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23《马说》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释义:而:表示转折,连词,但是。故:所以。祗:同“祇”,只是。虽:即使。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以:用。一食:吃一顿。或:有时。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喂,现在写作“饲”。能:才能,能力。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表现”。
且:尚且,况且。
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得:能够。求:要求。
策:马鞭,这里是“鞭打”的意思。
以:按照。
道:规律,方法。
尽其材: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材,才华,现在写作“才”。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握着。
临:面对。呜呼: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唉”。其: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二.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食马者:“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祇(只)”,只、仅仅。2.古今异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3.一词多义:①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即使。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饲养。一食或尽粟一旦:吃。一食:一顿。③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④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鞍。⑤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⑥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⑦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⑧不以千里称也:把,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⑨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⑩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4.词类活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驱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5.文言句式:倒装句: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面省略宾语“它”)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食马者”)重要句子翻译: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人们当然不会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呀。四、问题归纳:1.说一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文章表达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之情,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2.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4.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6.文章第②段结尾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反问句式,揭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传达出作者的委屈和愤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不满。7.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8.本文有何现实教育意义?作为一个人才,你认为应该怎样施展自己的才能?示例: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不患人不知,只患己不能”。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负埋没了聪明才智。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一个人、尤其是自认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9.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文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深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10.你觉得应该如何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观点一:千里马需要推销来识别,人才需要明主常识。观点二:千里马不能消极地等待伯乐的常识,是千里马就应该积极入世,纵横驰骋,努力开创一片天地。毛遂自荐的故事发人深思,因此,是千里马就要努力学习,把握机遇,要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的,毕竟成功要靠自己。11.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12.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示例: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13.按课文原句填空:(1)本文全文的主旨句或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6)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8)(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运用设问句表达)(本文的主旨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0)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1)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12)本文采用的写法是托物寓意。文中的“伯乐”是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是比喻人才;“食马者”是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第二部分真题演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对比阅读1.(2023春·甘肃陇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选自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数以书谏韩王④反举浮淫之蠹(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伯乐不常有/而加之于功实之上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鹏之徙于南冥也(《北冥有鱼》)C.不以千里称也/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D.虽有千里之能/宽则宠名誉之人(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4)【甲】【乙】两文所表述的观点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异同?2.(2023·云南昆明·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谏议大夫王珪曰:“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汉昭帝时,有人诈称卫太子,聚观者数万人,众皆致惑。隽不疑断以蒯聩之事①。昭帝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木明于古义者,此则因非刀笔俗吏“所可比拟。’”②上曰:“信如卿言。”(《贞观政要》)【注释】①隽不疑断以蒯喷之事:大臣隽不疑按照《春秋》中记载的卫太子蒯(kuǎi)聩的事迹来断案。②刀笔俗吏:指低级官员,只能处理日常工作而不能担任瓜要事务。(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骈死于槽枥之间②才美不外见③执策而临之④太宗谓侍臣曰(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为政之要,惟在得人。(3)文言本来没有标点,是后人所加。请你说说【甲】文画线句使用问号和感叹号的表达作用。(4)【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唐太宗,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三.(2023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第六单元的作品,都充分展现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语文学习小组组织了“体会古仁人之心"拓展学习活动,邀你一同参与探讨。【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齐桓公深知宁戚①,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②之,以为卿相,九合诸侯,一匡③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注]①宁戚,春秋卫国人,齐国的大夫。②爵:大摆筵席。③一匡:安定统一。(选自《刘子·妄瑕》)【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小组在研读资料时遇到以下疑难,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齐不远/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君可使人问之/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C.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D.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亦若是则己矣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桓公可谓善求士矣。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韩愈是北宋文学家,文题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文章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B.甲文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乙文“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D.丙诗这一小节综合运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6.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中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做法。7.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核心环节,请与学习小组同学一起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知识链接】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是: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小深:我发现“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句中的“呜呼”情感非常浓郁。小圳:同意!读好它们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走进作者内心世界。通过阅读【知识链接】我了解到,《马说》中的“呜呼”可以用的语气来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呜呼”可以用的语气来读,因为,(结合甲文、丙诗相关内容作答)四.(2023春·湖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①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儿自失②焉归而语诸长者则马也。以是不语者三日。东郭之先生,闻而过之曰:“孺子亦有所失乎?”曰:“非也。吾常以马为牛,既知其为马矣,吾惭而未言,将无以见市人也!”先生曰:“噫!马信③为马矣,孺子以为牛,孺子之过也。市人乃能笑孺子者,是以马云也。苟不以马而以他使是非④,几不能以牛为马,其与孺子有间⑤乎?孺子殆⑥未之学耳,固不足惭也。”(王令《广陵先生文集》,有删改)【注释】①班班:端庄强壮;②自失;茫然失措;③信:的确;④使是非:辨别是非;⑤间:区别:⑥殆:只是8.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作者是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B.甲文“策之不以其道”句中“策”原意指马鞭,这里作动词,表示用马鞭驱赶。C.乙文“闻而过之曰”与“孺子之过也”两句中“过”的用法和意思是相同的。D.乙文“适市而逢马焉”句中“市”是“集市”的意思,“市人”则指集市上的人。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其闻者笑之B.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与孺子有间乎C.不以千里称也
孺子以为牛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适市而逢马焉10.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东郭之儿自失焉归而语诸长者则马也11.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12.填空两文都借马展开批评。甲文批判的对象是的当权者,而乙文批评的对象则是的市人。(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五.(2023春·安徽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时有献千里马者。帝①曰:“鸾旗②在前,属车③在后,吉行④日五十里,师行⑤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注】①帝:汉文帝刘恒。②鸾旗:皇帝出行的仪仗。③属车:皇帝出行时随行的车。④吉行:平常出行。⑤师行:率军出行。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策之不以其道
策:(2)才美不外见
见:(3)吉行日五十里
日:(4)与道里费
与: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令四方毋求来献。15.无论什么时代,千里马得之不易,汉文帝却拒收千里马,这能给你怎样的启示?六.(2023春·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慈和小溪阅读下面两文,探究宋韵文化的治世情怀,请你参与探究活动。(甲)马说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论马(节选)
岳飞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①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③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注释】①鬣:liè,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②褫:chǐ,解,脱。③甫:副词。刚;才。【把握大意】16.请根据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字形推断法小篆形声。从马,并声。两马并驾一车(1)骈死于槽枥之间词类活用法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2)故常奇之字典查阅法比《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①并列②细密③等同④等到(3)比行百余里()(填序号)成语推测法成语:记忆犹新(4)犹可二百里17.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啖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B.日啖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C.日啖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D.日啖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理解细节】19.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列句子,体会文中作者的语气和情感。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赏析:两个“其”,前者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后者表推测语气。“也”是句尾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两个语气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对说“天下无马”之人的嘲讽之情。句子: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我的赏析:【比读异同】20.下面是小慈和小溪在比读两文时的对话记录,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对话补充完整。小慈:我发现两文都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看起来说的是马,其实讨论的是。甲文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反面展开议论。小溪:乙文也是将良马与劣马作对比,强调了良马的特点。(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小慈:两文写法虽有相似,但阐述的观点有所不同:七.(2023春·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末)【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乙】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今王诚欲致②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③,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战国策•燕昭王招贤》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21.解释下列加点字。(1)策之不以其道(2)执策而临之(3)齐因孤国之乱(4)湣王出亡于外22.下列句中的“以”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雪先王之耻 B.策之不以其道C.以其境过清 D.去以六月息者也23.翻译下列句子。(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24.读完《马说》和《燕昭王招贤》,请你从个人或国家层面,谈谈这两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八.(2023秋·吉林长春·九年级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2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语境猜测法①策之不以其道成语迁移法:策马扬鞭②悉皆怪石课内迁移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③彰示来者字典查询法:①明显,显著;②显扬,彰显;③表扬,表彰;④姓氏。④26.根据你的理解,用“/”给文中加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28.甲文以说马论人事,乙文借写景抒人情,这是两文在写作上的相似之处。两文抒发的情感也存在共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九.(2023春·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乙】华章藻蔚①,非朦瞍②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聪鉴③不足,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夫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者矣。以石为玉,未有伤也;以愚为贤者,亡之诊④也。盖诊亡者,虽存而必亡;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节选自《抱朴子外篇·擢⑤才》)【注】①藻蔚:光彩鲜艳的样子。②朦瞍:盲人。③聪鉴:鉴别人物的才智。④亡之诊:亡国的征兆。诊,征兆。⑤擢:选拔。29.请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①骈死于槽枥之间骈:②才美不外见见:③策之不以其道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
- 公司年会晚会多人互动小游戏策划书
- 《感觉过程》课件
- 《预防近视》课件
- 《网吧网络学堂新》课件
- 《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课件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污水厂课程设计》课件
- 《H计的使用》课件
- 学生管理学生教育课件
- 国开2024年《法律基础》形考作业1-4答案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DBJ-T 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用英语写一个红色人物的故事
-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5.1植物生长素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练习含答案
- 一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 “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方案【9篇】
- 无人机山区配送可行性研究
- JB T 6527-2006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