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狼牙山五壮士一、教学目标: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知道“着”是一个多音字,会写“寇”、“冀”等15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形式梳理课文脉络,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二、教学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四、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观看狼牙山五壮士塑像图片导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学习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重温峥嵘岁月,感受英雄豪情。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抬手书空。二、明确学习目标。1.会读会写“寇、副”等14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形式梳理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五位壮士顽强不屈和奋勇杀敌的精神。3.体会课文既关注人物群体,又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日寇、奋战、险要”等四行词语。①指生分行读,集体订正字音。②全班同学齐读。③指导书写“沸”、“雹”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明确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全班点评(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出示课件:给出句子意思,让学生说出是哪个词语,指生回答,全班订正。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指生回答,全班交流,老师适时指导总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七连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2.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尝试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学生交流,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小标题,并出示课件。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痛击敌人(puXuewaNG.com)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五、解读课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狼牙山五壮士”而不叫“狼牙山五战士”?五壮士指哪几个人?学生思考交流,老师点评总结。六、精读深悟1.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1)学生自读自悟,圈画重点词语。(2)学生相互交流,完善理解,感受情感。(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指导评价,最后总结:我们能体会到战士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2.有感情地练读,指生朗读,教师进行指导评价。七、学习写法,学以致用。1.出示课件:“点面结合”概念,指生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2.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读并说一说这个段落中的“点”和“面”分别是那些句子。3.小练笔: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为提供的情景写一个片段【二选一】(1)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认真地读书。(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着不同的活动。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巡视指导,指生读自己写的片段,老师做点评。八、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关于报国的三则诗句,全体同学齐读。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九、布置作业自主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五部分,画出最能表现五位壮士英雄气概的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附:板书设计6.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英勇无畏坚强不屈顶峰歼敌壮烈跳崖《狼牙山五壮士》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对于字词可以通过预习或查阅工具书比较完美地弄清音形义,能通过朗读思考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各种描写方法对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但是本文所写内容离现在较为遥远,对于历史背景和五位壮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情怀理解难度颇大,还有,对于“点面结合”的写法,很多学生理解、掌握得懵懵懂懂,对于这种写法的熟练运用更是有一定难度,还需要老师引导、指导。《狼牙山五壮士》效果分析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教学效果整体是比较好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字词学习扎实有效,文本内容掌握准确,感情体会深刻到位,朗读感情饱满激昂,写法学习效果良好并能学以致用。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一节良好的示范研讨课。《狼牙山五壮士》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教学目标: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知道“着”是一个多音字,会写“寇”、“冀”等15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狼牙山五壮士》评测练习课堂小练笔: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为提供的情景写一个片段【二选一】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认真地读书。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着不同的活动。《狼牙山五壮士》课后反思1.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在识记字词、整体感知、精读感悟和课堂练笔等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朗读、思考、讨论、创作,整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而又高效。2.课文中有很多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只有感情朗读,才能把文中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所以,我指导学生抓住第二部分中壮士的语言和动作等关键词语进行指导感情朗读,不仅读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还感受到五位壮士的高尚品质与豪迈气概。3.语文课不仅要关注内容的理解,还要关注写法的渗透,比如“关注群体,考虑个体”这种写法就要通过课文的学习,留下比较系统的印象。为了做到读写结合,我通过设计小练笔环节将这一写作训练点有机地迁移到课外,并在作文中加以练习。《狼牙山五壮士》观评记录1.孙健老师:老师所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材挖掘深刻透切,教法学法灵活多样,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很强。2.李兴鹏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教态从容自然,基本功扎实,粉笔字书写规范美观,指导学生写字卓有成效。教师语言抑扬顿挫,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那富有激情和启发性的语言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3.周琳琳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科学,环环相扣并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很好地培养和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