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田野课堂案例研究 论文_第1页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田野课堂案例研究 论文_第2页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田野课堂案例研究 论文_第3页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田野课堂案例研究 论文_第4页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田野课堂案例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田野课堂案例研究——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摘要:田野课堂是将学生带到户外田野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等高线地形图”田野课堂为载体,通过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活动案例,分析田野课堂方案设计的原则,探究田野课堂的实施过程,指出田野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田野课堂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研究,旨在通过田野课堂的案例研究培养地理实践力。关键词:地理实践力,田野课堂,原则,实施,问题引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导向。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明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在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强调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1]段,地理教学应将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既有课堂的教具制作、地理实验,也有户外的调查和考察等。田野课堂是将学生带到户外田野中的实践活动课,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在活动中欣赏美景、探寻奥秘,是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将社会实践[2]活动落到实处的载体。笔者参与的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对田野课堂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在本校和其他学校进行了应用和推广。基于以上背景,笔者试图以“等高线地形图”田野课堂为载体,分析田野课堂方案设计的原则,记录活动实施的过程,指出田野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田野课堂的案例研究培养地理实践力。一、田野课堂方案设计的原则田野课堂作为新开发的课程,需要执教教师认真准备、提前预案,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田野课堂的方案设计是户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方案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研读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确定活动目标田野课堂活动目标指向整个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是教师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确定活动目标需要依托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和活动资源。例如,“等高线地形图”的户外活动,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保准(2011年版)》中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要求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本节课的行为条件,学生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由来,“识别、判读、估算”是本节课的行为动词,认知层次逐步提高,而学生缺乏相关经验,知识的落实和迁移困难很大。本节田野课堂将抽象的紫蓬山等高线地形图上落实到具象的紫蓬山地形部位中,从而突破“识别、判读、估算”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活动目标如下:(1)区域认知:通过游山登寺等活动,学生从不同空间尺度认识紫蓬山的地形特点。在感知紫蓬山地形特点基础上,利用超轻黏土具象捏出山体模型,达到知行合一目标。以紫蓬山等高线地形图为抓手,学生在西庐寺塔顶识别不同地形部位,在山图间进行转换,增进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对家乡的热爱。(2)地理实践力:利用乡土实践教学资源—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组织学生实地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在真实山体中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和方法,具身体验和活动不同地形部位的特点,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紫蓬山地理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3)综合思维:通过在紫蓬山开展的实践活动,学生综合认识紫蓬山地形特点,及其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合作探究紫蓬山地理环境特点与景区建设的关系。培养学生系统、动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辨,大胆创新。(4)人地协调观: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以紫蓬山为例,合理规划景区入口到西庐寺的上下山路线,分析寺庙建筑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善于因地制宜,挖掘活动资源,确定活动方案在确定“等高线地形图”田野课堂课题后,笔者在合肥市周边多次调研与此课题相2匹配的地理资源,最终确定“合肥市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活动目的地。紫蓬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距合肥市区18公里,交通便利。紫蓬山风景区是大别山余脉,低山海拔高度在100-300米之间,拥有大小山峰100余座,自清代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称。群山之中,地形起伏多变,岗冲相间,落差较大,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等地形部位较多。紫蓬山开发历史较早,自然景观有天景、地景、水景和生景,人文景观有园景、建筑、胜迹、风物等。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根据紫蓬山地形特点,开发了不同的陡坡和缓坡路线,增加旅游者的爬山体验。紫蓬山主峰以西庐寺为中心,站在寺中的多宝佛塔上,可以纵览紫蓬山全貌,便于开展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景区入口路线二路线一西庐寺笔者多次踩点紫蓬山景区,结合本次田野课堂的活动目标,深度挖掘活动地资源特点,将实践活动的地点选在仙人湖、西庐寺等处。结合活动地的特点,学生明确活动任务,例如在视野较好的仙人湖堤坝处提问:“这座山高不高,你看到的山高是海拔吗?”,通过GPS海拔测量仪等工具的辅助,学生实际操作,从而有效突破海拔和相对高度的重难点。田野课堂是在真实体验中完成活动目标,与平常的游玩差异甚大,活动前教师最好能提前踩点,将活动目标与活动资源相结合,因地制宜的确定活动方案。3.争取家校合力,协调活动单位,做好安全预案。安全问题是田野课堂活动开展的首要问题,学生在野外比较活跃,管理难度较大。野外活动不确定因素较多,学生的安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和重中之重。执教教师一定要提前踩点,避开事故多发地,活动开展前要及时关注天气,尽量选择在晴朗天气。田野课堂不是执教教师的孤军奋战,要提前在校报备并获得同意,争取学校和家长支持,保证活动能有效进行。活动地点如果是景区,可以与景区单位联系,配合景区内的安全防疫等工作。田野课堂开展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学生具体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二、田野课堂的实施过程在田野课堂中,学生深入到真实环境中,用眼睛去感知,有脚步去丈量,用行动去创造,在实践中锻炼其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本次田野课堂地点较多,路线较长,实施时间将近一天,大致实施过程如下。1.准备工作(1)活动器材:紫蓬山等高线地形图、GPS海拔测量仪、超轻黏土、KT板、指南针、记号笔、软锯、活动记录本等。(2)组织方式:将学生按3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分工合作,探究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特点。(3)风险评估:本次田野课堂在户外山区进行,出于安全考虑统一使用校车作为出行工具。学生登山过程,存在危险性,要提前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2.实施过程(1)全体师生沿路线一(图1)到达紫蓬山仙人湖堤坝处,利用GPS海拔测量仪,观察山高,引导学生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并学会估算。(2)师生沿路线一(图1)陡坡上山,亲身体验爬陡坡的感受,并观察途中经过山谷的地表特征。最后师生登多宝佛塔,沿周观察西庐寺山体的大致特征,并做好记录。(3)感知山体地势特点后,利用超轻黏土捏山体模型。以登山起点为参照点,利用软锯切割山体,并在KT板上描绘投影出来的等高线,分步骤解释等高线成图原理,最后完成活动记录表格1的填写。学生在实际捏山中由局部到整体,由抽象到具象,深层次理解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的特点。表1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点地形部位地表特征等高线特点(数值、弯曲、闭合、疏密)山峰山脊山谷(4)师生再次登多宝佛塔,参照紫蓬山等高线地形图,找到紫蓬山主要的地形部位,并在地形图上用图例标注出来。最后学以致用,规划缓坡下山路线二,并实地考察验证。在具身体验中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判读其等高线特点,判读坡的陡缓。(5)师生合作探究,利用指南针等工具,描绘寺庙建筑的主要走向,并分析建筑方向和等高线的关系。游览紫蓬山主要的旅游景点,并分析景点开发与地形部位的关系。在将等高线地形图理论知识落实到工程建设等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的人地协调观。(6)活动评价和成果展示。田野课堂将评价渗透到活动的各个环节,注重过程性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观察、测量、制作等活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多元评价。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调查报告等成果进行展示,激励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巩固成果。图7课后作业展示三、田野课堂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多次组织类似田野课堂的户外考察活动,收获颇丰,也感慨万千。尤然记得2017年5月第一次组织学生开展户外考察活动,地点是在本地的城郊生态示范农业区,准备时间将近1个月,多次调研活动地点,并争取农场主、农业检测中心的支持,过程曲折漫长,但是实践的结果是硕果累累。总结反思田野课堂等户外考察活动的实践过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主管部门对类似田野课堂的地理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地理普遍被认为是副科,很多学校地理课程开设不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传统教育理念仍占主导地位,注重考试、升学,不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田野课堂的开展需要人力、物力等的支撑,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支持,活动很难开展。(2)教师的地理实践指导能力不足。教师是田野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很多地理教师,尤其是广大乡村教师大多非科班出身,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地理专业知识学习和地理实践方法的训练,很难胜任类似于田野课堂等地理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教学工作。(3)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田野课堂开展的首要问题,田野课堂不可控因素较多,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户外搜集资料、考察调查难度较大,且耗时较长,教师一定要提前预案,保障学生的安全。(4)学生实践力差。当代的很多中小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虽然知识记忆能力较强,但很难学以致用,不擅于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擅于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受传统课堂的影响,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在田野课堂的实践活动体验中很难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团队合作学习。四、结语花草藏于温室不堪风雨,少年囿于围墙难当大任,田野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取更多鲜活多样的地理信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性,[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地理实践力。精心设计的田野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对地理由感性、简单的认知上升到具象、复杂的体验和感悟上,提升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