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术语 83基本规定 104设计总说明 134.1一般规定 134.2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144.3设计基本资料 154.4支护方案与技术要求 174.5工程重点部位、环节及应急预案 205设计图纸 225.1一般规定 225.2工程条件图 235.3支护平面布置图 245.4支护剖面图 245.5大样图 256计算书 287边坡支护设计 307.1一般规定 307.2重力式挡墙 317.3悬臂(扶壁)式挡墙 327.4锚杆挡墙 337.5桩板式挡墙 3427.6加筋土挡墙 367.7岩石锚喷支护 377.8坡率法 387.9坡面防护与绿化 398基坑支护设计 418.1一般规定 418.2锚杆 42 438.4排桩、钢板桩 448.5地下连续墙 468.6重力式水泥土墙 478.7型钢水泥土搅拌桩 498.8土钉墙 508.9放坡 529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设计 549.1一般规定 549.2边坡排水 549.3基坑地下水控制 56附录A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风险及危险源辨识 58附录B常用边坡支护型式一览表 60附录C建筑边坡工程监测项目一览表 61附录D常用基坑支护型式一览表 62附录E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一览表 64本标准用词说明 65引用标准名录.........................................................................................664Contents1General 62Terminology 83Basicregulations 104GeneralDesignDescription 134.1GeneralProvisions 134.2ProjectOverviewandDesignBasis 144.3BasicDesignData 154.4SupportSchemeandTechnicalRequirements 174.5Keyparts,links,andemergencyplansoftheproject 205Designdrawings 225.1GeneralProvisions 225.2Engineeringconditiondiagram 235.3SupportLayoutPlan 245.4SupportProfile 245.5DetailDrawing 256CalculationSheet 287SlopeSupportDesign 307.1GeneralProvisions 307.2Gravityretainingwall 317.3Cantilever(buttress)retainingwall 327.4Anchorrodretainingwall 337.5PilePlateRetainingWall 347.6ReinforcedSoilRetainingWall 367.7RockAnchorSpraySupport 377.8Slopemethod 3857.9SlopeProtectionandGreening 398DesignofFoundationPitSupport 418.1GeneralProvisions 418.2Anchorrod 428.3InternalSupport 438.4Rowpilesandsteelsheetpiles 448.5Undergroundcontinuouswall 468.6Gravitycementsoilwall 478.7SMWconstructionmethod 498.8SoilNailWall 508.9Grading 529DesignofSurfaceWaterandGroundwaterControl 549.1GeneralProvisions 549.2SlopeDrainage 549.3GroundwaterControlinFoundationPits 56AppendixARiskandHazardIdentificationofBuildingSlopeorFoundationPitEngineering 58AppendixBListofCommonSlopeSupportTypes 60AppendixCListofMonitoringItemsforBuildingSlopeEngineering61AppendixDListofCommonFoundationPitSupportTypes 62AppendixEListofInstrumentMonitoringItemsforBuildingFoundationPitEngineering 64ExplanationofWordsUsedinthisStandard 65ListofReferencedStandards 6661.0.1为实现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设计文件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边坡及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1.0.3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条文说明】1.0.1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1.0.1条的局部修订条款;本标准属山东省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编制目的是规范山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风险性高,近些年国家对工程领域的施工安全高度重视;在总结近十余年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设计文件编制,加强对岩土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1.0.2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1.0.2条的局部修订条款;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对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要求具有通用性,对于具体的工程,应根据项目内容和设计范围按本标准的相关条款执行;其它行业可参照执行。建筑工程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市政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1.0.3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1.0.4条的局部修订条款;相关标准主要是指《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工程勘7《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82.0.1建筑边坡buildingslope在建筑场地及其周边,由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边坡和对建(构)筑物安全或稳定有不利影响的自然斜坡。本标准简称边坡。2.0.2边坡支护sloperetaining为保证边坡稳定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结构性支挡、加固与防护行为。2.0.3基坑foundationpit为进行工程基础或地下构筑物的施工,在地面以下开挖的空间。2.0.4基坑工程foundationpitengineering为挖除建(构)筑物地下结构处的土方,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施工及保护基坑周边环境而采取的围护、支撑、降水、加固、土方开挖和回填等工程措施的总称。2.0.5地下水控制controlofgroundwater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施工不受地下水干扰,防止地基土变形以及降低支护所受压力而采取的降水或隔水措施,或在隔水区外为防止施工降水造成邻近建筑物过大沉降而在隔水区外进行的地下水回2.0.6应急预案emergencyresponse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2.0.7信息法施工constructionofinformation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及时修正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92.0.8动态设计法methodofinformationdesign根据信息法施工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再验证,确认原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的设计方法。【条文说明】2.0.1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2.0.2条的局部修订条款。2.0.2本条为新增条文。2.0.3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2.0.1条的局部修订条款。2.0.4本条为新增条文。2.0.5本条为新增条文。2.0.6本条为新增条文。2.0.7本条为新增条文。2.0.8本条为新增条文。2.0.1、2.0.2、2.0.7、2.0.8术语引自《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0.3、2.0.4、2.0.5术语引自《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20142.0.6术语引自《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3.0.1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根据国家、行业及山东省标准编制,同一部分内容涉及多项标准时,应在相应部分进一步明确。3.0.2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做到形式统一,内容完整,文字简明扼要,图件清晰准确、比例协调,文图相符。3.0.3设计文件的术语、代号、符号、数字和计量单位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0.4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前应充分搜集、甄别分析相关资料,并按其性质、来源、用途等分类整理。3.0.5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选型、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一般应包括图纸封面、扉页、目录、设计总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设计变更及其他内容。宜按以下编排顺序装订成册:1封面:注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扉页;4设计总说明;5设计图纸;6计算书;7设计委托要求的其他内容。3.0.6设计文件中扉页、所有图纸图签及变更责任页均应有设计人、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和审定人打印姓名及签字,并加盖单位资质章;扉页应有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签章;项目负责人的执业资格及签章要求,应符合国家对执业人员的管理规定。3.0.7设计变更文件应说明变更理由、变更内容等,必要时提供相应的计算书。3.0.8设计文件归档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3.0.1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条强调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的标准依据。一是要依据设计要求确定执行的标准;二是在同一部分可能涉及多项技术标准时,应进一步明确相应部分依据的技术标准。在我国目前的标准体系中,有国家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其内容有交叉重复,有些内容差异较大,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所依据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2所依据技术标准与结构设计依据标准的协调性;3设计合同技术标准要求;4有些标准在对支护结构或构件进行分类、定名、构造要求及设计计算等方面存在差异,使用时要进一步明确所采用的标准。3.0.2~3.0.3本条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1.0.3条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于设计文件形式统一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应遵循本标准对文件编制内容完整性的规定,另一方面应遵循简明扼要的原则,根据其内容特点采用图件或文字等相对合适的表达形式。3.0.4本条为新增条文。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充分重视设计输入资料的可靠性,本条强调对资料的搜集与甄别,并确保其具有可追溯性。3.0.5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条规定了设计文件应满足的需求及包括的基本内容。为确保设计文件各章节内容的完整性,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标准提出了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3.0.6本条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3.0.7条基础上发展而来。本条是设计文件签字、签章的基本要求。明确打印姓名是为容易辨认及明确责任。扉页加盖单位资质章是设计单位责任的体现。单位技术负责人一般指单位总工程师或专业总工程师。按照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制度相关规定,项目负责人应由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担任。当采用电子文件时,可采用电子签章;但应保障电子签章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签名人的不可否认性。3.0.7本条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3.0.12条基础上发展而来。设计文件经审核、审定、专家评审、签署签章合格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因建筑规模改变、平面位置形状和尺寸改变、基础型式及埋深改变、现场开挖揭露地层异常等原因确需变更时,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设计变更可分为一般性变更和重大变更,凡出现涉及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及因下列原因发生变更时,应视为重大变更: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重新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及岩土分层、修改或重新提供岩土层支护设计参数和水文地质参数;2施工现场开挖揭露地层与勘察报告严重不符、出现严重异3结构设计在建筑规模、平面位置形状和尺寸、基础型式及埋深、荷载取值等方面发生重大调整;4基坑现场布置、临时施工道路、材料堆放及其他超载情况发生重大变化;5基坑支护结构出现坍塌、周边岩土体或周边环境出现裂缝及变形预警。3.0.8本条为新增条文。为方便设计文件的借阅、查询,本条规定了归档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纸质文件归档或电子文件归档;采用电子文件归档时,应保障电子签章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签名人的不可否认性。4.1.1设计总说明的编制应综合考虑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内容齐全,重点突出。4.1.2设计总说明中的技术要求应与设计图纸相吻合,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4.1.3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主要包括项目概况、边坡与基坑性质,设计应执行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和文件清单,设计目标;2设计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标准所规定的、在进行设计时应取得的资料等;3支护方案与技术要求,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检测要求、土石方开挖技术要求、工程监测技术要求等;4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5工程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常见风险及危险源见附录A;6合同或设计委托要求的特殊项目;7未尽事宜的处理方式;8其他。4.1.4设计总说明除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第8章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4.1.1~4.1.24.1.1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1.2条的局部修订条款。4.1.2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1.1条。主要明确设计总说明的编制原则和要求。4.1.3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1条的修订条款。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设计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仅设计图纸难以完整表达设计思路,设计说明在设计文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条规定了设计总说明一般应包括的内容。设计总说明中应明确边坡或基坑设计参数,包括边坡高度(基坑深度)、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安全系数、地层厚度及物理参数、地下(表)水情况、荷载布置、围护结构型式、检测和监测要求等。设计计算书中的相关参数应与设计说明保持一致。合同或设计委托要求的其他特殊项目一般包括:对周边环境及保护对象的位移报警值限制、提供设计概算等。4.1.4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标准第7章、第8章分别对建筑边坡和基坑的各种支护形式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说明具体要求。4.2.1工程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明确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的规模、周长(或边长)、面积、边坡高度或基坑深度、安全等级及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等要素参数;2明确建筑边坡或基坑与拟建工程的关系,拟建工程的基础型式、基础轮廓线尺寸、施工工艺等;3明确地下工程结构的特殊施工要求。4.2.2设计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遵循的相关行业管理文件;2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相关规范和标准;3工程合同文件和招投标文件;4工程任务委托书;5拟建建(构)筑物相关设计文件。4.2.3设计目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遵循相关法规、标准和管理文件要求;2满足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交付使用条件;3保证边坡与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4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条文说明】4.2.1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2条的修订条款。工程概况对于总体设计方案选择、施工图设计都至关重要,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必须加以明确。建筑边坡和基坑工程的总体规模包括:建筑边坡长度、高度,坡体结构设计,各分段长度、高度,山体总高度等;基坑形状、周长、面积,各区块地下室层数、实际开挖深度等。当基坑工程采用内支撑体系时,应按相关区段安全等级高的控制设计。对基坑内支撑支护体系,当一侧支撑失稳破坏会殃及另一侧支护结构因受力改变而使支护结构造成连续倒塌,相互影响的基坑各区段支护结构应取相同的安全等级。4.2.2~4.2.3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5条的修订条款。主要对设计依据和设计目标提出要求,明确所依据的主要标准系指明确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依据的建筑设计文件主要是指与边坡或基坑相关的项目结构设计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4.3设计基本资料4.3.1进行边坡或基坑设计时应取得以下资料和文件:1工程用地红线图、建筑平面布置图及相关的平、立、剖面和基础图等;2环境资料;3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4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设备性能、施工经验等资料;5条件相似边坡或基坑工程的经验。4.3.2周边环境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已有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结构型式、地上及地下层数、基础型式、基础埋深、支护形式、使用现状,必要时尚应明确设计荷载、建设及竣工时间、沉降变形情况等要素;2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各种道路的类别与等级、交通负载量、道路结构特征、使用现状;3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各种管线的类型、材质、埋置深度、使用现状,必要时尚应明确管线的等级、结构特征及对变形的要求等。4.3.3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场区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水文气象特征,地形、地貌特征;2场地地质构造特征,包括地质构造等级、序次、力学特征、地应力特征、结构面产状、相互关系、充填情况等;3建筑边坡所在场地地震情况,设计地震设防烈度及地震动参4建筑边坡或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包括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土名称、风化程度、工程性质以及地层产状结构、厚度、分布状况等;填土、软土、湿陷性土、膨胀岩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特殊性岩土的特殊工程性质;5对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稳定性有影响的地表水体、地表径流及地表排水等情况;6水文地质条件,包括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含水层的类型和性质,含水层的厚度及顶、底板标高,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补给与排泄条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位标高及动态变化等;7各有关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重点是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4.3.4确定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设计前提条件,明确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交付使用条件。4.3.5明确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设计安全等级,详细划分支护单元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控制指标。【条文说明】4.3.1~4.3.34.3.1条为新增条文。4.3.2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3条的修订条款。4.3.3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4条的修订条款。本节主要是明确进行工程设计前应取得的基本输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条件、使用要求及地区经验等。这些条件对于总体设计方案选择、施工图设计都至关重要,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必须加以明确。周边环境除包括已有建(构)筑物外,如影响范围内有正在施工或拟将施工的项目亦应明确。影响范围内的各种道路包括但不限于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等;影响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包括但不限于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支护设计有关的参数主要是指:重度γ、黏聚力c、内摩擦角φ、渗透系数k、锚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ik、土钉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ik、岩土与挡墙底面摩擦系数μ等。4.3.4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5条第2款的修订条款。4.3.5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5条第3款的修订条款。当建筑边坡或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细化支护单元,分区分段提供支护方案。当同一单元若采用不同支护结构组合型式时,应分析其相互协调性和整体稳定性。4.4支护方案与技术要求4.4.1应明确边坡或基坑支护方案,提出建筑材料、土石方开挖、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检测、工程监测要求及安全应急措施等。常见边坡与基坑支护型式、监测项目见附录B~附录E。4.4.2支护方案应明确各支护区段(单元)支护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地表排水体系、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方案等。4.4.3原材料、等构配件主要建筑材料应包括品种、规格、型号及性能等技术指标,并应提出原材料质量检验、检测要求。必要时,注明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频次以及合格标准等。4.4.4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检测要求应包括施工流程、主要的施工工艺方法、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技术参数、质量控制及验收内容与标准等,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等标准相关规定。4.4.5土石方开挖技术要求应包括开挖原则、开挖方法、开挖顺序及出土位置等。当需要采取爆破施工时,应提出专项技术要求。4.4.6工程监测技术要求应包括监测目的、周边环境、地下水和支护结构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预警指标以及测点布置的原则等。周边环境监测项目应包括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沉降、裂缝、倾斜等。支护结构监测项目按本标准第7章、第8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当基坑降水可能导致周边地面及建(构)筑物下沉或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4.4.7边坡支护设计应对支护结构提出使用与维护的要求。【条文说明】4.4.1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3.4条~5.3.6条修订条款。设计方案选型应根据输入条件综合分析拟建工程地基基础及地下结构的特征,预测拟建工程与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的相互影响,初步确定支护结构的位置、平面尺寸等,逐步明确需要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一般宜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项目的自身情况依次分析天然放坡、土钉墙、桩锚或桩撑、墙撑支护的顺序。4.4.2~4.4.4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3.2条~5.3.4条的修订条款。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设计的目的是指导施工,施工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设计,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赖。岩土工程施工的每一阶段,其结构体系和外荷载都在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有很大影响。高度或开挖深度H大于或等于3m的建筑边坡或基坑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37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等相关要求编制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具有针对性、符合工程实际。4.4.5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3.5条的修订条款。土石方开挖需要配合边坡或基坑支护及降排水施工,在岩土工程设计文件中应包括对土石方开挖及技术要求的内容。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编制详细的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岩土工程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应至少包含下列内容:1明确土石方开挖施工的起止时间、进度计划;2明确土石方的开挖原则、开挖方式、开挖顺序、运输线路、分层厚度、分段长度、对称均衡开挖的必要性等;3制定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桩、墙、锚、支撑、立柱等)、地下水控制设施、监测标志、基坑侧壁、工程桩等的具体保护措施;4确定土石方开挖机械上下建筑基坑的坡道处理措施,必要时应有专门设计;5当需要进行爆破开挖时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6制定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定期进行巡视检查的方案;7土石方开挖路线图及其它施工图。4.4.6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9.0.3条的修订条款。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设计文件中应对工程监测提出明确的要求。监测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合同及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结合周围环境情况编制工程监测方案,并应按时提交当日报表、中间报告和最终成果报告,及时反馈监测信息,以满足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4.4.7本条为新增条文。多数边坡为永久性边坡,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工程环境的改变,边坡支护的排水系统、支护及防护构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对边坡工程耐久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条要求边坡支护设计文件中应对支护结构使用和维护提出要求。4.5.1通过风险及危险源辨识,确定建筑边坡或基坑风险源等级,明确重点部位、环节,提出应急预案,必要时提出施工前条件验收的要求。4.5.2对特殊性岩土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及对后续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4.5.3对临近坑壁的电梯井、集水坑等坑中坑部位,以及上部为边坡、下部为基坑的组合部位,应单独划分支护单元。4.5.4对出土坡道、塔吊部位等有相应的支护方案或处理措施。4.5.5对降水变形敏感场地、地下水量较大的场地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4.5.6参建各方应遵循动态设计法、信息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及时完善或变更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条文说明】4.5.1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3.7条的修订条款。住建部2018年第37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专项设计”。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本条要求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设计文件中应通过风险源辨识,确定风险源等级,明确重点部位、环节,并提出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中的风险及应急预案提示,在专项施工方案中结合工程实际进行风险源辨识,编制有针对性地、切实可行、措施具体的应急预案。有条件的也可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本标准在附录A中列出了建筑边坡和基坑工程常见的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可供设计时参考;鉴于建筑边坡和基坑工程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不限于所列情况,应结合工程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5.2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4.0.3条的修订条款。4.5.3本条为新增条文。为汲取事故教训,国内多地市出台了针对深基坑工程坑中坑的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本条针对坑中坑及特殊组合部位提出了基本要求。4.5.4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8.2.2条的修订条款。设计单位应重视现场踏勘,充分结合施工现场布置、施工工况、作业流程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护设计,对重车动载、出土口位置、施工栈桥、坑边行车路线和堆场布置等特殊条件或部位应提供相应的支护方案或处理措施。4.5.5本条为新增条文。4.5.6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8.1.2条的修订条款。5.1.1建筑边坡与基坑设计图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等标准的规定。5.1.2设计图纸应明确拟建建筑设计±0.000标高、规划室外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标高、拟整平地面标高、边坡坡底或基坑坑底标高及其相互关系。5.1.3设计文件应包含以下图纸:1工程条件图;2支护平面布置图;3支护剖面图;4大样图;5其他必要的设计图纸。5.1.4设计图纸宜采用A3及以上图幅,各种平面图比例尺宜为1:100~1:2000,立面图及剖面图的比例尺宜为1:50~1:200,大样图比例尺不宜小于1:20。5.1.5设计图纸除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第8章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5.1.1本条为新增条文。5.1.2本条为本标准2011年版第5.2.2条的修订条款。5.1.3本条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3.0.10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本节主要是针对建筑边坡工程和基坑工程设计文件中图纸提出的基本要本条第3款,对于边坡工程或高程变化复杂的基坑工程宜提供立面图。5.1.4本条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3.0.10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5.1.5本条为新增条文。5.2.1工程条件图宜包括周边环境平面图与剖面图、拟建工程基础及地下结构工程平面图与剖面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等。5.2.2周边环境平面图应重点标注建筑边坡或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管线等与建筑边坡或基坑之间的平面关系及尺寸;条件简单时环境平面图可与地下结构平面图合并,条件复杂时则须单独绘制。5.2.3周边环境剖面图应重点标注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建(构)筑物基础埋深、管线等的用途、埋设标高,必要时应标注管型、管材、规格等。5.2.4拟建工程基础及地下结构工程平面图应标注底板底标高;当底板底标高在不同区域有差异时应分别标注。5.2.5基础及地下结构物剖面图除按结构制图方法绘制外,尚应标注自然地面、承台、底板、连梁、电梯井等的底标高。5.2.6沿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边线的地质剖面图,地层简单且分布稳定时,可以只提供一个代表性剖面。【条文说明】5.2.1~5.2.6本节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5.2.3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本节主要是针对建筑边坡工程和基坑工程设计文件中提供工程条件图提出的基本要求。工程条件的各类剖面图如内容较为简单时,可将相关内容涵盖于支护结构剖面图中。5.3.1支护平面布置图包括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平面布置图、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等。5.3.2建筑边坡工程平面布置图应包括场地地形、工程用地红线、建筑平面布置、建筑边坡位置等。5.3.3建筑基坑工程平面布置图应包括拟建建筑地下结构外边线、建筑用地红线、基坑支护边线、支护单元的划分等内容。5.3.4建筑边坡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平面布置图应明确截水沟、排水沟以及边沟、急流槽、跌水等的平面位置、尺寸以及相互连接关系等。5.3.5建筑基坑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平面布置图应明确降水井、回灌井、观测井等降排水系统、截水帷幕布置等,标明井的类型、间距要求及数量、帷幕类型、帷幕桩直径及间距等。必要时尚应提供设计降深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基坑周边地面沉降预测图等。5.3.6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应明确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监测点的平面位置、布点原则及监测点图例等。【条文说明】本节为新增章节。5.3.1~5.3.5本节主要是针对建筑边坡工程和基坑工程设计文件中提供工程平面图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标准第7.2节~第7.9节、第8.2节~第8.8节,同一项目不同支护结构的平面图可汇总于一个工程平面图。5.4.1建筑边坡或基坑工程应按不同的支护或计算单元绘制横剖面图,对建筑边坡高度或基坑周边开挖深度有变化的区域应有纵剖面图,并应标注剖面位置、剖面号及必要的说明。5.4.2建筑边坡支护结构剖面图应明确支护结构高度及其顶底标高、支护结构及构件、碎落台宽度、坡顶地面现状(或拟整平)标高、与邻近道路、建(构)筑物或管线、截水沟、排水沟的位置关系等。5.4.3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剖面图应明确基坑深度及其坑底设计标高、坑顶地面现状(或拟整平)标高、支护结构及构件、与邻近道路、建(构)筑物或管线、降水井、排水沟的位置关系等。5.4.4建筑边坡工程地表排水设计应提交截、排水沟等的断面图、剖面图,图中应标明截、排水沟等的材质、断面形状、尺寸、坡度等。5.4.5基坑截水帷幕剖面图应标明截水帷幕的类型、截面尺寸、深度及相应标高等。【条文说明】本节为新增章节。5.4.1~5.4.4本节主要是针对建筑边坡工程和基坑工程设计文件中提供工程剖面图提出的基本要求。截水帷幕较简单时,其剖面图可绘制于支护结构的剖面图中。5.5.1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现场施工或加工的支护构件及图纸中某一复杂的局部应按要求提供施工大样图(节点详图)。5.5.2建筑边坡应提供以下施工大样图(节点详图):1支护构件详图;2支护构件局部作法或节点详图;3地表水控制设施详图;4其他相关构造、构件详图。5.5.3建筑基坑应提供以下施工大样图(节点详图):1支护构件详图;2支护构件局部作法或节点详图;3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设施详图;4其他相关构造、构件详图。【条文说明】本节为新增章节。5.5.1本节主要是针对建筑边坡工程和基坑工程设计文件中提供工程大样图提出的基本要求。现场施工或加工的支护构件包括但不限于:排桩支护结构中的冠梁、连梁及挖孔桩的护壁等;锚杆支护结构中的锚头、杆体、定位支架、腰梁(含与锚杆的连接)等;内支撑支护结构中的支撑构件、换撑构件及立柱等;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中的地连墙与内支撑或锚杆连接处;土钉墙支护结构中杆体、定位支架、土钉与面层连接等。5.5.2建筑边坡一般需提供以下节点详图:支护构件详图包括但不限于:如立板、墙踵板、墙趾板、扶壁、锚杆、格构梁等支护构件。支护构件局部作法或节点详图包括但不限于:锚头、锚杆与格构梁节点、加筋带与面板节点等。地表水控制设施详图包括但不限于: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泄水孔等。其他相关构造、构件详图如伸缩缝等。5.5.3建筑基坑一般需提供以下节点详图:支护构件详图包括但不限于:冠梁、腰梁、连梁、锚杆、支撑、换撑及立柱等支护构件。支护构件局部作法或节点详图包括但不限于:锚头、支撑(与桩或地连墙)节点、锚杆与腰梁节点、土钉与面层节点等。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设施详图包括但不限于:截水沟、排水沟、降水井、回灌井、观测井、泄水孔、封井等。其他相关构造、构件详图如预埋件等。6.0.1建筑边坡与基坑设计应按本标准第7章、第8章的规定进行计算,并提供计算书。6.0.2设计计算应满足有关标准要求,一般情况下应按最不利工况条件进行,设计计算书应明确所选用的计算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步骤以及计算结果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选用的岩土工程计算模型与设计参数应符合实际,依据充分。2当采用计算机商业软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时,应注明计算机商业软件名称及版本号等;复杂或重要工程可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程序对比验证。3当采用计算机商业软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时,应将计算模型、计算输入的主要参数、主要控制性计算成果等以图表及文字方式整理齐全并打印成册;主要控制性计算结果不得修改,必要时可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超限情况判定。【条文说明】本章为新增章节。6.0.1支护设计各分析计算单元必须按相关标准的要求综合考虑各类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及各种工况进行计算;是否需要向委托方提供计算书可遵循各地区政策或行业习惯,但方案评审时应提供计算书并按要求进行存档。6.0.2本条主要对设计文件中计算书的完整性提出要求。“两种不同的计算程序”是指两个不同软件编制单位编制的程序,同时应尽可能选择两种计算模型不同的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可采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计算结果超限时应进行分析和说明,必要时设计文件中应体现拟采取的措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促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进步,但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地区性、实践性和经验性,半经验方法仍是设计的主要方法,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及数值分析。7.1.1建筑边坡支护结构选型应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施工条件及工程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7.1.2边坡支护设计计算应综合考虑各类荷载及其不利组合,明确计算工况,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有关规定。7.1.3边坡支护设计文件应明确设计使用年限,并根据设计使用年限进行针对性设计。7.1.4边坡支护设计除满足设计计算结果要求外,尚应满足构造设计、耐久性设计、抗震设计要求。【条文说明】本章为新增章节。7.1.2在边坡工程设计中,支挡结构地基承载力、支挡结构及其基础强度(包括抗压、抗弯、抗剪、局部抗压承载力、锚杆锚固体的抗拔承载力及锚杆杆体抗拉承载力)、支挡结构稳定性等验算(包括结构整体倾覆和滑移)是支挡结构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的基本要求,是边坡工程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控制要素,也是使边坡工程设计工作年限与被保护建设工程设计工作年限相一致和支护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本章第7.2节~第7.9节主要对我省边坡工程目前常用的支护结构类型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基本要求,包括重力式挡墙、锚杆挡墙、悬(扶)臂式挡墙、桩板式挡墙、岩石锚喷支护、加筋土挡墙、坡率法、防护网等。实际工程中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应用;以上未涵盖的支挡结构设计文件的编制可参照本标准的要求执行。7.1.4本章第7.2节~第7.9节支挡结构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构造设计、耐久性设计、抗震设计。7.2.1俯斜式、仰斜式、直立式和衡重式等重力式挡墙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1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2地基承载力计算;当对变形有较高要求时,宜进行变形验算;3结构强度验算;4当挡墙地基软弱、有软弱结构面或位于边坡坡顶时,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7.2.2重力式挡墙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5当挡墙需采用人工地基时,应提供相应的施工图。7.2.3重力式挡墙的设计说明除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外,尚应包含以下内容:1地基和基础施工及验收要求;2墙身及墙背填料的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伸缩缝的设置要求。7.2.4重力式挡墙监测项目应包括挡墙的水平和竖向位移。【条文说明】7.2.1本条第2款,当天然地基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时,应进行相应计算。7.2.2重力式挡墙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挡墙平面位置,挡墙基础、墙面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基础型式及埋深、挡墙前后坡率、泄水孔、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挡墙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立面图应明确挡墙伸缩缝位置,地面线,泄水孔位置等。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泄水孔、反滤层、截水沟、排水沟、伸缩缝等构造构件详图。7.3.1悬臂(扶壁)式挡墙支护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1抗滑移、抗倾覆及整体稳定性验算;2地基承载力计算;当对变形有较高要求时,宜进行变形验算;3立板和墙踵板、墙趾底板、扶壁内力计算;4结构构件截面、混凝土裂缝计算;7.3.2悬臂(扶壁)式挡墙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7.3.3悬臂(扶壁)式挡墙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1地基和基础施工及验收要求;2墙身及墙背填料的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伸缩缝的设置要求等。7.3.4悬臂式挡墙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条文说明】7.3.1本条第1款,若存在深部潜在滑面,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有关潜在滑面整体稳定性验算。本条第2款,当天然地基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时,应进行相应计算。7.3.2悬臂(扶壁)式挡墙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悬臂(扶壁)式挡墙的平面位置,挡墙基础、墙面与用地红线、周边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悬臂(扶壁)式挡墙高度及相应标高、基础埋置深度、泄水孔设置、墙身及基础配筋、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挡墙及基础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立面图应明确挡墙伸缩缝位置,地面线,泄水孔位置等。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泄水孔、截水沟及排水沟、立板和墙踵板、墙趾底板、扶壁、伸缩缝等构造构件详图。7.4.1板肋式、格构式和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1侧向岩土压力计算;2挡墙结构内力计算和立柱嵌入深度计算;3锚杆计算和混凝土结构局部承压强度以及抗裂性计算;4挡板、立柱(肋柱或排桩)及其基础设计;5边坡变形控制设计;6整体稳定性分析。7.4.2锚杆挡墙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7.4.3锚杆挡墙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1锚杆、立柱及挡板等构件的原材料要求;2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3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7.4.4锚杆挡墙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必要时尚应包括锚杆拉力监测。【条文说明】7.4.1~7.4.4本节主要对锚杆挡墙提出针对性要求。7.4.2锚杆挡墙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锚杆挡墙平面位置,挡墙与用地红线、周边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挡墙高度及相应标高,明确锚杆、面层或肋板、格构梁、挡板及立柱(肋柱或排桩)、泄水孔、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挡墙及锚杆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立面图应展现边坡立面的整体形态,明确格构梁(或挡板及立柱、肋柱或排桩)及锚杆的立面布置,泄水孔布置等信息;对于地形比较复杂的边坡,尚应标明对应坐标(或里程)的坡顶和坡底标高等信息。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泄水孔、截水沟及排水沟、挡板、立柱、格构梁、锚杆连接及锚固节点等构造构件详图。7.5.1桩板式挡墙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1岩土侧向压力计算;2桩身内力计算;3桩嵌入岩土层的深度计算;4墙顶及嵌固段顶端位移计算;5挡墙的桩身计算。7.5.2桩板式挡墙设计图纸应包含以下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7.5.3桩板式挡墙的设计说明尚应包含以下内容:1桩身及墙身原材料要求;2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3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4施工顺序要求。7.5.4桩板式挡墙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锚杆拉力等。【条文说明】7.5.1~7.5.4本节主要对桩板式挡墙提出针对性要求。7.5.2桩板式挡墙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挡墙平面位置,挡墙基础、墙面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桩板式挡墙高度及相应标高、桩嵌入岩土层深度、泄水孔、墙身及桩身配筋、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挡墙及基础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立面图应明确挡墙伸缩缝位置,地面线,泄水孔位置等。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泄水孔、截水沟及排水沟、挡板、立柱、格构梁等构造构件详图。7.6.1加筋土挡墙支护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1整体稳定性计算;必要时尚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2面板计算;3筋带强度及长度计算。7.6.2加筋土挡墙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大样图;4当挡墙需采用人工地基时,应提供相应的施工图。7.6.3加筋土挡墙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1地基和基础施工及验收要求;2面板、加筋带及墙背填料等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7.6.4加筋土挡墙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条文说明】7.6.1~7.6.4本节主要对加筋土挡墙提出针对性要求。7.6.2加筋土挡墙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加筋土挡墙平面位置,挡墙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加筋土挡墙高度及相应标高;明确压顶梁、面板及其基础型式与埋深、筋带等构造构件的主要参数;明确挡墙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泄水孔、反滤层、截水沟及排水沟等构造构件详图。7.7.1岩石喷锚支护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1岩石侧压力计算;2锚杆轴向拉力、杆体截面计算;3锚杆承载力计算。7.7.2岩石锚喷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7.7.3岩石喷锚支护的设计说明尚应包含以下内容:1边坡坡面处理要求;2锚杆、格构梁等构件布置及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7.7.4岩石锚喷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锚杆拉力等。【条文说明】7.7.1~7.7.4本节主要对岩石锚喷支护提出针对性要求。7.7.2岩石锚喷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岩石锚喷支护平面位置,挡墙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岩石喷锚支护高度及相应标高,明确锚杆、放坡坡率、泄水孔、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挡墙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立面图应展现边坡立面的整体形态;明确格构梁及锚杆的立面布置,泄水孔布置等信息;对于地形比较复杂的边坡,尚应标明对应坐标(或里程)的坡顶和坡底标高等信息。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泄水孔、截水沟及排水沟、格构梁等构造构件详图。7.8.1坡率法设计的坡率应根据工程经验按工程类比原则或通过稳定性计算分析确定。7.8.2坡率法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大样图;7.8.3坡率法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1坡面防护或绿化要求;2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3坡面清理要求、施工顺序等。7.8.4坡率法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条文说明】7.8.1在保持边坡整体稳定的条件下,开挖坡率允许值应根据工程经验按工程类比原则结合已有稳定边坡坡率分析确定;以下情况边坡的坡率应通过稳定性计算分析确定:1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2土质较软的边坡;3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4高度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规定坡率允许高度的边坡。7.8.2坡率法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边坡的平面位置,坡顶、坡底与用地红线、周边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放坡高度及相应标高、水平台阶、泄水孔、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坡顶、坡底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泄水孔、截水沟及排水沟等构造构件详图。7.9.1在边坡上设置坡面防护或绿化时,应提供边坡稳定性评价并明确防护措施的种类。7.9.2坡面防护与绿化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7.9.3坡面防护或绿化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1坡面防护或绿化原材料要求;2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3坡面清理要求、施工顺序等。7.9.4坡面防护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条文说明】7.9.1常用坡面防护措施有刚性防护、柔性防护、植物防护和复合型防护。7.9.2坡面防护与绿化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坡面防护或绿化的平面位置,防护边坡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坡面防护高度及相应标高,明确防护结构(或绿化)、放坡坡率、泄水孔、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边坡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等。3立面图应展现边坡立面的整体形态;明确坡面防护的立面布置,泄水孔布置等信息;对于地形比较复杂的边坡,尚应标明对应坐标(或里程)的坡顶和坡底标高等信息。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结构、泄水孔、截水沟及排水沟等构造构件详图。8.1.1建筑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应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施工条件及工程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8.1.2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应综合考虑各类荷载及其不利组合,明确计算工况,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等有关规定。8.1.3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应明确设计使用年限。8.1.4基坑支护设计除满足设计计算结果要求外,尚应满足构造设计要求。【条文说明】本章为新增章节,多数内容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7章的基础上发展8.1.2本章第8.2节~第8.8节主要对我省基坑工程目前常用的支护结构类型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基本要求,包括排桩、锚杆、内支撑、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等。实际工程中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应用;以上未涵盖的支护结构设计文件的编制可参照本标准的要求执行。8.1.3基坑工程多数是临时性的,一般工期不超过两年。但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基坑工程的工期也逐渐加长,超过一年、甚至两年的基坑逐渐增多,有必要采取基本的防腐蚀措施;受地形环境所限或抗震措施需要,与永久性边坡相结合的基坑也越来越多,亦应考虑耐久性设计;防腐措施应按基坑支护结构的使用年限及所处环境有无腐蚀性来确定不同的防护等级与标准,以满足支护结构使用期间的化学稳定性。8.2.1锚杆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1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2轴向拉力标准值计算;3自由段长度计算;4杆体的受拉承载力计算;5腰梁截面承载力计算。8.2.2锚杆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8.2.3锚杆的设计说明尚应包含以下内容:1锚杆成孔工艺要求;2锚杆、腰梁等构件的原材料要求;3锚杆张拉及锁定要求;4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8.2.4锚杆监测项目应包括锚杆轴力等。【条文说明】本节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7.3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8.2.1~8.2.4本节主要对锚杆支护构件提出针对性要求。8.2.2锚杆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当锚杆的平面布置较复杂时宜提供平面图,平面图应明确锚杆平面位置及间距,锚杆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锚杆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锚杆支挡基坑深度及相应坡顶、坡底、锚杆的标高,锚杆倾角、直径及长度,杆体、泄水孔、腰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锚杆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锚杆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3立面图应展现基坑立面的整体形态;明确腰梁及锚杆的立面布置、泄水孔布置等信息;对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基坑,尚应标明对应坐标的坡顶和坡底标高等信息。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腰梁、泄水孔、预埋件、锚杆连接及锚固节点等构造构件详图。8.3.1内支撑支护设计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撑结构内力计算,包括各承力构件的轴向力、剪力、弯矩及扭矩;2支撑结构截面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验算,包括节点强度验3围檩内力计算及截面强度验算;4立柱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验算;5拆除支撑时,换撑体系的设计计算。8.3.2内支撑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工况图;4大样图。8.3.3内支撑的设计说明尚应包含以下内容:1支撑梁、冠梁、腰梁、立柱、预埋件等构件的原材料要求;2施工工况及其他注意事项;3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8.3.4内支撑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立柱竖向位移、支撑轴力等。【条文说明】本节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7.4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8.3.1内支撑计算时应绘制内支撑结构计算简图,应标明内支撑和换撑的平面布置及标高、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及节点。8.3.2内支撑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各层内支撑平面位置及间距,内支撑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内支撑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内支撑支挡基坑深度及相应坡顶、坡底、支撑的标高,桩(墙)截面及配筋、冠梁与腰梁截面尺寸及配筋、泄水孔、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内支撑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内支撑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3工况图应明确各工况施工工艺与工序、相对关系及相应标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支撑及换撑构件、冠梁、腰梁、立柱、泄水孔、预埋件、连接节点等构造构件详图。8.4.1排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1土、水压力计算(考虑各种附加荷载);2混凝土支护桩截面承载力计算;3型钢、钢管、钢板支护桩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4抗倾覆及整体稳定性计算;当坑底存在软土层时,尚应进行抗隆起稳定性计算;5桩长及桩的嵌固深度验算;6桩身位移计算;8.4.2排桩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8.4.3排桩的设计说明尚应包含以下内容:1成桩顺序及成孔工艺要求;2桩身及冠梁等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8.4.4排桩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必要时尚包括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等。【条文说明】本节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7.2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8.4.1~8.4.4本节主要对排桩及钢板桩提出针对性要求。8.4.2排桩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支护桩平面位置及桩间距,支护桩轴线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支护桩轴线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支护桩支挡基坑深度及相应坡顶坡底标高、支护桩嵌入岩土层深度、泄水孔、桩身与冠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支护桩轴线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支护桩轴线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3立面图。地表高差较大或基坑深度变化较大时宜提供立面图;立面图应明确支护桩的立面布置,标明变化较大处坐标及坡顶、坡底标高等信息。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桩身、冠梁、腰梁、泄水孔、预埋件及连接节点等构造构件详图。8.5.1地下连续墙支护设计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土、水压力计算;2入土深度及内力计算;3墙体位移计算;4墙身截面承载力及配筋计算;5槽壁稳定性验算,接头构件的强度及变形验算;6整体稳定性验算;7抗倾覆稳定性验算:8抗隆起稳定性验算;9涉及锚杆或内支撑的部分按其相应要求提供计算内容;10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室外墙一部分或全部时,尚应提供按永久性结构进行设计计算的相关成果。8.5.2地下连续墙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立面图;4大样图。8.5.3地下连续墙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1明确槽段划分及接头形式;2墙身、冠梁及围檩等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8.5.4地下连续墙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必要时尚应明确深层水平位移、围护墙内力、围护墙侧向土压力、地下水位等。【条文说明】本节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7.5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8.5.1~8.5.4本节主要对地下连续墙提出针对性要求。8.5.2地下连续墙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地下连续墙平面位置及槽段划分,地下连续墙轴线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地下连续墙轴线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地下连续墙支挡基坑深度及相应坡顶坡底标高、墙身嵌入岩土层深度、墙身与冠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地下连续墙轴线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地下连续墙轴线与建筑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3立面图。当地表高差较大或基坑深度变化较大时,宜提供立面图,立面图应明确地下连续墙的立面布置,标明变化较大处坐标及坡顶、坡底标高等信息。4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墙身、冠梁、腰梁、预埋件及连接节点等构造构件详图。8.6.1重力式水泥土墙设计计算应包含以下内容:1抗滑移稳定性验算;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3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4嵌固深度计算;5墙体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涉及锚杆或内支撑的部分按其相应要求提供计算内容。8.6.2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设计图纸尚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大样图;8.6.3重力式水泥土墙的设计说明尚应包含以下内容:1施工工艺要求;2墙身及连接面板的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8.6.4重力式水泥土墙监测项目应包括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条文说明】本节在本标准2011年版第7.6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8.6.1~8.6.4本节主要对重力式水泥土墙提出针对性要求。8.6.2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水泥土墙平面位置,墙身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2支护剖面图应明确水泥土墙支挡基坑深度及相应坡顶坡底标高、墙身嵌入岩土层深度、墙身截面、连接面板截面尺寸及配筋、岩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主要参数;明确水泥土墙与基础边线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尚应明确支护桩轴线与建筑红线、相邻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3大样图包括但不限于:墙身截面与搭接形式、连接面板等构造构件详图。8.7.1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或验算应包括以下内1分布土反力计算;2当采用锚拉或内撑支护时,应计算锚杆或内撑对型钢的作用3整体稳定性计算;当坑底存在软土层时,应进行抗隆起稳定性计算;4桩的嵌固深度验算;5桩及型钢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桩身位移计算。8.7.2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设计图纸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护平面布置图;2支护剖面图;3大样图。8.7.3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1施工工艺要求;2桩身及冠梁等原材料要求;3构造和防、排水设施要求;4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及要求。8.7.4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监测项目应包括桩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必要时尚包括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深层搅拌桩的渗透性【条文说明】本节为新增章节。8.7.1~8.7.4本节主要对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提出针对性要求。8.7.2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设计各类图件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支护平面布置图应明确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平面位置,支护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