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综合素质》教学课件-应试攻略_第1页
《幼儿园综合素质》教学课件-应试攻略_第2页
《幼儿园综合素质》教学课件-应试攻略_第3页
《幼儿园综合素质》教学课件-应试攻略_第4页
《幼儿园综合素质》教学课件-应试攻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素质》(幼儿园)应试攻略

一、考题概览

二、题型及解题技巧辨析

三、备考策略※学习目标

1.掌握单项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及解题技巧。2.掌握材料分析题的命题形式及解题技巧。3.掌握写作题的命题形式及解题技巧。4.掌握复习备考策略。一、考题概览

(一)考试内容模块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考试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等五大模块。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

三类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总题量33个,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型、题量、分值总体情况列表如下:《综合素质》考试题涵盖了5大内容模块,历次考题与内容模块等情况的分布如下表:二、题型及解题技巧辨析

(一)单项选择题

《综合素质》单项选择题共29道题,总分值58分,约占全卷总分的39%。内容涵盖了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的所有5大内容模块,考试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试题分布情况见下表:

1.职业理念模块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对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这“三观”的理解和应用。

解题技巧指导

解答职业理念试题,必须熟记并深刻理解职业理念中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这“三观”的各个具体观点,是否深刻理解的标志是在你头脑中各个具体观点都有对应的一些教育现象,而且在你一看到题干中教师或者幼儿园的教育行为后就能马上想到对应的各个观点,并用这些观点进行辨析。

真题链接

例1.手工制作后,孩子们都开心地把作品拿在手里。小明兴高采烈地奔向老师,举起手里的作品向老师炫耀,可是老师瞟了一眼说:“看你做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老师1题)

的做法(

)。(2017年下半年真题第

A.正确,从小培养幼儿的认真态度

B.正确,从小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C.不正确,挫伤了幼儿的创造热情

D.不正确,扼杀了幼儿的竞争欲望

答案:C

解析:这一题应该用儿童观来分析解答。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告诉我们,儿童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独特的人以及是学习的主体等,题干中的老师讥讽幼儿,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表现,也没有尊重具有独立人格权利的幼儿,更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会因此挫伤幼儿这一学习主体的创作热情,老师的做法错误。因此答案是C。

2.教育法律法规模块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以及幼儿保护等领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近年来,考查的法律法规已经不限于教育法律法规,其他法律如宪法、民法典等也逐步涉及。

试题题干对应前述多个领域有几种不同的问题形式:

一是直接考查法律法规的条文是否记忆完整,对法律原文部分进行判断选择;

二是给出一个教师或者幼儿园或者家长等主体在教育教学或管理等工作方面的行为,分析该行为是否合法或正确甚至应该怎样处理,或者分析该行为侵犯了幼儿的什么权利;

三是考查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或义务;

四是当幼儿受到伤害时,分析谁来承担赔偿责任或者举证责任;

五是列出一种侵权名称,判断哪个选项中的行为属于或者不属于这种侵权行为,等等。

解题技巧指导

解答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必须熟记并深刻理解一些重点条文。对于幼儿受到伤害后分析其赔偿责任主体这种应用性最强的考题必须要抓住“谁”造成的及是否“有过错”这两个要件。在解答法律法规试题时,由于法律条文太多导致不能全部掌握就会出现在不能记得法律条文的情况下解题,这时可以根据日常对社会现象及行为规则的理解进行,因为大多数法律都是符合社会常理和人之常情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复习时除了重点掌握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外,还要关注宪法、民法典等其他法律。

例.某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吸烟。该教师的做法(题第8题))。(2017年下半年真

A.合法,幼儿园的操场可以吸烟

C.不合法,幼儿教师不得吸烟

答案:DB.合法,幼儿教师可以吸烟D.不合法,不得在幼儿园内吸烟

解析:此题是第二种问题,即分析教师行为是否合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条规定,幼儿园内禁止吸烟、饮酒。因此答案是D。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年真题第12题))。(2021年上半

A.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国家的法律监察机关

C.国家的法律检察机关

D.国家的法律检查机关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因此答案是A。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6条规范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题干一般是给出一个教师工作中的行为表现,要求分析该行

为是否正确或恰当,体现或者违背了哪条职业道德规范或者某条的什么具体要求。

解题技巧指导

解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题,必须熟记并深刻理解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6条规范的具体涵义,要能够将每条规范的多个涵义与相应的教育现象对应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在你一看到题干中教师的行为表现后就能马上联想到对应的道德规范,并用这个规范进行辨析。

真题链接

例.最近徐老师将头发染成了红色。在一处区域活动中,“理发室”里的几个孩子边玩边说:“请给我染发,我要红颜色的,像徐老师一样的红色。”“我也要红颜色的!”徐老师“染头发”的行为()。(2017年下半年真题第13题)

A.恰当,反映幼儿教师合理的审美需求

B.恰当,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C.不恰当,不符合区域活动的组织要求

D.不恰当,不符合幼儿教师的仪表规范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教师行为是否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哪一条。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孩子喜欢模仿,老师要有良好的仪容仪表为孩子做榜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做到仪表规范。材料中的徐老师将头发染成红色,给孩子作出了不好的示范,

“染头发”行为不符合“为人师表”所具体要求的仪表规范。因此答案是D。

4.文化素养模块

根据考生反应,这部分试题是《综合素质》考试的难点所在,主要原因为:

一是考试知识点多面广,包括历史、科技、文学、艺术等多门类,总题量在单项选择题的几大模块中最多达9题;

二是考题内容没有重复,难以把握出题规律,难以在复习中重点突破;

三是试题题干围绕具体知识点出题,一般都会出多个相近的干扰选项,考查记忆的精准度。

解题技巧指导

解答文化素养试题,必须熟记历史、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相关知识,在考场中如果没有相应知识储备,则要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如“相煎何急”)进行分析理解后选取最接近的选项。

真题链接

例.

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骨干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2021年上半年真题第23题)

A.中国广州

B.日本东京

C.美国纽约

D.印尼万隆

答案:D

解析:1905年8月,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例.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相煎何急”直接相关的是(

)。(2021年上半年真题第24题)

A.班周和班超

B.廉颇与蔺相如

C.曹丕与曹植

D.周瑜与诸葛亮

答案:C

解析:“相煎何急”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基本能力模块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近几年真题看,信息处理能力共两道题,以考查Word和PPT操作为主,也考过Excel、网络基础等;逻辑思维能力共两道题,考查内容一般为数列填空、词语逻辑关系、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根据多个条件推理结论等,以考查数列填空和词语逻辑关系为主。

解题技巧指导

对于信息处理能力试题,如果对Word、PPT、Excel等有过较多的操作经验,就可以很快凭记忆答题成功,遇到没有操作经验的试题也不能放弃,可以根据已有的操作经验进行推理答题;逻辑思维能力试题是没有办法凭记忆答题的,因为每次出的试题都不一样而且必须弄清逻辑关系,因此必须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并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寻求数字规律或理解句子、词语的意思和逻辑关系。

对于找规律填数字的推理题,根据近几年考题,这里介绍一个常用方法:就是以相邻的三个已知数字为一组找规律,如果各个数字之间大小变化不大,考虑相邻前两个数字先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或减去某一个数字,从而得到第三个数字;如果各个数字之间大小变化很大(一般是越后面的数字越大且跟前面数字相差很多倍),这时就要考虑相邻前两个数字先相乘,再加上或减去某一个数字,从而得到第三个数字。初步找出规律后要用其他相邻的三个数字验证,然后据此推出空缺数字。

真题链接

例.在Word中,用鼠标左键单击文档中的图片所产生的效果是((2017年下半年真题第26题))。

A.弹出快捷菜单

C.进入图形编辑状态

D.将该图片加文本框

答案:BB.选中该图片

解析:此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一般单击鼠标的左键是用于选择某个对象、单击鼠标的右键用于扩展功能。在Word中,单击鼠标的左键是选中该图片。A、C、D选项都需要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或者在菜单栏进行相应操作。

例.

internet为每一台计算机都分配了一个地址,其中internet地址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2020年下半年真题第27题)

A.TC.

P

B.IP

C.WEB

D.HTML

答案:B

解析:internet地址的英文缩写是IP。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真题链接

例.

下列选项中,与“医生一护士”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2021年上半年真题第28题)

A.“军人”和“军医”

B.“教授”和“助教”

C.“校长”和“教师”

D.“法警”和”警察”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判断词语逻辑关系能力。词语关系一般包括同一、包含(于)、交叉和不相容(互斥)等几种,题干中的医生和护士的身份是互斥的,选项中只有B是互斥的,故选B。

例.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中“2、4、12、52、(

)、

32660”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2021年上半年真题第29题)

A.624

B.628

C.632

D.636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数字推理,主要考查递推数列。数列规律为相邻的前两个数字之积加4得出第三个数字。所以,括号中数字为12*52+4=628。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总共3题,每道题14分,共42分,占全卷总分的28%。

第一题考查职业理念,第二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题考查基本能力中的阅读理解能力。

1.职业理念模块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模块的材料分析题为第30题,主要考查对职业理念(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的理解应用能力。

出题形式为:题干都是给出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问题则可能有四种:

一是请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结合材料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

二是请从教育观的角度,结合材料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是请从儿童观的角度,结合材料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

四是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的材料分析题。

从近几年考题看,主要是从教育观或儿童观的角度出题,评析结果包括符合或违背两种情况。

解题技巧指导

必须熟记并深刻理解职业理念中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这“三观”的各个具体观点,并能够把各个具体观点与一些教育现象一一对应起来,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在一看到题干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后就能

马上想到对应的各个观点,并用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的结构:采用“总分总”的方式。这样答案显得更加完整。第一个“总”是对材料中老师的教育行为做总体评价,判断是否符合(体现或者违背)素质教育观或者“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或者新课改教师观;

中间的“分”则是就材料中老师的教育行为按照符合(体现)或者违背的多个教育观或儿童观或者教师观的具体观点逐个分段论述,每个观点一段,每段答案格式一般包含三句话:第一句是教育观或儿童观或教师观的具体观点,第二句是该观点的解释,第三句是列举材料中老师与该观点对应的教育行为表现并作出判断;第二个“总”是总结前面的分析并发出践行素质教育观或者“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号召或呼吁。

真题链接

材料

下面是某幼儿园小班张老师的教学片段:

(张老师的铃鼓响起来了,孩子们回到座位上)

师:我们都是机器人。

幼: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看看电视上播放的是什么?

(老师按下播放键,电视里出现了新华书店的宣传片)

师:小朋友们去过这个地方吗?

幼:去过。

师:这是什么地方呀?

幼:新华书店。

师:你们真棒,你们看新华书店有许多许多的书,是不是?这些书都是分门别类放在一起的,咱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种类呢?

(老师指着“教育类”这块牌子问幼儿是哪个区,大多数孩子都不识字,都没有反应。)

师:你们可能不认识这些字,那我们让咱们班的“识字大王”江江来帮帮我们,你们说好不好?

幼:好!

(江江站起来念出字后,老师放弃了与孩子一起探索书的种类,自己看着电视屏幕一类接着一类给孩子认真讲解,教孩子认字,孩子们在下面念着,听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2017年下半年真题第30题)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违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发展的人。儿童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和探索意识,教师需要相信儿童、指导儿童发展。材料中,张老师一开始上课的“三不许”以及在面对孩子不识字、没有反应的情况下,直接放弃与孩子一起探索书的种类并教孩子认字,没有将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没有设计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促进孩子发展。

(2)儿童是独特的人。儿童具有独特性,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要注意因材施教。材料中,张老师面对很多孩子不认识生字时,直接请“识字大王”江江来认读,随后结束了探索活动,开始直接讲解,没有认识到学生之间具有个性差异,只是关注了少数识字的学生,体现教师没有注意不同孩子发展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育活动,没有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难以真正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儿童具有独立性,是权利的主体,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行动自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材料中,张老师一开始就让小班的孩子“三不许”,限制幼儿的自由,这严重违背孩子的天性,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看,不尊重孩子,没有认识到孩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权利主体。

(4)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老师应该采取措施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材料中,张老师没有积极主动鼓励孩子学习,而是采用放弃与孩子一起探索书的种类的活动,直接给幼儿讲解,让孩子听讲跟读,没有发挥孩子的学习主体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自觉学习并践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

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的材料分析题为第31题,主要考查对6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应用能力。根据历年真题来看,出题

形式主要为:题干给出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问题则是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结合材料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从近几年考题看,评析的结果包括三种情况:体现(或遵循)、违背、部分体现部分违背。

但是,2020年下半年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称作第二种问题形式),题干列出老师工作中遇到的困扰,问题则是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为老师出谋划策。答题时要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规范写出相应条目,并结合材料写出理由。注意,此类材料分析题经常考到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中间4条——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中“关爱学生”是必然会考到的。

解题技巧指导

解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试题,必须熟记并深刻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条的具体内容,并能够把各条道德规范与一些教育现象一一对应起来,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在一看到题干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后就能马上联想到对应的各个道德规范,并用这些道德规范进行评析。根据近几年的真题发现,经常涉及的职业道德

规范主要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四条。

答案的结构:“总分总”

针对第一种问题形式,第一个“总”是对材料中老师的教育行为做总体评价,判断是否符合(体现或者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并可列举出相关具体规范要求(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中间的“分”则是就材料中老师的教育行为所涉及(体现或者违背)的多个师德规范逐个分段论述,每段答案格式一般包含三句话:第一句是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第二句是该规范相应要求的说明,第三句是列举材料中老师与该规范要求对应的教育行为表现并作出判断;第二个“总”是总结前面的分析并发出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号召或呼吁。

针对第二种问题形式,开头第一个“总”则提出“老师应该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从各方面关怀学生”

;中间的“分”则是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规范写出相应条目作为应对措施,并结合材料写出各条理由;第二个“总”则要求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对学生进行关爱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真题链接

材料:

周老师是一名乡村幼儿园教师,她所带的班级孩子的父母大部分在外打工,周老师经常在班上组织“娃娃家”游戏,在游戏中,周老师扮演“妈妈”的角色,搂搂这个,亲亲那个,“宝贝”们在“妈妈”的怀里幸福的撒着娇。

妮妮常常把小手弄得脏脏的,还喜欢吸吮手指,导致常拉肚子。一天,周老师看到妮妮没有洗手就拿点心吃,就把她带到水池旁,一边教她洗手一边说:“脏脏的小手有许多细菌,不洗手就拿东西吃,会生病的,以后我们天天把小手洗的干干净净的,做个健康的小宝宝,好吗?”妮妮使劲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周老师还发现妮妮非常喜欢看图书,由于妮妮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可是爷爷奶奶识字不多,没法陪她一起阅读,周老师就经常给她讲故事,念儿歌。周老师打电话给妮妮的妈妈说:“妮妮是个可爱的孩子,就是不太爱说话,建议你们经常打电话给她,让她感受到你们的爱。”周老师还经常利用微信和妮妮的妈妈沟通、交流。

周老师觉得自己对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有些问题不能妥善处理,于是主动参加培训学习。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周老师的教育行为。(2019年上半年真题第31题)

参考答案:

周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1)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周老师经常在班上组织“娃娃家”游戏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母爱,并且能够关注到班上的妮妮小朋友,体现周老师真正做到

了关心爱护幼儿,做幼儿的良师益友。

(2)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周老师教育妮妮养成“吃东西前先洗手的习惯”,为喜欢读书的妮妮读书,念儿歌,体现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老师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周老师主动和妮妮家长联系,建议妮妮家长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并经常微信联系妮妮家长,体现了周老师在处理与家长关系时,做到尊重家长,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4)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老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周老师觉得自己对幼儿的心理特点不够了解,有些问题不能妥善处理,便主动参加培训学习,体现了周老师潜心钻研业务,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周老师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独立,健康,全面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能力之一)模块

《综合素质》基本能力模块的材料分析题为第32题,主要考察阅读理解能力。题干中的材料一般是从名家的优秀的散文或者议论文等作品中节选一部分,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科技、人生哲理等等,每年考试内容

有别。问题每年都是两个,分值分别为4分和10分,问题内容包括对关键词或者重点句子的理解、对作者观点或者中心思想的概括等等。

解题技巧指导

解答阅读理解试题,由于材料较长,段落较多,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阅读理解的基本解题思路为:

第一,扫描问题,划关键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通读全文注意抓两个重点: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文章主旨常在第一段)和尾段(文章的主旨或结论常在尾段,呼应首段);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除此之外,其他部分可以略读或者选择性有重点地读。抓住中心要注意思考3个问题: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真题链接

材料:

上世纪20年代,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早期动画艺术家创作了中国早期的动画片,此后的80多年,中国动画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动画有一个特殊称谓—“美术片”,它准确反映了中国动画特殊的创作观念,就是用中国传统美术如

绘画、民间工艺等的造型观念、空间概念、绘画技法创作的动画影片。中国“美术片”造型主要取材和借鉴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庙宇泥塑、舞台戏曲等的形象和服装、道具设计,角色造型或富丽堂皇,追求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风格”,或简约洗练,最糗轻松随意的“写意风格”,因为运用了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高原法则、分层、留白等技法和原理,中国传统动画的场景设计不是真实立体空间的再现,而是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物理空间的、适合平面形象活动的平面空间、角色造型是平面的,场景也是平面的,动作(表演)自然也不能同真实生活一样了,中国动画家从传统戏曲表演中获得启示,动画角色也要“表现”,不要“在现”,这样既有动画特点,又与画面的平面风格一致,《骄傲的将军》首次把京剧中“净”“丑”的表演动作运用到动画角色上,《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中的许多动作也借鉴了京剧表演,由此,中国动画动作设计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是舞蹈化的表演动作,不追求真实生活动作,二是适合在平面空间上展现。

中国美术片对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的吸收和借鉴不仅表现为形式,还包含对其美学观念和哲学理念的继承,特别是视觉重构,意境营造等观念的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追求“意境”的传达,在叙事之外给人更多情感宣泄和想象空间,中国传统绘画和脱胎于此得到中国传统动画,把真实三维空间重构为二维平面“空间”、则是哲学意义上的突破。独特的“意境”也使中国动画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

“中国风格”过时了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中国风格”,也不知道国外动画无一例外一直在追求、宣扬他们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从艺术形式到精神内涵。万氏兄弟等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不仅创造了“中国风格”的动画传承、弘扬、发展中国的文化。当然,风格也具有时代性,我们说中国动画要坚持“中国风格”,绝不是为了怀

旧甚至“复古”,也绝不是说我们的动画必须或只能是传统题材、传统形式和传统表现艺术突破,就不会有动漫产业的真正发展。今天,认真学习、研究前辈动画的艺术理念与精神追求,就是为了抓住机遇,打造既有传统“中国风格”、又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中国学派”,创造新的动画精品,以迎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高峰的到来。

(摘编自曹小卉《中国风格过时了吗》)

问题:

(1)在中国,“动画”为何又被称为“美术片”?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动画的“中国风格”没有过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019年上半年真题第33题)

参考答案:

(1)在中国,“动画”为何又被称为“美术片”?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动画片反映了中国动画的特殊

创作理念,它是运用中国传统美术等的造型观念、空间概念、绘画技法创作的动画影片。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动画的“中国风格”没有过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①宣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通过“中国风格”的经典动画,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②“中国风格”动画并未食指传统题材、传统形式和传统表现手法,而是传承坚守,并且不断创新发展;③“中国风格”动画既有传统中国风格,又符合时代需求,创造新的动画精品。综上所述,中国动画的“中国风格”没有过时。

(三)写作题

写作题是必考题,根据近几年真题来看,题目形式都是阅读所给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要求一般都包括:结合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但文体有自选和议论文两种。近几年写作题的文体要求如下表:

解题技巧指导

《综合素质》的作文和普通作文有所区别,因为是教师资格考试,所以在审题时除了按照材料本身进行解读外,还要应

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专业知识来理解材料,并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的立意及选材能够联系教育工作实际,体现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在作文中反映出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考生本人独到的教育见解。

另外,写议论文时文章题目和论述的主题要鲜明,文章开头段和结尾段都要紧扣作文主题,中间有相应段落对主题的具体论述和支撑,结构完整。作文结构例【2016年下半年真题第33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妈妈问孩子:“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孩子一听,笑了:“妈妈你真糊涂啊,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了,当然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妈妈又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和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孩子想了想说道:“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参考范文:给予学生温暖,收获温暖的教育

在妈妈和孩子充满温情的对话中,说明了一个朴实和深刻的道理——温暖别人的火,最终会温暖自己。对待棉被,我们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它,最终棉被保存了我们的温暖,让我们收获了持久的温暖。对待他人,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真心和真情去温暖他人,最终

也将获得别人的温暖,收获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学会用真心去对待学生,用真情去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

(此篇范文,首段通过概述题干材料引出核心论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学会用真心去对待学生,用真情去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

“养鱼重在养水,养花重在养土”,教育重在温暖人心。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温暖,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体悟到人性的温暖,才能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认识到人性的光辉,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这样,学生获得了成长,教师也因此收获了事业成功的喜悦。相反,如果冷漠的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必定造成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老师将不能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于是有人便说:冷漠是当代教育的最大敌人。

(第二段紧接着从教育事业成败的角度论证了教师为什么要给予学生温暖——为什么)

给予学生温暖,以农夫的心态去做教师。天晴下雨,风霜雨雪,都要去田间地头认真看看庄稼。认真观察每一株苗子的生长情况,有没有缺少什么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