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二)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二)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二)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二)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上期中测试卷(二)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2.下列烧杯中的溶液属于酸溶液的是()A.B.C.D.3.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4.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5.小张在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时,记录了的部分实验及现象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现象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6.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6)(7)7.小田将纸条分别紧紧卷在木棒和铁棒上,加热纸条(如图),木棒上的纸条立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据此推测木棒和铁棒具有不同的()A.密度 B.硬度 C.导热性 D.延展性8.下列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①Fe2O3→FeCl3②Fe(OH)3→FeCl3③Fe2(SO4)3→FeCl3,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三个反应均可用于制备氯化铁溶液C.三个反应中均有明显现象产生D.三个反应都可通过加入盐酸来实现9.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A.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硫酸、硝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D.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所以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也能生成H2O和CO210.在纳米镍粒子的催化下,能发生如下模型所示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镍粒子属于非金属单质B.表示甲烷,属于无机物C.该反应中,和的个数比为1:1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1.“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为增产可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B.为方便超市购物多用塑料袋C.生活污水不需处理即可排放 D.为节约须回收利用废旧金属12.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X是O2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C6H12O6是氧化物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12)(13)13.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A.甲为NaOH,乙为NaCl,丙为NaNO3B.甲为CuO,乙为CuCl2,丙为Cu(OH)2C.甲为Na2CO3,乙为CO2,丙为CaCO3D.甲为H2SO4,乙为BaSO4,丙为Na2SO414.金华市“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垃圾分类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废弃易拉罐、旧电线、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均属于()A.有机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非金属材料D.氧化物15.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上出现了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A.氢氧化钠 B.硫酸钠 C.碳酸钙 D.碳酸钠二、填空题(共10题;1618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1分)16.洗衣机槽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Na2CO4+H2O=Na2CO3+H2O2)。现取少许过碳酸钠晶体,加入水形成溶液。(1)取少量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该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了检验该气体,可用。(2)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得到的溶液呈(选填“酸性”或“中性”或“碱性”)。17.小科通过学习了常用碱的性质后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科同学用图甲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变化)。(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科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色。(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3)小科用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填“>”、“<”或“=”)7。(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A.Na2CO3 B.HClC.CuSO4 D.NaCl18.如图所示为小科总结了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农业上利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波尔多液,该制备原理是符合图中反应规律(请填写图中的序号)。(2)小科研究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反应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够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了(不考虑反应的放热)。下列符合要求的反应是。A.Cu(OH)2和H2SO4 B.NaOH和HCl C.BaCl2和Na2SO419.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20.小明向混合溶液(溶质是AgNO3、Cu(NO3)2)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结束后,若溶液仍然是蓝色,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若溶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21.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效和有效成分。清洁剂名称洁厕灵彩漂液漂白水功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HClH2O2NaClO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22.小科在下五子棋时受到启发,设计了一款“物质推断"版的五子棋,游戏规则为: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相邻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如右图)。现假设这五种物质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钠、二氧化碳和金属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处的物质是(写化学式)。(22)(23)23.小明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①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②N、P点时,溶液的pH:NP(选填<、>、=)③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24.小金在种植蔬菜时需要选购化肥,查阅资料发现:有些化肥是不可以混用的。(1)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NH4HCO3 B.K2SO4 C.Ca3(PO4)2(2)若误将氨态化肥NH4Cl和碱性化肥一起施加,两者反应,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填写化学式),从而降低肥效。25.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相关知识后,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溶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的起始温度均为22℃)。试回答下列问题:(1)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有,(2)下列反应中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相同的是(填序号)。①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硫酸与火碱反应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其余每空2分,共34分)26.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1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2)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小王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a.玻璃棒b.pH试纸c.酚酞试液d.白瓷板(或玻璃片)2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碱反应”时,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红色消失。他们认为“红色消失”可能有2种原因:①可能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了;②可能酚酞和盐酸反应了。所以不能根据“红色消失”得出“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的结论。于是,他们继续进行探究: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酚酞。【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具体操作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第一步将反应后的A溶液分成B和C两等份/A溶液中不存在,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第二步在B中滴加酚酞,振荡溶液不变红第三步在C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溶液变红【交流反思】小科认为要得出“酸和碱能反应”的普遍规律,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小科按自己的想法继续实验后得出“酸和碱能反应”。28.(8分)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⑴【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⑵【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⑶【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确的是推理(选填“1”或“2”)。29.(8分)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会引起溶液密度变化,科学兴趣小组决定设计实验来验证铁块与硫酸铜反应时溶液密度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挂一铜块a,烧杯中盛有硫酸铜溶液b,杯底放入一铁块c。(实验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化)(1)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2)科学兴趣小组实验设计的原理是。(3)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描绘成图(如图乙所示),各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的是。(4)小金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可以简化,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直接挂一铁块c(如图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就可以知道溶液的密度变化。你认为小金的设计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30.小科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方案进行实验:(制得的CO2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装置相连并产生的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3)小科想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a→.其中,写出C装置的作用是:四、解答题(共5题;共40分)31.(7分)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反应时间(秒)0255075100125150175200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48121620242832pH温度(℃)(1)(2分)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秒时开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2)(2分)完成上述实验,能否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并请说明原因。(3)(3分)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HCl的密度取1.0g/mL,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7.3%)32.(7分)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如图所示是技术人员按照质量分数配置的含有三种成分的某种营养液。硝酸铵(NH4NO3)5%磷酸钠(Na3PO4)10%硫酸钾(K2SO4)5%(1)(2分)该营养液中硝酸铵属于。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2)(2分)硝酸铵中,氮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3分)某同学配制了50千克该营养液,该营养液可以为植物提供多少磷元素?33.(10分)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如图甲)。(1)(2分)《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璀璨夺目,这与所用矿石颜料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有关。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利用赭石炼铁,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2)(2分)高温中属于的置模拟炼铁。A为尾气处理装置,它具备吸收CO2与收集CO的功能,请画出两根导管a、b在瓶A中的部分。(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3分)丙图是玻璃管中氧化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请画出生成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坐标。(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

(4)(3分)实际生产中工厂常用100吨含Fe203的质量分数为80%的铁矿石炼铁,求可提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4.(6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1)(2分)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A.铜火锅B.铜导线C.铜钟D.铜钱(2)(4分)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钱(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多枚铜钱放入烧杯中,另取80克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稀硫酸的用量/克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克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7(填“>”、“=”或“<”)。②计算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③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5.(10分)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下:(1)(3分)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多少;(2)(3分)向E烧杯内加入54.4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2分)D烧杯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4)(2分)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的氢氧化钠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比为。2023年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上期中测试卷(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A.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指春风吹来,植物迅速生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质子有机物,产生了新物质,因此是化学变化,A正确B.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指香炉在太阳照耀下升起了紫色是烟,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错误C.北风卷地白草折是指北方把草吹折断了,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正确D.草枯鹰眼疾,草枯萎是消耗了自身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物,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雪尽是雪融化了,从固态变成液态,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正确故答案为:B2.答案:C知识点:酸、碱的概念解析:根据酸的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分析;A、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和氢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是酸的溶液,符合题意;

D、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3.答案:D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石蕊试液遇到酸变成红色,遇到碱变成蓝色,据此分析判断。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由于二者的反应,因此溶液的pH逐渐增大,溶液从酸性变成中性,再变成碱性。那么石蕊溶液的颜色变化呈现红→紫→蓝的变化。

故选D。4.答案:A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分析。

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潮湿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变成干燥二氧化碳,则不能使紫色小花中石蕊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潮湿二氧化碳中含有碳酸,接触小花中的石蕊,可使小花变成红色;

故选A。5.答案:C知识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分析,注意描述现象时不涉及生成物名称,否则为结论描述。

A、氢氧化钠易潮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表面受潮溶解,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属于结论,符合题意;

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故选C。6.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根据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分析,由最初pH大于7,说明开始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后溶液pH减少,等于7时恰好完全反应。

A、当滴入液体7毫升时,溶液pH=7,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pH大于7,所得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pH大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HCl,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最初pH大于7,说明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A。7.答案:C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根据金属的导热性及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木棒上的纸条立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说明铁棒上纸条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证明铁棒导热性强于木棒;

故选C。8.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1)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判断;

(2)(3)根据反应产物判断;

(4)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A.根据化学式可知,三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都是+3价,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三个反应的产物都是氯化铁,因此都可制备氯化铁溶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①红色的氧化铁消失,溶液变成黄色;②红褐色的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③硫酸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故C正确不合题意;

③中,硫酸铁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因为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只能和氯化钡反应,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9.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分析;

B、根据酸的定义分析;

C、根据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的区别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A、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不符合题意;

B、电离时产生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能产生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如碳酸氢钠,不符合题意;

C、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D、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碳、氢组成的有机物,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故选D。10.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A、根据镍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甲烷为有机物分析;

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分子个数关系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为化合物间的反应分析。A、纳米镍粒子属于金属单质,不符合题意;

B表示甲烷,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反应中和的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有单质参与,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确定各做法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A、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B、购物多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不处理排放会污染水体,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保护环境且保护金属资源,符合题意;

故选D。12.答案:C知识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解析:根据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素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氧化反应为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分析。

A、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素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则X为O2,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不符合题意;

C、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13.答案:C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解析: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钠,与硝酸反应可生成硝酸钠,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但硝酸钠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钠,不符合题意;B.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酸或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题意;D.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钡不能一步转化为硫酸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根据所给各物质性质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确定各步转化能否一步实现分析。14.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解析:根据易拉罐、电线、铝材都属于金属材料分析。废弃易拉罐、旧电线、铝材下脚料等都属于废弃的金属材料;

故选B.15.答案:D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判断。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则试剂瓶口上出现的白色固体物质是碳酸钠。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16.答案:(1)带火星的木条(2)碱性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1)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2)根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分析。(1)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取少量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该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气体为氧气,为了检验该气体,可用带火星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则所得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1)带火星的木条;(2)碱性。17.答案:(1)蓝(2)2NaOH+CO2=Na2CO3+H2O(3)Na+、SO42;>(4)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碱的化学性质解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分析;

(3)根据酸和碱反应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反应后氢氧根离子有剩余,溶液呈碱性分析;

(4)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及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2)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所以需密封保存,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反应③为硫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反应,反应前后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变,只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反应后氢氧根离子剩余,说明碱过量,则反应后溶液呈碱性,pH大于7.

(4)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A错误;盐酸属于酸,B错误;硫酸铜为盐,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正确;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1)蓝;(2)2NaOH+CO2=Na2CO3+H2O;(3)Na+、SO42;>;(4)C。18.答案:(1)③(2)B知识点:酸、碱的概念;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盐与化肥解析:(1)根据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离解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分析;

(2)根据无明显现象发生的化学反应且反应时酸碱性发生变化时可借助指示剂判断反应发生分析。(1)硫酸铜为盐,氢氧化钙为碱,二者配制波尔多液为反应规律③。

(2)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有明显现象,蓝色沉淀溶解,溶液变蓝色,不需指示剂判断反应发生,A错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需借助指示剂判断反应发生,B正确;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不需指示剂判断反应发生,C错误;

故答案为:(1)③;(2)B。19.答案:(1)C(2)混合物(3)黄铜的硬度比纯铜高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解析:(1)合金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

(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3)两种金属对划,留下印痕的硬度小,据此分析解答。(1)根据合金的定义可知,不锈钢锅用的材料为合金,故选C。

(2)生铁由碳和铁两种物质混合组成,为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高。20.答案:Cu2+、Zn2+;Cu、Ag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向混合溶液(溶质是AgNO3、Cu(NO3)2)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溶液呈蓝色分析。

向混合溶液(溶质是AgNO3、Cu(NO3)2)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反应结束后,若溶液仍然是蓝色,即硝酸铜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Cu2+、Zn2+,若溶液呈无色,则硝酸铜一定不存在,硝酸银也全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可能有锌。

故答案为:Cu2+、Zn2+;Cu、Ag……21.答案:(1)H2O2(2)CaCO3+2HCl=CaCl2+H2O+CO2↑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1)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2)根据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分析。(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H2O2属于氧化物;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是由于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洁厕灵中成分盐酸发生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1)H2O2;(2)CaCO3+2HCl=CaCl2+H2O+CO2↑。22.答案:(1)Fe+2HCl=FeCl2+H2↑(2)Na2CO3(写Ba(OH)2也给分)知识点: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解析:根据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所给几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确定出相关反应情况,从而推导各字母代表物质,结合方程式书写解答。(1)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给各物质中铁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若A为铁,则B为盐酸,C为碳酸钠,D为氢氧化钡,E为二氧化碳,若A为二氧化碳,则B为氢氧化钡,C为碳酸钠,D为盐酸,E为铁,所以C处物质为碳酸钠。

故答案为:(1)Fe+2HCl=FeCl2+H2↑;(2)Na2CO3。23.答案:bg;>;CuCl2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盐酸后,固体会因氧化铜反应而减小,结合图像中加入盐酸的量与固体减少的量的关系分析。

①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由图像可知,当固体剩余bg时不再减少,说明氧化铜完全反应,剩余固体只有铜,即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②N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成分为氯化铜,P点时,盐酸过量,溶液成分为盐酸和氯化铜,则溶液的pH:N>P;③M点时,氧化铜部分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生成的氯化铜。

故答案为:bg;>;CuCl2。24.答案:(1)A(2)NH3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盐与化肥解析:(1)根据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可作氮肥分析;

(2)根据氯化铵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氮气分析。(1)NH4HCO3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为氮肥,A正确;K2SO4中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为钾肥,B错误;Ca3(PO4)2中含有植物所需磷元素,为磷肥,C错误;。

(2)若误将氨态化肥NH4Cl和碱性化肥一起施加,两者反应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化学式为NH3,从而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1)A;(2)NH3。25.答案:(1)Na+、Cl-、OH-(2)②③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1)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及图像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质量关系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分析;

(2)根据小组探究的是酸与碱的反应分析。(1)D点对应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60g,稀盐酸质量为20g,由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NaOH+HCl=NaCl+H2O

可知,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混合,氢氧化钠会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有Na+、Cl-、OH-;

(2)小组探究的是酸和碱的反应,其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①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错误;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酸和碱的反应,正确;③硫酸与火碱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正确;

故答案为:(1)Na+、Cl-、OH-;(2)②③。26.答案:(1)烧杯(2)偏小(3)c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pH值的测量及方法解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仰视读数,会使水的实际体积偏大分析;

(3)根据pH试纸测定酸碱度分析。(1)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

(2)图2为仰视读数,会使水的实际体积偏大,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3)测定废液的酸碱度需利用pH试纸,pH试纸使用时要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试纸上,酚酞试液只能测酸碱性,不能测酸碱度,故选c;

故答案为:(1)烧杯;(2)偏小;(3)c。27.答案:NaOH;用不同的酸碱物质检测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根据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要得出普遍结论需进行多次实验验证分析。

在C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原来酚酞并未与盐酸反应,在B中溶液加酚酞,溶液不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即A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

要得出“酸和碱能反应”的普遍规律,还需进行其它不同的酸、碱反应的实验进行验证;

故答案为:NaOH;用不同的酸碱物质检测。28.答案: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应取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的硫酸做对比实验;加入Na2CO3溶液无气泡生成;1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实验探究】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反思评价】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显碱性)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试管①(显碱性)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无气泡产生,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交流讨论】试管①中的溶液pH>7,显碱性,滴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实验探究】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pH<7,试管①中溶液pH>7,酸碱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的化学反应;

(2)【反思评价】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显碱性)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试管①(显碱性)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无气泡产生;但由于不是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作对比实验,因为试管②和③需要保证里面的硫酸量是相同的(假设硫酸和氢氧化钠没发生反应),如果没有发生反应,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才含有2mL硫酸,因此该实验应该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作对比实验;

(3)【交流讨论】试管①中的溶液pH>7,显碱性,试管③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说明不含H2SO4,加入碳酸钠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有剩余,所以正确的是推理是1。

故答案为:(1)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2)应取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的硫酸做对比实验;(3)1。29.答案:(1)置换反应(2)当硫酸铜溶液密度发生变化时,铜块a受到的浮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3)A(4)不科学;铁块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铁块表面,铁块质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变化;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则溶液密度会发生改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铜块受到的浮力会变化。根据F拉=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发生改变。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根据F拉=GF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规律即可。(4)注意置换反应生成的铜附着在铁块表面对铁块质量的影响即可。(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则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属于置换反应。

(2)科学兴趣小组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当硫酸铜溶液密度发生变化时,铜块a受到的浮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3)铁块和硫酸铜反应后,溶液密度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铜块受到的浮力减小。根据F拉=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当反应结束后,溶液密度不变,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选A。

(4)我认为小金的设计是不科学,理由:铁块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铁块表面,铁块质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30.答案:(1)长颈漏斗(2)D(3)debcgf;吸收HCl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验证碳酸盐需利用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先除去氯化氢,再除水蒸气,然后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分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要证明鸡蛋壳的成分为碳酸盐,需向鸡蛋壳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然后利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产生气体是二氧化碳,则A装置需与D装置相连。

(3)因盐酸具有挥发性,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气体需先通过硝酸银溶液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除去水蒸气,最后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连接顺序为adebcgf,C装置作用是吸收HCl。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D;(3)debcgf;吸收HCl。31.答案:(1)125(2)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会干扰结果

设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氯化钠不再增加,此时溶液中pH=7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分析;

(3)根据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析。(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氯化钠不再增加,此时溶液中pH=7,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反应时间在125秒时开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

(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也会放热,干扰结果,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溶液进行实验;

设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1)125;(2)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会干扰结果;(3)1.6g。32.答案:(1)A(2)2:3(3)某同学配制了50千克该营养液,该营养液可以为植物提供磷元素的质量为50kg×10%×3123×3+31+16×4答:该营养液可以为植物提供0.95kg磷元素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盐与化肥解析:(1)根据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可作氮肥分析;

(2)根据化学式确定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A;

(2)硝酸铵中,氮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3;

故答案为:(1)A;(2)2:3;(3)0.95kg。33.答案:(1)CO(2)(3)(4)设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