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本章关注1、课程标准的意义及功能。2、化学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3、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4、高中化学课程的结构。中国第一本化学教材《化学鉴原》
案例研究案例思考通过查阅资料完成问题?对比与现代教材存在什么样的区别?思考探讨化学教材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思考新课程在设计上又哪些特别之处?第一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设计
一、课程标准的意义、性质、作用和功能1、意义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的编制、实施、检查、评价、管理等进行原则性说明和规定的文件,其本质是体现既定课程观念的规则集合体。2、性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3、组成课程标准包括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条件、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和说明。4、作用课程标准能帮助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和管理人员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及其结构,明确有关的工作原则。5、意义课程标准是对上述内容原则规定,并不包含具体细节。因此其本身并不能代替教材。二、高中化学课程的设置背景(一)化学课程的起源化学课程的“功利价值”十分引人注目。19世纪中叶,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竭力主张在学校中设置化学和其它科学课程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中国的化学教育始于清末,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徐寿。资料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者——徐寿徐寿(1818-1884),徐寿一生共译书17部,105本,168卷,共约287万余字。其中译著的化学书籍和工艺书籍有13部,反映了他的主要贡献。徐寿所译的《化学鉴原》等六部著作与其子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合称"化学大成"。《化学鉴原》(1877年)影响较广,书中概述一些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性质。《化学鉴原续编》内容是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是专论无机化合物的,其中叙述到1875年发现的新元素镓(Ga);徐寿化学译著:《化学考质》是译自德国伏累森纽斯(R.Fresenius,1818—1897)的定性分析;《化学求数》(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等书。1877年出版的《化学鉴原》——元素表页《化学鉴原续编》徐寿与中国近代工业徐寿(1818-1884)和华蘅芳(1833-1902)都是江苏无锡人。1862年初,二人同为曾国藩保荐,入安庆内军械所。二人合作,参照外国文献资料,徐寿设计,华蘅芳推导计算,提供准确数据,制造了一台轮船汽机。这是近代中国人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1864年1月,二人又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徐寿设计的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通过徐寿的化学史实我们能如何发掘其教育价值,在课堂上如何使用?思考新课标如何在课程结构设计中突出化学史等人文教育理念的?问题思考
(二)化学课程的作用1、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化学过程工业(化学过程工业指利用化学反应和过程来制造产品的工业。)占国家生产的重要部分。生命科学技术、材料化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技术,是21世纪社会的重要支柱和发展动力。(2)化学联系着物理学、生物学,形成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柱和轴心,是重要的轴心科学之一。(3)化学社会化、社会化学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资料《走向第二轴心时代》“我们这个时代,似乎也正在酝酿一系列巨大的变革。已有人把这个时代称为“全球时代”,也有人称之为以电脑技术为标志的“第五文明时期”。这两个称呼恰如其分地点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相互关联的两大特征:一是人类生活全面的全球化,二是高科技渗透和支配人的日常生活。”2、化学课程的功能价值理论(1)化学课程是提高学生科学技术素养,满足社会在人才和公民教育方面的需要。(2)化学探究可以从特定的角度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品质发展,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高中化学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概念类比课程目的是课程标准制定者对课程运行方向和总目标的概括的原则性规定。课程任务是由社会提出的,其决定着课程的目的。2、决定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学科功能特点、教师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等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和发展需要,以及学校的条件、培养目标。根本而言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3、化学课程的核心功能★核心功能是人的素质的发展。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里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方面。★高中化学课程目的包括下列方面:以化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个性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一)内涵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从学生为了的发展出发,努力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这个基本出发点的重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则是实现上述基本出发点的基本手段、策略和途径。(二)要素1、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即所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课程人文精神的根本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即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又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资料“人本主义”与“全人教育”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二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人本主义”溯源从自然人性论出发,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理论来源。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全人教育”溯源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和谐就是善”,裴斯塔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论”,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想。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家和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从人性和人的自由出发,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了造就“完全的人”的教育目标。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倡导儿童中心主义。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认为培养完美的人(perfect
man)、完整的人(acompletehuman
being)、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极力推行通才教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整体发展;罗杰斯则明确主张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thewholeman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全人教育”应该由六个方面组成,即“真、善、美、圣、健、富”
。全人教育的教育观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素养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养成、发展的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1)科学素养组成(四个层面六个要素)意识层面——科学精神哲学层面——科学观念认知层面——科学知识行为层面——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实践能力3、努力实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1)要素组成时代性:内容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选择性: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课程强调多元发展性。(2)基础性内涵a、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b、为全体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打好基础c、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d、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五、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从大纲结构看《高中化学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从具体内容来说,《高中化学标准》由课程性质说明、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结构说明、课程目标说明、各模块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七个子系统组成。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基本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所学院的科学素养课程性质说明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设计思路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目标说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的要求★高中化学课程的总目标★知识与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领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的发展目标课程结构说明★课程的模块结构★各模块的学分和学时各模块内容标准必修模块总要求★必修模块选学要求选修模块总要求★选修模块选学要求各模块内容标准及活动与探究建议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图2-1《高中化学标准》系统联系图第二节高中化学课程的结构一、课程结构的发展及其趋势(一)内涵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要素之间相对未定的,具有一定规律的联系方式和组织执行。指学校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内部的结构和教材单元的结构三个维度。(二)要素
课程结构的纵向维度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等形成,其反映着课程整体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式等要素的相互联系。
课程结构的横向维度统称是用课程(设置)计划来描述,课程计划规定着学科和活动的组合方式、学科的划分和组合以及活动的划分和组合。(三)建立步骤5、根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教学环境初步对结构进行调整、整合、优化,最终确定课程结构方案。1、确定课程目标。2、确定课程内容,再把其划分为不同的单元。3、确定各结构单元的权重形成课程的初步结构。4、确定课程的活动方式结构。(四)发展趋势1、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精选、更新、优化和整合。2、加强有利于养成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和实用技能课程。3、信息技术跟各科目整合、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4、增加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课程类型多元化等等。资料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信息素养的意义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资料校本课程
“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Section A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动物二章鹭鸶教学设计冀教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策略与计划试题及答案
- 广播设备维护合同
- 2024年高校辅导员招聘考试的职场人脉管理与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教学设计
- 重点突破 2024税务师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习题及答案 项目3练习题
-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十三课美食耀中华1教学设计 华中师大版
- 文史研究承包协议
-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课件自考版
- 中年职业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蒸汽使用管理制度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江苏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知识竞赛(理工科学生)校内选拔赛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区(县)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 浪潮在线测评多少道题
- 国开2024年秋《经济法学》计分作业1-4答案形考任务
- 废蓄电池回收管理制度
- 重症医学科专科理论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