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讲座_第1页
糖尿病健康讲座_第2页
糖尿病健康讲座_第3页
糖尿病健康讲座_第4页
糖尿病健康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1整理ppt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高血糖,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敏感性下降〕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胰岛素数量下降〕,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长时间的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的负担,使这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和提前衰竭,血糖进一步升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别无视隐藏在体内的凶恶杀手——血脂紊乱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病症。2整理ppt病症糖尿病病症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丧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丧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3整理ppt(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丧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4整理ppt常见病因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5整理ppt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如:汉堡包、肯德基等,〔一〕确诊为糖尿病:1、具有典型病症,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2、没有典型病症,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没有典型病症,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6整理ppt〔二〕可排除糖尿病: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如空腹血糖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2、假设餐后血糖<7.8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早期病症自查糖尿病的病症大概可分两大类:一类就是血糖高、尿糖多造成的“三多一少〞;另外一类就是并发症造成的病症。7整理ppt“三多〞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这是指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一少〞,即体重和体力下降。但多数糖尿病人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只要你发现你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你的体重体力并不好,就应该警惕糖尿病了。按理讲,吃得多应该是身体好的,但你的体力又不好,体重有点下降,很容易累。这时你去查一查,或许你的血糖已经到达糖尿病的标准了。8整理ppt并发症

1.心血管病变:心绞痛、心肌梗死2.肾脏病变: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3.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4.视网膜病变:失明

5.足溃疡9整理ppt治疗方法一、长期坚持标准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二、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1:2:2,或1:1:1分配。三、体育锻炼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即单位量的胰岛素可以降低更多的血糖〕。心、脑系统疾病患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根据情况安排运动。10整理ppt四、病情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定期体检,便于调整用药方案,有条件的每周测一次血糖。定期监测血脂、心、肾、神经和眼底,及早发现并发症。五、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格列酮类等请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防止副作用,禁忌症等。11整理ppt六、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晚期病人,但现在的观点是,胰岛素越早越好,更好的促使胰腺功能恢复。急症及急救首先判断病患属于以下常见糖尿病急症的哪一种1、酮症、酮症酸中毒表现12整理ppt①易在患各种感染时或突然中止糖尿病治疗时发生。②食欲减退、腹痛、恶心、呕吐。③嗜睡、意识模糊、呼吸加深加快,呼气如烂苹果味,最后发生昏迷。④化验检查:血糖很高,血中出现酮体,血液变成酸性。酮症的首选药物为胰岛素。目前认为正确的饮食干预有助于预防和解除酮症。2、低血糖,低血糖昏迷13整理ppt识别低血糖症①心慌、冷汗、全身发抖。②异常空腹或饥饿感、恶心。③嗜睡、昏睡、头痛、精神不集中。识别低血糖昏迷①之前有心慌、冷汗、恶心的感觉,逐渐昏睡,呼之不应。②早晨起床时间,怎么也叫不醒,浑身发凉,可见出冷汗,但没有发现明显的生命体征的不正常。③有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药,近几天进食不正常,或腹泻,呕吐、感冒发烧,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开展为昏迷。14整理ppt治疗预防低血糖最常见的方式是携带糖块。在发生低血糖昏迷时,应立即补充葡萄糖。3、糖尿病昏迷的急救原那么以往有糖尿病史,突然昏迷,又找不到其他病因,首先疑心糖尿病昏迷,可按昏迷的急救原那么急救。〔1〕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2〕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15整理ppt〔3〕迅速呼叫“120〞急救,将病人迅速送往医院急救。要检查血糖,以确定病情治疗方向。(4)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高渗性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以上几点,家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应牢记!16整理ppt防治误区消瘦型患者不宜服用二甲双胍。患者易犯错误第一,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根底,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第二,根据自觉病症服药。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病症。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力。第三,不定期复诊。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兴旺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第四,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17整理ppt第五,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第六,觉得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对甲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们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严格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第八,盲目担忧药物的副作用。有人认为,服药时间一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平安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18整理ppt预防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三、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四、糖类摄入: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19整理ppt糖尿病饮食饮食原那么1、防止肥胖,维持理想且适宜的体重。2、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方案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4、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20整理ppt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7、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8、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9、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方案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21整理ppt10、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11、多使用苦瓜或苦瓜茶,苦瓜降糖更平安、无任何副作用,糖尿病预防和控制要比治疗简单的多。主食标准米米饭大麦米粥小米饭玉米渣粥牛肉面荞麦鸡丝面汤肉韭菜包子羊肉白菜馅饼标准粉馒头22整理ppt糖尿病人饮食禁忌

1、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等。

2、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3、忌辛辣;戒烟限酒。23整理ppt病情监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控制血糖使其尽量接近正常,进而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开展,提高病友们的生活质量,而到达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就是良好的病情监测。病情监测在糖尿病病友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良好的病情监测才能为您调整饮食、调整运动、改变胰岛素治疗提供正确的参考。每位病人都应有自己的血糖自我监测日记,并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习惯,血糖自我监测的日记内容包括:1、测血糖、尿糖或HbAlc的日期、时间。24整理ppt2、与吃饭的关系,即饭前还是饭后。3、血糖或尿糖的结果。4、注射胰岛素或服口服降糖药的时间和种类、剂量。5、任何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及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6、低血糖病症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病症的体验等。25整理ppt每次去医院看病时应带好你的血糖监测日记,与医生讨论如何调整治疗,好多患者到医院就诊问用什么药降糖居然不知道。发病趋势近20年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