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生

物试卷

1.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B.细胞都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C.无机盐在人体内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D.无机盐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物种多样性B.蛋白质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3.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h、葡萄糖、血浆蛋白B.Na+、唾液淀粉酶、胰岛素

C.CCh、RNA聚合酶、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原核生物DNA的主要载体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全部储存在细胞核内

C.原核细胞都有由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

D.蓝细菌的细胞质中存在附着光合色素的光合膜

5.下列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数据分析中,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i产生配子的比为1:1B.F2的表型比为3:1

C.F2的基因型比为1:2:1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6.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CG-3,,那么能与之互补的链的碱基序列是

()

A.5'-CUAUGC-3'B.5'-CGUAUC-3'

C.5'-GCATAG-3'D.5'-GATACG-3,

7.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02通过方式a运输B.葡萄糖通过方式a进入红细胞

C.低温只会影响方式b的运输D.方式b不消耗能量

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B.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

C.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差异性的变化

D.细胞凋亡过程中所有基因都不表达

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以下9〜10题。

科学家以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胰蛋白酶

的合成和分泌路径。研究者利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分

别在3min、17min和117min获得细胞,置于特定环境下观察。研究发现,3min取

出的腺泡细胞,被标记的蛋白质出现在附着核糖体的粗面内质网中,17min时出现

在高尔基体中,U7min时出现在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及细胞外。近年有科学研究发

现:囊泡运输是细胞内极其重要的运输方式,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方向性和精确性。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的合成、分泌路径与胰蛋白酶完全相同

B.最先出现放射性同位素的具膜细胞结构是粗面内质网

C.胰蛋白醐利用囊泡由高尔基体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

(2)下列关于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B.分泌蛋白的进一步加工需借助囊泡由粗面内质网运到高尔基体

C.磷脂和胆固醇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后,不需要借助囊泡运输

D.细胞中衰老细胞器可被内质网包裹形成囊泡与溶酶体结合

10.人类基因组中有数以万计的基因,但在细胞内并非所有的基因都表达,因此需要

“关闭”部分基因。rest基因编码的R蛋白能抑制其他基因的表达。R蛋白通过使

第2页,共32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来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发现,R蛋白含量降低

的动物,会出现神经兴奋活动增强以及更早死亡的现象。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rest基因可能参与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

B.组蛋白的乙酰化会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

C.增强rest基因的表达可能会使神经兴奋性降低

D.抑制rest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导致动物寿命缩短

11.科学家将作物种子搭载“神州”飞船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

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

种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12.下列关于课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染液染色

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用75%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D.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95%的酒精溶液溶解色素

13.如所示关于靶细胞和特定激素结合方式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分泌细胞一定位于内分泌腺中

B.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分泌物肯定是生长激素

C.若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

D.如果分泌物是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

14.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可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

B.搅拌的目的是让细菌外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C.子代噬菌体增殖以亲代细菌的DNA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阅读下列资料,回答16〜17小题。

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患者常表现为伸舌样痴呆,口

齿不清,眼距宽,并伴有其他体格异常和发育迟缓的症状,生育能力比正常人低。

有统计指出,40岁以上妇女所生的子女,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比25〜34岁妇女生

育的子女约高10倍。如图为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图,又称染色体核型图。

llllllllilllllllllillillillilllllliiiiniiiiili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XY

(1)下列预防唐氏综合征发生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提倡适龄生育B.禁止近亲结婚C.孕前遗传咨询D.避免患者生育

(2)关于上述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与唐氏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遗传病

B.图中1-22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其形态结构与女性不同

C.该患者体细胞内有47条染色体,其生殖能力未受到影响

D.该病的病因可能是其父亲的精子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16.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中心体完成复制后发出纺锤丝组成纺锤体

B.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垂直于纺锤体中轴的一个平面上

C.后期,着丝粒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

D.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两套染色体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

17.下表为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该患者体内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

葡萄糖12.283.89〜6.11mmol/L

钾7.723.50〜5.50mmol/L

钙2.412.02〜2.60mmol/L

A.可能会出现尿糖的症状

B.患者可能会有抽搐等临床表现

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D.神经细胞膜动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18.草地金针虫幼虫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取食草根和蛀入地下肉质茎,严重危害草坪。

使用系虫剂对其防治一段时间后,其抗药性快速增强。研究发现其常染色体上抗性

相关基因a可突变为由、a2«对某地草地金针虫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

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4页,共32页

草地金针虫的基因型及比例

基因型aaaaiaa?a)aiaia?a2a2

比例%24152071816

A.该种群中ai、a2基因频率分别为23.5%和41.5%

B.基因a突变产生ai、a2,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C.杀虫剂的主要作用是使草地金针虫发生基因突变

D.不同基因型的草地金针虫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没有生殖隔离

19.如图表示电刺激神经纤维某一点后的电位示意图,—I

A、C、D为轴突上等距的不同点,在B、D两

点上连接一个电位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的指针读数为静息电位

B.图中D点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此时正发生Na+内流

C.若此时A点膜外为负电位,可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若刺激点在C点,电位计指针发生2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20.阅读下列资料,回答22〜23题。

某患者,男,40岁,失足从高处坠落,臀部着地摔伤,急送医院就诊,CT检测见

第11胸椎压缩性骨折,脊髓受压,局部明显压痛,双下肢瘫痪,感觉丧失,有排

尿活动,但是不受控制。医生诊断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摔伤。图1为腰椎部位与下肢

有关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大脑与排尿反射有关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人体躯体感觉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

C.脊髓中白质呈H形,是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

D.传出神经包括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或自主)

神经

(2)下列关于该患者病情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者受伤部位可能是②,兴奋不能由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

B.该患者受伤部位可能是⑤,兴奋不能由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

C.该患者的排尿反射弧“牵张感受器Tb—CTa—逼尿肌”是完整的

D.该患者脊髓损伤可能导致d或e损伤,使f无法控制脊髓中的c

21.为了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产物,设计如图两套装置,图中注射器的作用

是便于抽取样液用于检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下会产生氧气。下列有关该实

A.图一为对照组,图二为实验组

B.A瓶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试管B

C.试管B、E中可加适量5%重铭酸钾溶液用于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D.抽取A、D瓶中的样液加入适量0.1%浪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于检测是否产生

CO2

22.如图为甲病和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据

图判断错误的是()

OTTI

]2囱甲病男

齿~~o一④乙病女

345

A.若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B.若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C.若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g

D.经检查,1、2号均不携带乙病基因,则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

23.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单层黑色

连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以自然条件下光照为对照,一段时间

第6页,共32页

后,测定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的单位

忽略)。请分析回答:

株叶面积总叶绿素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

自然条件28601.4315.04187

弱光条件37301.694.68304

(1)该实验的可变因素是

(2)据表分析,实验组净光合速率显著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

使光反应产物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C02的利用率,导致胞间C02

浓度______

(3)据表分析,一段时间后,实验组黄瓜产生了有利于提高其光能利用率的变化

有o与叶绿素a相比,叶绿素b在波长430-450nm蓝紫光(弱光下占优势)

区有较高的吸收峰和较宽的吸收带,由此推测,实验组叶绿素蓝含量比值对

照组。

(4)若将自然条件生长的黄瓜突然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短时间内,黄瓜细胞

内三碳酸含量(填“增加”或“减少”或“基本不变”)。

24.模型建构和模拟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模拟果蝇(2n=8)的减数分裂过程,

至少需要种颜色的橡皮泥(如图一)。

图一图二

①将两条颜色、长短相同的橡皮泥用铁丝扎起来表示过程。

②将两条长短相同、颜色不同的橡皮并排放在一起,模拟过程;接着将这

两条橡皮泥分别向两极控动,模拟过程。

(2)“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选取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塑料片

(如图二)作模型材料。

①若上图中丙既是组成DNA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组成ATP的重要组成成分,则

丙表示(物质名称),其中(用图中的标号)交替连接形成DNA

主链的基本骨架。

②若构建含4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中含有2个A-T碱基对,则在

构建该模型过程中需要使用个订书钉来代表氢键。

(3)“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准备2个大信封,分别标上“雌1”、“雄1”,

每个信封中分别装入“黄丫”和“绿y”的卡片各10张(如图三)。

①从“雌1”(或“雄1”)信封中随机取出一张卡片,模拟Fi产生配子时

过程。

②从“雌1”和“雄1”信封中各随机取出一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过程,

卡片共有种组合类型。

③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每次取出卡片记录后,卡片需。

2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直刚毛和截刚毛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a、B/b控制。

现有某科研小组通过一对雌雄果绳的杂交实验,产生B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说明: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

灰身直刚毛灰身截刚毛黑身直刚毛黑身截刚毛

52

雌性00

1515

3311

雄性

15151515

(1)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其主要优点有(写出两点)。

⑵直刚毛对截刚毛为性(填“显”或“隐”),其遗传是否与性别有关?

(填“是”或“否”)。

(3)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和o

(4)子代雌性个体中控制体色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合,可能原因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致死。从Fi中选择黑身直刚毛雌果蝇和灰身直刚毛雄果蝇随机交配,

第8页,共32页

F2中灰身直刚毛雌果蝇占.

(5)用测交的方法验证父本的基因型,请写出遗传图解

26.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是和,其中①是,③是。

(2)翻译过程需要种RNA参与,tRNA的作用。

(3)图1合成物质②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

(4)图2中X与图1中的(填序号)相同,其移动方向是(填“M-N”

或“N—M”),,

(5)如果图1合成的蛋白质是尿黑酸氧化酶,该蛋白可以有效缓解尿黑酸症,这

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7.疾藜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中的痰藜皂贰具有降低血压、利尿、抗衰老及增强中

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蓑藜皂贰对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明显的

降血糖作用。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蓑藜皂式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设计

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将大鼠胰岛(3细胞放入含有的培养瓶中培养12h;

②将上述培养所得的胰岛0细胞分成对照组和蓑藜皂贰给药组,其中蓑藜皂虱给药

组分别加入,之后置于适宜环境培养24h;

③各组分别加入11.1mol/L葡萄糖溶液刺激20min,分别收集胰岛B细胞进行胰岛

素含量测定。

实验结果

蓑藜皂贰对体外培养胰岛P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

组别胰岛素(pmol/L)

对照组232

啊0.01mg/mL羡藜皂贰257

啊0.1mg/mL菠藜皂贰263

1mg/mL蓑藜皂贰172

(2)分析与讨论

①设计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

②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实验结论:o

③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它的分泌直接受到的调节。除此之外,

胰岛素的分泌还受到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胰岛素分泌将。

④一般情况下,激素在生物体内极其微量,发挥信使作用后会,所以机体

需要不断分泌激素以维持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第10页,共3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根据水分子的结构特点,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A正确;

B、细胞都生活在液体环境中,B正确;

C、无机盐在人体内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无机盐可以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比如说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参与维持内环境的

渗透压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o

1、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

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

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

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④

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本题考查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

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解:根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可知,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

故选:Bo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

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

次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答案】A

【解析】解:A、氧气和葡萄糖是可以存在于内环境的营养物质,血浆蛋白是存在于血

浆中的蛋白质,A正确;

B、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释放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过程。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Ao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

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

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并判断,属于

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

4.【答案】D

【解析】解:A、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A错误;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内,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遗

传物质,B错误;

C、原核细胞不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且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肽聚糖,C错误;

D、蓝细菌的细胞质中存在附着光合色素的光合膜,即光合片层,D正确。

故选: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第12页,共32页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大小较小较大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主要区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核,有拟核

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

细胞壁

分是糖类和蛋白质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

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在形式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异方式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A

【解析】解:A、Fl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产生配子的比为1:1,该结果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A正确;

B、F2的表型比为3:1,这是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这是根据假说推断的,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

错误;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这可用于检测的R基因型,进而间接说明基因分离

定律的实质,D错误。

故选:A«

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

本题考查了分离定律的实质,意在考生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且

DNA两条链反向平行。因此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CG-3',则其互补链的

碱基序列为3'-CUAUGC-5,,即5,-CGUAUC-3'。

故选:B»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

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就是A(腺喋吟)与T(胸腺喀咤)配对,在RNA中与U(尿喀咤)配对,G(鸟喋

吟)一定与C(胞喀嚏)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只要考生识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即可正

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7.【答案】B

【解析】解:A、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与载体无关,A错误;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正确;

C、低温能降低分子运动速率,所以会影响所有物质的跨膜运输,C错误;

D、方式b表示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B。

据图分析: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有关,a的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与

载体蛋白成正比,表示协助扩散;曲线b有最大运输速率,属于主动运输。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

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

8.【答案】D

第14页,共32页

【解析】解:A、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可利用该原理克隆动物,A正

确;

B、细胞衰老、分化和癌变都会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B正确;

C、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

C正确;

D、凋亡细胞内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能力增强,D错误。

故选:D。

受精卵具有分化出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的全能性;而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

完整植株的能力被称为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

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

个生命历程。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

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识记细胞衰老的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

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答案】

【小题1】A【小题2】C

【解析】

1.【分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一粗面内质网继续合成一内质

网腔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

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

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解答】

解: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是在光面内质网合成的,与胰蛋白酶合成和分泌路

径不完全相同,A错误;

B、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继续合成,故最先出现放射性同

位素的具膜细胞结构是粗面内质网,B正确;

C、胰蛋白酶利用囊泡由高尔基体运输到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

D、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

故选:Ao

2.【分析】

1、在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

紧密联系。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能,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

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解:A、囊泡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存在细胞膜成分的转化,故囊泡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

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A正确;

B、分泌蛋白需借助囊泡由粗面内质网运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B正

确;

C、磷脂和胆固醇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后,需要借助囊泡运输,C错误;

D、细胞中衰老细胞器可被内质网包裹形成囊泡与溶酶体结合,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分

解,D正确。

故选:Co

10.【答案】B

【解析】解:A、rest基因编码的R蛋白能抑制其他基因的表达,说明其可能参与细胞

分化和个体发育,A正确;

B、由于R蛋白通过使组蛋白去乙酰化来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所以组蛋白的乙酰化会

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B错误;

C、由于R蛋白含量降低的动物,会出现神经兴奋活动增强,所以增强rest基因的表达

可能会使神经兴奋性降低,C正确;

D、由于R蛋白含量降低的动物,会出现更早死亡的现象,所以抑制rest基因的表达可

能会导致动物寿命缩短,D正确。

故选:Bo

1、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

过程;翻译: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

第16页,共32页

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细胞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

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表达的过程和细胞分化的

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通过涉及的育种方法是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

作用,使生物体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的方式,该育种方式属

于诱变育种。

故选:B«

几种常考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1)杂交一自交

方一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秋水仙素处理萌

法(2)杂交(获得变、化学药剂处理导加倍发的种子或幼苗

杂种优势时)

原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染色体变异(染色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理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体组成倍增加)

本题的知识点是变异在育种中应用,对于不同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2.【答案】C

【解析】解:A、过氧化氢的分解易受温度的影响,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

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

B、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染液(碱性染料)染色,B正确;

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错误;

D、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95%的酒精溶液溶解色素(需要加入适量

的无水碳酸钠),D正确。

故选:Co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

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

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

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酒精”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

(1)体积分数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15%的HC1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解离

液,用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2)体积分数50%的酒精:检测生物组织中(如花生子叶切片)脂肪实验中,用于洗

去苏丹HI染色剂染色后切片上的浮色。

(3)无水乙醇: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用作色素提取剂。

(4)质量分数70%的酒精:常用作实验材料或消毒剂。

本题考查了课本相关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

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

过程中注意积累。

13.【答案】D

【解析】解:A、图中的分泌细胞不一定位于内分泌腺中,如神经细胞能分泌神经递质,

A错误;

B、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分泌物可能是生长激素,也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等,B

错误;

C、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若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分

泌细胞位于垂体,C错误;

D、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如果分泌物是

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图中分泌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信号分子,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

第18页,共32页

细胞。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能结合图中

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答案】B

【解析】解:A、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错误;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只有DNA进入了大肠杆

菌,因此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正确;

C、子代噬菌体增殖以亲代细菌的DNA为模板、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o

1、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

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

合培养T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T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

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

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5.【答案】

【小题1]A【小题2】D

【解析】

1•【分析】

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常见,患者的21号染色体有三条,属于染色体数

目变异的遗传病。人类遗传病还包括单基因遗传病(X隐性遗传病和X显性遗传病、伴

丫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涉及到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

要求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结合题中信息正确答题。

【解答】

解: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患病原因是患者的父亲或者母亲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出

现异常,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

移向了细胞的一极,或者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断开之后姐妹染色单体没有移

向细胞两极,以至于产生了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由于40岁以上妇女

所生的子女,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比25〜34岁妇女生育的子女约高10倍。所以预防唐

氏综合征发生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提倡适龄生育。

故选:Ao

2.【分析】

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常见,患者的21号染色体有三条,属于染色体数

目变异的遗传病。人类遗传病还包括单基因遗传病(X隐性遗传病和X显性遗传病、伴

丫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涉及到一些与生活实际

密切相关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结

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解答】

解:A、关于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分析题中有关图,可知,红绿色盲属于单

基因隐性遗传病,且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唐氏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

遗传病,A错误;

B、图中1-22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其形态结构与女性相同,但21号的数目比正常男

性和女性多了一条,B错误;

C、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内有47条染色体,多出了一条21号染色体,生育能力比正

常人低,其生殖能力受到了影响,C错误;

D、该病患病原因是患者的父亲或者母亲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常染色体21号染

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移向了细胞的一极,或者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断开之后姐妹染色单体没有移向细胞两极,以至于产生了

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D正确。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解:A、前期,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洋葱属于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细

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

第20页,共32页

B、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垂直于纺锤体中轴的一

个平面上,B正确;

C、后期,着丝粒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与亲代细胞不同,亲代细胞是染色质,呈

丝状;数目是亲代细胞的2倍,C错误;

D、末期,可观察到许多囊泡聚集形成的细胞板,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将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错误。

故选:Bo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由细胞两极发纺锤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期丝形成纺锤体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

扩展形成新细胞壁,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的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答案】A

【解析】解:A、该患者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导致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超过肾

糖阈,葡萄糖即由尿中排出,出现尿糖症状,A正确;

B、由表格数据可知,该患者血钙含量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而血钙过低时才会出现抽搐

症状,B错误;

C、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该患者血糖过高,胰岛素抑制葡萄糖运出肝细胞,C

错误;

D、由于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患者血液中K+浓度偏

高,膜内外的浓度差变小,导致K+外流减少,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D错误。

故选:A。

分析表格数据,该患者血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钾浓度高于正常范围,钙浓度处于正常

范围。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无机盐离子的作用和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答案】D

【解析】解:A、ai基因频率=(15+7x2+18)+(100x2)xl00%=23.5%,a2基因频率=

(20+18+16x2)(100x2)xl00%=35%,A错误;

B、a经过基因突变产生了a1、a2,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

C、抗药性变异出现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杀虫剂对金针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C错误;

D、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不能产生后代或杂交产生不育后代,所以

不同基因型的草地金针虫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没有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D。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个数+全部等位基因数X100%。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计算,种群和基因库的概念,明确

生物进化的本质在于基因频率的改变,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A、此时的指针读数为膜外电位值,A错误;

B、D点电位为外负内正,因此可能处于复极化状态,此时正发生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

过程中,B错误;

C、若A点膜外为负电位,由于此时D点膜外为负电位,由且“A、B、C、D为轴突上

等距的不同点”,则电刺激的位置一定在B、C之间,C正确:

第22页,共32页

D、若刺激点在C点,由于BC=CD,电位计指针不偏转,D错误。

故选:C。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

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

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

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本题以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静

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识记神经纤维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而膜

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0.【答案】

【小题1】C【小题2】B

【解析】

1•【分析】

分析图1:②上有神经节,所以②为传入神经,那么①为感受器,⑤为传出神经,⑥为

效应器。

分析图2:b为传入神经,a为传出神经。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和反射弧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

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A正确;

B、人体躯体感觉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主要位于

中央前回,B正确;

C、脊髓中灰质呈H形,是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C错误;

D、传出神经包括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或自主神经,D

正确。

故选:Co

2.【分析】

分析图1可知,②上有神经节,所以②为传入神经,那么①为感受器,⑤为传出神经,

⑥为效应器;分析图2,b为传入神经,a为传出神经。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解:A、由题可知,该患者有排尿活动但是没有尿意,可知是脊髓上部受到损伤,受伤

部位可能是②,导致脊髓产生的兴奋无法传导到大脑皮层,从而没有尿意,A正确;

B、由题可知,该患者有排尿活动,说明反射弧是完整的,因此受伤部位不可能是⑤,

否则没有排尿活动了,B错误;

C、逼尿肌为效应器,b为传入神经,a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该患者有排尿活动,

说明反射弧是完整的,因此排尿反射弧为“牵张感受器-bTC-a-逼尿肌”,C正确;

D、脊髓产生的兴奋需要通过d.e传到大脑皮层,该患者没有尿意说明兴奋没传到大脑

皮层,因此该患者脊髓损伤可能导致d或e损伤,同时大脑皮层他无法控制脊髓中的c,

D正确。

故选:B..

21.【答案】B

【解析】解:A、此实验为对比实验,没有对照组,两组都是实验组,相互对照,A错

误;

B、A瓶放置一段时间,消耗掉氧气后,再连通B,保证通往B的二氧化碳都是无氧呼

吸的产物,B正确;

C、B、E中的液体应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浪麝香草酚蓝溶液,用于检验酵母菌呼吸作用是

否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抽取A、D瓶中的样液加入适量5%重铝酸钾溶液可用于检测是否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Bo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

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重辂酸钾反应生成

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铭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因变

量是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本题考查了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产物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对于实验目的和实

第24页,共32页

验原理的掌握程度,难度适中。

22.【答案】B

【解析】解:A、若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2号的基因型为XAY,甲病基因在X染色

体上,A正确;

B、若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1号基因型为BbXAX,2号为

BbXAY,4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x;=;,则为杂合子的概率为三B错误;

C、若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为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号和2号的基因型都是AaBb,

4号表现型正常,所以4号有AABBG)、AABb(J)、AaBB©)、AaBb(:)四种

9999

基因型,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x1=9;C正确;

D、1、2号均不携带乙病基因,即1、2号个体基因型为BB,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生出患

病(bb)的个体,所以5号致病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B..

根据题干可知:甲病和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可知,甲乙两病都符合“无中生有为隐

性”,乙病为患病女性,但其父2号表现正常,所以致病基因不在X染色体,位于常染

色体;又因为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甲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另一对

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假设甲病用A、a表示,乙病用B、b表示。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