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_第1页
中医: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_第2页
中医: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_第3页
中医: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_第4页
中医: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特别是与经脉的关系,是耳鼻咽喉科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脉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肢节、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和协调机体各部位功能活动的特殊系统。耳鼻咽喉与经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走唇舌而为味。”在生理上,经脉是耳鼻咽喉所需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供给渠道,是耳鼻咽喉与脏腑和整体联系的纽带;在病理上,经脉是病邪出入传变的途径,耳鼻咽喉疾病与经脉失调可以相互影响;在临床上,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生发展,常从相关经脉失调来认识,并用以指导其辨证论治。一、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循行络属关系㈠耳与经脉经筋的循行络属关系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均与耳有直接联系。其中,经脉循行于耳者有手足少阳、太阳、阳明、手厥阴等七条经脉;其络脉入耳者,有手足少阴、太阴、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等八条经脉;经筋循行于耳者,有手足少阳、太阳、足阳明等五条经筋。七条经脉在耳的循行路线是: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手阳明大肠经:其分支从缺盆上颈贯颊,以入下齿中,有络支别从颊下过耳前通脉会于耳中。《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又说:“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王冰注云:“以其经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又其络支别者,入耳会于宗脉,故病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又说:“耳前通脉,手阳明脉,正当听会之分。”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手厥阴心包经:《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有络脉循耳的八条经脉是:《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医学心悟》卷4说:“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耳。”张志聪说:“手阳明之络,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五条经筋循行于耳的路线是:足太阳经筋:《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足少阳经筋:《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足阳明经筋:《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标结于耳的经脉是:《灵枢.根结》:“阳明根于历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也。”《灵枢.卫气》:“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㈡鼻与经脉经筋的循行关系鼻为血脉多聚之处。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中,直接循行于鼻或鼻旁者,有手足阳明、少阳、太阳、手少阴、足厥阴、督脉、任脉、阴跷脉、阳跷脉等十二条经脉。另外,尚有足太阳、足阳明经筋循行于鼻。十二条经脉的循行路线是: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出页者,眼眶下缘至鼻旁及接上牙床骨处,相当于上颌窦体表部位。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针灸聚英》:“足少阳经又自完骨外折,循本神,过曲差,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睛明穴夹山根,与鼻近。手少阴心经:《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于内眦。”其出于面,合于内眦者,去鼻为近。足厥阴肝经:《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王冰注《脏气法时论》亦云:“肝厥阴脉,自胁肋循喉咙入颃颡连目系。”又云:“肝厥阴脉,自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可见足厥阴肝经上循喉咙,入颃颡,抵畜门,连目系,出前额,上巅顶而与督脉相会。督脉:《针灸聚英》:“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又说:任脉“其少腹直上者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针灸聚英》:“任脉上颐,循承浆,环唇上,至龈齩分行,系两目之下中央。”可见任脉循行于鼻旁。阴跷脉:《灵枢.脉度》:“(阴)跷脉者上出人迎之前,入九,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针灸聚英》:“阴跷脉者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脉:《灵枢.寒热病》:“阴跷、阳跷交于目锐(应作“内”)眦。”《针灸聚英》:“阳跷脉者又有与手足阳明会于巨骱。”巨骱者,位于鼻两旁,可见阳跷脉亦夹鼻。两经筋循行于鼻的路线是:足太阳经筋:《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足阳明经筋:《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上夹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㈢咽喉与经脉经筋循行的关系咽喉乃人体的要冲,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在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十一条经脉皆直接循经咽喉;在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带脉外,其余六条经脉皆循经咽喉。另外尚有手足阳明、太阳、少阳六条经筋循行于咽喉。十七条经脉循行于咽喉的路线是:手太阴肺经:《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脾经:《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手少阴心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于内眦。”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手厥阴心包经:《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足少阳胆经:《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夹咽出颐颔中。”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冲脉、任脉:《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阴跷脉:《灵枢.脉度》:“(阴)跷脉者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难经.28难》:“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跷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至肩,经颈部上夹口角,与阴跷会于目内眦,上行绕头角至风池。阴维脉、阳维脉: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与足厥阴肝经会于胁肋(期门),循胸入乳,与任脉会于颈部(天突、廉泉)。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与手太阳及跷脉会于腋后(臑俞),上肩与少阳相会,上颈,与督脉会于哑门、风府,入风池,沿少阳经上行络于眉上(阳白)。六条经筋在咽喉的循行路线是:足太阳经筋:《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出于頄。”足少阳经筋:《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可见经过咽喉部位。足阳明经筋:《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夹口。”手太阳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胫(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手少阳经筋:《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于手太阳。”手阳明经筋:《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二、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病理关系凡与耳鼻咽喉有关的经脉、经筋失调,皆可导致耳鼻咽喉病变。其中,以少阳、太阳、少阴经脉失调与耳病的关系,以阳明、少阳、太阳、督脉经失调与鼻病的关系,以少阴、太阳、厥阴、少阳经脉失调与咽喉病的关系,尤为重要。经脉失调致耳鼻咽喉病,主要由三个方面所致。㈠外感六淫,经络受邪若外感六淫,经络受邪,循经上传,可发为耳鼻咽喉疾病。如《素问.热病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邪客于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上齿寒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㈡脏腑不调,经脉不和若脏腑失调,致经气不和,发为耳鼻咽喉疾病。《灵枢.经脉》说:“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疹,颈肿喉痹。”“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㈢经络自病若经络自病,亦致耳鼻咽喉疾病。如《素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