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广东省江门市广海华侨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
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
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
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
“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
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
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
“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
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
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
了ok*sS«u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
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
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
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
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
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
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
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一一对对子,以此测试
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
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
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
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
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
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
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
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
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
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
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
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
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
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
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
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
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
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
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
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
“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
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
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
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
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
淫。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
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
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
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
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
分)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
全文,
谈谈你的感受。(8分)
参考答案:
(1)CE
(2)首先,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
教名校清华的原委;其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
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再次,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
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
(3)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
者;②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
楷模;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
独树一帜;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友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
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⑤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⑥陈寅恪具
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
(以上6点写出3点即可)
(4)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是强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
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
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陈
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潜心治学,不求显
达,身处逆境和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的资质、修养
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原因。这些特
质,在现代中国,不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来者无法超越的。
启示: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
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承
传,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震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本题
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零用钱
(美)R?W?威尔当潜在的雇主翻看他的简历时,乔?巴斯托恩坐在那里,尽可能让自
己的双腿不要发颤。他知道那些记录对他不利,但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别让那些缺点被读
到,毕竟是圣诞节了。
威斯科特先生停下来,抬起头问道:“巴斯托恩先生,这里说你曾经因为盗窃被判入
狱,是吗?”
乔感到喉咙干涩、胃部收缩,他知道接下去是什么结果,他无力地说:“是的,但
是有环境因素------"。
“总是有环境因素的,巴斯托恩先生,然而------”又来了……
”-----我们是家庭生意,不需要增加人手了,我希望你好运,早日找到工作。这年
头,大家都不容易。”
“我知道。”乔说完,站起来握了握威斯科特先生伸出的手。威斯科特先生送乔到门
口,好像怕他顺手偷走东西似的。
乔咬着嘴唇,不知道怎样跟阿贝说,他没能为她买一份圣诞礼物,因为没人愿意雇用
他,或者跟她说两年前他在上班的地方偷100美元是为了圣诞节能取暖,说这些都没有什么
意义。阿贝只知道爸爸今年圣诞节没有给她买礼物。
走到威斯科特的店门口,乔想再努力一下。他对挡在门口的威斯科特说:“求求你
了,今天是圣诞节,我有一个8岁的女儿……”
“很抱歉,巴斯托恩先生。”威斯科特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你应该知道,没
有人会信一个小偷说的话。”
乔看了看四周,威斯科特刚才实际上说得很大声。还好,周围只有两个人,一个穿着
大衣的人轻快地走过,还有一个老乞丐从街道对面的公园走过来。
乔大声说:“你说得对,但我这回改正还不行吗?”可是,威斯科特不再理他。
雪开始下了,乔拉起他的衣领,把手插进衣袋里,走过街道对面,跟那老乞丐擦肩而
过时,对那老乞丐微笑了一下。
老乞丐也回了一个微笑,问道:“你可以给我一点零钱吗,我要买一杯热咖啡暖暖我
这把老骨头。”
乔在他的口袋里摸索了一会儿,他的左手没有摸到什么东西,但他的右手抓出了两个
两角五分的硬币、两个一角的硬币和五个五分的硬币、五个一分的硬币。
乔把那些硬币放入老乞丐摊开的双手中,笑着说:“你运气好,我想这么多应该够
了。祝你圣诞快乐!”
那老乞丐说:“年轻人,我也祝你圣诞快乐!”
那老乞丐走到对面,进了威斯科特先生的店,乔把手放回口袋里,继续向前走。那个
刚才穿大衣走过的人正在人行道边跟一个老妇人说话。乔看向人行道,看到了一个钱包。
乔把它捡起来,发现里面有几张信用卡和几百美元现金。他的祈祷灵验了,他可以用这些
钱给阿贝买辆单车,一个玩具屋子,甚至他可以用这些钱去旅社开个房,让阿贝不用到监
狱附近去看他。或许珍尼斯也跟他们在一起,再一次全家人一起过圣诞节。
不行。如果阿贝知道这钱是捡到的她会怎么想?乔猜得出钱包是谁的,他看看那个穿
大衣的人,又看看钱包。在一张信用卡的旁边有一张证件,乔从上面的相片确认了钱包是
那个穿大衣的人的。
乔偷过钱,那时是急了,但他本身不坏。
那个穿大衣的人跟那老妇人说了再见,又开始往前走了,脚步还是那么轻快。
乔慢跑赶上去,喊道:“先生,打扰一下。我想你掉了钱包了。”
那人停下来,转过身,眼睛睁大了,说:“啊,是,那是我的钱包。”他接过钱包,
立即清点里面的东西。
乔没有等他点完就走了。他转向马洛大街,向监狱附近走去。突然,他看到珍尼斯带
着阿贝走过来,阿贝一看到他就伸开双臂向他跑来。
乔抱着她,笑着,眼睛却湿了,他说:“圣诞快乐,孩子,我很抱歉,没有为你买什
么礼物。”
阿贝笑得很开心,她撒娇似的说:“哦,爸爸,别那样想。妈妈说来带你回家,我非
常高兴。”
乔愧疚地看向珍尼斯,想确认阿贝说的是不是真的。珍尼斯说:“乔,是你回家的时
候了。”两行热泪从乔的眼里流下来。
乔的室友迈克拿着个无绳电话跑过来,喊道:“乔,你的电话,是一个叫威斯科特的
人打来的。”
乔对电话里说了一声“喂?”
“如果你愿意,明天来上班吧。”威斯科特先生在电话里说。
“我愿意。我可以问一下吗,是什么使你改变主意的?”乔的胸中涌起了一股暧流。
“是我跟我爸爸喝的那杯咖啡。”(选自2011年7月《文学报》)
10.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还好,周围只有两个人,一个穿着大衣的人轻快地走过,还有一个老乞丐从街
道对面的公园走过来。”这里表现了乔紧张不安,怕别人听到他来找工作的事。
B.“乔没有等他点完就走了。他转向马洛大街,向监狱附近走去。”这写出了乔把
钱包还给失主时并不要求回报的心理。
C.作者以“'是我跟我爸爸喝的那杯咖啡'”结束全文,出乎乔的意料,也出乎我
们的意料,从而使整个故事的情节显得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D.从小说,我们可以看出,威斯科特先生为了试探乔,特意设置了穿大衣的人丢钱
包和父亲扮演的老乞丐乞讨零钱这两个情景。
E.读了这篇小说后,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不管以前做错了什么,只
要存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会有好报,这是这篇小说揭示的唯一的主题。
11.在小说的开端部分乔的处境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小说这样写的作用。(6分)
12.文中的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3.这篇小说从乔找工作写起,到他找到工作结束,那么小说的题目可以由“零用
钱”改换成“求职”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0%BC
1L呈诞节快到了,乔急于薇找到一份工作.想鼻煮设给8岁的女儿买圣凶礼蜴,但由于自
己的面历上有普因盗锄f判入微的不良记录.乔因此遭到拒绝而没找到工作.(2分)这样
写的作用'同下文的教事情节能成对比.更IS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2分)找工
作无58.无法给女儿买吴诞礼物,在十分需要被的情况下,却做零用设施舍为乞丐.冶51
钱包归还失主,在'需要前,售”的对比中,乔・良诚实的本性跃然纸上.(2分)
12、①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修燹女儿.想在圣诞节为女儿买礼物以尽父亲的费任,生活擒
据却快零用祝施曾於乞丐.始婚对刑老乞丐徵荚暑笄况他圣诞快乐.这些郃体现出他的费
C抑磐心.②■良诚实.拾到钱包后虽有以心理冲突,但枪主动归还失主,并不崛报.体
现出他♦良又正■的本性,③知错归.虽宥过盗记入狱的经历,但他留大声向成•科幡表
示*E,见到妻子时偎‘慎痛”,表现出对过去犯的错谟的后侑,宽舄对不住妻子.
3、观点一:不可以改换成“求职”。(2分)因为:①小说构思角度:乔把零用钱施舍给
了老乞丐,老乞丐又是雇主的父亲,乔因此找到了工作,施舍零用钱的情节推动了故事的
发展,结尾出人意料,体现了小说构思的独具匠心。(3分)②刻画人物形象角度:小说
对乔施舍零用钱这一情节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通过对乔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
写,尤其是对硬币数量的具体交代,突出了乔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热心助人的性格,人物的
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主题也更加鲜明突出。相比之下,对“求职”内容的描写显得有些逊
色。(3分)
观点二:可以改换成“求职”。(2分)因为:①情节发展角度:小说主要写了乔为了给
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去求职、求职失败后在街上发生的故事、求职意外成功,所以乔“求
职”是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②体现主题思想角度:乔“求职”成功是他的善良
之举所至,善良的人会有好的结果,小说在赞扬了主人公善良正直本性的同时,也体现社
会向善的风尚,用“求职”做标题更能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深入思考。(3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
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
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
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
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
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
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
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
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
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一一此前梁启超的好
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
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
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
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便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
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
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
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
便,要怎样便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
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
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粱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
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
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
做的事常常失败一一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一一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
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
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
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
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
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
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
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一一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
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
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
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他变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
并未变,那就是爱国。(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
究,而不肯安于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B.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
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C.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老练的政治家,这固
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D.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
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E.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的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
态、心理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2)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
(3)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6分)
(4)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
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AB(答B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E项给1分。)
(2)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②在劝龙济光
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
样的生活才有价值。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
舵。(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3)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梁启
超的精神特质;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意对即可)
(4)“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
及面广。这种生活的优点:①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②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
的精神,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③能够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这种生活的
不足:①在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②在立身处世上,容易多变化,
少常态,人们难以明晓他的宗旨和原则。(意对即可)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实用类文本的内容和技巧。C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
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
响夸大了;D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E项
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
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
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然后依据选项所
陈述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进行比较,即可辨别内容上的异同;如问的是手法方
面的知识,比如本题的E项“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的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这是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考生则需要依据选项所列出的
方法,逐一到文中找出,再进行比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考查学生筛
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第一节的最后说“大智、大
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显而易见这句话应是总领全文,故下文应是先说他的
“大智”,按照这样的思绪,考生可以依次从第二段开始筛选信息。第二节说“在近现代
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第三节说“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
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文章最后一段对梁启超的一生做了点
评“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找出这些内
容,再进行概括即可。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
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
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
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L时
间变化2.地点变化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
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
处等)方法归纳: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
议论性描述。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这是考
查传记中引用的作用。题干问的是引用传主“梁启超”的话的作用,引用传主的话主要是
体现人物的品质,并且帮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传主,可以增加真实性。首先应找出引用
的这些语句,再综合其来看体现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引用的话主要集中在三、四、五
段,考生可以结合这几段的段意分析这些话的作用。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一一引用,可
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
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
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
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
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解析:本题有两问,一是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
的……’,’这种生活'指什么",一是“你是怎样看'这种生活'的"。对于前者,考
生应回归文本结合语境回答问题,像这种指代性的问题,一般答题的区域在句子的上文,
考生只要结合前面的内容作答即可。对于后者,考生应注意答题的模式,首先应表明自己
的认识,然后结合现实生活组织理由。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
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
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一一引据一一论
述一一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
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
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⑵陈述有条理。作为综
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
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
“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
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18分)
(-)
曾子(1)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2)不习
乎?”(1.4)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
司马牛(3)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
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2.4)
【注释】
⑴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
国灭亡了的部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
就是他撰写的。
⑵传不习:传,chudn,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
(3)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魁的弟弟。桓魁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
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魅不是他的
哥哥O
8.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
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B、曾子认为,作为君子每天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尽力为他人谋事,对朋友是否诚实
守信,是否温习名家著作。
C、孔子认为,见到贤者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不足。
D、孔子对心怀“忧”“惧”的司马牛说,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以忧
愁和恐惧的,就可以成为一个君子。
9.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选段中强调的个人修养是“自省”,你认为这种
方法对于现代人有何启迪?(3分)
(二)
(万章)曰:“敢问荐之①于天,而天受之;暴②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
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
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
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
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③居尧之宫,逼尧之
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
也。”
(节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释】①之:指尧推荐舜这件事。②暴:公开介绍。③而:如果。
10.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章对尧推荐舜,舜终得天下这件事此心存疑问,于是向孟子请教。
B、孟子认为,君王是没有那样大的权力把天下授予他人的,即便伟大如
尧。
C、孟子认为,尧的儿子没有得到天下,是因为他仇视百姓招来的恶果。
I)、孟子认为舜最后得到天下,是因为他辅佐尧二十八年,成绩斐然,得到了老百
姓的信任。
1L孟子引用《太誓》里所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阐明的是什么
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日:
“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
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谤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
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
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
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
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
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儿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
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①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晏子春秋》
注释:①宰我,孔子的弟子。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维其行维:维护,保持
B、不自以为约约:穷困,困窘
C、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过:探望,拜访
D、吾罪几矣几:(到了)极点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见行而从之者也
B、见君不见其从政者不维其行,不识其过
C、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始吾望儒而贵之
D、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非人不得其故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
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
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
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
于责己、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参考答案:
8.B、(“名家著作”改为“老师传授的学业”)(3分)
9.现代人应自觉关注自身修养,通过自我反省强化自己的人生追求,通过取别人
之长补自己之短,并以别人的过失为鉴,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3分)
10.C(尧的儿子如何行政,原文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3分)
11.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所见来自老百姓所见,上天所听来自老百姓所听”,
(1分)说明了“天意”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民意”(1分),体现了孟子的民
本思想。(1分)(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3分)
12.C(这里的“过”,意思是“超过”。)
13.D(两个“非”都是动词,“非难”“指责”的意思。其他三项,A项两个
“见”字,前者是介词,表示被动,后者是动词,看见;B项两个“其””字都是
代词,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后者活用为第一人称,自己;C项两个“而”
字,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顺承关系。)
14.C(晏子的话意在指出孔子的错误,不能因此就武断的说晏子“心胸不够宽
广”。孔子“吾疑其为人”是直陈己见,不算讥讽。晏子“望儒而疑之”,“疑”
不是“非难”。)
5.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围墙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
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
南!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
用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
到内容和形式的铳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
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
“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
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道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
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
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
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
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蹬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日光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
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飞,
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
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
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重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
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
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
去。这一觉睡得很沉,很甜……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
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
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
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
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
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被征求过意见的人
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
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
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
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帮着寻找
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
头对那些轻巧话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衫湿透,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
路人都评说这围墙很美很美。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蒙蒙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个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
赞不绝口。会议就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
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
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
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会场进进出出,忙得飞飞,不知道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
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畸
形心理,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社会弊端。
B.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
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C.倒塌的围墙两天建成了,受到设计所内一些人的批评指责,说明这些人在建筑设计方
面有较高的审美水平。
D.围墙获得了建筑专家众口一词的赞誉,各派代表人物马上转为夸耀自己的贡献,这生
动地刻画出这些人见风使舵、无功请赏等丑行。
E.一张不让人放心的娃娃脸,衣冠楚楚,活儿没少干,身上不见泥污,马而立的相貌衣
着会使所有人产生疑虑。
(2)马而立有哪些性格特点?写吴所长等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围墙”为标题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绝妙深刻,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AD(选对一个给3分,两个给5分)
(2)(6分)性格特点:①辛勤、高效:用两天时间就修好了围墙。②朴实、热情:只
管做好工作,不在意别人的批评和赞誉。③有才干:修好的围墙得到了专家的称赞。
作用:对比或反衬。吴所长等人夸夸其谈、见风使舵、逞能居功和马而立形成鲜明对比,
反衬出马而立的辛勤、高效、朴实、热情。(性格特点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作用2
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围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新围墙的修建展开故事情节。②围墙有象征
意义,建的是有形的墙,渴望拆的是无形的墙,无形的墙便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
弊端,如夸夸其谈、以貌取人、无功请赏等。③以围墙为标题,可引发人们深入思考,使
表现畸形社会心理的主题表达得更为深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这篇小说结尾寓意丰富,发人深省。(观点2分)①参加会议的是有身份却
未必有真才实学者,真正凭实干做出贡献的马而立没权参会。小说有力地嘲讽了重身份、
轻实干的社会弊端。②参加会议的不乏夸夸其谈、计较得失的人,而热情实干、不计得失
的马而立没权参会。小说褒扬了热情实干、不计得失的精神。③熊熊的炭火盆有象征意
味,它就像马而立的鲜活、热情,感动着人们,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略
6.阅读下文,完成第7〜9题。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蕾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受师
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
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
病,决死生多验。
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
也。”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浸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
公服之不得数漫,亟勿服。色将发臃①。”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
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②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公
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
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镜
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
③,死。
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魔。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
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
日,病已。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
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提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日:
“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
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
闻,上悲其意,赦之。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堤萦通尺牍,父得
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
【注】①臃:疮肿。②齐:通“剂”。③缺盆:锁骨上窝,此处有“缺盆穴”。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使意尽去其故方去:抛弃
B.决死生多验验:应验
C.扁鹊虽言若是是:正确
D.出入六日,病已已:痊愈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
是()
A.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
意曰/公所论远矣/
B.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
日/公所论远矣/
C.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
/公所论远矣/
D.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
日/公所论远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淳于意年轻时就喜欢医术,后来拜阳庆为师。经过老师的指点,技艺得以较大的
提高。
B.齐王的侍医遂病后,自己炼五石散服用。淳于意诊断后告诉他要根据具体病情用
药,他悔之已晚,最后疽病发作而死。
C.文帝四年的时候,有人上书控告淳于意。他的小女儿随他到长安后上书朝廷,愿
意以自身为父亲赎罪。文帝很受感动,就赦免了淳于意。
D.针对淳于意被判处刑罚这件事,司马迁引用老子的话“美好的东西也可能成为不
吉祥的东西”加以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
10.(1)把第三大题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
可得。(5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分)
译
文:
参考答案:
7.tftftVXlCiZff.
a8子召石•■阳阳十大2齐.附中*.45石叁齐疝2,中塞.—石
MffiBS.S*e>2两论
KB坟■哂9胃要及"雪之己
:0(1>«$(父SUle%flWN.IUE-C*,WR人不im塞,受"f软”的人也不mi
us.t£^«V6.
(2J后票,♦国今次取理雷.♦牙拳"段Wfi而收/ftSMI
交窿—一个,武
【参考译文】
太仓这个人,是齐国都城管理粮食的长官,他是临苗人,姓淳于,名叫意。年轻却喜好
医术。汉高后八年(前180)再次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
岁,没有能继承医术的后代,就让淳于意把从前学的医方全部抛开,然后把自己掌握的秘
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
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判断能否治疗,以及药剂的理论,都十分精辟。学了三
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
齐王的一个名叫遂的侍医生病,自己炼五石散服用。淳于意去问候他,他说:“我有
病,希望你为我诊治。”淳于意立即为他诊断,告诉他:“您得的是内脏有热邪的病。病
理说‘内脏有热邪,不能小便的,不能服用五石散'。石药药力猛烈,您服后小便次数减
少,赶快别再服用。看您的脸色,您要生疮肿。”遂说:“从前扁鹊说过‘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公共场所窗帘清洗与保养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协商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税收筹划与税务筹划合规性审查合同2篇
- 2025年度恐怖剧本定制与特效设计合同3篇
- 2024版轻钢房屋建造协议模板协议
- 二零二四商铺租赁合作协议:教育培训机构商铺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度餐饮品牌连锁拓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家居装饰团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材料垫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铁矿石采购中介服务合同样本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公司章程(二个股东模板)
- GB/T 19889.7-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7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6年级试题
- 药用植物学-课件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课件(完整版)
- 国货彩瞳美妆化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 云南省就业创业失业登记申请表
- UL_标准(1026)家用电器中文版本
- 国网三个项目部标准化手册(课堂PPT)
- 快速了解陌生行业的方法论及示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