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选择恰当词语填空,正确的一组是()蟋蟀用前足____土,还用钳子____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____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____到后面,倾斜地____开。A.扒;推;铺;踏;搬 B.搬;踏;铺;推;扒C.扒;搬;踏;推;铺 D.搬;扒;踏;铺;推2.下面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薄(bó)雾鼓舞韭菜志存高远 B.弯曲(qǔ)奥秘牡丹花老态聋钟C.肝脏(zāng)茂盛玫瑰花鸭雀无声 D.哄堂大笑(hòng)霎时辣椒通情达礼3.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他们都具有鲜明特点,选出正确的一组是()
他们是:开天辟地的,炼石补天的,钻木取火的,品尝百草治病救人的。①燧人 ②女娲 ③盘古 ④神农A.④②①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4.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比喻)C.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排比)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5.下面关于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须臾出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句诗描绘钱塘江大潮景观。B.“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中的“少女”指“年轻的女子”。C.《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用唐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D.王翰的《凉州词》描写了守边战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6.判断对错。(1)《题西林壁》是宋代的苏轼所写,诗中的“西林”指的是庐山脚下的西林寺。()(2)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为他曾经摘过,所以他知道那棵树的李子是苦的。()(3)“马厩、鼠穴、猪圈、虎棚”这些描写动物家的词语都是正确的。()(4)一边读书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只能在读完全文之后才能作批注。()7.看拼音写词语。屠格涅夫笔下的麻雀为了yǎnhù小麻雀,敢于同pángdà的猎狗bódòu。魏校长没想到十二三岁的周恩来竟然有如此的bàofù和xiōnghuái。8.根据课文内容或已知的知识填空。(1)“左顾右盼”和“三顾茅庐”中“顾”字的意思是否一样,我们可以查字典,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在字典中,查到“顾”字主要有如下几个意思:①回头看,泛指看;②照管,注意;③拜访。“左顾右盼”中“顾”的意思是(填序号),“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填序号)。(2)古诗中有美丽的风景,“可怜九月初三夜,。”古诗中有深刻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古诗中有豪迈的情怀,“,古来征战几人回?”(3)处处留心皆学问。“好问则裕,。”告诉我们要勤学好问,不能骄傲自大;“,十场秋雨要穿棉。”告诉我们秋雨过后,天气会慢慢转凉。“,驷马难追。”告诉我们要信守承诺。9.照样子,改写句子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叫。游山、玩水、赏花都可以亲近大自然。改写:二、阅读阅读爬山虎的脚(节选)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10.选段主要写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请你用文段中有关句子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的句子体现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A.细心观察B.连续观察①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②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1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中,“一脚一脚”可以换成“一步一步”吗?选择正确的答案()A.可以,因为“一步一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较形象。B.不可以,因为爬山虎并不能像人或动物那样迈步,而是长出新的脚才能巴住墙往上爬。阅读天柱山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远远地看,绿树和石头给大山披上了白绿交加的外衣。这里最有名的霹雳石,它本是一块好端端的大石头,经过风吹日晒,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个大裂缝,像被雷劈过一样。天柱山的雾很大,进了山仿佛就进入了仙境。在山脚时,天很蓝,像海;云很白,像棉花糖。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我们置身于云雾之中,飘飘欲仙。那些隐约可见的松树,它们舒展着美妙的身姿,伸着双手,像是要拥抱我们一样。难怪李白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啊!13.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你认为最恰当的的是()。A.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 B.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C.李白赞美天柱山。 D.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啊!14.短文具体描写了天柱山的和。15.读句子,填空。“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这是一句(填修辞方法),仿照本句,把下面句子写具体。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2022年10月28日深圳地铁14号线正式运营通车了!请你结合下边的图片及生活实际体验,完成下列问题。16.14号线贯穿了福田、罗湖、和四区。17.根据图上的文字信息,请你概括14号线的三个特点是()。A.路线长 B.速度快 C.票价低 D.无人驾驶18.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14号线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19.我们读过了不少神话和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如果和他过上一天,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故事?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要求:⑴以“我和过一天”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⑵条理清楚,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⑶注意: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以及选项中词语的意思,“用前足____土”应该用“扒”,“用钳子____掉较大的土块”应该用“搬”;“后足____地”应该用“踏”;“将泥土____到后面”应该用“推”;“倾斜地____开”应该用“铺”。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2.【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项中词语书写和汉字读音全部正确;
B项中“弯曲(qǔ)”应读wānqū;“老态聋钟”应写作“老态龙钟”;
C项中“肝脏(zāng)”应读gānzàng;“鸭雀无声”应写作“鸦雀无声”;
D项中“哄堂大笑(hòng)”应读hōngtángdàxiào;“通情达礼”应写作“通情达理”。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读音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3.【答案】C【解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讲述了盘古牺牲自己开辟天地的故事;《女娲补天》讲述女娲炼就五彩石补天的故事;还有“燧人氏”钻木取火,把火带给人间;“神农氏”遍尝百草给人们治病。结合相关课文内容,进行选择作答。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所学课文,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广泛涉猎认识更多的杰出人物,不断拓宽知识面,即可顺利作答。4.【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BD三项中句子修辞手法的表述是正确的,
C项中“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中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这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5.【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各项,结合相关课文内容,ACD三项中对可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正确的;
B项中中“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中“少女”指最小的女儿,而不是指“年轻的女子”,这项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6.【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解析】【分析】(1)《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苏轼,题目意思是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这项表述正确;
(2)结合课文,王戎不去道旁李,王戎是根据李子树长在路旁,李子大而且数量多,却没有去摘,判断出李子是苦的,这项表述错误。
(3)这项中“鼠穴”应该是“鼠窝”;“虎棚”应该是“虎穴”,这项表述错误。
(4)做批注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进行,这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点评】题目考查对古诗、课文理解以及语文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7.【答案】掩护;庞大;搏斗;抱负;胸怀【解析】【分析】“掩护”都是提手旁,左右结构;“庞大”的“庞”是广字头,半包围结构;“搏斗”的“搏”是提手旁,左右结构;“报负”不要写成“报复”;“胸怀”的“胸”是月字旁,左右结构;故答案为:掩护;庞大;搏斗;抱负;胸怀;【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8.【答案】(1)页;4;①;③(2)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缘身在此山中;醉卧沙场君莫笑(3)自用则小;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言既出【解析】【分析】(1)“顾”部首是“页”,左右结构;除去部首还有4画;“左顾右盼”指向左右回头看,“顾”是回头看的意思;“三顾茅庐”指三次到茅庐中拜访,“顾”是拜访的意思。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白居易《暮江吟》,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题西林壁》,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王翰《凉州词》,意思是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是每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并在江版淮一带与暖气团权产生交汇,就会带来一场秋雨、一阵秋风,造成一次降温。十场秋雨过后,大约就是秋尽冬始了,人们就要穿上棉衣防寒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教育人要说话守信用。故答案为:(1)页;4;①;③;(2)露似真珠月似弓;只缘身在此山中;醉卧沙场君莫笑;(3)自用则小;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言既出;【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汉字字形字义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9.【答案】游山可以亲近大自然,玩水可以亲近大自然,赏花也可以亲近大自然。【解析】【分析】结合例句,改写时主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把一句话改写成几个分句进行作答。书写要正确,句子要通顺。故答案为:游山可以亲近大自然,玩水可以亲近大自然,赏花也可以亲近大自然。【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答案】10.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11.B;A12.B【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0.阅读短文,“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这句话描写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故答案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11.阅读短文,“①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这句话说明作者的观察是连续的,观察的时间很长;“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说明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B;A12.因为课文主要描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这是爬山虎向上爬的重要的“器官”,因此不能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这句话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作用。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B。【答案】13.D14.奇石;雾15.排比;怒目圆睁;有的展翅飞翔【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3.结合短文对天柱山的介绍,主要描写了天柱山的奇石、和云雾,说明“天柱山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故答案为:D。14.阅读短文,主要描写了天柱山的奇石和云雾,表现了天柱山的美丽和神奇。
故答案为:奇石;雾;15.“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这句是比喻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雪”“针”“球”;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比喻;怒目圆睁;有的展翅飞翔;【答案】16.龙岗;坪山17.A;B;D18.我觉得14号线让我跟爸爸妈妈去市区更加方便了。【解析】【点评】本题为图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图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图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图文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图文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6.结合图片信息,14号线贯穿了福田、罗湖、龙岗、坪山四个区,全长50.34公里。
故答案为:龙岗;坪山;17.结合14号线全长50.34公里,说明路线长;最高时速120KM/H,说明速度快;还是全自动无人驾驶。结合阅读理解,进行正确选择。
故答案为:A;B;D;18.结合图片信息,14号线的开通,让坪山区的老百姓到深圳市区更方面了。结合相关知识,可以进行准确表达。
故答案为:我觉得14号线让我跟爸爸妈妈去市区更加方便了。19.【答案】我和嫦娥过一天又是一年中秋节。我想:中秋节我们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做个小导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冀人版
- 202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七 加与减(二)第3课时 搭积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2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一框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amily Again,Please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起)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课时5 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 人教PEP
- 自己在家安全教育
- Unit 3 Section B 2a~2c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卢沟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2012)音乐
- 职工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我与集体共成长》的主题班会
- 黄山杯评审材料验收资料
- 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洁净钢精炼炉用节能环保型新材料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课件
-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
- 新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经验交流汇报课件
- 森林区划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法演示文稿
- 欧盟农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