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干细胞_第1页
第七章 干细胞_第2页
第七章 干细胞_第3页
第七章 干细胞_第4页
第七章 干细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干细胞第一节干细胞概述第二节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第三节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第四节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第一节干细胞概述

一、干细胞(stemcell)的概念二、干细胞的特征三、干细胞的分类四、干细胞分化发育的途径

五、细胞因子

一、干细胞概念

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能产生表现型和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同时还能分化为祖细胞。即这些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从而构成有机体各种复杂的组织和器官。

二、干细胞的一般特性发育的全能性或多能性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长的生命周期及相对慢的增殖速度极强的再生能力易操作性

1、发育的全能性或多能性

ES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适当条件下,在体外长期培养或冻存,也不影响。小鼠ES在实验室已培养10多年。人类ES细胞在体外已传代250代。组织干细胞以前一直以为只能分化出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目前的研究已发现可分化成来源以外组织的细胞。如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细胞、少突胶质细胞、血细胞、肝细胞、肌细胞等。但多数组织干细胞是单能性的,如生精干细胞。2、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

成体组织的干细胞群相对稳定,干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方式在完成组织细胞更新补充的同时,也使干细胞池保持稳定。如果在干细胞水平出现DNA复制错误,这些变异的遗传信息将随着不对称分裂而扩大到整个干细胞群,导致异常分化和细胞功能紊乱。3、长的生命周期及相对慢的

增殖速度

不同组织干细胞自我更新速度不同,如小肠和造血系统的上皮细胞更新速度较快,约12小时。但肝干细胞只在受损伤较重的情况下,才激活和分裂。神经干细胞长期存在在神经组织中,不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在机体稳定状态下,组织细胞数量的保持和补充主要是定向祖细胞。干细胞只是在必要时分裂补充定向祖细胞。相对祖细胞,干细胞分裂速度慢。4、极强的再生能力

多数干细胞都有参与组织再生和修复的能力。个别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实验中具有分化潜力,但在体内,就没有这个能力,认为缺乏干细胞分化的环境和条件,所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不能修复。

5、易操作性干细胞容易在体外培养,为各种遗传操作创造了条件。如基因转移、基因打靶等都不影响干细胞的发育潜力。如利用ES细胞做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三、干细胞的分类

以细胞分化能力来分:1、单能干细胞2、多能干细胞3、全能干细胞以细胞来源分:1、胚胎干细胞(ES、EG)2、组织干细胞(成体干细胞)1、单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细胞分化或密切相关的两类细胞分化。如皮肤上皮干细胞。这个概念以后是否能存在?2、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stemcell)

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细胞的潜能,但不能形成完整有机体。如小肠干细胞可分化为上皮细胞、腺细胞等。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形成12种细胞。3、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stemcell)能分化成各种细胞,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潜能。如受精卵和胚胎干细胞。

四、

干细胞分化发育的途径

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分化细胞干细胞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但分裂不频繁,数量保持稳定。定向祖细胞增殖能力有限,有一定的分化潜力,是干细胞最终形成某种分化细胞的祖先细胞(progenitorcell)。分化细胞的分化标记基因全部表达,没有继续分裂能力,寿命较短。也有例外如神经细胞寿命长。

干细胞祖细胞分化细胞是否表达分化标记蛋白没有开始具备有增殖能力无限有无自我更新能力无限无无产生分化后代的能力有有限无参与受损组织的再生能力长期有暂时有无

五、干细胞不对称分裂

不对称分裂:干细胞分裂产生2个细胞,1个为干细胞,另一个为祖细胞,然后由祖细胞产生分化细胞。如多数无脊椎动物。对称分裂(群体不对称分裂):从单个干细胞看,干细胞分裂产生2个细胞,或者都是干细胞,或者都为祖细胞,为对称分裂。但从干细胞群体看,平均每个干细胞仍为不对称分裂,如哺乳动物。六、细胞因子与干细胞微环境

细胞因子在传递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有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ILs)、干细胞生长因子(CS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1999年Goodell分离出小鼠肌干细胞,体外培养5天后,与少量的骨髓间质细胞一起移植入小鼠中,结果肌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这个现象称为干细胞横向分化,认为是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干细胞微环境(干细胞壁户,Niche)对细胞分化起很重要的调控作用

第二节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一、胚胎干细胞的概念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历史三、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建系技术四、定向诱导分化五、胚胎干细胞系基本特征一、胚胎干细胞的概念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nnercellmass,ICM)(大约140个细胞)分离来的(ES细胞)或从生殖嵴分离的原生殖细胞(EG细胞),经体外抑制分化培养,所获得的具有保持未分化状态的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组织。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剑桥大学Evans和Kaufman以及美国Martin实验室独立从小鼠囊胚分离可在体外培养的正常干细胞,名为EK细胞。开创了ES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时代。在此后胚胎干细胞在其他动物的分离和建系却受挫折,到80年代后期才有所突破。20世纪90年代美国Matsui等从小鼠9天的胚胎生殖嵴建立了生殖细胞系,称EG细胞系,以后其他动物也相继建立ES和EG细胞系。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Thomson等利用36枚新鲜或冻存的人工体外受精的胚胎,获得人的ICM细胞,建立了5株ES细胞系,以后从流产的胎儿培养出EG细胞系。这两个细胞系的建立和应用可能涉及社会和伦理问题,应当引起重视。1981-2000年,建立猪、牛、兔、绵羊、山羊、鱼、仓鼠、恒诃、河猴、人ES细胞系。三、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建系技术

1、抑制分化培养2、ES细胞的分离培养3、EG细胞的分离培养1、抑制分化培养由于早期细胞离体后极易发生分化,所以首先阻止其分化,确保全能性是关键。细胞分化抑制物是饲养层细胞、条件培养基和分化抑制因子,抑制分化培养方法有2种。1)饲养层细胞培养法2)无饲养层细胞培养法饲养层培养法分离的细胞生长在小鼠饲养层上(一种用射线照射或者加入有丝分裂抑制剂如用丝裂霉素处理的成纤维细胞层,成纤维细胞不能分裂,但能分泌LIF)。

操作比较麻烦,但成功率高,是早期培养的首选方法。无饲养层培养法在培养基中加入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介素6或条件培养基如2-3周龄幼年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2、ES细胞的分离培养基本培养液:15%-20%小牛血清、0.1mmol/l旈基乙醇和双抗的DMEM液。将囊胚接种到铺有饲养层的培养皿中,培养2-3天分离ICM细胞。

免疫手术法常规培养法3、EG细胞的分离培养

在解剖镜下取生殖嵴,接种到饲养层细胞上,细胞分裂增殖,消化后再培养。

四、定向诱导分化细胞诱导分化是细胞与其微环境相互间复杂而精密协调的分子细胞学过程。60年代已知诱导现象。谱系分化:经过谱系祖细胞、谱系定型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的分化全过程。会出现不稳定的过渡细胞。用于基础研究。定向分化:控制ES细胞定向产生单一类型的终末分化细胞。用于细胞移植和治疗。定向诱导的体细胞有:造血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胰岛细胞、生殖细胞。

四、定向诱导分化诱导物有两类:1、诱导细胞可逆性的轻度损伤。如无机物、有机酸、醇、氨水或缺钙的盐水等。渗透压改变,造成神经细胞分化。2、与被诱导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介导的细胞分化。类固醇激素、多肽生长因子。诱导物浓度、时间、作用模式可导致不同分化,非常复杂,定向诱导是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热门话题。

五、胚胎干细胞系基本特性体外无限增殖体外产生分化细胞体内产生畸胎瘤巢状生长,有多能干细胞分子标记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正常遗传可操作性形成嵌合体实现种系传递第四节组织干细胞(成体干细胞)

一、组织干细胞概述二、表皮干细胞(ESCs)三、骨髓干细胞四、神经干细胞五、成肌细胞

六、肝干细胞七、成体干细胞研究中存在的问题3一、组织干细胞概述1、概念2、对组织干细胞的认识1、概念

一群分布在成体组织中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潜能的并负有构建和补充某种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细胞的干细胞。对成体干细胞的认识传统观念:人体除血液、皮肤、消化管和肝有再生能力,其他组织没有再生能力;成体干细胞是专能的,只属于某种组织,即造血干细胞只能形成血细胞。最新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可跨越组织和胚层界限如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经射线照射的骨髓,分化出血液细胞。此后发现可分化为肌细胞。表明微环境的改变,造成分化潜能的改变。二、表皮干细胞ESCsESCs的概念ESCs的生物学特征ESCs的鉴别与分离方法

ESCs的概念

存在于表皮内,一生均保持有增殖能力,可增殖分化为表皮中各种类型的细胞。从再生能力角度:表皮中有表皮干细胞、短暂增殖细胞或祖细胞(transitamplifying,TA)、有丝分裂后(post-mitoticdifferentiating,PMD)细胞。

ESCs的生物学特征

自我更新增殖能力慢周期性对基底膜的黏附作用形态学特点定位

在体内表现为可增殖分化形成表皮的全层并维持自身的数量,在体外则表现为克隆性生长。自我更新增殖能力

慢周期体内表现为标记滞留细胞(label-retainingcell,LRC)。在新生动物细胞分裂活跃时掺入氚标记的胸苷,细胞在DNA合成的过程中摄取标记的核苷酸而将标记整合到

DNA中,由于干细胞分裂缓慢,这样的标记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而可长期探测到放射性活性,如小鼠表皮干细胞的滞留标记可长达两年。

对基底膜的黏附作用

干细胞主要通过表达整合素实现对基底膜各种成分的粘附。各种整合素作为受体分子与基底膜各种成分相应的配体结合,如与层黏连蛋白结合的有整合素α1β1、α2β1、α3β1、α6β4,与纤连蛋白结合的有整合素α3β1,与胶原结合的有整合素α2β1。干细胞与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