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汉学家诺伊梅尔作品《茶花女》的艺术特色
“光、色、形、意、美”被用来解释绘画的主要特征。我没想到这个定义现在会成为德国汉贝尔舞蹈团《茶花小姐》的最佳解释。细腻流畅的肢体语言,对人性与爱的深刻表现,浪漫纯美的审美体验;形、意、美,在色彩和光影的烘托下,成形、达意、示美。没有刻意的离经叛道,编导用他最擅长的语汇和敏锐的洞察力,让观众在“茶花女”的空间里感受到质朴、真挚和颤动的生命力。这一切并不是偶然,因为他是“编导诗人”——约翰·诺伊梅尔。约翰·诺伊梅尔,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早年在家乡学习舞蹈和杂技。在芝加哥马奎特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和戏剧研究学士课程期间,加盟了“先锋派舞蹈之母”S·席勒的舞团。在席勒的鼓励下,他前往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继续深造。才华横溢的诺伊梅尔被芭蕾大师约翰·克兰科相中,在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成为了首席舞蹈演员,并初展编导才能。1973年他正式担任德国汉堡芭蕾舞团团长,并带领着舞团逐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团之一。欧洲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诺伊梅尔完好地继承了欧洲戏剧芭蕾的传统,他总是自然地寻求一些戏剧元素,加上他的动作语言,创造出如诗般的形象。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诺伊梅尔,在传统基础上又大胆地融入现代表现手法,使得古典与现代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融合。诺伊梅尔常说,编创是离开教室之后的训练,现代舞和古典芭蕾的元素会很自然地融会于整个创作过程中,而不用去刻意区分。上世纪七十年代,诺伊梅尔对一系列古典戏剧芭蕾进行改编,如《胡桃夹子》、《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叙事风格,《茶花女》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谈到创作此剧的初衷,诺伊梅尔回忆到:“当时,在与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玛西亚·海蒂共进晚餐时,我便突然产生了为她创作《茶花女》的想法。因为这部小说独特的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以及故事主题中所蕴含的深刻人性和现代视角激发了我的灵感。”有着文学和戏剧专业背景的诺伊梅尔,对整个舞剧结构的设置进行了巧妙处理,他没有采用古典芭蕾中按时间顺序展开,以故事情节作为叙述主线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而是以表现主人翁的内心情感变化和心理矛盾为核心,借用原著中倒叙、插叙等文学表现方式,由始至终抓住人物情绪,使作品在整体上形成舞蹈化了的情感“气候”,最终使故事的主题得以完整呈现。这也是为什么观众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就连呼吸都能感受到一丝哀婉和凄美的内在原由。在整部三幕舞剧中,前后四段精美绝伦的双人舞,在深情细腻地表达人物情感诉求的同时,又对剧情的发展和转折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达到了以舞叙事的目的。正如诺伊梅尔所言,与其它古典戏剧芭蕾相近的是《茶花女》仍有叙事的职能,也就是说,当观众离开剧场的时候,肯定能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此剧创作中,另一个为人称道的亮点是“戏中戏”、“舞中舞”的编排。在原著中男主人公赠送给女主人公一本小说《曼侬》以示定情,诺伊梅尔将小说《曼侬》巧变为芭蕾《曼侬》(小说讲述的是年轻贵族格里欧对名妓曼侬热情执著的爱情,但曼侬贪恋奢华生活,虽然遇到了真爱,却矛盾徘徊,难以取舍)。从最初《曼侬》只是作为舞剧中单纯的戏中戏,到后来曼侬几次出现在玛格丽特的梦中,诺伊梅尔逐渐将两个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进行合并、叠加,使得曼侬成为了玛格里特的另一个自我。她一方面暗示了女主人公同样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又形象地展现了玛格里特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为人物塑造增添了视觉立体感。如:第二幕中玛格丽特与阿尔芒旧情复燃,在梦中曼侬提醒玛格丽特将注定失去所爱,劝其离去。发自内心的不舍和来自曼侬的自我说服,让玛格丽特挣扎不已。这种“幻觉”表现手法并不是出于简单的装饰意图,而是让观众在真实与虚幻、现实与想象、向往与失落的两维表现中,更清晰、深入地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整部《茶花女》给人感觉气势恢宏,但不同于其它戏剧芭蕾中常见的运用“大场景”来烘托舞蹈气氛,双人舞在这部舞剧中占有很大比重。华丽而富有质感的多段双人舞,在一次次叩击观众心灵的同时,也成就了诺伊梅尔版本《茶花女》的经典地位。在这几段双人舞的编排上,诺伊梅尔摒弃了以炫技为目的的无情节舞段,而是紧密围绕人物与情节展开。既没有眼花缭乱的跳跃,也没有连续的双人高空托举,细密的碎步和滑动、轻盈的旋转和倾倒,加上流畅自如的动作连接,形成了观众可以“看”得见的心灵对话。为了表现情感的递进式发展,编导在每段舞蹈的表现上各有侧重。在第一幕阿尔芒向马格丽特表达爱慕的双人舞上,男演员的动作设计得较为主动,始终以不同方式围绕着女演员,直到最后完全跪倒在女主人公的脚下,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在第二幕男女主人公互诉衷情的舞段中,男女演员的动作设置则较为平均。两人相互依靠,互为支撑,表现了男女双方在情感上的互动,尤其是突出了女主角对这份感情的肯定和坚持。在最后一幕中,为了表现女主人公的不舍,女演员的动作相对主动,很多动作通过对男演员的力量转换来完成。如此优雅缠绵的舞段,不仅能满足观众由文字产生的联想,还带给他们更多的视觉享受。成就这部悲剧经典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音乐的选择和运用。在排练即将开始之前,诺伊梅尔仍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音乐,在指挥的建议下,他选用了肖邦的钢琴协奏曲。诺伊梅尔认为,玛格丽特和肖邦在情感上有某些共通之处。他们都是社交界的头面人物,但私下却被病魔苦苦折磨,两者之间的联系让肖邦的音乐与《茶花女》的主题非常契合。毫无疑问,诺伊梅尔的选择十分明智。这次“编导诗人”与“钢琴诗人”的合作,让这部舞剧在整体上具有了浪漫如诗的气质。虽然交响乐善于渲染恢宏的场面、烘托宏大的主题,钢琴曲则更胜于抒情,恰好符合了诺伊梅尔的个人风格。另外,肖邦钢琴曲在形式上的纯粹和内涵上的宽广,留给了编导无尽的创作空间。协奏曲与群舞,钢琴独奏曲与双人舞在舞剧中的穿插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特别是在第二幕男女主人公互诉衷情的双人舞中,琴声柔和动人,正如乔治·桑所言,“肖邦的音乐就像是情人的抚摸”。在肖邦“略带犹豫的微笑和甜蜜温柔的叹息中”,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茶花女的内心独白:“我执了你的手,但是上帝执意将我从你身边带走。”除了音乐,《茶花女》中简洁的舞美灯光设计和精致的服装造型,也是这部舞剧中非常精彩的一笔。调和温婉的光影,营造出舞台上静谧平和的气氛。层次清晰的灯光和舞台上的大量留白,不仅从未喧宾夺主,还为舞蹈抒情创造了朦胧的意象。当舞蹈演员们身着华美的服装在光影里短暂停留时,舞台仿佛瞬间幻化成了电影镜头中19世纪场景的定格。女主人公在舞台上的静态造型,更犹如印象派中的肖像画,美得脱俗,美得如痴如醉。具有象征意味的服装在舞剧中还起到了揭示情节的作用。第一幕中,女主角身穿紫色华服,穿梭于各个社交场合。第二幕,女主角换上了纯洁的白裙,象征两人坚贞的爱情。在最后一幕,黑色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朵美得惊人的“茶花”,在碰触到阳光的那一刹那,却不幸地倒在了阴冷的角落,无力再去触碰那触手可及的阳光……在《茶花女》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诺伊梅尔如何看待古典艺术的复兴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4 雷电监测装置闪电定位仪的技术参数有哪些
-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 区域医疗中心“卓越青年医师”定向进修培养计划申请表
- 多用途运动包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女式紧身马甲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塑料制购物袋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9-10综合练习题
- 手持裁纸刀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培训
- 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分子和原子》参考课件
- 河南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高教版)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设备维修保养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 湖北省宜都市马家台矿区电石用、建筑石料用、水泥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 27《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DLT 817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规程
- 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课件)
- 工程设计管理岗位面试问题
- 培训机构校长竞聘
- 企业微信指导手册管理员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