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用植物蝎毒研究_第1页
中国药用植物蝎毒研究_第2页
中国药用植物蝎毒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药用植物蝎毒研究

(广西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南宁530003)。蝎子在我国中药学上称为全蝎或全虫,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我国蝎种有15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东亚钳蝎,也是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自然分布多集中在我国北纬32°~42°的东北、华北一带,即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和山东等地。广西无蝎子自然分布记载。蝎子(指东亚钳蝎,下同)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痉、通经、活络、解毒等功效,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偏头痛、风湿痹痛、疮疡肿毒等。对脑炎、骨髓炎和大骨节病的疗效十分显著,蝎毒对癫痫、三叉神经痛有特效。此外,蝎子还作为菜肴和保健滋补食品食用。目前,蝎子已形成药用为主,食用为辅,蝎毒正在研究开发的市场格局。1环境适宜性和食性强蝎子具有较强生命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野生蝎在潮湿的泥土中,缺食1年仍不至于饿死。蝎子的寿命约8年,能产仔5年。蝎子为冷血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功能,其体温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受温度支配。蝎子在-5~40℃之间均能生存。常温下具有冬眠习性,自然环境下从仔蝎到成年蝎约需3年。母蝎每年夏季产仔1胎,每胎平均30只。蝎子为昼伏夜出的陆栖小动物,当气温在25℃以上时,晚上便出来觅食、饮水和交配,白天则躲在窝里。蝎子喜温热,怕水,畏强光,喜暗,胆小易惊,对噪音敏感。此外,蝎子还喜欢群居,好静不好动,并有识窝识群习性,多在固定的窝穴结伴定居。圈养的各龄蝎子,都有出逃本领,不仅从缝隙出逃,也会集体成堆,彼此搭梯,用互相吊拉(以锁链状)的方法出逃。蝎子对环境污染特别敏感,遇到农药、化肥、生石灰和柴油等就会远避。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食大小适中、体软多汁、无臭味活体昆虫,如黄粉虫等。由于视觉退化,基本没有搜寻、追捕和发现目标的能力,全凭嗅觉、触觉(脚须)猎捕在其附近活动的小动物。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蝎子才吃少量不动的动物肉类,如猪肉和鸡肉等,所以不动的饵料不能作为蝎子的主要食物。蝎子的耐饥饿能力很强,一般进食一次,可维持5天不饿。2不同温度对美国引物生长繁殖的影响2.1饲养设备只要能防止蝎子逃跑,白天能藏身,晚上能活动,能加热、散热,又便于管理的场所都可以饲养蝎子。常用的有如下几种:盆养:适于小规模养殖,常用的有塑料盆等,盆壁光滑,高20厘米,盆的大小不限。箱养:可用废旧木板、木箱或塑料箱制成,所用材料要无异臭味,箱的大小可因地制宜采用。若用木板或木箱,其内壁上缘要贴10厘米高的封口胶,以防蝎子逃跑。池养: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层饲养,另一种是多层立体饲养。池养是较为理想的养殖方式,适于大规模养殖。饲养池用砖砌成或木板做成,高0.5米,宽1米,长1.5米,并在池子内壁上缘镶嵌15厘米高的光滑材料(玻璃条等)或贴上封口胶。不管采用哪一种养殖方式,均要防止老鼠等天敌伤害蝎子,最好在室内饲养,同时箱、盆或池的底部垫上一层厚3~5厘米的壤土(疏松细土),其pH值在7~8之间,在垫土上面用砖或瓦片构筑垛体,垛体材料之间留3~5厘米的缝隙,以便于蝎子钻入缝内栖息。2.2养殖技术2.2.1温度调控温度是蝎子养殖的第一制约因素。蝎子的冬眠温度为0~7℃,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9℃,繁殖最适温度为28~39℃。广西气候温和,夏长冬短,6~9月平均气温都在26℃以上,适合蝎子的人工常温养殖。1~5月和10~12月湿度大或气候干燥,气温多在8~24℃内波动,有时低于0℃或高于24℃,且昼夜温差较大,对蝎子生长发育不利。一方面气温降不到所需的冬眠温度,蝎子无法安全进入冬眠状态;另一方面气温又达不到蝎子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这样会引起蝎子的新陈代谢率过高,造成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如到春季,气温低,雨天多,湿度大,容易造成开春后蝎子大批死亡。因此,在广西进行人工养蝎时,气温高的季节宜采用常温养殖,气温低的季节必须进行加温养殖,即人为地将蝎子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5~39℃,使其不冬眠,时时处于生长繁殖的最佳状态,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我们多年来对蝎子进行研究,采用花房型无冬眠恒温养殖新技术,在南宁一年的保温燃料费平均每只种蝎仅为0.07元左右(而一次性购进的设备不足150元),蝎子的生长周期由常温下3年缩短为8~12个月,年产仔胎次由1胎增加到2~3胎,成活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2.2.2湿度控制蝎子要求的适宜空气湿度为65%~80%,蝎窝内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过干,蝎子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止;过湿,蝎子容易死亡,尤其是孕蝎。2.2.3给饲和供水蝎子通常不吃不动的食物,一般以黄粉虫作为饲料。黄粉虫适应性强,易养,以麦皮为食,一般3公斤左右的麦皮便可生产1公斤黄粉虫,而增重1公斤蝎子需黄粉虫3公斤左右。蝎子食量小,一般3~4天投喂一次,繁殖季节2~3天喂一次。饲养时要每天清除未被食用的死虫及残骸,以防食物霉变中毒。当环境湿度正常、食物供应充足时,蝎子很少饮水,但饮水供应仍属必需,尤其在高温季节,可在喂食的同时,在蝎室内放置一个小碟或盒盖,内放浸过清水的纱布、海绵等供蝎吮吸。2.2.4分龄管理蝎子一生蜕皮6次。刚出生的小蝎称1龄蝎,每蜕皮1次增加1龄,6次蜕皮完毕即为7龄蝎,也就是成蝎。从1龄蝎到成蝎,常温下需3年左右。小蝎除第一次在母蝎背上蜕皮(在出生后约5天,且温度在25℃以上时)时间大致相同外,以后几次蜕皮所需的时间差异较大。如环境条件适合,一般每隔45天左右便蜕皮一次。幼蝎的饲养管理:2龄蝎,在其出生后10天左右便离开母蝎背而下地独立生活,此时应将仔蝎与母蝎分开单独喂养,对仔蝎要供给足够3~5龄的小黄粉虫。幼蝎由2龄进入3龄时,蜕皮顺利是关键,使用蝎子脱皮素,对幼蝎蜕皮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青年蝎的饲养管理:3~5龄的蝎子称为青年蝎,此时应及时大小分群饲养,以避免大小蝎子相互咬斗。此阶段的蝎子食欲旺盛,要供给足够的鲜活黄粉虫,以避免已蜕皮的蝎子吃掉正在蜕皮的或尚未恢复活动能力的蝎子,提高青年蝎的成活率。2.2.5蝎子的繁殖种蝎的投放。雌蝎虽然只要交配一次即可终生受孕,但如次年失配,产仔数和质量就会下降。因此,应按蝎子生产的自然配数即公母比为1:3的比例进行搭配饲养,注意密度不可过大,以每平方米养蝎池放养种蝎600~1000只为宜。蝎子的产仔。蝎子为卵胎生,其妊娠期的长短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气温35℃时,受精卵在体内约经40天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此时,孕蝎不但产仔快,且产后幼蝎的成活率也高。如气温低于30℃,母蝎有仔也不产。广西养殖户在冬季引进孕蝎进行饲养时,如不加温则到次年7月份气温上升到35℃时才产仔就是这个道理。3咸全蟹及盐水蟹药用成品蝎的加工方法有两种:淡全蝎和咸全蝎。淡全蝎:淡全蝎又叫清水蝎。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