;④后来,逐渐形成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民法系”①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②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
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程序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阶级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的财产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歧视性: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C,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1.(2023·广东卷)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3.(2021·湖南卷)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2023·湖北卷)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 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宪章内容规定国王不得私自占有教会财产,不会激化王权与教会的矛盾宪章内容主要与国王有关,与市民阶层关系不大B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在查士丁尼之前东罗马帝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而且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时间不符D材料无法说明国会地位高于最高法院自由裁量权针对的是上诉案件,“压制政府”说法错误这一措施完善了分权与制衡机制B知识点3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的发展与基层治理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因素:阶段及特点表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①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②15C前后,西欧国家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③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④英、法等国对民族语言的重视。⑤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促进了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①16C,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这一时期,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②19C,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2、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国际法的形成背景: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过程:①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基础;②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标着国家法形成;③1815年,维也纳体系使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大。外交制度的建立原因:民族国家发展;国际法形成历程:①17C欧洲国家君主们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与他国保持联系;②1815年,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人员衔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3、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脉络基层治理背景: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表现:①自治市镇:英国于1835年确立自治市制度,自治市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地方自治传统,乡镇是最基本地方自治单位,承担除司法之外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市镇市长和议会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市民负责。②社区组织: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社会保障背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表现:①17C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②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③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1.(2023·浙江卷6月)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 B.《战争与和平法》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3.(2023·湖南卷)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2.(2023·山东卷)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 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 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与国际法无关《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B随着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从而促使国际法的建立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完成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是20世纪国际法发展的特征,与材料中时间不符A材料与地形勘测技术发展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主权意识,非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地图并不能直接解决争端B4.(2023·湖南卷)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形同虚设”说法绝对,国际法仍起到协调各国关系的作用薛福成认为弱国受制于公法,而且还受到不平等对待,而不是认为摆脱公法符合弱国利益、更重要的是国家实现富强,且不是对西方的高度推崇C4.(2023·海南卷)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 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 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6.(2023·全国乙卷)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5.(2023·湖北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C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新时期材料涉及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非政治体制改革材料只强调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能看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复关”谈判的核心问题的解决并非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直在进行材料中的改革反映出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未体现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建设材料仅涉及职工工资、福利以及经费改革,不能说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02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19世纪初,美国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联邦最高法院盖办公楼,只在国会大厦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时人这样描绘其窘境:“一个陌生人在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慈善总会救助申请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投票权委托执行协议
- 2025年度智能仓储系统货物损害赔偿起诉书
- 外币对申请书
- 追加被告申请书模板
- 电商直播中用户行为与购买意愿分析
- 体育班申请书
- 普工转正申请书
- 2025年度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协议
- 宝宝改名申请书范文
- GB 18030-2022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 SB/T 10977-2013仓储作业规范
- GB/T 854-1988单耳止动垫圈
- GB/T 2520-2017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
- 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附件解读教材课件
- 【QC成果】提高地下室抗浮锚杆一次验收合格率
- 篆刻学ppt精品课件
- 中厚板轧制规程
- 贵州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意见
- 智慧教育 云平台建设方案
- 模具试模通知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