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项脊轩志第一课时_第1页
学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项脊轩志第一课时_第2页
学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项脊轩志第一课时_第3页
学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项脊轩志第一课时_第4页
学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项脊轩志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2.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人物个性,掌握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法。3.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连线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探寻背景。“侍坐”指陪侍长者闲坐。文章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看起来文字不多,篇幅不长,但在语录体的《论语》中算是难得的长篇了。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71.字音识记。

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辨字组词。

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3.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莫”通“暮”)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4.一词多义。

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5.古今异义。

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6.词类活用。

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7.特殊句式。(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4)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5)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第一段里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上的哪些态度?提示:这段话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他对他的学生说,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你们大,你们就不敢讲话。从而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这反映出孔子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而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采用的是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鲜活,极富表现力。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提示: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抱负之大可见一斑。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思的情况下抢先发言,显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比子路言称的中等国家,要小得多,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十分谨慎。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娴于辞令的特点。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3.如何理解文中曾皙所表达的思想?提示:“莫春者”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这两种解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第一种解释较为合理。在舞雩台上吹风,思念苍生;归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从而培养起高尚的情操,高洁的志趣。这也是孔子追求的礼乐社会的图景。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剖析:开篇点明人物和事件,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开始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子这样说,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希望他们毫无拘束地畅所欲言。接着是“居则曰:‘不吾知也。’”孔子很了解他的学生,摆出了学生中存在的现象。最后根据这种现象,明确地提出了“言其志”的要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真诚的发问,耐心的启迪,让弟子尽情言志的语气,显示了孔子雍容谦恭的气度。孔子是以思想深沉的师长的形象出现的,但他并不是终日板着脸,而是以亲切和蔼的长者风度,解除学生的顾虑,并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自然而然地确定话题,给谈话带来轻松和谐的气氛。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剖析:在这里曾皙勾画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淳朴,民德敦厚,天下太平,它与儒家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这是一种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它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冥合为一,追求精神的高洁和灵魂的自由。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这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与点也”,明确表达了他的思想倾向。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文中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提示: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有抱负,也有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提示: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的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人物性格鲜明。文中出现的孔子的四位高足,各有异趣。孔子话语刚停,子路便“率尔而对”,迫不及待中可见其直率刚正,遇事轻率、急躁和自负的性格特点。冉有的敦厚、谦虚而优柔寡断,公西华的谦恭、温厚,曾皙的放达、洒脱和自得,在文章中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冉有和公西华这两个人物,性格相近,但从神情和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