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重点_第1页
精神病学重点_第2页
精神病学重点_第3页
精神病学重点_第4页
精神病学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种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体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防止的一门学科.2、精神障碍:是一类含有诊疗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性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效损害。涉及: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3、精神障碍的病因:⑴遗传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应激性生活事件:能够成为直接因素。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③经济状况:差别性。④文化背景⑤人际关系⑶人格特性:在不尽相似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性的总和.①精神障碍的易动人格②分裂样人格③癔症样人格④偏执型人格⑤强迫型人格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病理学定义:研究精神症状(对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是精神病学的一种重要分支,是进一步精神病人心灵的钥匙。精神活动是通过外显行为(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体现出来的。2、精神症状的鉴定判断精神活动与否属于正常范畴: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另首先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体现相比较,如性格变化。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然的入睡前幻觉。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⑶症状内容与周边客观环境不相称.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效损害。4、精神症状间的关系及鉴别当拟定某精神症状存在时,应注意:⑴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幻觉。⑵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拟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含有诊疗价值;哪些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⑶注意各症状间的鉴别,如内脏幻觉与内感不适.⑷分析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因素及影响因素。5、常见的精神症状涉及: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和行为障碍、意识障碍和自知力障碍。⑴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大小、形状、颜色、重量、气味、温、痛等。感觉障碍的类型涉及:①感觉过敏:对普通强度的刺激(光、声、触)感受性增高,如更年期综合征.②感觉减退:感觉阈值增高,对强烈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觉(感觉缺失),如木僵、失聪。③内感性不适:体内产生多个不适和(或)难以忍受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拟定位,如疑病症。2)知觉障碍知觉是事物的多个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知觉障碍的类型涉及: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谵妄状态。②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A、按其所涉及的感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幻听:非言语性(机器轰鸣、流水、鸟叫)和言语性(评论、议论、命令、赞扬、辱骂)。幻视:光、色、景象、人物.幻味:特殊的怪味,可继发被害妄想.幻嗅:难闻的气味,如尸臭、焦味、浓烈的刺鼻气味幻触:皮肤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内脏幻觉:对体内某部位、器官一种异样知觉体验,如肠扭转、心脏穿孔、虫在爬。B、按幻觉体验来源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发生于主观空间。真性幻觉:幻觉形象鲜明生动,存在于客观空间。真性幻觉含有感知觉的四个特点,因此患者深信不疑,甚至受幻觉的支配。形象的生动性;存在于客观空间;不附属于自己;不能随自己的意愿而加以变化。C、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效性幻觉、反射性幻觉。①功效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的同时,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时,出现:“你好”的幻觉听.②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出现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到关门声时,看到一种人的形象(幻视)。3)感知综合障碍: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对的的,但对该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①视物变形症:感受到人或物体的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变化。视物显大症,如看到父亲变成了巨人。视物显小症,如看到周边的人都是小人国的人。②空间感知觉障碍:周边事物的距离发生变化,如车离自已很近,但感到离自己很远.③时间感知觉障碍: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对的的知觉体验,如感届时间飞逝,似乎进入“时空隧道";或者感受届时间凝固了,外界事物停滞不前了。④非真实感:感到周边事物和环境变得不真实,如隔一层帷幔,人象木偶,房屋象纸做的,缺少生机活力。⑵思维障碍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含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实践性的特性。思维障碍时这些特性受破坏。思维障碍障碍的类型涉及: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A、思维形式障碍,涉及联想障碍和逻辑障碍。①思维奔逸:联想加紧、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滔滔不绝。②思维缓慢:联想克制,速度减漫,数量减少。③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④思维散漫:内容散漫,缺少主题,一种问题与另一种问题间缺少联系。⑤思维破裂: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少内在乎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特点是单独语句能够对的,但句与句之间缺少联系,因而无法理解其用意。⑥病理性赘述: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描述。⑦思维中断:思维过程忽然中断。体现说话时忽然停止,片该后又重新说话,但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⑧思维被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感到有某种思想不同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行塞入脑中的。若体验到大量的无意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⑨思维化声(思维鸣响、思维回响):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内容变成了声音.(知觉障碍还是思维障碍)⑩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就尽人皆知,毫无隐私可言。如果是通过广播扩散出去的,称为思维被广播。⑾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替代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⑿语词新作:自创某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赋予特殊的含义。⒀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少逻辑性或因果倒置,或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⒁强迫观念:大脑中重复出现某一概念或相似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可体现为强迫性回想、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怀疑等。B、思维内容障碍:多个妄想。妄想是一种病理性信念。妄想含有下列特性:a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b想均涉及患者本人,总与个人利害有关;c妄想含有个人独特性;d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别,也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妄想的分类:①按其来源与其它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是忽然发生,与既往经历、现在处境无关,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涉及妄想阵发、妄想知觉(对正常知觉“顿悟式"赋予特殊意义,如对某人的举止忽然觉得是有某种意义)、妄想心境或妄想氛围(所熟悉的环境忽然变得令他困惑不解,并有不祥的预兆)。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它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如幻听引发的被害妄想。②按照妄想的构造可将其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系统妄想指妄想内容前后互相联系,构造严密、逻辑性较强的与现实生活事件交错在一起的妄想,反之则为非系统性妄想。常见的妄想:①被害妄想:坚信被人迫害。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毒害。②关系妄想:将与他无关的事物认为是与他有关。周边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针对他的。如别人谈话,认为是议论他;别人吐痰认为是贬低他;别人倒垃圾认为是说他是垃圾,要把他扫地出门。③影响妄想: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电波、超声波、特殊仪器或超自然的力量。④夸张妄想:认为自己不凡的才智、伟大的发明、很大的权势、很高的地位、大量的财富或出生名门.⑤罪恶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不可宽恕的罪恶,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⑥疑病妄想:无根据地认为自己得了严重的疾病,虽多次重复检查排除重病可能,但患者仍坚信不移.⑦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对方严词回绝,仍毫不置疑。⑧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已不忠,有外遇。⑶注意障碍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一定对象的过程.注意障碍的类型涉及:①注意增强:为主动注意增强.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对环境保持高度的警惕,过分地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有疑病妄想的患者过分注意自己身体的多个微细变化,常出现感觉过敏。②注意松散: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减少。③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削弱。④注意转移: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减少,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⑤注意狭窄:注意范畴缩小,注意于某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⑷记忆障碍记忆是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涉及识记、保持、再认或回想三个过程。记忆障碍的类型涉及:①记忆增强:病态的增强,对病前不能记起或不重要的事都能回想起来。②记忆减退:从近事记忆发展到远事记忆。近事如:刚见过的人、刚吃过的饭;远事如:结婚日期、有几个孩子。③遗忘:对以往一段时间的经历部分或完全不能回想。涉及: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和界限性(心因性)遗忘:对以往一段痛苦经历不能回想,如被强暴。④错构: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回想。⑤虚构:将未曾经历过的事件认为是自己经历过的。⑸智能障碍智能是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是进行有理智的思考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的或综合的能力,其涵义涉及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能必须在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中才干体现出来,并因问题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能力,如体现为理解力、分析力、计算力、发明力等。普通所讲的智能的高低,是对智能的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智能的某个方面超常发展或受损并不表达智能高或低。如“白痴学者”,在某个方面(如推算日期、记忆枯燥的文字)远远强于普通人,但其综合智力仍明显低于常人。而神经症患体现记忆力减退,但其综合智能仍正常,因此不认为是智力减退。原则化的智力测验工具是韦氏(Wechsler)智力量表,以智商(IQ)表达。IQ=心理(智力)年纪÷实际(生理)年纪×100WAIS智力等级分类智力等级IQ范畴比例%备注超高智130以上2。2高智120~1296。7聪颖110~11916。1中智中档90~10950。0中智愚钝80~8916.1中智临界70~796.7智力缺点69下列2。2智能障碍的类型涉及:①精神发育迟滞:在生长发育成熟之前(18岁),大脑的发育由于多个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根据智能损害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②痴呆: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方面受损。由脑器质性病变所所致的智能损害称痴呆或真性痴呆,根据大脑病理变化的性质和所涉及的范畴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全方面痴呆和部分痴呆.由于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出现短时期的、可逆的痴呆样体现,称为假性痴呆。痴呆又可分为:A、全方面性痴呆:弥散性脑器质性损害,智能全方面受损,并出现人格变化、定向障碍及自知力缺少。B、部分痴呆:大脑局部受损,产生记忆减退,理解力削弱、分析综合困难,人格保持完整,自知力存在.C、假性痴呆:有下列三种形式a刚塞综合征(Gansersyndrome):又称心因性痴呆,特点是对简朴的问题予以近似回答。如说:2+3=4。把笔倒过来写字等。但对复杂的活动反而能完毕,以下棋、打牌。b童样痴:成人患难与共者体现为类似小朋友稚气的样子,如学幼童说话的声音、自称3岁、逢人叫叔叔阿姨.c抑郁性假性痴呆:由于严重的抑郁造成精神运动性克制,体现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⑹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及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⑺情感障碍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否符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喜、恕、忧、思、悲、恐。当情绪与社会文化相联系就体现为情感,如道德感、审美感等.但在精神医学中,情绪和情感常作为同义词使用.1)情感性质的变化①情感高涨:病态的喜悦,自我感受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②情感低落:表情哀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③焦虑:缺少对应客观因素的状况下,体现为惶惶不可终日,似有大祸临头之感.伴有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④恐惧: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映。体现紧张胆怯、四肢发抖发软。2)情感波动性变化①情(感)绪不稳:情感反映极易变化,从一种极端到另一极端,显得喜恕无常。②情感淡漠:对周边事物漠不关心,既无面部表情,又无内心体验。③易激惹:极易因小事而引发较强烈的情感反映.3)情感协调性变化①情感倒错:情感体现与其内心体验相反。②情感幼稚:成人的情感反映犹如小孩.⑻意志障碍意志是人们自觉地拟定目的,并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识活动、情感受活动及行为紧密相连又互相影响.①意志增强:病态的、顽固的坚持某些行为.②意志削弱与缺少:意志活动减少、动机局限性。③犹豫不决:缺少果断,重复考虑,难于做出选择和决定.⑼动作与行为障碍简朴的随意和不随意行动称为动作。动机、有目的而进行的复杂随意运动称为行为。动作行为障碍又称为精神运动障碍。1)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行为增加伴有思维、情感的变化。动作行为与思维情感相一致的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行为与思维情感不一致的称为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2)精神运动性克制:行为动作减少。①木僵和蜡样屈曲: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明显减少或完全克制,严重时保持一种姿势僵住不动,称为木僵。若蜡塑样维持不动,肢体任人摆布,即使不舒适的姿势也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动,称为蜡样屈曲。②沉默症:沉默不语,不回答下列问题,能够动作示意。③违拗症:对于规定他做的动作,不仅不执行,并且体现抗拒或做出相反的行为。3)刻板动作:机械地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4)模仿动作: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5)作态: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动作、姿势、步态与表情。如扮怪相。⑽意识障碍对周边环境及本身的认识和反映能力。意识障碍时重要体现意识的清晰度、意识的范畴、意识的内容的变化。①嗜睡:意识清晰度轻微减少.在安静环境下经常处在睡眠状态,遇刺激可醒转并能进行正常交谈,刺激过后又入睡。②意识混浊:意识清晰度轻度减少,反映迟钝,思维缓慢,理解困难.能回答简朴问题,生理反射存在,可出现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等。③昏睡: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均丧失,言语消失,强刺激才引发防御反映。④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任何刺激均不反映,出现病反射。⑤朦胧状态:意识范畴缩窄,伴意识清晰度减少。在狭窄的意识范畴内,可有相对正常的感受知觉,可进行相对复杂的行为,但除此范畴以外的感知判断不对的。可有片断幻觉、错觉、妄想。常忽然发生,忽然中断,重复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事后部分或完全遗忘.⑥谵妄状态:在乎识清晰度减少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片断的妄想。思维不连贯,理解困难,定向力障碍,出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⑦梦样状态:意识清晰度减少,同时伴有梦样体验。完全沉湎于幻觉幻想中,与外界失去联系.事后可部分回想。⑾、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疗原则1、精神障碍的诊疗原则:在判断与否是精神障碍时,其诊疗原则必须涉及内涵原则和排除原则.⑴内涵原则①症状或症状组合原则②严重程度和功效损害原则③症状或疾病的时间原则⑵排除原则:排除其它因素或其它疾病所致。2、惯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⑴ICD—10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③精神分裂症④心境障碍⑤应激有关障碍、神经症⑥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⑦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⑧精神发育迟滞⑨心剪发育障碍⑩普通发生于小朋友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⑾待分类的精神障碍⑵CCMD—3:将精神疾病分为十大类: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②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③精神分裂症;④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⑤癔症、应激有关障碍、神经症;⑥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⑦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心理障碍;⑧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剪发育障碍;⑨小朋友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⑩其它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问题。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一、常见综合征1、谵妄(急性脑病综合征):一组体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重要特性的综合征。1)临床体现为:意识障碍、定向障碍、神志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伴有感觉过敏、错觉、幻觉片段妄想、冲动行为等.意识障碍常体现为昼轻夜重。2)病程:普通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个别可达一种月.2、痴呆(慢性脑病综合征)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重要特性,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变化,但没故意识障碍。3、遗忘综合征(柯萨可夫综合征)是由脑器质性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效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重要特性,与虚构、定向障碍构成三联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二、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变化重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1)临床体现:AD普通起病隐匿,为持续性、进行性病程,无缓和,由发病至死亡平均病程约8~,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续或以上。①轻度为疾病的早期阶段,突出的体现是近记忆障碍,患者对自己记忆问题有一定的自知力,会主动采用办法补救。人格变化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病人变得缺少主动性,活动减少,②中度疾病进一步发展,近记忆障碍更加严重,远事记忆也受损,可出现错构和虚构.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和地点定向也出现障碍,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也比较突出,情绪波动不稳;③重度思维及其它认知功效皆严重受损.行走能力和语言体现能力进一步退化,最后只能终日卧床。病程呈进行性,普通经历8~左右,罕见自发缓和或自愈,常因褥疮、骨折、肺炎、营养不良等继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2、癫痫性精神障碍根据发作时段,可分为:发作前、发作时、发作后和发作间的精神障碍。1)发作前精神障碍先兆:是一种部分发作,在癫痫发作前出现,如头晕、躯体感觉异常等,普通只有数秒,极少超出一分钟。不同部位的发作会有不同的体现,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前的先兆往往相似。前驱症状:发生在癫痫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尤以小朋友较多见。体现为易激惹、紧张、失眠、坐立不安,甚至极度抑郁,症状普通随着癫痫发作而终止。2)发作时精神障碍①自动症:是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在乎识混浊状态下,完毕简朴(重复动作如咀嚼、咂嘴等)或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事后患者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②神游症: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异常行为较为复杂,体现为无目的地外出漫游,亦能从事协调的活动,如购物、简朴交谈。对周边环境有一定感知能力,亦能做出对应的反映。发作后遗忘。③朦胧状态:患者体现为意识障碍,伴有情感和感知觉障碍3)发作后精神障碍:可出现自动症、朦胧状态或产生短暂的偏执、幻觉等症状,普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4)发作间精神障碍:人格变化,认知功效减退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概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于脑以外的躯体疾病,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等,引发脑功效紊乱而产生的精神障碍。重要发病机制常为毒素作用、能量供应局限性、神经递质变化、缺氧、酸碱平衡紊乱等。2、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共同特性①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②躯体疾病常引发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发智能障碍和人格变化。急性期、慢性期、迁延期均可叠加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及神经症症状。③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能够有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可有类似的精神症状。④治疗原发疾病及解决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3、诊疗根据1)有躯体疾病的根据,并已有该躯体疾病可引发精神障碍的报道.2)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系该躯体疾病造成,如在时间上、病程上的关联。3)精神障碍的体现不典型,难于构成功效性精神障碍的诊疗。4、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支持治疗(水电酸碱平衡、营养)3)控制精神症状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变化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2、依赖: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躯体(生理)依赖:重复用药所致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重要体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3、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品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4、戒断状态(症状群):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品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制是由于长久用药后,忽然停药引发的适应性的反跳。第二节、阿片类药品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急性酒中毒:即普通醉酒,醉酒的严重程度与血液酒精浓度关系亲密,重要体现为冲动性行为、易激惹、判断力及社交功效受损,并有诸如口齿不清、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面色发红、呕吐等体现。如果中毒较深.可致呼吸、心跳克制,甚至生命危险。{四步曲:轻声细语、豪言壮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二)戒断反映:长久大量饮酒者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映。1.单纯性戒断反映:在停酒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震颤,并有恶心或呕吐、失眠、头痛、焦虑、情绪不稳和自主神经功效亢进,如心跳加紧、出汗、血压增高等,少数病人可有短暂性幻觉或错觉.2.震颤谵妄:大概在忽然断酒48小时后出现震颤谵妄,体现为意识含糊,分不清东西南北,不识亲人,不知时间,有大量的知觉异常。另一重要的特性是全身肌肉粗大震颤.3、癫痫样发作:多在停饮后12~48小时后出现,多为大发作.(三)记忆及智力障碍1、柯萨可夫(Korsakoff)综合征:酒精依赖者神经系统的特有症状之一,重要体现为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三大特性,病人还可能有幻觉、夜间谵妄等体现.2、酒精性痴呆:指在长久、大量饮酒后出现的持续性智力减退,体现为短期、长久记忆障碍,抽象思及理解判断障碍,人格变化,部分病人有皮层功效受损体现,如失语、失认、失用等.酒精性痴呆普通不可逆。(四)其它精神障碍1、酒精性幻觉症:酒依赖者忽然停饮后(普通在48小时后)出现器质性幻觉,体现为生动、持续性的视听幻觉。2、酒精性妄想症:重要体现为在乎识清晰的状况下的妄想状态,特别是嫉妒妄想。3、人格变化:病人只对饮酒有爱好,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责任心下降,说谎等。治疗1、营养和支持治疗2、对症治疗:地西泮、氟哌啶醇、丙戊酸类3、心理治疗及戒酒:戒酒硫第七章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含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性。普通意识清晰、智能良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效损害.一、流行病学:1。都市高于农村:2。与家庭经济水平负有关:3.女性高于男性:发病年纪:多在成年早期发病。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在成年人口中的终身患病率为1%左右。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孪生子研究:精神分裂症单卵孪生的同病率比双卵孪生高4~6倍)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大脑构造异常{脑组织萎缩}、中枢多巴胺功效亢进假说、中枢谷氨酸功效局限性、5—羟色胺代谢障碍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三、临床体现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最常见的是幻听,重要是言语性幻听,内容往往使人不愉快: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2思维障碍1)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少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含有的特性性症状。①思维破裂:是精神分裂症最典型的体现。其特点是在乎识清晰的状况下,病人的言谈或书写,即使语句文法对的,但语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少内在乎义上的联系,因而缺少中心内容.交谈时言语支离破碎,难以理解。有时甚至个别语句之间也缺少联系,称“语词杂拌”。②思维松弛:是思维障碍在疾病早期阶段的体现.在交谈时可体现为对问题的回答不切题,对事物的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非特性性体现)③其它思维联想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2)妄想:最常见的为: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妄想特点为:病态的坚信(内容荒唐、不停泛化、)、自我卷入、个人独特、因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有所差别。3)被动体验: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如被控制感、物理影响妄想。4)思维贫乏:语量贫乏,缺少主动言语;言语内容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3情感障碍1)情感迟钝或平淡:情感反映迟钝,对生活和学习的爱好减少。2)情感不协调:情感反映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病人可为琐事而勃然大怒,或含笑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情感倒错).4意志与行为障碍:1)意志减退:病人的活动减少,缺少主动性。严重时对生活的基本规定也减低,终日无所事事,整日呆坐或卧床。意向倒错:部分病人行为与环境不配合。2)紧张综合征:紧张性木僵:沉默、违拗或被动服从,伴有肌张力增高。空气枕头、蜡样屈曲。紧张性兴奋:行为冲动、动作杂乱,做作或带有刻板性.阳性症状:在急性阶段,精神功效的异常或亢进,涉及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和失控。阴性症状:慢性阶段,精神功效的减退或缺失,涉及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少、无快感体验、孤僻内向为主。四、常见临床类型1.单纯型:较少见。起病缓慢,早期可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症状:易疲劳,软弱无力,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然后体现为日益加重的生活懒惰和情感淡漠。幻觉妄想不明显。2.青春型:较常见。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突出体现为情感的变化——情感喜怒无常、幼稚、愚蠢。3。紧张型:多在青壮年发病,重要体现为精神运动紊乱:紧张综合征—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木僵状态,甚至呈蜡样屈曲。4.偏执型(妄想型):最常见,起初体现为敏感多疑,逐步发展为妄想,往往伴有幻觉。五、诊疗和鉴别诊疗1.CCMD-3症状学原则最少有下列两项;1)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或其它荒唐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缺少或减退2、鉴别诊疗:(一)神经衰弱:自知力完整,主动规定治疗。(二)强迫性神经症:自知力完整,主动规定治疗。强迫内容不荒唐,病人对强迫的情感反映鲜明。精神分裂症自知力和求治欲缺少,也缺少痛苦感。(三)躁狂症:情感活跃、生动,有感染力,情感与思维内容配合。病人与周边主动接触,反映敏捷。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即使言语动作增多,但不伴有情绪高涨,病人与环境接触不好,情感变化与环境不配合,动作较单调、刻板.(四)抑郁症:木僵状态的病人应与严重抑郁症相鉴别。但抑郁症患者的情感是低落而不是淡漠,通过医生的努力仍可得到某些应答性反映,如简短切题的回答或眼神表情的反映,思维内容与情感配合。紧张性木僵的病人接触困难,表情呆板,情感淡漠,不管医生尽多大努力均不能唤起病人情感上的共鸣.(五)脑器质性性精神病:多含有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些散发性脑炎,常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常缺少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病人往往有定向、记忆、注意障碍,以及反映迟钝,小便失禁等脑器质性损害症状。另外,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脑电图弥散性异常,可为诊疗提供根据。CSF细胞数和蛋白量增加,可进一步协助诊疗。六、药品治疗: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抗精神病药品分典型药品和非典型药品,首选利培酮,另首先氯丙嗪1.典型药品:1)氯丙嗪:镇静、控制兴奋、抗幻觉。2)奋乃静:镇静作用不如氯丙嗪,其它相似。对心、肝造血系统副作用较轻。3)氟哌啶醇:能快速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对慢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4)舒必利2.非典型药品1)通过平衡阻滞5-HT与D2受体,起到治疗作用,不仅对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有效,对情感平淡、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代表药品有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派唑、齐派西酮等。2)氯氮平:锥外系副反映小,疗效较好,但可引发白细胞减少。不作首选药,是作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首选用药品.治疗开始的2~3月内,每七天测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一次,一旦出现粒细胞下降,应立刻停药。3)注:精神分裂症药品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一旦明确诊疗应及早开始用药。药品应达成治疗剂量,普通急性期治疗为期2个月.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加量,不能忽然停药。继续治疗:在急性期精神症状已经得到控制后,宜继续用治疗剂量持续一种月左右,以期继续获得进步。维持治疗:采用维持治疗,对减少复发和再住院很有价值.第一次发作后,药品维持治疗2年;第二次发作药品维持时间更长(5年)。药品剂量渐减,3~6个月后逐步减到治疗量的1/2~2/3,如病情稳定,可继续减量到1/4或1/5.合并治疗:原则上尽量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品。第八章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变化为重要特性的一组疾病。临床上重要体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并伴有对应的认知和行为变化。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有重复发作倾向,缓和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预后普通较好,但有部分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涉及:躁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化变化:1.5—HT假说:减少造成抑郁2.NE假说:躁狂时NE代谢物升高;抑郁时减少3。DA假说:抑郁症脑内DA功效减少,躁狂症DA功效增高。4.GABA假说:双相障碍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GABA水平下降。二、临床体现1躁狂发作:三高症状:(1)情感高涨(一定的感染力、夸张妄想)(2)思维奔逸(意念飘忽,音联和意联)(3)活动增多(4)躯体症状: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自知力损害2.抑郁发作:三低症状:(1)情感低落:昼重夜轻三无-—无助无望无用感,三自-自责自罪自杀感(2)思维缓慢: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映迟钝,思路闭塞。(3)意志活动减退:抑郁性木僵(4)躯体症状: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抑郁自杀构成全部自杀的1/2~2/3,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3。双相障碍:重复(最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有时三高(躁狂或轻躁狂),有时三低(抑郁)。发作间期普通以完全缓和为特性。特殊类型:混合性发作(同时发作)、快速循环发作(1年中最少有4次)4.环性心境障碍:指情感高涨与低落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疗原则。5。恶劣心境:是一种以持久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主动求治规定,但无精神运动性克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常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完全缓和.发作与生活事件、性格有较大关系。三、发病形式与病程特点:1。躁狂发作: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有头痛、失眠、乏力和烦躁等前驱症状,好发春末夏初.2.抑郁发作:也体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往往有失眠、食欲不振以及多个躯体不适感。好发秋冬季。3。本病初次发病年纪在16~25岁者最多,占47。5%,另首先为26~35岁,占32%.躁狂发病年纪普通比抑郁早,女性发病早于男性。本病病程呈发作性,间歇发作或交替发作,有较为明朗的缓和期。每次发作的时间躁狂平均为3个月,抑郁平均为6个月。少数抑郁发作持续长达1~2年。四、诊疗与鉴别诊疗1。躁狂发作的鉴别诊疗:(1)精神分裂症:特别是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经常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但其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含有明显的不协调性。(2)继发性心境障碍(脑器质性\躯体疾病):肾上腺皮质功效和甲状腺功效亢进等疾病患者常伴发躁狂症状,但病人的情绪以易激惹、焦虑和紧张为主,多有不适主诉.有原发躯体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兴奋症状随原发病病情消长而波动。五、治疗-——心境稳定剂:对躁狂或抑郁发作都含有治疗和防止作用,且不会引发躁狂与抑郁转相,或造成发作变频繁的药品。现在公认的有:碳酸锂及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一)抑郁发作的治疗:1.抗抑郁药:1)选择性5-HT再摄取克制剂(SSRIs):现在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草胺、西酞普兰.2)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双重摄取克制剂(SNRIs):起效较快,有明显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重要有文拉法辛。3)三环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临床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1~2周加至治疗量100~250mg/d,分2~3次口服。三环类抗抑郁药都有抗胆碱能和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四环类:麦普替林:。其优点是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轻。75~150mg/d,最大不应超出250mg。2。电抽搐治疗:适应症为有强烈自杀观念和企图的患者以及病情严重而对药品治疗不能耐受的病人。一种疗程6~12次,每七天3~4次。3。心理治疗:对重要由精神因素直接作用而发病的患者,在药品治疗的同时普通合并心理治疗.支持疗法惯用.4.睡眠剥夺疗法:每七天剥夺一夜睡眠(平均约40时不睡),进步后间隔可延长到4周一次。或后午夜叫醒病人(大概睡4小时后),保持觉醒到次日晚,据报道75%进步。另一变通方法是在REM出现时叫醒病人。5.光疗:将病人置于人工光源中,约200倍普通室内强光,增加光照射2~3小时/天,共1~2周。光疗重要指征为季节性情感障碍.(二)躁狂发作的治疗:1。药品治疗:(1)碳酸锂:是躁狂发作的首选药。治疗量为600~mg,每日分2~3次口服。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的治疗量和中毒剂量比较靠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治疗浓度:0.8~1。2mmol/L,中毒浓度:1。4mmol/L.(2)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日剂量400~1200mg,可与碳酸锂联用,剂量应适宜减小。(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和氟哌啶醇能较快地控制躁狂发作。2。电抽搐治疗:对严重躁狂有一定疗效.六、防止复发双相障碍(40%)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30%)障碍。对于双相病人每年发作一次以上,且持续2年都有发作,应长久服用碳酸锂以防止复发。对于单相抑郁障碍的防止性治疗,如系第一次发作且治疗效果又好的患者,在痊愈后用抗抑郁药治疗6个月~1年,后来可逐步停药,定时复查;若第二次发作则维持治疗3~5年;若第三次发作,则应终身服药。第九章神经症及癔症第一节神经症(Neurosis)神经症(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重要体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的总称。本障碍患者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基础和个性特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没有能够证明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有求治规定;病程大多持续迁延。一、分类学地位CCMD—3的分类神经症涉及:1、恐惧症;2、焦虑症;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5、神经衰弱;6、其它或待分类的神经症(如心因性斜颈、心因性瘙痒症)。二、神经症的共性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有一定的易感素质和人格基础3、无对应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4、社会功效相对完好5、普通没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6、有自知力(部分或完全),有求治规定三、神经症诊疗原则(一)症状原则(下面之一):1、恐惧2、强迫症状3、惊恐发作4、焦虑5、躯体形式症状6、躯体化症状7、疑病症状8、神经衰弱症状(二)严重程度原则:①影响社会功效:工作、学习、生活;②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而主动规定治疗(三)病程原则:续病程最少三个月(惊恐发作除外)(四)排除原则: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物质所至精神障碍;多个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四、神经症的治疗:(药品与心理治疗联用是最佳办法)1、心理治疗:①支持性心理治疗②精神分析治疗③认知治疗④行为治疗⑤森田疗法⑥催眠治疗2、药品治疗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安定、阿普唑仑、氯硝安定、三唑仑、舒乐安定、其它(丁螺环酮)抗抑郁药:三环类:多虑平、阿米替林、氯丙米嗪SSRI类: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其它:曲唑酮、文拉法辛、米氮平第二节恐惧症(Phobia)一、特性: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重要体现的神经症.惧怕情绪、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心悸、出汗、便意)、回避行为、由于回避影响生活二、临床体现1、场合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对某些特定场合的恐惧,因而回避这些场合,甚至根本不敢出门。2、社交恐惧症:对社交场合或人际接触的恐惧。3、特定的恐惧症(单一恐惧):场合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未涉及的;常为单一对象;三、治疗: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满灌法第三节焦虑症(Anxiety):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一、特性①焦虑、紧张为重要临床相②伴有自主神经症状、肌紧张和运动性不安③无实际威胁或与现实处境不相称④感到痛苦、自知力存在二、临床体现1、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症)⑴精神焦虑:精神上的过分紧张是焦虑症状的核心。如预期焦虑、自由浮动性焦虑。⑵躯体焦虑: 自主神经症状: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性功效障碍:⑶其它症状:过分警惕、激惹性增高、感觉过敏(外界、体内)。2、惊恐发作(急性焦虑障碍):一种以重复的惊恐发作为重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发作不可预测,忽然发生忽然终止,不限于特定情境,反映强烈,体会到濒临灾难的胆怯和恐惧。普通历时5~20分钟,极少超出1小时。⑴恐慌状态:感到死亡或灾难将至,惊叫、到处呼救、奔波。⑵严重的自主神经紊乱:心动过速、心率不齐、胸闷、呼吸困难或过分换气、眩晕、四肢麻木、出汗、全身发抖等。三、诊疗原则:广泛性焦虑:病程6个月;惊恐发作:在1个月内最少有3次发作,或在初次发作后继发胆怯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第四节强迫症一、特性:1、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2、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使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共存;3、患者能意识到强迫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二、临床表现1、强迫观念(思维)强迫思想(观念、概念):重复想某些词句。如:下流。强迫性穷思竭虑:重复想考无意义的问题。如:树根为什么朝下.强迫怀疑:对所做的事不放心。如:门与否关好;钱物与否点清。强迫联想:看到一种词或脑子里出现一种概念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种概念.如:警察-小偷。强迫回想:不由自主地重复呈现出经历过的事情,无法摆脱。如:上洗手间滑倒。强迫意向:强烈地对某种冲动行为的紧张。如:在阳台边想跳楼;见到异性想拥抱。2、强迫动作和行为强迫检查:为了减轻强迫怀疑引发的焦虑而采用的方法.强迫洗涤:长时间无必要的重复洗手、洗澡、洗衣物等.强迫计数:重复计数某些无需计数的事物。如:树木、台阶、电线杆等。强迫性典礼动作:重复做某些典礼化的动作。如:走三步退二步.第五节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紧张或相信多个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性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重复就医,多个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一、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个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病程慢性波动,重复就医,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病程最少2年,若局限性2年,则诊疗为: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二、疑病症:紧张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个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重复叙述多个躯体症状、多次就医,检查的阴性成果也不能打消顾虑,常伴有焦虑和抑郁。三、持续性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①一种持续、严重的疼痛;②情感冲突或心理问题直接造成疼痛的发生;③医学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对应的器质性变化;④社会功效受损或因难以摆脱的精神痛苦而主动求治。⑤病程迁延,持续6个月以上。第六节神经衰弱:一种以脑和躯体功效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乏为重要临床特性。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和躯体体诉等症状,无对应器质性病变基础。一、临床症状1、脑功效衰弱症状:涉及精神易兴奋又极易疲劳。易兴奋:联想和回想增多,思维杂乱无意义,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过敏。易疲劳:要认真做某事时显得无精打采,力不从心。如:上课打嗑睡,看书打呵欠。2、情绪症状:紧张、烦恼、易激惹;3、心理生理症状:睡眠障碍和紧张性头痛、多个躯体不适的症状.第七节、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以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而这些症状没有能够证明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本症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症状含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重复发作的倾向。一、临床表现1、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①意识障碍②情感暴发③癔症性遗忘④癔症性假性痴呆⑤癔症性精神病2、转换性症状①运动障碍:②感觉障碍:3、流行性癔症:即癔症群体发作,起初为一人发病,而后周边人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下相继出现类似症状短时内暴发流行。二、治疗1、药品治疗:抗焦虑剂、抗抑郁剂2、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典型办法)、催眠治疗、去赔偿疗法第十一章应激有关障碍应激有关障碍:指一组重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发的异常心理反映,造成的精神障碍。一、急性应激性精神病: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事件直接引发的精神病性障碍。体现(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⑵有情感迟纯的精神运动性克制(如反映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含糊.临床体现:症状在24~48小时后开始减轻,普通持续时间不超出3天,如超出4周,应当考虑“创伤后激障碍"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造成延迟出现和长久持续的精神碍。临床体现:1、以多个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如屡屡出现的痛苦梦境、闯进性回想;2、对创伤有关的剌激存在持续的回避;3、持续性的焦虑和警惕水平增高,如难以入睡,易受惊吓等。三、适应障碍:在有明显的生活变化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适应障碍病程1~6个月,可自行缓和,亦可转化为其它精神障碍.第十四章小朋友少年期精神障碍一、精神发育迟滞:是指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以智力发育低下(IQ<70)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性的心剪发育障碍。1、临床体现智商【IQ=(智龄/实际年纪)×100】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最惯用韦氏智力量表(WIS),(l)轻度:智商为50~69,最为多见,占85%,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普通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2)中度:智商为35~49,能部分自理日常简朴的生活,能做简朴的家务劳动。语言发育差、运动功效受限.成年时期不能完全独立生活。少数患者伴有躯体发育缺点和神经系统异常的体征。(3)重度:智商为20~34,社会适应能力明显缺点,日常一切生活均须别人照护,不知危险和防御。言语发育明显障碍,运动功效发育受限,常伴有癫痫、先天畸形.(4)极重度:智商为20下列,较少见。大多数在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先天畸形.完全缺少自理生活的能力,终身需别人照顾,不会讲话、不会走路,无法接受训练。(精神发育迟滞躯体特性:产前受损害和严重智力缺点者常有先天性异常体征,如小头、面部畸形、耳低位、唇裂、腭裂、四肢和生殖器官畸形等.视觉、听觉障碍和先天性心脏损害等较为常见.)2、拟定诊疗:小朋友18岁以前有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的临床体现,智力测验成果智商低于70,则可诊疗为精神发育迟滞,智商在70~90者列为智力边沿状态。3、鉴别诊断1)特定性发育障碍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学校技能或运动技能发育障碍都可能影响小朋友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智力水平的发挥,心理的其它方面发育完全正常,在不涉及这些特定技能的时候,能够完毕学习任务。与之不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任何状况下,智力和学习成绩都保持相等水平.2)小朋友精神分裂症:起病于学龄前的小朋友精神分裂症往往体现孤单、退缩、言语障碍、智力减退,易被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但前者含有分裂症情感淡漠、不协调、行为异常、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等精神症状。4、治疗方针:是以照管、训练教育增进康复为主,药品治疗为辅。二、小朋友孤单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男性多见,属于广泛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基本特性是:起病于婴幼儿,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爱好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三、注意缺点--多动障碍(ADHD):1、临床体现为注意障碍(注意不集中和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2、诊疗:小朋友在7岁以前开始出现明显的注意缺点和活动过多。并且在多个场合下都有这些临床体现,持续6个月以上,对社会功效(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则可诊疗为注意缺点与多动障碍.四、抽动障碍:是指起病于小朋友和青少年时期,重要体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的、重复的、快速的一种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发其它行为症状,涉及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和强迫障碍等。1、临床体现(按临床特性和病程不同,将抽动障碍课分为下列几类:)1)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小朋友习惯性痉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重要体现为简朴性运动性抽动,如眨眼、皱额、咬唇、露齿、缩鼻、摇头、点头、耸肩等不自主抽动;少数病例为简朴性发声抽动,体现重复咳声、哼气或清嗓声等。2)发声或多个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即Tourette综合征(TS)或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S临床特性为:①多部位、形式多个多样的运动抽动,常从眼面开始,而后逐步发展到肢体,以致全身多部位肌肉抽动,可体现为简朴性运动抽动如眨眼、皱眉、伸舌耸肩吸气等.或体现为复杂运动抽动,如呈冲动性触摸别人或周边的物品,跺脚、下蹲、跪地或重复出现一系列持续无意义动作。②大多数病例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发声抽动,体现为简朴性发声如清嗓、咳嗽、哼叫等,复发性发声如重复言语或字句、无聊的语调、重复刻板的秽语等。③症状可波动起伏,新症状替代旧症状。智力正常,自知有病。2、治疗:氟哌啶醇1—2mg/日至1。5-8mg/日。泰必利50—100mg,每日1—3次。第十五章躯体治疗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somatotherapy)重要涉及药品治疗和电抽搐治疗.一、抗精神病药品(antipsychoticdrugs)重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含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克制,持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神经阻滞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其重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治疗中可产生锥体外系副反映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代表药为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新型抗精神病药品等)第二代药品在治疗剂量时,普通较少或不产生锥体外系症状和催乳素水平升高.1、按药理作用分为四类:①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利培酮、齐哌西酮.②多受体作用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③选择性D2/D3受体拮抗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