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工程修复技术方案_第1页
土壤修复工程修复技术方案_第2页
土壤修复工程修复技术方案_第3页
土壤修复工程修复技术方案_第4页
土壤修复工程修复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单位:二二O二O年十月目录TOC\o"1-5"\h\z1、编制依据61.1、法律法规、技术规范61.2、相关标准71.3、技术文件71.4、编制内容72、场地问题识别82.1、所在区域概况82.1.1、区域地理位置82.1.2、区域气候特点92.1.3、区域地形地貌102.1.4、区域土壤类型102.1.5、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12.2、场地基本信息112.2.1、场地地理位置112.2.2、场地历史及现状122.2.3、场地周边概况122.2.3.1、场地周边敏感目标122.2.3.2、场地周边企业布局132.2.3.3、场地未来用地规划132.3、场地环境特征142.3.1、场地地层结构14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52.4、场地污染特征152.4.1、场地调查结果152.4.1.1、初步调查152.4.1.2、详细调查162.4.2、场地人体健康风险结果173、场地修复模式173.1、场地修复总体思路173.2、场地修复范围193.2.1、场地土壤修复范围193.2.2、场地地下水风险管控范围203.3、场地修复范围建议213.4、场地修复目标214、修复技术筛选224.1、修复技术筛选原则224.2、土壤修复技术选择依据224.2.1、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矩阵224.2.2、土壤修复技术遴选原则274.3、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294.3.1、热脱附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分析294.3.1.1、热脱附技术概述294.3.1.2、异位热脱附工艺流程294.3.1.3、热脱附设备304.3.1.4、工程案例314.3.1.5、本项目热脱附技术可行性分析324.3.2、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可行性分析324.3.2.1、药剂分析324.3.2.2、氧化剂的选择334.3.2.3、实验室小试344.3.2.4、化学氧化修复设备355、场地修复方案技术设计365.1、异位热脱附技术工艺设计365.1.1、适用范围365.1.2、工艺原理365.1.3、工艺流程365.1.4、工艺参数375.2、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工艺设计375.2.1、适用范围375.2.2、工艺原理375.2.3、工艺流程385.2.4、工艺设计参数385.3、地下水风险管控技术设计395.3.1、施工工艺流程405.3.2、工艺设计参数406、修复工程设计416.1、工程施工目标416.1.1、工期目标416.1.2、质量目标416.1.3、安全目标416.1.4、环境保护目标416.2、项目部组织机构及职责426.2.1、项目组织机构426.2.2、项目组织机构主要岗位职责426.3、项目施工总体部署476.3.1、准备阶段476.3.2、实施阶段486.3.3、验收阶段486.4、场地主要施工设计486.4.1、前期准备486.4.2、场地土壤清挖、堆放496.4.3、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施工496.4.4、场地污染土壤修复后处置496.5、场地内拟投入的设备仪器、材料及人员安排计划496.6、修复效果评价506.6.1、土壤修复效果评价506.6.1.1、评估时限506.6.1.2、采样布点要求506.6.2、地下水管控效果评价516.6.2.1、地下水评估的范围、对象和目标516.6.2.2、管控监测517、环境管理计划517.1、修复工程监测计划517.1.1、环境监测依据及原则517.1.2、监测原则527.1.3、环境影响监测计划527.1.3.1、环境影响来源分析527.1.3.2、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计划537.1.4、污染物排放监测567.1.4.1、废水排放监测567.1.4.2、废气排放监测567.1.4.3、噪声排放监测567.2、二次污染防治计划567.2.1、大气污染防范措施567.2.1.1、土壤清挖过程中大气污染防范措施567.2.1.2、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废气处理方案587.2.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607.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617.3、环境应急预案638、成本效益分析638.1、环境效益638.2、社会效益638.3、经济效益649、结论及建议659.1、修复方案659.2、可行性研究结论659.3、建议651、编制依据1.1、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2016年5月28日起施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DB11/T783-201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YGJ120-2012);《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第四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3月2日公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1.2、相关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质标准》(DZ/T0290-20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3、技术文件《本项目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编制内容根据《本项目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关技术资料中给出的场地环境调查现状、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估结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设单位需求,对本修复方案进行编制,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总论:包括任务由来、编制依据和编制内容,概括该项目场地污染修复的背景和任务由来,给出本修复方案编制所依据的相关资料、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和标准,并对修复方案主要内容作出介绍。(2)场地问题识别:对污染场地的背景资料和基本概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场地所在区域的概况和基本信息,场地的环境特征和污染特征,以及特定场地规划下的土壤污染范围和工程量分析。(3)场地修复模式选择:介绍场地修复方案的总体思路,确定场地的修复目标并给出场地土壤修复工程量。(4)修复技术筛选:包括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简述及技术可行性评估等。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面以修复技术选择原则为出发点,对土壤修复技术作出描述、比选,最终确定场地的修复技术。(5)修复方案设计:包括土壤修复方案设计、针对选定的修复技术进行修复方案的设计。(6)修复工程设计:对场地修复的施工过程进行计划概述,主要包括施工管理目标、施工工序工法、施工平面布设等。(7)环境管理计划:对整个污染修复工程做出周密详细的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包括四个部分:修复工程检测;大气、水、噪声和固废造成的二次污染防范;现场清挖效果、土壤修复效果的工程验收监测;风险(包括环境和安全)评估及应急方案等。(8)结论:通过总结分析得出修复技术方案的结论,并给出合理的建议。2、场地问题识别2.1、所在区域概况2.1.1、区域地理位置本项目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9°24'-119°54',北纬31°44'-32°08',东临武进、南毗金坛,西北与丹徒市交界,东北濒临长江分流—夹江,与扬中市隔江相望。东西直线距离32.5km,南北直线距离44km。全市总面积为1047km2,其中陆地面积850.2km2,占总面积的81.2%;水域面积196.8km2,占总面积的18.8%。丹阳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地处发达的苏南地区。具体区位图见图2.1-1。从江苏省全省生产力布局来看,丹阳位于江苏沿江基础产业带和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交汇段,具有发展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优势。此外,丹阳在全省城镇空间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位于南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交汇地区,同时接受上海和南京两大城市的辐射,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利机遇。丹阳市交通便利,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南京70公里,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横贯市区;常州机场坐落市境,西距南京机场80公里,东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2小时车程;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离市区18公里。全市已形成了铁路、城际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便捷的水、陆、空交通将丹阳与上海、南京、苏锡常经济发达地区紧密连接。■■t-妄丹申希-海1浙厂'市1■■t-妄丹申希-海1浙厂'市1、丹阳市在■!£三角地區的恒{4趾丹阳市在苏南地區前匡位3.丹阳市在镇江芾的区位图2.1-1丹阳市区位图2.1.2、区域气候特点丹阳市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和秋季为冬、夏季风,寒暑干湿变化显著;夏季受温暖潮湿的海洋气团控制,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多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丹阳市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3°C左右。历年来丹阳市春季多偏东风、南风,冬季多偏北风,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平均风速为2.4m/s。丹阳市年均降水量1132.2毫米。2.1.3、区域地形地貌丹阳市地处宁镇低山丘陵和太湖平原交替地段,一面临江,三面陆地,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镶嵌着部分丘陵,是太湖平原和宁镇丘陵的交接地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既有水乡平原的风光,又有丘陵山区的特色。境内北部和西部多低山丘陵和山前岗地,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其中海拔10米以下的平原、圩田共13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4%;其余为丘陵、岗地,约占15.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平均海拔7米左右。北部属宁镇丘陵东段及山前岗地,该地区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洼地交替分布;南部属太湖平原的湖西部分,该地区地形低平,一般在海拔10米以下。最高山是水晶山,海拔166.1米。丹阳市境内以平原为主,地质坚硬,岩性较为均匀,具有良好的地载力,允许承载能力在10-30吨/平方米。2.1.4、区域土壤类型全市土壤分4个土类,7个亚类,10个土属,30个土种。4个土类分别为水稻土、黄棕壤、石灰(岩)土和潮土。其中水稻土是境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土类,该土类是由沼泽化草甸类型,经脱沼脱潜水耕熟化发育而成,分渗育型、潴育型和脱潜型三个亚类。黄棕壤是地带性起源类型,经粘化耕种熟化发育而成的的旱地土壤,分粘盘黄棕壤和黄棕壤两个亚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石灰(岩)土类为石灰岩溶蚀风化、碳酸盐基淋溶流失和钙与腐殖质积聚发育而成的山地土壤,土属分棕色石灰土和褐色石灰土两个土种,主要分布低山腰和低山山顶,土壤肥力较差。潮土土类是在长江新冲击物母质上受地下水活动影响,经人为旱作熟化发育而成的旱地土壤,下有旱作油沙土土种,主要分布后巷镇沿江圩区的高田,该土种的肥力在旱地土壤中属上等类型。2.1.5、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丹阳市内河道纵横,湖塘星罗棋布。太湖水系、长江水系以宁镇山脉为分水岭,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夏季流量多而急,冬季流量少而慢。(1)地表水全市共有河道115条,计长610公里,其中以京杭运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为主脉,沟通全市水系,形成全市水系网络,为水资源的蓄、引、提、调、排发挥巨大作用。另有在册小水库8座,库容1674万立方米;大小塘泊近1万余个,蓄水2450万立方米。(2)过境水水资源丰富,北可引长江水,西和西南有句容、丹徒的客水。可利用过境水主要是长江水,沿江有主要引排涵闸5座,引排流量482立方米/秒,每年可引水5亿~7亿立方米左右。(3)地下水丹阳市地下水可分为三大类型五个含水层组(表2.1-2)。可供利用的主要为第四纪孔隙水,其他次之。习惯称I承压水为浅层地下水,II承压水位深层地下水。2.2、场地基本信息2.2.1、场地地理位置本次目标修复范围位于丹阳市丹凤北路北延工程项目所在地红线范围内,丹凤北路北侧、京杭运河西侧、北二环路南北侧,地理位置详见图2.2-1。2.2.2、场地历史及现状本次场地修复对象为丹凤北路北延工程道路红线范围内跨原丹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原昌和化学化学有限公司的地块。(一)原丹化集团场地使用现状和历史情况如下:1958年之前,该地块为农田及农村住宅;1958年~2012年,该地块为原丹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用地。2012年停产,地块转让给丹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闲置;2017年初,开展修复范围(跨丹化集团)构筑物拆除、清理工作;2018年,目前修复范围(跨丹化集团)构筑物已全部拆除完毕。(二)原昌和化学场地使用现状和历史情况如下:1985年之前,该地块为农田及农村住宅;1985年~2013年,该地块为原昌和化学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用地。2013年停产,地块转让给丹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闲置;2017年初,开展修复范围(跨昌和化学)构筑物拆除、清理工作;2018年,目前修复范围(跨昌和化学)构筑物已全部拆除完毕。2.2.3、场地周边概况2.2.3.1、场地周边敏感目标根据所掌握的场地相关材料,本修复场地周围的主要敏感目标图2.2-3和表2.2-1。表2.2-1修复范围周边敏感目标序」方位口地块边界的距离<m).1京杭大运河1丹阳市)洪水调蓄区E紧魚2凸楼头居民IXWN130,3康乐公寓W200,4城北集贸彷场W470.5阜阳老三村W620.6阜阳老二村WS5457优肥新时S50」8清馨冢园S40」2.2.3.2、场地周边企业布局根据资料查询及《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修复场地周边企业分布情况见图2.2-3。2.2.3.3、场地未来用地规划根据《丹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如图2.2-4)和《关于丹凤北路北延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丹发改经信行〔2017〕234号),该地块后续将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用地。目前修复范围内的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人丹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丹阳建设代理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地块调查评估修复工作及后期开发工作。图2.2-4未来用地规划2.3、场地环境特征2.3.1、场地地层结构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7071)》可知,本次调查范围内岩石土地层构成及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层杂填土:杂色,松散-稍密,粘性土混碎砖、角砾等杂质,丹化集团厂区内均分布有厚度约0.3米的水泥地坪。该层不均匀,厂区内该层土填埋时间超过10年,场地区外堆填时间约5年。土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变化较大,揭露层厚为0.50~2.70米。①-2层素填土:灰黄色,灰色,松散-稍密,局部中密,可塑-软塑状粉质粘土为主,混有少量小碎砖块等杂质;厂区内该层土一般有刺激性气味。该层堆填时间均大于10年,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变化不大,层厚为0.00~2.50米。-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土灰色,可塑,局部软塑,该层局部夹有粉土团块,次生成因。厂区内该层土局部有刺激性气味,土质欠均匀,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一般。土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揭露厚度为0.00~2.30米。②-2层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局部软塑,土层中局部含有粉土团块或粉土薄层。厂区内该层土局部有刺激性气味,土质欠均匀,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一般。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层厚为0.00~16.4米。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局部可塑,含黑褐色铁锰质斑、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团块。稍有光泽,韧性高。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但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7.70米。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7071)》可知,本场地稳定水位深度位于自然地面下1.35米(地势低处)~3.55米(地势高处)。近3~5年来最高水位埋深约0.50米(地势低处)~4.00米(地势高处),水位变化幅度约0.50米。2.4、场地污染特征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本地块进行了初次调查及详细调查两次采样调查工作。根据土壤及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场地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2.4.1、场地调查结果2.4.1.1、初步调查(1)初步调查方案初步布点共布设29个土壤点位,9个地下水点位,共261个土壤样品,9个地下水样品,分布如图2.4-1。土壤采样点深度及地下监测井深度均定为6m;监测因子分别是基本理化性质、pH、VOCs、SVOCs、重金属、TPH等。另外,对于京杭大运河地表水还检测了pH值、CODcr、氨氮。

[申廿勺IT]*JKI圈例liV-A3号地块1号地块[申廿勺IT]*JKI圈例liV-A3号地块1号地块2号地块気土壤鼬▲地下酬代■地表水点检图2.4-1场地初步采样点位布设情况2)初步调查结果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本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均存在超出本报告所选用筛选值的情况。土壤超标物质为苯、乙苯,超标深度最深至4m;地下水苯酚超出相应的筛选值。2.4.1.2、详细调查1)详细调查方案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在土壤超标位点区域20m*20m设置一个采样点位,共增设15个采样点位;地下水点位根据场地的地下水流向图超标点位的上游共布设两个地下水加密采样点位,采样深度及检测因子不变。详细调查结果根据详细调查结果,本场地的苯、乙苯、六氯苯、五氯苯酚、苯并(a)芘5种有机物存在超标现象,具体超标情况如下:点位SD26、SD27、SD29、SD30和SD37存在苯超标现象,最大超标点位为SD29(2.3-2.5m),超标99倍;点位SD29、SD30乙苯超标,最大超标点位为SD29(2.3-2.5m),超标28.3倍;点位SD35和SD37苯并(a)芘超标,最大超标点位为SD37(4.3-4.5m),超标4.3倍;点位SZ7六氯苯和五氯苯酚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17.0和0.47。详细超标信息见表2.4-3及图2.4-5。2.4.2、场地人体健康风险结果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本场地土壤点位中:SD8(0.5-1.0m)、SD12(0.5-1.0m、2.5-3.0m、3.5-4.0m)、SD20(3.5-4.0m)、SD26(2.8-3.0m、3.8-4.0m)、SD27(2.8-3.0m、3.8-4.0m)、SD29(2.3-2.5m)、SD30(2.8-3.0m)7个点位苯;SD8(0.5-1.0m)、SD9(2.0-2.5m、3.0-4.0m)、SD12(0.5-1.0m)、SD13(1.5-2.0m)、SD18(1.0-1.5m、1.5-2.0m、2.0-2.5m)、SD29(2.3-2.5m)、SD30(0.8-1.0m、2.8-3.0m)7个点位乙苯;SD35(0.3-0.5m)点位苯并(a)芘;SZ7(2.8-3.0m)点位六氯苯和五氯苯酚,以上点位的单一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不可接受,需要进行土壤修复。3、场地修复模式3.1、场地修复总体思路(1)修复原则上在原址上进行,必要时增加异位修复技术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建议,本场地约有23902m3的土壤需要进行治理修复,依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五条“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应当在原址进行;确需转运污染土壤的,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当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五个工作日向所在地和接受地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2)原则采用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中推荐的技术,必要时增加辅助新技术《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中综合考虑场地污染物特征、修复效果、修复时间、修复费用以及修复施工过程中二次污染风险等多方面因素,推荐污染土壤采用异位热脱附、异位常温解吸或原位氧化还原技术。同时,根据对场地污染土壤的分布特点、浓度特点、污染类型特点等进行分析,必要时可增加辅助新技术,以确保场地修复结果在工期范围内满足修复目标值的要求。(3)需制定针对性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本场地土壤主要是有机污染物为苯、乙苯、苯并芘(a)、六氯苯、五氯苯酚,均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存在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二次污染危害,另外,本场地治理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污染、粉尘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要对治理修复的各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4)需制定完善的环境及安全管理计划本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治理修复涉及土方开挖、井管建设等多种分部分项工程在整个场地修复治理过程中需做好修复工程环境管理计划。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同时对可能对周围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在保证治理修复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修复进度并做好应急防范工作。同时,为确保场地修复过程中施工人员与周边居民的安全,需制定周密的场地修复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环境应急安全计划,内容包括安全问题识别、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突发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必须配备的安全防护装备和安全防护培训等。(5)地下水修复思路根据对场地污染地下水的分布特点、浓度特点、污染类型特点等进行分析,本场地污染地下水埋深浅、污染面积较小,结合业主方的意见,对地下水仅做风险管控,不进行修复治理。(6)治理修复后的土壤最终处置本方案将严格按照《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配合业主及丹阳市环保局对本项目现场治理修复后的土壤进行验收,达到验收标准后,作为道路路基材料。另外,对场区内清挖过程中产生的基坑废水、井管降水等等,需集中接入现场临时废水暂存设施中经处理后,经检测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直接纳入城市雨污水管网。3.2、场地修复范围根据场地调查报告,本场地土壤理论修复总方量为23902m3,为便于制定修复方案,将待修复土壤总范围划分为重污染区域(超标5倍及以上)和一般污染区域(超标5倍以下),其中重污染区域土壤修复方量为11611m3,—般污染区域土壤修复方量为12291m3。具体如下:3.2.1、场地土壤修复范围本场地人体健康风险不可接受点位汇总情况见表3.2-1。表3.2-1人体健康风险不可接受点位汇总表rem点位一污架韧廉"致癌饥加险pjmg/kg^pSD80.5-13~~2,04F+0tN荃2433.57E-062.94E-02否"|SD93.0-4.01071.57E-0e1.29E-021'nG-1n,.菲502.69E-061.78E-01SD12^t—r■iiikZ1&82.76E-O02.27E-02否J2.&3.D3&82.D9E-O61.38E-0■S'3.5-4.04-^'684357F-052.36F+0J否pSD131.5-2.07,芸1532.?5E-Df1.8SE-D2否p1.0-1.57.S6739.89E-D68.14E-Q>否1SD181.5-2.07.S619flJDF-Of7.49E-D?否'2.0-2.5一Z杀1011.48E-061.22E-0:1否巴SD203.5^4.0苯40.62.1BE-0E1.45E-012.8~王0苯55.42.98E-0B1.97E-01否*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区域主要集中在2号地块和3号地块,2号地块为跨原丹化集团罐区、3号地块跨昌和化学苯罐区。由于本次修复范围仅为原丹化集团和原昌和化学部分区域,综合考虑整个场地现状及未来规划利用情况、经费、可操作性,本次修复范围的划定原则如下:(1)以风险可接受采样点位及调查范围边界为界划定,修复深度考虑工程实施因素适度增加到达标深度;(2)分层划定修复范围,每1m为一层,层次设定为0-1m、1-2m、2-3m和3-4m,实际修复深度综合上下层送检样品污染情况;(3)修复土方量为面积与修复深度的乘积。根据上述原则的土壤修复目标污染物及目标值,非敏感用地方式下土壤修复土方量共计23902m3。3.2.2、场地地下水风险管控范围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本场地地下水修复面积总计3297m2,污染物为乙苯。其污染范围及拐点坐标见图3.2-7。图3.2-7地下水污染范围及拐点坐标3.3、场地修复范围建议根据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本场地修复区域大多分布于场地红线的边缘地带,结合本场地周边地块历史存续企业情况,红线外地块也可能存在污染风险。为合理开展本次修复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建议在本场地修复施工前,沿修复区域边界向外扩大调查范围、调查相关污染因子,以准确了解本次修复范围边界以外土壤及地下水的受影响状况。因本场地修复后计划作为道路交通用途,故扩大调查范围初步确定至修复范围红线外不少于10米,实际扩大的调查范围根据现场样品检测结果确定,如需扩大修复范围,则相应增加总修复工程量,增加的工程量不包含在本次修复工程量范围之内,相应增加的修复工程费用将另行结算,不在本次修复工程费用之内。3.4、场地修复目标根据《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本场地在非敏感用地方式下的土壤中的关注污染物为苯、乙苯、六氯苯、五氯苯酚和苯并(a)芘,根据《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修复目标值的确定原则:修复目标值原则上应不超过管控值。按照上述原则,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确定本场地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目标值,见表3.3-1及3.3-2.表3.3-1修复目标值序号关注污染物风险控制值《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二类用地筛选值《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二类用地筛选值推荐修复目标值1苯18.744018.72乙苯67.92828067.93六氯苯1.41.44苯并(a)芘2.11.5152.15五氯苯酚3.412.7273.41表3.3-2风险控制值关注污栾物凤险控制值伽可|厂厂1乙辈50.8p4、修复技术筛选4.1、修复技术筛选原则基于本次场地环境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场地现状及周边场地开发利用规划、业主单位要求、修复成本、修复时间等多种因素,确定本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基本原则如下:(1)结合场地实际特殊情况:本次修复范围为原丹化集团和原昌和化学的部分区域,紧邻该厂区未调查区域,未调查区域为原厂区的生产区域,污染可能性较大,为避免修复后二次污染,应考虑修复与风险管控同时进行。(2)结合场地污染物类型:本场地污染多为苯系物质,现场有明显刺激性气味,调查范围距离周边敏感目标较近,需关注修复过程中因气味导致的社会舆情问题。(3)在保证修复效果达标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修复时间短、经济可行的修复技术。4.2、土壤修复技术选择依据4.2.1、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矩阵场地内土壤污染物主要为苯、乙苯、苯并(a)芘、五氯苯酚、六氯苯,属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区域垂向污染深度涵盖杂填土层、素填土层和粘土层。针对本场地有机物污染情况,目前符合本场地要求的国内外常用的修复技术有异位热脱附、异位常温解析、原位-异位化学氧化等。结合本场地土壤污染情况,通过修复技术筛选矩阵方法对现有成熟土壤修复技术优缺点和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比选,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合于本场地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详见表4.2-1。依据表4.2-1比选结果,基于土壤污染状况,检出的超出人体健康可接受风险的污染物为苯、乙苯、苯并(a)芘、五氯苯酚、六氯苯,污染物均为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修复土方量为23902m3。修复区域较集中,主要集中在2号地块二乙苯槽、乙烯槽、地下储油罐区域和3号地块苯罐区域,地块范围内有明显刺激性气味。综合考虑场地修复工期、修复成本、修复工艺在本场地的适用性及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防控措施的难以程度等因素,决定化学氧化技术和热脱附技术,对于一般污染区域土壤(超标倍数5倍以下),采取原位-异位氧化还原技术;对于重污染区域土壤,可能存在氧化不彻底而达不到修复目标值的风险,故采取异位热脱附技术进行修复。表表4.2-1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矩阵(一)序号技术名称技术简介应用参考因素卩应用的适应性成翱性时间条件资金水半1回优/稳通过向土壇中透加混擬土等粘结剖回定土壇甲的污染物,防止其柱环境中的进一歩迁移、扩散技术成熟/■国穴有应用甲等对于重金属等无机污*韧污染的土壤比较台;适「不适于挥发性有”污染物污染的土壇修*1.3/2热脱附加热土壊中有机污染物{或汞)到较高温度,使其揮发,与土壤相刃离,冉对搭发岀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处理技术成熟/国内有应用较快较高适用与务种挥发性i*挥发性有机物如卤代g类、茏系物、衣药尊,也可处理汞污染的土*P3水泥窑建烧挖掘土壇、运输土壇到水泥厂』£水泥主料一起进入回砖窑,控制沢染土壇的配比"後成黒较快中等适用于重金属和半挥*性、难挥发性有机糊:;3./在扌4气相抽提通过布置在污染土壇內的专用管道,向土壤内引入气流,促使挥凌性或半挥发性有机物逬入空气瀆,进而使污染物脱离土壇,然后再地面进行尾气处理卍J1技术成熟/国广,有应用中等较低适用于透气性的土壇中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奔物、卤代怪类等的处理5常温解吸将污梁十壤经讨初步预处理后,淖温下通过专业工程设备(包括混台和筛分等)将污染土壇与修复药静〔以生石灰为主)混合,并通过李间附属適风及尾气收集和处理糸<统将鯉吸的挥发性气体去除。"技朮成熟■/国内「有应用J较快较低适用于透气性的土壇卬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系物、卤代怪类等的处理SJ»r6土壌淋洗利用淅洗液去除土壤污染物的过程,通过水力学方式机械地悬浮或搅动土壌颗粒,使污染物与土壇那粒分离。土壤清洗干净后J冉处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或废液QJ;技术成i熟/国穴有应用较快中等适用于处理水潯性污梁物、可促溶的有机物「不2a;17化学氧化通过向土壤中注入化学氧化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污染物塚解或转化为低毒产物的修复技术。化学氧化可以以原位注人、丿泉位掠拌、异位混合等多种万式进行"f技朮成融/ISK有应用根据土増及污染羽具体情况中等对于高浓虔茏糸物、玄代怪相多环芳桂等有初污染物比辕有敢和经济1.S2.p8化学还原利用零价铁尊物険创造出强还原性条件,促进冒代有机物的辺原脱胃降解技术成熟■/国穴有应用较长J中等适用于卤代怪类、氢代芳坯相嬴代杀虫剂等有机物以及部分重金厲罔可9生物修复通过向土壤中流加营养物或接种各种微生物菌种等,利用徽生物冏解土無找给你的有机污染韧。较成熟/:国内有应用4'较长低适用于易降解的有机籾如RTEX机污染处m4.2.2、土壤修复技术遴选原则1、本项目土壤修复技术筛选因子有:时间、工程费用、适用性、二次防治措施。2、本项目工期较短,修复后将立刻进行市政道路建设,因此时间因子是首要考虑因素。时间因子不仅包括治理所需的时间,还包括运输上、储存上所需的时间等,尽管水泥窑焚烧就技术上而言,时间很短,但在运输上及储存上所需时间较长,所以整个水泥窑焚烧整体上就会需要较长时间。3、工程费用是技术筛选的另一个重要因子,在能达到修复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一种最经济的技术方案。4、适用性是决定选择哪种技术的关键,技术方案中的修复技术必须能够对场地中所有的目标污染物都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否则将不适用。5、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易于实施,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治理费用,因此,选择技术方案应选择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或者造成二次污染程度不大,易于控制的技术方案。根据这四种因子的重要程度,合理分配各自权重,综合考虑,得出最佳技术方案。表表4.2-2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矩阵(二)序号•技术名称・影响囚素・得分(吋1矿间(40%)-[[程誥用<30%:)适用性(20%)次防治措it(10%)-1热脱附-70-100002-水泥窑焚烧'30-70'90-30-3-气相抽提・40,90;14-常温解吸・4080:…1如5-化学氧化・90-1宓一_WQ-8(f6-生物修复・30-70-100-so-4.3、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4.3.1、热脱附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分析根据土壤污染类型,综合考虑场地未来用途、修复工期、修复后土壤去向等因素,对于重污染区域(污染5倍及以上)采用热脱附技术。4.3.1.1、热脱附技术概述热脱附技术是指在真空条件下或通入载气时,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沸点以上,以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上得以挥发或分离,进入气体处理系统的过程。热脱附技术具有污染物处理范围宽、设备可移动、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氯代化合物。不适用于处理除汞以外的重金属。一般来说热脱附技术可以分为异位热脱附技术和原位热脱附技术两大类。原位热脱附技术特别适合重污染的土壤区域,包括高浓度、非水相的、游离的以及源头的有机污染物。目前,原位热脱附技术可用于处理的污染物主要为含氯有机物(C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石油烃类(TPH),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以及农药等。异位热脱附技术则用来处理一些适于开展异位环境修复的区域,将污染土壤提取出来并通过专门的热脱附系统装置处理。异位热脱附系统可分为直接热脱附和间接热脱附,也可分为高温热脱附和低温热脱附。4.3.1.2、异位热脱附工艺流程尾气净址土壌开挖;:•<预处理尾气净址土壌开挖;:•<预处理•间接加热…:卜污?K处理出土輕测合格回填图4.4-1热脱附工艺流程热脱附处理系统由进料系统、脱附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组成。进料系统:通过筛分、脱水、破碎、磁选等预处理,将污染土壤从车间运送到脱附系统中。主要设备有筛分机、破碎机、振动筛、链式输送机、传送带、除铁器等。脱附系统: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均匀加热转窑外部,污染土壤被间接加热至污染物的沸点后,污染物与土壤分离,废气经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尾气处理系统:富集气化污染物的尾气通过过滤器、冷凝器、超滤设备等环节去除尾气中的污染物。气体通过冷凝器后进行油水分离,浓缩、回收有机污染物。主要设备有:旋风除尘器、冷却塔、等离子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等。4.3.1.3、热脱附设备图4.4-2是某3t/h的异位间接加热热脱附设备,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较好。图4.4-3是热脱附设备工作原理图。图4.4-2热脱附设备

■图4.4-3热脱附设备工作原理PROCESSFLOWDIAGRAM流程简图■图4.4-3热脱附设备工作原理PROCESSFLOWDIAGRAM流程简图Flue咽违->Vapour脱附汽TWater睛坏水4.3.1.4、工程案例土壤热脱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处置。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土壤热脱附技术处置污染土壤已较为成熟和普遍。紧随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也已开展土壤热脱附技术处理污染土壤的实践。沈化有机土壤污染项目、江苏镇江某农化土壤修复项目、贵州贵阳汞污染土壤修复项目、江苏苏州土壤修复项目等均采用热脱附技术,都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图4.4-4热脱附技术案例

4.3.1.5、本项目热脱附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污染物均为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沸点较低,最高的为苯并(a)芘,为475°C,采用热脱附技术可较容易将有机物分离出来。因此,重污染区域可以采用热脱附技术修复。表4.4-1污染物沸点表根据场地修复总体思路,场地内一般污染区均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氧化技术进行修复。4.3.2.1、药剂分析化学氧化常用的氧化剂有:Fenton试剂、双氧水、臭氧、高锰酸钾、过硫酸钠等,其氧化能力比较如表4.4-3.表4.4-2氧化能力比较表氧化剂Femion试剂过氧化氢臭氧高锰酸盐过硫酸盐氧化能力(V)2.81.772.61.72.6药剂持久性根据活化剂添加比例,可持续数小时〜Id数分/小时1〜2天数周10〜20天类型5〜15%溶液液体气体固体/溶液20〜50%溶液优点氧化点位高;适用污染物范围广,无选择适用污染物范围广;反应产物氧化点位咼;适用污染反应受pH值影响小;分解双倍①适用范围广,包括氧化溶剂,汽油组

氧化剂Femion试剂过氧化氢臭氧高锰酸盐过硫酸盐性;反应速度(扩散控制,k>109molL/s);处理彻底,矿化为CO2和H2O;残存的H2O可自然分解为O2,为微生物繁殖提供电子受体;原料检单便宜。是水和氧气,无二次污染。物范围广;③分解产物包括氧气,有助于生物分解。的碳化合物;③稳定性高,持久性长。分,PAHsSOD低,处理有机质含量较咼的土壤有效;反应消耗量较少;持久性长,利于地下运输;缺点在碱性环境修复效果受限制;反应产生热与气;受到土壤中其他物质的影响。氧化点位低;反应产生生执与气;―1—*八、、JM9极不稳定,半衰期短;有效距离短。非常不稳定,半衰期短;饱和层中有效率经非常小;受压含水层中应用时需压力释放。SOD值较咼;反应消耗量较大;工业级含有金属杂质(铬、镍等),带来潜在影响;反应产物MnO2沉淀,阻塞井口或影响土壤渗透性;污染地下水。需要活化,加热至45°C或者添加催化剂;与土壤中天然有机质的反应有限。4.3.2.2、氧化剂的选择根据上述对常用氧化剂的介绍可知,臭氧虽然对目标污染物修复效果较好,但在土壤中和地下水中的有效半径小,输入工艺较困难,且使用过程中很难控制其扩散,而且臭氧需要现场制备,增加施工的危险性,故本项目中不建议使用臭氧。芬顿试剂以及活化过硫酸盐对场地内的目标污染物均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两者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任何一种氧化药剂,均能达到修复效果。4.3.2.3、实验室小试根据所比选出的药剂分析结果、进行了现场污染土壤的小试实验验证。(1)实验目的1)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场地化学氧化修复所选药剂对土壤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投加比;2)通过小试实验,确定场地化学氧化修复所选药剂对地下水的去除效果以及投加比。(2)试验条件根据我方多次试验论证,试验条件如下时,修复效果较好。土样:100g,芬顿试剂(H2O2总含量10%,FeSO4总含量2%):24mLH2O2(30%)+3.6gFeSO4・7H2O+10mLH2OCaO+Na2S2O8(CaO总含量80%,Na2S2O8总含量99%):0.5gCaO+2gNa2S2O8(3)实验结果:见下表表4.4-4实验结果实验条件编号实验前(单位:mg/kg)试验后(单位:mg/kg)(芬顿试剂)试验后(单位:mg/kg)(CaO+Na2S2O8)苯乙苯苯乙苯苯乙苯111.8200.6ND1.2ND1.24218.3248.8ND1.37ND1.4538.7124.5ND0.85ND0.924214.5168.220.74.222.55.35124.8486.417.674.416.877.6612.9574.10.1281.30.7171.67187.5287.818.22.414.52.1884.2146.35.70.786.30.64从试验结果可得,(1)当土壤中污染物在较低的浓度时,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更能体现优势;(2)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增多,化学氧化法效率变低,就不能彻底氧化土壤中的污染物,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较多,当污染物浓度足够高时,化学氧化法处理后的土壤污染物仍超标;(3)芬顿试剂与CaO+Na2S2O8本场地的修复污染物均均有修复效果,均可作为本修复项目的修复药剂。综合考虑修复效果、修复成本、药剂运输条件等因素,本次场地修复建议采用CaO+Na2S2O8.4.3.2.4、化学氧化修复设备图4.4-5是土壤化学氧化一体机,可用于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技术土壤修复,图4.4-6是土壤化学氧化一体机的工程实践,修复效果良好。13比OTU卜轴怙13比OTU卜轴怙■机帅桃陞朗t送机图4.4-5土壤化学氧化一体机图4.4-6土壤化学氧化一体机工程实践5、场地修复方案技术设计本方案根据对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筛选及修复技术可行性分析,将重污染区(污染超5倍及以上)及一般污染区(污染5倍以下)分开治理,重污染区采用异位热脱附技术,一般污染区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氧化技术进行治理。5.1、异位热脱附技术工艺设计5.1.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重污染区域。5.1.2、工艺原理热脱附技术是指在负压条件下,利用间接热交换技术,在绝氧的情况下,将污染介质及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使其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中挥发或分离的技术。5.1.3、工艺流程

5.1.4、工艺参数根据污染物的沸点设置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本项目污染物的沸点见表4.3-2,沸点最高的为苯并(a)芘,沸点为475°C,因此可控制热脱附设备温度在500C左右,停留时间30分钟左右即可达到修复的目的。5.2、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工艺设计5.2.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一般污染区域。5.2.2、工艺原理原地异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原理:将污染土壤清挖至处置区内,经过预处理

后,向污染土壤中加入氧化剂,并利用修复设备对土壤及氧化剂进行充分混合搅

拌,使得氧化剂与土壤得到均匀且高效的混合,使氧化剂与场地土壤中的目标有

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终满足场地修复目标值的需求,从而达到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目的。5.2.3、工艺流程根据场地土壤污染特点,原地异位化学氧化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化学I讹a土堀养护自检音格土博冋填污樂区域现场肪坡甲出验收址和:化区理设育伞区哑现t讯豳土填预赴湮:化学I讹a土堀养护自检音格土博冋填污樂区域现场肪坡甲出验收址和:化区理设育伞区哑现t讯豳土填预赴湮按污染磬单吨分类亨殛■il融圾J申洗氧化护除晒图5.2-1原地异位化学氧化主要工艺流程5.2.4、工艺设计参数根据以往类似治理经验、小试实验可以确定化学氧化药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具体的加药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中的中试和自检结果调整。本项目土壤修复建议使用生石灰+过硫酸钠进行化学氧化。表5.2-1药剂配比修复方法、主鑿成分药剂规格・反应机理「川尬投加比》土冇無80%'作为供化捌及卷化反圈的程定剂,使氧化反应温利进行•-般污染区匕壤修复亠0.5%^过韓酸钠99%-遇木形成具冇强氧化件的拎畢门山崔时污染物进行代化際解」2%v5.3、地下水风险管控技术设计根据地下水污染地块区位置、污染范围和污染深度,同时结合污染物地块区域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地块阻隔的范围和深度。地下水阻隔技术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阻隔材料的性能、阻隔系统深度、土壤覆盖层厚度等,要求如下:阻隔材料:阻隔材料渗透系数要小于10-7cm/s,阻隔材料要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抗老化性,具有强抵抗紫外线能力,使用寿命30年以上,无毒无害。阻隔材料应确保阻隔系统连续、均匀、无渗漏。本场地的阻隔材料计划采用高防渗水泥。阻隔系统深度:通常阻隔系统要阻隔到最大污染深度以下,否则会消弱阻隔效果,结合场地地下水污染情况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阻隔系统的深度要深入不透水层。(3)覆盖层厚度:因场地用地计划是作为道路使用,因此本次方案不另设置覆盖层,但若污染地块及附近区域位于绿化带等未硬化路面或硬化厚度较小的区域,应进行补充硬化。定期对污染阻隔区域进行监测,防止渗漏污染。对阻隔系统的监测主要是布设地下水监测井,监测井分别设置在阻隔区域的上游、下游和阻隔区域内部。通过比较分析流经该阻隔区域内外的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含量变化,及时了解阻隔区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适时作出响应,防止二次污染。(5)风险管控目标值表5.3-1地下水风险控制值(mg/L)序号关忙污.染物•凤呛拎制他i乙苯,508^5.3.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钻机就位调直*I预去沉I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喷浆提升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清洗I移至"1^—桩位5・3・2、工艺设计参数地下水阻隔墙采用搅拌桩工艺设计:搅拌桩水泥含量不得小于土重的12%(质量比),水泥用量控制在15%~20%之间。(2)搅拌桩可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1:0.5左右。压浆提升速度控制在0.5m/min,不得超过0.5m/min。水泥土搅拌桩间距控制在30cm,桩与桩之间咬合为15cm。连续施工,桩塔接穿插交叉施工,相邻两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小时。施工过程中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下50cm,恢复供浆后再搅拌提升。6、修复工程设计6.1、工程施工目标6.1.1、工期目标根据合同及业主方要求,60天内完成污染场地处理并提交验收报告。6.1.2、质量目标(1)施工中工程边坡支护、土方等土建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2)现场和修复后的土壤达到《丹凤北路北延工程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所确定的修复目标及相关修复验收规范合格标准,通过建设单位验收。(3)在挖运、修复治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对于工程、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避免可能的二次污染风险,并对修复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负责。(4)本工程土壤修复施工后必须做到“完工清场”,施工造成的基坑及场地不平整均由承包人及时负责回填及平整、回复到修复前原样貌,围挡等也要恢复到符合业主要求的样貌。(5)本工程质量保修责任依照建设单位与治理单位约定最终确定。6.1.3、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因工死亡责任指标为零,轻伤频率1.5%。以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及急性中毒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及火灾伤亡事故。6.1.4、环境保护目标现场固定源及无组织排放源需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要求;现场废水:水污染排放标准: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的要求后,纳管排放施工期间噪声控制标准:昼间<70dB,夜间<55dB现场扬尘排放达标:现场施工扬尘排放达到丹阳市相关管理要求。

6.2、项目部组织机构及职责6.2.1、项目组织机构根据本项目特点,我方项目组织机构设计如图6.2-1所示,我方组建的项目管理结构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在项目保障层的指挥和协助下,统管整个项目的补充调查和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及现场施工的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安全管理等。项目经理下设技术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根据分项工程设有清理运输作业班组、支护降水作业班组、测量定位作业班组、土壤修复作业班组、设备维修保障作业班组、分析测试作业班组、废水处理班组、其他作业班组。|atffiflSMiiPrdniHSFa更日免啦m业朗n規断年比任坐sti|叶樹国就昨晦n±mte*iwsa地不京硕“SMtfiJI冰扫宦柞卿n巫用去晖陶tl6.2.2、项目组织机构主要岗位职责根据本场地的特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等项目组成员的职责划分如下:(1)项目经理1)贯彻执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2)经授权组建项目部,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并配备管理人员,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组织项目部开展工作;3)负责在本项目内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4)确定项目管理的目标和方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负总责,主持编审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制定总体质量规划;5)严格履行与业主单位签订的合同和与公司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并进行阶段性目标控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6)及时、适当的做出项目管理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重大技术方案决策、财务工作决策、资源调配决策、工期进度决策及变更决策等。(2)技术负责人1)统管场地补充调查和评估项目组和修复方案编制项目组,并对工程技术质量负总责。2)组织编制补充调查和评估方案并完成专家评审及环保局备案;组织编制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并完成专家评审及环保局备案,组织编写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并取得相关部门的认可;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验收标准的要求严格控制现场的施工质量;4)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有技术责任、检查监督责任,进行修复工程质量的最终控制;5)定期组织召开技术质量例会,召开质量分析会;6)参加业主组织的各种技术、质量会议;7)参加施工调查,组织施工复测,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按规定报批后组织实施;8)负责向施工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指导、检查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复核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施工;9)检查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技术交底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纠正作业现场的违规操作;10)编制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工程的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技术管理部门报审;11)组织编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12)组织安排做好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收集整理工作,及时编写施工技术总结,及时完成竣工文件的编制工作。(3)现场负责人1)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机械设备资源及相关药剂;2)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活动,管理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3)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活动,管理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4)协调各作业班组之间的进度矛盾及现场作业面冲突,使各作业班组之间的现场施工有序合理的进行;5)具体项目的进度管理,从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和进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如期施工;6)进行施工质量的过程管理和控制,对施工的施工质量负责;7)进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本项目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达标。(4)场调工程师1)负责场地补充调查和评估修复方案编制工作2)对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的编制提供支持。(5)环保工程师1)参与修复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及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2)参加项目污染修复方案的技术论证,参加环保设备的选型,监督检查土壤修复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工程竣工验收工作;3)监督项目环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指导、跟踪解决,确保项目不产生环境污染事故;4)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知识,对新员工进行入职环保知识教育,以增加员工环保知识,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并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6)岩土工程师1)完成场地基坑支护方案的编制工作及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2)有效、动态地对现场施工过程管理;3)编制支护、降水、土方清挖等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每道工序按技术要求施工,最终形成优质产品;4)落实项目施工作业进度计划,确保计划科学管理,并随工程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具体实施计划安排,以保证总进度计划的落实;5)负责不同阶段施工场地和临时堆放场地的协调与管理;6)负责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环卫环保管理工作。(7)修复工程师1)参与修复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及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2)为污染修复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3)解决污染修复过程中突发的技术问题。(8)分析测试工程师1)对场地补充调查过程中的样品进行采样、分析及送样。2)对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过程中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监测,保证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3)对污染场地内的大气、土壤和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监测,避免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过程中对场地内外的环境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4)负责购置和维护相关的分析测试仪器,保证分析测试数据的可靠性;5)负责现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现场小试和中试试验采样分析。(9)测量员1)及时了解施工部署及相关技术方案及文件,组织制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清理现场测量定位方案;2)会同业主单位一起对红线桩测量控制点进行实地校测;3)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4)与相关施工环节等方面密切配合,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5)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收工作,并要在审查测量放线方案和指导检查测量放线工作等方面加强工作,避免返工;6)准确地测设标高;7)负责及时整理完善基线复核、测量记录等测量资料。(10)施工员1)协助现场负责人负责责任区域内的生产组织安排,编制相关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2)监督各施工作业班组按规范、方案施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全面合理,有效实施方案,保持施工现场安全有效;3)负责责任区域内的现场平面布置安排;4)协调各施工作业班组的进度、质量、安全,执行总的施工方案;5)提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措施,并组织实施;6)督促施工材料、设备按时进场,并处于合格状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7)与设备管理员密切配合,做好责任区域内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8)按时准确记录施工日志。(11)质量员1)协助技术负责人搞好本工程的日常生产质量管理工作;2)深入施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现行的有关规定和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给予指导,对违反质量或不符合设计方案要求的施工有权提出制止,并立即上报技术负责人处理;3)按时完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清理、修复的质量检查和把关工作,及时完成原始报表的整理和验收工作;4)对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清理、修复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并提出整改措施;5)参与各种材料和竣工的检查、验收工作,并对质量评定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12)资料员1)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2)负责按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并按国家规定编目建档。3)负责编制施工技术资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4)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归档和移交。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负责项目部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回收、借阅、传阅工作,并及时传达;6)建立健全文件和资料有效控制和各种记录,防止文件和资料顺坏、丢失;7)协助配合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事务性活动。(13)材料员1)熟悉相关图纸、方案及现场,对工程所需材料有一定程度的理解;2)根据项目部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方面的评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14)造价员1)熟悉相关图纸、方案及现场,对工程合同和协议有一定程度的理解;2)参与各类合同的洽谈,掌握资料做出单价分析,供项目经理参考;3)及时掌握有关的经济政策、法规的变化,如人工费、材料费等费用的调整,及时分析提供调整后的数据;4)正确及时编制好施工预算,正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做好工料分析,并及时做好预算主要实物量对比工作;5)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技术变更和签证单,并依次进行登记编号,及时做好增减账,作为工程决算的依据。6)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各类经济预测工作,提供有关测算资料;7)正确及时编制竣工决算,随时掌握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做到心中有数。6.3、项目施工总体部署本方案结合工程现场情况以及工期的要求,依据调查报告中给出的污染种类污染范围、污染类型和工程量编制的修复技术方案为依据,编制本项目的施工总体部署,具体的施工部署将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过程进行调整。将现场施工工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验收阶段三大部分。6.3.1、准备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的项目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项目部的组建、专项方案的编制施工项目部的组建工作包含临建和场内道路的建设、机械设备的准备、人员的配备和材料的准备。编制的专项方案包括基础资料调查、污染土壤清挖方案、污染土壤转运、储存方案、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现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现场降排水施工方案现场回填方案、现场地下水修复施工方案、现场废水处理方案、现场二次污染防治方案、环境监测方案、安全文明方案和应急预案方案等。场区基础资料调查包括:前期补充调查和评估、修复方案等基础资料、现场踏勘、相关技术和现场情况交底等。6.3.2、实施阶段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及场地调查报告给出的污染种类、污染范围、污染类型和工程量合理安排土壤修复施工顺序。6.3.3、验收阶段根据本工程验收方案,完成场地的验收工作。6.4、场地主要施工设计本场地现场施工主要包括场地前期准备、测量放线、清挖施工、基坑降排水、基坑支护、污染土壤修复施工、基坑回填等。具体的施工工艺工法和设计将会在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详细论述,本方案仅给出部分施工设计建议。6.4.1、前期准备项目的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前期技术准备、质量准备计划、试验准备计划、周边协调准备计划等。施工准备包括组建施工项目部;劳动力、机械、材料准备;场地围挡;现场临建的搭建等工作;前期技术准备主要包括:(1)组织各专业施工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参加设计交底,领会设计意图,及时办理洽商。(2)明确工程内容,分析工程特点,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要求及标准。(3)针对工程各分项、分部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书面技术交底,培训操作工人。(4)进场后组织对场区内污染情况的补充调查,以便复核和进一步了解场区内土壤、地下水污染状况。试验准备计划包括加强材料的进场检验、确定见证试验室以及建立现场试验室,配备相应的试验器材,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各项器材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检测等。周边协调准备计划是指施工项目部将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周边居民的沟通与协调,取得相关政府部门及群众的支持,为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6.4.2、场地土壤清挖、堆放根据场地修复总体思路及调查结果,场地污染土壤分为重污染区及一般污染区。场地应根据污染类型及污染程度的不同,分区清挖、分类堆存。主要的清挖施工流程如下图。6.4.3、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施工场地污染土壤主要施工机械如下:(1)挖掘机、筛分斗,进行土壤预处理;(2)挖掘机、土壤化学氧化处理系统,进行土壤的原位-异位化学氧化(3)挖掘机、土壤热脱附处理系统,进行土壤热脱附修复;(4)建筑垃圾高压冲洗设备1台,用于对建筑垃圾的高压冲洗。6.4.4、场地污染土壤修复后处置场地污染土壤修复后交由业主方作为路基使用。6.5、场地内拟投入的设备仪器、材料及人员安排计划场地内拟投入的设备仪器、材料及人员安排将会在施工组织方案上详细说明。6.6、修复效果评价6.6.1、土壤修复效果评价效果评估的范围为污染地块所有区域,包括需治理修复的区域及非需修复区域。效果评估的对象包括评估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等。效果评估的目标是风险评估报告里确认作为治理修复方案里的吸附目标值。6.6.1.1、评估时限1、对于基坑清挖部分的效果评估,应在基坑回填之前进行评估;2、对于拟原地回填的异位处置土壤的修复,应在回填之前进行评估;3、对于不进行回填的异位处置土壤修复,可择机一次性或分批次进行评估。6.6.1.2、采样布点要求1、污染土壤清挖区采样布点应对清挖范围基坑内部和边缘的原址土进行布点采样,采样点位于基坑底部和侧壁,以采集0~20cm的表层土壤样品为主,必要时也可采集深层样品。对于本项目来说,特征污染物大多为挥发性有机物,土壤样品的采集深度应大于0.2m(表层裸露土壤以下)。布点方法,坑底表层应采用网格布点法,采样数量不少于表6.6-1规定的数量。侧壁土壤采样布点在横向上可采用等距离布点方法,根据边长按照确定采样点数量,不得低于表6.6-2规定的数量。表6.6-1坑底表层采样点数量表6.6-2侧壁采样点数量时,分层取样。间距在1m到3m。2、修复后土壤采样布点可采用系统随机或者专业判断等方式进行布点,每个样品代表的土壤体积不应超过500m3。原址回填的,每个样品代表的土壤体积不应超过200m3。3、非修复区域布点非修复区域原则上采用判断布点,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网格布点法。6.6.2、地下水管控效果评价6.6.2.1、地下水评估的范围、对象和目标地下水效果评估的范围是修复方案中明确的地下水管控范围,管控的对象是管控地下水,风险管控目标如下表。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常规定期监测,风险管控期满进行终期评估。7、环境管理计划在修复过程中应做好环境管理、监测,同时做好二次污染防治和突发情况的环境应急措施。7.1、修复工程监测计划7.1.1、环境监测依据及原则(1)监测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26-20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1.2、监测原则(1)环境监测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应根据本项目环境管理各阶段特征,与环境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工程验收的目的和要求紧密结合。(2)环境监测应包括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监测两项。(3)环境监测应妥善处理好环境调查监测、治理修复监测、工程验收监测的相互关系,确保监测结果的协调性、一致性和时效性。委托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对本项目的修复效果及修复过程中产生排污情况定期进行监测,以保障修复工程顺利完成并通过丹阳市环保局的验收。为了加强场地环境管理,对污染土壤清挖、运输和修复过程中排放的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确保该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治理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环境监测技术措施。7.1.3、环境影响监测计划7.1.3.1、环境影响来源分析

为保证本修复工程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不良影响最低,需根据修复工程各施工环节包括土方开挖、运输、堆存、处置和土壤地下水修复治理全过程进行环境监测。表7.1.1各施工环节环境影响及其来源分析编号施工环节主要环境影响影响来源备注1土方开挖大气土壤有害气体、机械扬尘废气、粉尘、扬尘2水基坑降水3噪声施工机械、现场人员4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石块等5土方运输大气土方装卸、运输车辆废气、扬尘6水车辆清洗废水7噪声车辆运输、现场人员8土方堆存大气土壤有害气体、储存和预处理废气、扬尘9水堆存渗水10土壤预处理噪声机械搅拌、现场人员废气、扬尘11大气土壤有害气体、筛分过程、处理12水堆存渗水13土壤地下水修复治理噪声施工机械、现场人员药剂、渗水14大气土壤有害气体、修复治理过程15水药剂准备过程、土壤养护过程施工机械、现场人员7.1.3.2、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计划根据上节对土方开挖、运输、堆存、处置和土壤地下水修复治理过程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本章将有针对性地对整个施工过程环境影响进行监测(1)水环境影响监测本修复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居民区的水环境影响主要为地表水环境影响,即是修复施工现场的废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周边环境的地表水水体中,对周边环境地表水造成污染。根据现场踏勘和场地前期调查资料显示本修复场地周边居民区饮用水都为市政自来水,不存在饮用地下水现象,故本修复施工现场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地下水环境不存在较大的环境影响。为保障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生活环境需要对修复施工现场周边的地表水定期采样监测地表水水质变化情况。本修复场地周边的地表水环境主要为北侧大运河。1)地表水监测布点地表水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2)监测周期地表水采样频次为每1个星期监测1次,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修复施工场地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3)地表水监测采样工具地表水采样工具由地表水取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