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神宗升遐,会程颢以檄至府。举哀既罢,留守韩康公之子宗师,问:“朝廷之事如何?"曰:“司马君实、吕晦叔作相矣!”又问:“果作相,当如何?"曰:“当与元丰大臣同,若先分党与,他日可忧。”韩曰:“何忧?"曰:“元丰大臣皆嗜利者,使自变其已甚害民之法,则善矣。不然,衣冠之祸未艾也。君实忠直难与议晦叔解事恐力不足耳。”已而皆验。司马光为政,反王安石所为。毕仲游予之书曰:“昔安石以兴作之说动先帝,而患财之不足也。故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盖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者,事也;而欲兴作患不足者,情出。未能杜其兴作之情,而徒欲禁其散敛变置之事,是以百说而百不行。今遂废青苗、罢市易、蠲役钱、去盐法,凡号为利而伤民者,一扫而更之。则向来用事于新法者,必不喜矣;不喜之人,必不但曰“青苗不可废,市易不可罢,役钱不可蠲,盐法不可去',必操不足之情,言不足之事,以动上意。虽致石人而使听之,犹将动也。如是,则废者可复散,罢者可复置,蠲者可复敛,去者可复存矣。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数年之间,又将十倍于今日。使天子晓然知天下之余于财也。则不足之论不得陈于前,而后新法始可永罢而不行。昔安石之居位也,中外莫非其人,故其法能行。今欲救前日之弊,而左右待职司使者,约十有七八皆安石之徒。虽起二三旧臣,用六七君子,然累百之中存其十数,乌在其势之可为也?势未可为而欲为之,则青苗虽废将复散,况未废乎?市易、役钱、盐法亦英不然。以此救前日之弊,如人久病而少间,其父子兄弟喜见颜色而未敢贺者,以其病之犹在也。"光得书耸然,竟如势虑.
(〔明〕冯梦龙《智囊·远犹卷》,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君A实忠B直C难D与议E晦叔F解事G恐力H不足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升遐,皇帝死亡的委婉说法,古人对死亡的委婉说法还有,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
B.何忧,忧虑什么。“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之有"表示有这事,两者结构相同。
C.而,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与《爱莲说》“濯清涟而不妖”的“而"用法相同。
D.路,意为途径,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程颢认为宋神宗时一批主张新法的大臣都好利,要和他们合作,让他们自己撤除那些对百姓非常有害的新法,这样才会比较妥善。
B.毕仲游结合过去与目前的情况逐一分析,认为一定会有人以财政不足为由来动摇皇帝心意,这让司马光感到害怕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C.毕仲游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先对全国的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然后再用几年时间储存钱粮使经费充足,从而废除新法。
D.在废除新法这件事上,程颢想到了党派纷争所带来的祸害,毕仲游设想了那些“不喜者”的想法,可见他们都是有远见卓识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与元丰大臣同,若先分党与,他日可忧。(5分)
(2)故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5分)
四川省南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
(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上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上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小民鸠敛金币,博易输纳,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
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奏曰:进户部尚书郭资太子太师,命致仕。蹇义、夏原吉言其偏执妨事,且多病。上问杨士奇,对曰:“资强毅能守廉,人不得干以私。但性偏执,甚至沮格恩泽,不得下究。”上问其故。对曰:“诏书数下蠲免灾伤租税。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上颔之。
青州民刘中等奏:“自永乐中岁歉流徙畿南枣强县凡二百余户居二十年已成家业。今有司遣还山东,乞附籍枣强。”上谓夏原吉曰:“彼此皆吾土,但得民安即已。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州县承风劳扰,百姓逃窜,尔其申饬有司,以此为戒。"
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是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车驾巡边,发京师,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帅师从。驻跸虹桥,谕诸将曰:“朕深居九重,岂不自逸,但朝夕思念保民,故有此行。今渡河道路所经,皆水潦之后,秋田无获,朕其悯焉。其将士有扰民者,杀无赦!”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自A永乐中B岁C歉D流徙E畿南F枣强县G凡H二百余I户J居K二十年L已M成N家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夺",在文中意思是夺取,与“舅夺母志”(《陈情表》)中的“夺"字含义不同。
B.“人不得干以私”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的句式结构相同。
C.“尔其申饬有司”中的“其"字与“其恕乎!”(《论语》)中的“其"字含义相同。
D.“发京师”与“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姜太公回答武王如何治理国家的提问时指出,治国之道在于爱护百姓,要让百
姓获利,有成就感,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生活愉快。
B.材料二中皇帝想与百姓共享山林川泽,放开除自居庸关以东到与天寿山相接处之外的区
域的砍柴禁令,此举正是材料一中“治国之道"的体现。
C.皇帝认为,古代因地征税,而近年官吏却不调查产出就全都向百姓征敛,使百姓只得通
过赌博聚财缴纳,并因此输掉家产,这种征税行为当禁止。
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时指出,户口繁盛与否是国家盛衰的反映,户口兴盛是因
为休养生息,户口减少一定是因为大兴土木和战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
(2)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成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友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已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购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提点刑狱A杨纭B入境C微伺刺史D善否E有被刑F而耘苗者G纭就H询其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勉之以礼,即“以礼勉之”,与“尤致思于天文"(《张衡传》)都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
B.慢,有“怠慢,不尊重”的意思,与“责臣逋慢"(《陈情表》)中的“慢”意义相近。
C.“是可以无去取乎"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是"都表示判断。
D.三传,指“春秋三传”,即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左氏传》《公羊传》与《谷梁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尧卿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成年之后逐渐凭借学问而知名,后来更是因为精通《诗经》《春秋》之学而得到了欧阳修的高度赞美。
B.周尧卿不认同亲自背土安葬母亲是自讨苦吃、只有穷人家无力安葬逝者才这样的观点,反而认为这是当下向母亲表达孝心的方式。
C.周尧卿仗义疏财,虽俸禄不多,但喜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周尧卿才干杰出,每到一地做官,都以治理得好而被民众思念。
D.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当世名臣范仲淹就认为他经术、德行可以作为学问上与道德上的榜样而举荐他,可惜尚未得到任用就去世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
(2)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崔戎,字可大。举明经,累擢谏议大夫。云南蛮乱成都,诏戎持节剑南为宣抚使。奏罢税外姜、芋钱。当赋者率三之其一,其一以准缯布,优其估以与民。绥招流亡。凡废若置,公私莫不便之。为华州刺史,吏以故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曰:“籍所置钱享军。”徙兖海沂密观察使,民拥留于道,不得行,乃休传舍,民至抱持取其靴。戎夜单骑亡去,民追不及。至兖州,锄灭奸吏十余辈。岁余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材料二:
韦正贯,字公理。举贤良方正异等,累擢司农卿。坐尚食乏供,贬均州刺史。宣宗立,以治最拜京兆尹、同州刺史。俄擢岭南节度使。南海舶贾始至,大帅必取象犀明珠上珍而售以下直。正贯至,无所取,吏咨其清。南方风俗右鬼,正贯毁淫祠,教民毋妄祈。会海水溢,人争咎撤祠事,正贯登城沃酒誓曰:“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俄而水去,民乃信之。卒,年六十八,赠工部尚书。
材料三:
刘瞻,字几之。举进士、博学宏词。咸通十一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昌公主薨,懿宗捕太医韩宗绍等送诏狱,逮系宗族数百人。瞻喻谏官,皆依违无敢言。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帝大怒,即日赐罢。僖宗立,以刑部尚书召。瞻之贬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其还也,长安两市人率钱雇百戏迎之。瞻闻,改期由它道而入。复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居位三月,卒。瞻为人廉约,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家不留储。无第舍,四方献馈不及门。行己始终完絜。
(节选自《廉吏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瞻A之B贬C人D无E贤F愚G莫H不I痛J惜K及L
其M还N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在文中指先例、旧事,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中的"故事"含义相同。
B.传,指设于驿站的房舍,与“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传”字含义相同。
C.“逮系宗族数百人"中的“系"字与“而收系张胜”(《苏武传》)中的“系"字含义不相同。
D.“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与“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两句的句式结构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都发生战乱,朝廷诏令崔戎担任宣抚史,他上任后便奏请调整税收方案,颁布优惠政策,给流亡的百姓提供便利。
B.崔戎卸任华州刺史时,拿出私人财产犒劳军队;得知他离任的消息,百姓极力挽留,甚至脱下他的靴子不让他离开。
C.韦正贯前往岭南赴任,不低价购买贵重珍宝来中饱私囊,得到属吏的赞颂;教化百姓,移风易俗,获得百姓的信任。
D.同昌公主病故后,刘瞻劝谏皇帝不要罪及太医及其宗族,因触怒皇帝被罢免;后来他还朝为官,百姓准备盛情迎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5分)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5分)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分)
14.《廉吏传》为廉吏这一群体树碑立传,旨在弘扬正气,请根据三则材料,
简要概括“廉吏”们的特征。(3分)
四川省德阳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韩【注】之战,秦之斗士倍于晋,而出穆公于淖者,赦食马者也。
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孤寡。治众者法欲繁,繁则士难以动;治寡者法欲简,简则士易以察。不然,则士不任战矣。惟众而繁,虽劳不害为强。
以众入险阻,必分军而疏行。夫险阻必有伏,伏必有约。军分则伏不知所击,而其约携矣。险阻惧蹙,疏行以纾士气。
兵莫危于攻,莫难于守,客主之势然也。故地有二不可守;兵少不足以实城,城小不足以容兵。夫惟贤将能以寡为众,以小为大。当敌之冲,人莫不守,我以疑兵,彼愕不进;虽告之曰此无人,彼不信也。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时令老弱登埤示怯,乘懈突击,其众可走矣,何患城小?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背城而战,阵欲方,欲踞,欲密,欲缓。夫方而踞,密而缓,则士心固,固而不慑。背城而战,欲其不慑。面城而战,阵欲直,欲锐,欲疏,欲速。夫直而锐,疏而速,则士心危,危则致死。面城而战,欲其致死。
平居与人言,一语不循故,犹在愕而忌。敌以形形我,恬而不怪,亦已固矣。是故,智者视敌有无故之形,必谨察之,勿动。疑形二:可疑于心,则疑而为之谋,心固得其实也;可疑于目,勿疑,彼敌疑我也。是故,心疑以谋应,目疑以静应。彼诚欲有所为邪,不使吾得之目矣。
(摘编自苏洵《权书》)
【注】韩,韩原,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万泉两县交界处。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B.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C.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D.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寡者法欲简"中“简”与《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简”含义不同。
B.“不然,则士不任战矣"中“然”与《逍遥游》“虽然,犹有未树也"的“然”含义相同。
C.“当敌之冲"的“当”与《苏武传》“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的“当”含义相同。
D.“亦已固矣"中的“固”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中的“固”含义不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善于治军的人,会使用多种方法让士兵效命,但其中都有符合道义的内容;他们还认为军队不是用来发动战争和进行掠夺的工具。
B.率领人数众多的军队进入艰险环境,要分散兵力并缓慢行进,分散兵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
C.在背靠城墙进行防御作战时,要让士兵认为阵形牢不可破,以此坚定信心;在进攻时,要使士兵觉得有危险,这样他们更会拼死作战。
D.在战场上,敌人会故意用一些行为迷惑我方,这时我们需要冷静观察,切勿盲动,因为敌人真要有所行动,是不会让我们轻易发现的。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寡。
②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
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神宗升遐,会程颢以檄至府。举哀既罢,留守韩康公之子宗师,问:“朝廷之事如何?"曰:“司马君实、吕晦叔作相矣!”又问:“果作相,当如何?"曰:“当与元丰大臣同,若先分党与,他日可忧。”韩曰:“何忧?"曰:“元丰大臣皆嗜利者,使自变其已甚害民之法,则善矣。不然,衣冠之祸未艾也。君实忠直难与议晦叔解事恐力不足耳。”已而皆验。司马光为政,反王安石所为。毕仲游予之书曰:“昔安石以兴作之说动先帝,而患财之不足也。故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盖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者,事也;而欲兴作患不足者,情出。未能杜其兴作之情,而徒欲禁其散敛变置之事,是以百说而百不行。今遂废青苗、罢市易、蠲役钱、去盐法,凡号为利而伤民者,一扫而更之。则向来用事于新法者,必不喜矣;不喜之人,必不但曰“青苗不可废,市易不可罢,役钱不可蠲,盐法不可去',必操不足之情,言不足之事,以动上意。虽致石人而使听之,犹将动也。如是,则废者可复散,罢者可复置,蠲者可复敛,去者可复存矣。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数年之间,又将十倍于今日。使天子晓然知天下之余于财也。则不足之论不得陈于前,而后新法始可永罢而不行。昔安石之居位也,中外莫非其人,故其法能行。今欲救前日之弊,而左右待职司使者,约十有七八皆安石之徒。虽起二三旧臣,用六七君子,然累百之中存其十数,乌在其势之可为也?势未可为而欲为之,则青苗虽废将复散,况未废乎?市易、役钱、盐法亦英不然。以此救前日之弊,如人久病而少间,其父子兄弟喜见颜色而未敢贺者,以其病之犹在也。"光得书耸然,竟如势虑.
(〔明〕冯梦龙《智囊·远犹卷》,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君A实忠B直C难D与议E晦叔F解事G恐力H不足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升遐,皇帝死亡的委婉说法,古人对死亡的委婉说法还有,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
B.何忧,忧虑什么。“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之有"表示有这事,两者结构相同。
C.而,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与《爱莲说》“濯清涟而不妖”的“而"用法相同。
D.路,意为途径,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程颢认为宋神宗时一批主张新法的大臣都好利,要和他们合作,让他们自己撤除那些对百姓非常有害的新法,这样才会比较妥善。
B.毕仲游结合过去与目前的情况逐一分析,认为一定会有人以财政不足为由来动摇皇帝心意,这让司马光感到害怕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C.毕仲游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先对全国的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然后再用几年时间储存钱粮使经费充足,从而废除新法。
D.在废除新法这件事上,程颢想到了党派纷争所带来的祸害,毕仲游设想了那些“不喜者”的想法,可见他们都是有远见卓识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与元丰大臣同,若先分党与,他日可忧。(5分)
(2)故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5分)
10.CEG
11.D【解析】“路"在宋元时期还用作行政区划的名称。文中“诸路”同“扬州路"含义相同。
12.B【解析】原句为“光得书耸然,竟如其虑”,司马光“耸然"却未言“采纳意见”之事,且“竞如其虑"是说“事情最终都如毕仲游担忧的那样发展了”
13.【答案示例】(1)大概和元丰时期的大臣一样吧!如果先区分党派,将来就令人十分忧虑了。(“当",应当:“元丰大臣”,元丰时期的大臣:“党与",同党之人、党派;“可”,值得、应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所以一切可以用来取得民财的行政措施,没有不被采用的。(“故",所以:“凡”,一切:“······者",······的政策措施:“无不用”,被动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宋神宗去世时,程颢正好送公文到郡府。哀悼完毕,留守韩绛的儿子韩宗师,向他问起朝廷的事。程颢说:“司马光、吕公著将要做宰相了。"韩又问:“如果他们真的做了宰相,会有什么影响?”程颢说:“大概和元丰时期的大臣一样吧!如果先区分党派,将来就令人十分忧虑了。"韩说:“忧虑什么呢?”程颢说:“元丰时期的大臣都追求眼前利益,假使他们自己能改变那些已经证明对百姓非常有害的新法,这样解决就比较妥善。如果不这样的话,党派斗争的祸害也许会没完没了。司马光为人忠诚正直,但很难和他商量事情;吕晦叔为人练达世事,但恐怕能力不够。"不久以后,这些话全都应验了。司马光执掌朝政后,全面推翓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毕仲游写信给司马光说:“从前王安石用要实施富国强民措施这样的说法打动先帝,可是他们担心国家的财政不充裕。所以一切可以用来取得民财的行政措施,没有不被采用的。其实散发青苗钱、设置市易务、征收役钱、变盐法等,只不过是事务的推行而已;然而想要实施富国强民的措施,担心财政不足却也是人之常情。不能推倒实施富国强民措施的思想基础,而只想要禁止这措施,是怎么说也行不通的。现在就废除青苗法、停办市易务、免除役钱、废止盐法,一切声称为求利而伤害百姓的一概废除变更,那么以前任用来推行新法的元丰朝大臣们,一定不高兴;这些不高兴的人,一定不只说“青苗法不可废除,市易不可办,役钱不可免除,盐法不可废止',还一定会持有财政不足的观点,谈论财政不足的实际情形,来动摇皇上的心意。即使是最铁石心肠的人让他听了这些话,也将会被感动。这样,那么现在废除停办的各种新法都可能再次恢复办,停办的市易务可以再次设置,免除的役钱可以再次征收,废除的盐法可以再次实行了。如今的办法,应当对全国经济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明了收入支出的数目,将地方各路所累积的钱和粮食,全归给地方官府,使他们的经费可以使用二十年。几年后,储存的钱粮又将是现在的十倍。这样让天子知道天下财物充裕,那么财政不足的论调就无法在皇上面前陈述了,以后析法才可能永久废除不能实施。过去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朝内外没有不是他的同党,所以,他的新法能推行。现在想医治过去实行新法造成的弊病,朝中担任掌管财政的三司使官司员中,还约十有七八是王安石的党徒,即使起用两三名旧臣,用六七位正人君子,然而只占百分之十的人数,哪会形成他们有所作为的局势呢?形不成废除新法的局势而勉强去庞除的话,那么青苗钱即使废除了也会再次发放,何况现在还没有能废除呢!市易法、募役法、盐钞法等也莫不如此。以这种局势来医治过去的弊病,就好像人病了很长见附件如果略有好转,他的父子兄弟亲人们离兴地看到他脸色稍好但还是不敢庆賀他就此痊愈一样,因为他的病还在身上啊。”司马光接到这封信非常惊骇,事情最终像毕仲游思虑的那样发展了。
四川省南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
(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上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上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小民鸠敛金币,博易输纳,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
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奏曰:进户部尚书郭资太子太师,命致仕。蹇义、夏原吉言其偏执妨事,且多病。上问杨士奇,对曰:“资强毅能守廉,人不得干以私。但性偏执,甚至沮格恩泽,不得下究。”上问其故。对曰:“诏书数下蠲免灾伤租税。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上颔之。
青州民刘中等奏:“自永乐中岁歉流徙畿南枣强县凡二百余户居二十年已成家业。今有司遣还山东,乞附籍枣强。”上谓夏原吉曰:“彼此皆吾土,但得民安即已。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州县承风劳扰,百姓逃窜,尔其申饬有司,以此为戒。"
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是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车驾巡边,发京师,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帅师从。驻跸虹桥,谕诸将曰:“朕深居九重,岂不自逸,但朝夕思念保民,故有此行。今渡河道路所经,皆水潦之后,秋田无获,朕其悯焉。其将士有扰民者,杀无赦!”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自A永乐中B岁C歉D流徙E畿南F枣强县G凡H二百余I户J居K二十年L已M成N家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夺",在文中意思是夺取,与“舅夺母志”(《陈情表》)中的“夺"字含义不同。
B.“人不得干以私”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的句式结构相同。
C.“尔其申饬有司”中的“其"字与“其恕乎!”(《论语》)中的“其"字含义相同。
D.“发京师”与“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姜太公回答武王如何治理国家的提问时指出,治国之道在于爱护百姓,要让百
姓获利,有成就感,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生活愉快。
B.材料二中皇帝想与百姓共享山林川泽,放开除自居庸关以东到与天寿山相接处之外的区
域的砍柴禁令,此举正是材料一中“治国之道"的体现。
C.皇帝认为,古代因地征税,而近年官吏却不调查产出就全都向百姓征敛,使百姓只得通
过赌博聚财缴纳,并因此输掉家产,这种征税行为当禁止。
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时指出,户口繁盛与否是国家盛衰的反映,户口兴盛是因
为休养生息,户口减少一定是因为大兴土木和战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
(2)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
(一)文言文阅读
10.答案:
DJL。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答案:
C。文中“其”,一定,表希望商量的语气;《论语》中的“其",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
答案:
C。根据语境,“博易输纳”的意思是广泛交易(或换取)物品来缴纳赋税,“博"“易”“输"的意思理解是关键。
答案:
(1)(郭资)不听从免除赋税的命令,一定让地方主管官员按照原先的数目征收缴纳。这是他最大的过错。(“开除”,1分;“有司",主管官员、官员,1分;“此其过之大者”,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各1分;大意1分)
(2)宇文融搜求流亡的百姓,超过时限不自首的就发配到边境。(“括",搜求,1分;“期”,期限、时限,1分;“首",自首,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武王向姜太公询问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是怎样的?”姜太公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是爱民罢了。"
周武王又问:“怎样爱民呢?”姜太公回答说:“使人民获利而不要使他们受到伤害,使他们获得成功而不要使他们失败,使他们生存下去而不要杀害他们,给他们财物而不要夺取,使他们欢乐而不要使他们受苦,使他们高兴而不要使他们愤怒,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理人民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们罢了。"
(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材料二)
皇上想山林川泽都与百姓共有,下令从居庸关以东,到与天寿山相交接的地方,禁止砍柴,其他地方都解除禁令。工部上奏(朝廷)修造兵器,请求向百姓征收布漆,皇上命令供给钱钞购买。皇上说:“古代的地方赋税,按照土地所生产的(征收),不强迫百姓缴纳没有的东西。近年像丹漆、石青之类,主管官吏不去调查出产的物品,全都下达郡县(向百姓)征敛。百姓只得聚敛金钱,换取物品来缴纳。而官吏趁机做违法的事。这一切全部禁止。”
(皇上)派遣监察御史分别巡视全国各地,考察地方官吏。(御史)上奏说:晋升户部尚书郭资为太子太师,命他退休。蹇义、夏原吉上奏说他固执、妨碍政事,而且身体多病。皇上询问杨士奇,杨士奇回答说:“郭资坚决刚毅,能保持廉洁,别人不能拿私事来请求他。只是性格偏执,甚而到阻碍皇上的恩惠的地步,使皇恩不能下及百姓。"皇上询问其中的缘故。杨士奇回答说:“诏书多次下令要免除受灾受伤百姓的税赋。(郭资)不听从免除赋税的命令,一定让地方主管官员按照原先的数目征收缴纳。这是他最大的过错。”皇上点头认可。
青州百姓刘中等上奏:“从永乐年间年成歉收,流动转徙到国都南部枣强县一共二百多户,居住二十年,已经拥有家产。如今主管官员要把他们遣送回山东,请求附入枣强户籍。"皇上对夏原吉说:“那里这里都是我的国土,只要能让百姓安居就可以了。宇文融搜求流亡的百姓,超过时限不自首的就发配到边境。州县迎合上官意图烦劳打扰百姓,百姓逃窜。你一定告诫主管官员,把这件事作为警戒。”
皇上驾临文华殿,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繁盛减少的事情。皇上说:“户口的盛衰问题,完全能够看出这个国家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户口繁盛源于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户口减少一定有大兴土木之事和战争。汉武帝承袭文帝、景帝的余威,隋炀帝继承隋文帝之后,开元盛世之后终有安史之乱,难道不是依仗富庶繁荣但不知戒备警惕吗?汉武帝末年就后悔用兵轮台,隋炀帝最终也因此而亡国,唐玄宗最终到了迁徙流离的境地,都完全可作为后世的教训。"
皇上巡视边防,从京城出发,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率领军队跟从。驻扎在虹桥,皇上告诉众将领说:“朕深居宫中,难道不安逸?只是时时考虑安养百姓,所以才有这次出行。现在渡过黄河所经过的道路,都是大雨之后,秋天的田地里没有收获,朕非常同情他们。如果有扰民的将士,杀无赦。”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成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友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已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购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提点刑狱A杨纭B入境C微伺刺史D善否E有被刑F而耘苗者G纭就H询其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勉之以礼,即“以礼勉之",与“尤致思于天文”(《张衡传》)都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
B.慢,有“怠慢,不尊重"的意思,与“责臣逋慢”(《陈情表》)中的“慢"意义相近。
C.“是可以无去取乎”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是”都表示判断。
D.三传,指“春秋三传",即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左氏传》《公羊传》与《谷梁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尧卿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成年之后逐渐凭借学问而知名,后来更是因为精通《诗经》《春秋》之学而得到了欧阳修的高度赞美。
B.周尧卿不认同亲自背土安葬母亲是自讨苦吃、只有穷人家无力安葬逝者才这样的观点,反而认为这是当下向母亲表达孝心的方式。
C.周尧卿仗义疏财,虽俸禄不多,但喜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周尧卿才干杰出,每到一地做官,都以治理得好而被民众思念。
D.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当世名臣范仲淹就认为他经术、德行可以作为学问上与道德上的榜样而举荐他,可惜尚未得到任用就去世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
(2)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
【答案】10.CEG11.C12.A
13.(1)《礼记》上说‘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许是因为老而多病的人忍受不了丧亲之痛罢了。
(2)尧卿的学问,不拘泥于经传注释,他不断地提问、辨析和思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提点刑狱杨纭到达县里,暗中伺察刺史是否亲善。有穿着囚衣给苗锄草的人,杨纭就询问他缘故。
“提点刑狱杨纭入境"为完整的主谓句,“境”是“入"的地方,结构以及语意皆完整,故C处应断开;
“微伺刺史善否”省略主语“杨纭",“刺史善否”是“伺"的宾语,故E处应断开;
“纭”作“就询其故"的主语,故在“纭”的前面G处应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勉之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礼勉之”。/“尤致思于天文",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尤于天文致思”。句意:有的人用礼劝勉他/尤其在天文方面用心。
B.正确。“慢",都是“怠慢,不尊重”的意思。句意:有怠慢自己的人/责备我怠慢不敬。
C.“都表示判断"错。“是”都是代词,这。句意:这难道可以(不加区分)没有舍弃就选取吗?/只是他们没有跑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因为精通《诗经》《春秋》之学而得到了欧阳修的高度赞美"错。由原文“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可知,欧阳修高度赞美的不只是周尧卿精通《诗经》《春秋》之学这一点,还有对父母的孝心。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止",停止;“意或”,也许;“胜",承受、忍受。
(2)“惑”,迷恋、拘泥;“通",通达;“期”,目的。
参考译文:
周尧卿,字子余。他的先祖是汝阴人。尧卿机警聪明记忆超群,七岁时擅长作诗,等到成年时已凭借学问品行而出名。天圣二年考中进士,一直做官到太常博士、饶州通判。去世时,(是)五十三岁。留有二十卷文集,《诗经》《春秋》的论说文章各三十卷。尧卿十二岁时失去父亲,忧伤哀戚(的表现)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悲痛的情感,不忍心伤害母亲的心。他的母亲对此感到很惊异,对族人说:“这个儿子爱我如此深厚,知道用孝心侍奉我。"最终能够以孝奉养,心志就像他的母亲说的那样。他对待兄弟,十分忠实友爱。为母亲守丧,在简陋的棚屋住了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即使生病了也不喝酒吃肉。有的人用礼劝勉他,说:“《礼记》言‘老了病了不停止喝酒吃肉’,意思或许是不能承受丧事。(你现在)生病却还未老,何必总受到这种地步呢?”下葬之初,亲自背土(安葬母亲)。有人告诉他说:“古代的贫民没有(钱财)来为父母安葬的或许也是这个样,会你何必自己受苦呢?"(周尧卿)泪珠止不住地流下来说:“(母亲已经)过世,即使想要尽心尽力(侍奉)她,又怎么可能实现呢?”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有怠慢自己的人,一定厚礼相待使之惭愧,为官时虽然俸禄微薄,(也会)接济亲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所到任的地方被称赞治理有方,有百姓在他离开后思念(他)。曾经主管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到达县里,暗中伺察刺史是否亲善。有穿着囚衣给苗锄草的人,杨纭就询问他缘故。(他)回答说:“贫穷是因为贪婪,(我)为人冲动狂妄,下令让我不能欺侮他们,而我(还是)欺侮了他们,我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杨纮到达县里,不再考察他,(而是)依据所听到的(信息)举荐他。庆历年间,范仲淹推举(周尧卿)的行为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但周尧卿)还没等到被任用就去世了。尧卿治学,不迷信古人的传注,询问讨论思考探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学习《诗经》,通过孔子所说的“《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孟子所说的“解说《诗经》的人,应当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才能真正理解诗意",考证经史,归纳主旨,发现了毛公、郑玄的得失,说:“毛公的《传》想要简练,有的地方(在思想上)缺乏深意,不是(孔子所说的)‘一言以蔽之’。《笺》想要详尽,有的地方却远离了本意,不是‘以意逆志’,这难道可以(不加区分)没有舍弃就选取吗?”他学习《春秋》说:“左丘明记叙详细,得到了书写史实的根本原则。"至于这三种传注的异同点,都有不可取之处,(他)说:“圣人的意旨,难道不一样吗?”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说:“像周君这样的人,侍奉父母时用尽孝心,为父母守丧时极度哀思,以礼相待。周君治学高过毛、郑的《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崔戎,字可大。举明经,累擢谏议大夫。云南蛮乱成都,诏戎持节剑南为宣抚使。奏罢税外姜、芋钱。当赋者率三之其一,其一以准缯布,优其估以与民。绥招流亡。凡废若置,公私莫不便之。为华州刺史,吏以故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曰:“籍所置钱享军。”徙兖海沂密观察使,民拥留于道,不得行,乃休传舍,民至抱持取其靴。戎夜单骑亡去,民追不及。至兖州,锄灭奸吏十余辈。岁余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材料二:
韦正贯,字公理。举贤良方正异等,累擢司农卿。坐尚食乏供,贬均州刺史。宣宗立,以治最拜京兆尹、同州刺史。俄擢岭南节度使。南海舶贾始至,大帅必取象犀明珠上珍而售以下直。正贯至,无所取,吏咨其清。南方风俗右鬼,正贯毁淫祠,教民毋妄祈。会海水溢,人争咎撤祠事,正贯登城沃酒誓曰:“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俄而水去,民乃信之。卒,年六十八,赠工部尚书。
材料三:
刘瞻,字几之。举进士、博学宏词。咸通十一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昌公主薨,懿宗捕太医韩宗绍等送诏狱,逮系宗族数百人。瞻喻谏官,皆依违无敢言。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帝大怒,即日赐罢。僖宗立,以刑部尚书召。瞻之贬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其还也,长安两市人率钱雇百戏迎之。瞻闻,改期由它道而入。复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居位三月,卒。瞻为人廉约,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家不留储。无第舍,四方献馈不及门。行己始终完絜。
(节选自《廉吏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瞻A之B贬C人D无E贤F愚G莫H不I痛J惜K及L
其M还N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在文中指先例、旧事,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中的"故事"含义相同。
B.传,指设于驿站的房舍,与“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传”字含义相同。
C.“逮系宗族数百人"中的“系"字与“而收系张胜”(《苏武传》)中的“系"字含义不相同。
D.“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与“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两句的句式结构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都发生战乱,朝廷诏令崔戎担任宣抚史,他上任后便奏请调整税收方案,颁布优惠政策,给流亡的百姓提供便利。
B.崔戎卸任华州刺史时,拿出私人财产犒劳军队;得知他离任的消息,百姓极力挽留,甚至脱下他的靴子不让他离开。
C.韦正贯前往岭南赴任,不低价购买贵重珍宝来中饱私囊,得到属吏的赞颂;教化百姓,移风易俗,获得百姓的信任。
D.同昌公主病故后,刘瞻劝谏皇帝不要罪及太医及其宗族,因触怒皇帝被罢免;后来他还朝为官,百姓准备盛情迎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5分)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5分)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分)
14.《廉吏传》为廉吏这一群体树碑立传,旨在弘扬正气,请根据三则材料,
简要概括“廉吏”们的特征。(3分)
10.CGK(每断对一处给1分,超出三处不得分)
11.C
【解析】意思均为“拘囚、监禁",含义相同。
12.B
【解析】“拿出私人财产犒劳军队”曲解原文。崔戎拒绝取用华州官吏按惯例安排的
供刺史私用的钱财,离任时用这笔钱犒劳军队。
13.(1)(5分)刘瞻便上疏坚决劝谏,说韩宗绍等已用尽他们的医术,虽未能见效,但情理上有可怜悯之处。(“固"“穷”“矜"各1分,大意2分,)
(2)(5分)我因为供养祖母的事情没人来做,辞谢而不接受任命。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主,主持,做;辞,辞谢;拜,授官;寻,不久;大意1分)
(3)(4分)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在困厄中意志应当更加坚强,决不放弃自己远大的志向。(移,改变;穷,困厄,处境艰难;坠,放弃;大意1分)
14.(3分)①仁厚爱民,患及苍生;②严守纲纪,敢于进言;③洁身自好,甘于清贫。(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译文:
材料一:
崔戎,字可大,他考中明经科,逐步擢升为谏议大夫。南诏攻打成都时,朝廷诏令崔戎带着符节到剑南地区任宣抚使。崔戎上奏罢免正规税收之外的姜、芋税钱。应当上缴的赋税税率固定为三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可以以增帛布匹折价上缴,并在折价时给予民众较高的估值。崔戎安抚招徕流亡百姓。但凡有废弃的产业要重新置办的,公家和私人都予以便利。出任华州刺史,华州官吏按照惯例给崔戎安排了一万缗钱供刺史私用,但崔戎从不取用。等到离任之时,崔戎召集官吏说:“登记好为我置办的那笔钱,把它用来犒劳军队。”崔戎迁任兖海沂密观察使时,百姓簇拥在路上挽留他,崔戎不能上路,于是停留在驿站,百姓们前来抱住崔戎,脱下他的靴子。崔戎连夜一个人骑马逃离,百姓没有追上。崔戎到了兖州上任,铲除了奸恶官吏十多人。过了一年多崔戎逝世,享年五十五,追赠礼部尚书。
材料二:
韦正贯,字公理。韦正贯应考贤良方正科获得优等,连续被拔擢官至司农卿。因供应皇帝膳食有匮乏而被贬谪为均州刺史。唐宣宗即位,韦正贯因政绩突出而升任京兆尹、同州刺史。不久又升迁为岭南节度使。原先,南海的商人一到,节度使都会索要象牙、犀角、明珠这些上等珍宝而只给很低的价钱。韦正贯到任后,一文不取,属吏都赞叹他的清廉。南方风俗尊崇鬼神,韦正贯捣毁那些滥建的祠庙,教育百姓不要胡乱祈祷。有一次海潮泛滥成灾,百姓都归咎于韦正贯捣毁祠庙,韦正贯登上城楼洒酒立誓说:“不合神的心意,由我当官的承担罪责,不要祸及百姓。"不久海潮退去,百姓才相信他的教化。韦正贯病故,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赠工部尚书。
材料三:
刘瞻,字几之。刘瞻应考进士科和博学宏词科,都考中了。咸通十一年,刘瞻以中书侍郎掌管朝政。同昌公主病故,唐懿宗将太医韩宗绍等抓捕入诏狱,又把他们的亲属数百多人一并收押。刘瞻将此事告知谏官,但谏官们都畏缩犹豫,不敢说话,刘瞻便亲自上疏极力劝谏,说韩宗绍等已经用尽了他们的医术而不能见效,情有可原。唐懿宗大怒,当天就把刘瞻罢官。唐僖宗即位后,被征召回朝任刑部尚书。刘瞻被贬官,听说的人无论贤愚,都深感痛惜。刘瞻回朝之时,长安东西两市的百姓凑钱雇来各类表演戏班迎接他。刘瞻听说后立即改变了回京城的日期和路线。后来刘瞻又重新担任中书侍郎执掌朝政。他任职三个月后就去世了。刘瞻做人清廉简约,所得的俸禄有宽余的都用来接济亲朋中穷困的人,家里没有积蓄。他没有宅第,各地来馈赠的都无处可送。刘瞻立身行事始终清正廉洁。
四川省德阳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韩【注】之战,秦之斗士倍于晋,而出穆公于淖者,赦食马者也。
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孤寡。治众者法欲繁,繁则士难以动;治寡者法欲简,简则士易以察。不然,则士不任战矣。惟众而繁,虽劳不害为强。
以众入险阻,必分军而疏行。夫险阻必有伏,伏必有约。军分则伏不知所击,而其约携矣。险阻惧蹙,疏行以纾士气。
兵莫危于攻,莫难于守,客主之势然也。故地有二不可守;兵少不足以实城,城小不足以容兵。夫惟贤将能以寡为众,以小为大。当敌之冲,人莫不守,我以疑兵,彼愕不进;虽告之曰此无人,彼不信也。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时令老弱登埤示怯,乘懈突击,其众可走矣,何患城小?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背城而战,阵欲方,欲踞,欲密,欲缓。夫方而踞,密而缓,则士心固,固而不慑。背城而战,欲其不慑。面城而战,阵欲直,欲锐,欲疏,欲速。夫直而锐,疏而速,则士心危,危则致死。面城而战,欲其致死。
平居与人言,一语不循故,犹在愕而忌。敌以形形我,恬而不怪,亦已固矣。是故,智者视敌有无故之形,必谨察之,勿动。疑形二:可疑于心,则疑而为之谋,心固得其实也;可疑于目,勿疑,彼敌疑我也。是故,心疑以谋应,目疑以静应。彼诚欲有所为邪,不使吾得之目矣。
(摘编自苏洵《权书》)
【注】韩,韩原,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万泉两县交界处。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B.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C.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D.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寡者法欲简”中“简"与《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简"含义不同。
B.“不然,则士不任战矣”中“然"与《逍遥游》“虽然,犹有未树也”的“然"含义相同。
C.“当敌之冲”的“当"与《苏武传》“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的“当"含义相同。
D.“亦已固矣”中的“固"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中的“固"含义不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善于治军的人,会使用多种方法让士兵效命,但其中都有符合道义的内容;他们还认为军队不是用来发动战争和进行掠夺的工具。
B.率领人数众多的军队进入艰险环境,要分散兵力并缓慢行进,分散兵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
C.在背靠城墙进行防御作战时,要让士兵认为阵形牢不可破,以此坚定信心;在进攻时,要使士兵觉得有危险,这样他们更会拼死作战。
D.在战场上,敌人会故意用一些行为迷惑我方,这时我们需要冷静观察,切勿盲动,因为敌人真要有所行动,是不会让我们轻易发现的。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寡。
②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
11~14.【答案】A、C、B、
【解析】(1)“古之善攻者”“善守者"为陈述对象,放在句首作主语,后面都要断开。“不尽兵以攻坚城”“不尽兵以守敌冲"结构一致,中间需要断开,排除BD;“尽兵以守敌冲”和前面“尽兵以攻坚城"句式对称,要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排除CD。句意:古时候善于进攻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来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善于防守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于守备敌人出击的地方。把全部兵力用来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就会挫伤锐气浪费粮食而延缓取胜的时期;把全部兵力用于防守敌人出击的地方,那样士兵就不能再分开作战,敌人就会秘密行动,偷袭我们没有设防的地方。
故选:A。
(2)A.简明;选拔。句意:治理人数少的军队,军法要简明。/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
B.都是代词,这样。句意:不这样,士兵就不能担当起作战的任务。/虽然这样,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加工合同:服装定制加工厂长期合作协议
- 2024年度医疗器械采购与临床试验合同
- 2024年度科技公司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某酒店设备租赁事宜
- 护理继续教育讲课
- 2024保险公司提供的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2024年度网络安全的系统维护合同2篇
- 呼吸机使用培训
- 如何做口腔消毒培训班
- 2024年度企业信息咨询服务框架合同
- 《老年人生活照护》试卷A卷及答案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资格考试-WSET二级认证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食品风味研究专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新训工作总结(共5篇)
- 有机反应机理第10章醇的氧化
- 《垃圾分类》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