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第一版)》旅游供给_第1页
《旅游地理学(第一版)》旅游供给_第2页
《旅游地理学(第一版)》旅游供给_第3页
《旅游地理学(第一版)》旅游供给_第4页
《旅游地理学(第一版)》旅游供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地理学旅游供给旅游供给与旅游产品区域旅游供给模式旅游供给时间旅游景区供给01

旅游供给与旅游产品旅游供给的定义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与旅游需求相对应,旅游供给系指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资源、产品与设施。旅游者通过购买获得旅游供给物的暂时使用权,在商品时代,这一购买包括两部分:旅途付出及到达后的货币购买。有些供给属于公共产品,在满足旅游者的同时也满足当地人需求,因而有些供给不需要现场付费。旅游供给的指标划分总体来说,旅游供给指标通常关注于种类与数量,但还有一个常常不被注意的指标——分布。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与级别等,构成了旅游吸引力的主体。可按照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再加上互联网等而形成“6+N”的模式,逐一考虑来落实供给指标,以标准作参照,判断是否达到标准。旅游供给的主体公共供给第三方供给BOT与PPP模式

私人供给01020403大型旅游资源多为国家所有,在我国更是如此,尤其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这决定了这些景区的公益性质,因而多为公共部门供给,景区多免门票进入或收取公益性价格。私人供给主要指非国有的商业供给。小型资源及较为奢侈的供给多由私人机构承担,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因而此种模式也多适合于距离大型聚落较远的地方。

BOT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的实质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一种投资、建设和经营方式,第三方机构不仅丰富了供给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甲乙双方的各自不足,有助于解决所面临的技术复杂性、社会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等问题。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定义旅游产品的属性(1)专为旅游的生产性;(2)存在于异地的不可移动性;(3)非物质性;(4)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5)时间上的不可储蓄性;(6)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等。(1)从目的地供给方角度看,是指旅游者对经营者凭借物的利用;(2)从旅游者角度上看,是指旅游者花费时间、费用与精力所购买的一次经历;(3)从狭义上看,即是指旅游企业生产并向旅游者出售的一个时空。02

区域旅游供给模式环城游憩带城乡结构早已有之,以往城乡之间的交往是不频繁的。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原本作为农民生活与生产空间的乡村,又增加了城市居民游憩场所的功能。由于城市居民旅游欲望的上升及周末双休的周期性频繁出现,围绕城市的环状空间地带具有了游憩性质。环城游憩带距离城中心十几到几十公里距离,宽度由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来访者以既游览也休憩的混合目的来到这里,故该圈层多以游憩圈定位。研究意义区位供给:前田豪模型认识论规律日本学者前田豪提出了旅游吸引范围空间模型,其既适用于旅游规划的市场分析,也反映了区域旅游供给的一种竞争形势,或有助于确定区域供给的客源分布及其组成。方位供给:扇域特色化模型前田豪模式实际上是站在旅游目的地空间立场上,环视周边竞争对手所给出的供给形势模样。假如站在客源地的立场上,如此多的旅游地让居民困惑于选择,其实也表明了另一种竞争关系,客源地居民眼中的企业间竞争与企业自己眼中的竞争有相当的差异,原因在于进行思考时的所在空间彼此间保持着距离和方位差异。沿道路供给模型

在现代社会,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陆基交通已经呈现网络化特征,如今高铁网络也逐步形成,这为沿道路的区域旅游供给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坎贝尔依据源自居民聚落的环状道路给出了游憩性旅游供给的沿道路模型。小尺度范围:旅游线路斯图沃特与沃格特提出了五种旅游线路,讨论了中小尺度上的区域旅游供给模式。这些线路分别是单目的地型、中途庄稼型、营区基地型、区域旅游型和旅行型。单目的地型即往复型,或者去度假,或者是事务旅游的去而迅速返回。中途庄稼型即是途中有停靠,停一天过一夜然后再接着走。

营区基地型即是指到达一个地方后,以该地为基地再向周边旅游的方式。区域旅游型与旅行型在机理上大致相同,而后者是指跳出常住地,也即旅行型的尺度更大些。航空交通供给航空旅游供给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空港城市多为省会城市,临近的两个空港城市大多拥有千公里水平上的距离,旅行距离更远了;二是每个空港城市及其周边都是一个大型且综合的旅游目的地;三是存在着航班意义上的经由或中转空港,多家航空公司航线的叠加丰富了空中距离消费的选择性;四是以客源地为中心的航空旅游供给多呈现放射状;五是航空旅游供给冲击了铁路旅游的远距离供给;六是出现了支线型旅游目的地。航空铁路交通供给省域旅游老火车站铁路交通主要充当了省内及邻省的旅游交通工具,其与航空旅游交通所能达的范围形成了距离上的差别。铁路交通仍是最为经济、载客量大和安全性高的旅游交通方式,恐高、恐水等人群也十分偏爱乘火车旅游。

火车站在过去是城市或城镇与外面世界联通的主要通道,这也让当时为数不多的乘火车有一种仪式感。老火车站是表现地方性的重要场所,也是居民与旅游者双方都产生地方感的共有场所。人有一张脸,老火车站在当初也是如此。但随着社会发展,变脸的多面性出现了。在老火车站建设之初,城镇的规模都不大,没有必要让铁路穿城而过,那时的火车站有面向城市的一张前脸,与此相对应也出现了一个后身。“第二张脸”水路交通供给随着陆上与空中交通的发展,水面交通在旅游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在如今的旅游发展中,水面交通还是发挥出了其独特的价值。水路交通旅游供给是指以河流、湖泊及海洋等为基质载体,交通工具浮于其上的旅游产品。线性旅游供给Travel线性文化旅游资源多位于不同聚落,分属不同地区管理与利用,早年多为国家防御、长途贸易所建,而如今利益协调也是开发过程中要遇到的问题。在认知路径上,确实存在着由点到面、由有形到无形再到线性的阶段性特征。在我国有丝绸之路、大江大河的线性文化、长城、川盐古道等遗迹,在国外有葡萄酒线路、朝圣线路、皇家线路等。03旅游供给时间休假时间自由时间休假制度交汇区旅游最开始是指自由时间里的一种活动,没有自由时间就无从谈论旅游,拥有自由时间是实现旅游的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是拥有一定的收入。

1995年我国开始推行周末双休日制度,客观上推动了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同时一年3次“黄金周”也火爆了远距离旅游。2008年开始的新休假制度,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长距离旅游而更有力于环城游憩带的发展。连休:当法定单日节假出现在星期五或星期一。串(替)休:如果法定节假日出现在星期四或星期二。移休:如果法定节假日恰好发生在周末。季节性供给旅游季节性产品周供给昼间变化的供给方向:旅游全年化旅游季节性

旅游季节性是指因景观的四季变化导致的目的地来访者年内变化。不同的季节应该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将视角缩小到一周来研究旅游的季节性。日变化表现为对气象景观的旅游利用。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为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季节性提供了条件。反季供给当地反季异地反季异地供给是指旅游者来到不同于其常住地季节的地方旅游,如在北方还是冬季的时候,南方已经春暖花开,南方旅游地即可向来自北方的旅游者提供对他们来说具有反季性质的旅游产品。冬夏两季最适合开展异地的反季供给,南方旅游者在秋末冬初可以前往北方体验滑雪旅游。对旅游季节性的一个转义认识也即通过联想思维,便可以来到反季供给这样一个范畴。就具体情形而言,如夏季的室内滑雪、高山赏雪,冬季的反季蔬菜与地热花卉等。夜间旅游供给

将旅游季节性的时间尺度进一步缩小,就不难进入夜间旅游产品的供给语境。进入现代旅游时代后,夜不能寐、夜不想寐和不醉不归等,已是旅游中一种常见现象。旅游者通过体验夜间旅游产品以宣泄情绪或整理心情,已成为常态之一。解压密集消费虚幻情景昼间旅游产品多为刚性消费,而夜间旅游消费具有弹性特征,体现了感性的密集消费氛围。人们集中在灯光世界中集体消费,个人也会消费从餐饮到娱乐的各种产品,其也迎合了夜长梦多的社会感知。与昼间相比,夜间旅游产品失去了自然界大背景,而且在黑夜、灯光、色彩、音乐等元素的作用下,让夜间旅游体验具有了炫彩的虚幻性,因而夜间旅游产品也有了戏剧性特征。另类时间供给:遗产旅游本质:怀旧源头:文化遗产

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发展的加速,孕育着社会怀旧情绪的蓄积,这反映到旅游供给上,体现为旅游者希望通过遗产旅游这种形式,在意识上回到过去的年代,缅怀儿时记忆,品尝老味道,以平衡面对现代化的失落心理。遗产主要有五大基本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虽然宏大,但人类关于遗产的认识是从文化遗产开始的,然后扩展到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等。为增加旅游吸引力,一些旅游地以节事的方式再现了历史情境,如几年一次仿古的皇帝登基大典,或以舞台的如《印象刘三姐》这类超真实形式,再现了符合旅游者想象中的过去情景。出口:情景再现窗口期:免签证制度为加快发展旅游业,让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北京市政府首先向国务院提出了“在北京口岸实行对部分外国人适当延长过境免签时限政策”的申请,并于2012年4月28日获国务院批准。对国际旅游设置免签证窗口期,在对时间供给的认识上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时间实际上包括时段与时刻,哪年哪月哪天等其实是指具有时刻性的时间;第二,免签窗口期是指时段性的时间,或指社会时间,即起始点由旅游者到达那一刻算起,而结束点由官方基于旅游者的起算点决定。04旅游景区供给旅游景区的定义在旅游供给中,存在着一类称为景区或景点的空间存在。从管理方角度上看,景区与景点虽多是由一个机构进行管理,但景区概念已拓展到社会景区了,即一个古镇、古村落可算作一个景区,虽说管理机构可以管理,但聚落内的住户或实体都是独立的法人,这样的景区可谓多主体共存的景区。而现在,许多历史街区已开始收取门票,但当地居民可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免费进入。景区大多收取大门门票,不收门票的情况较少,而景点一般在进入建筑物室内的入口处收门票,但是现在有些公益性的景区或景点也不收门票。景区景点国家公园

一般认为,国家公园是由美国艺术家卡特林于1832年首先提出的。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

1.公共利益——国家公园的设置是以人类当前利益及长远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的,是为了全体人类及子孙后代的权利,这一点与旅游体验着眼于个体发展的单数立场是不同的。

2.国家支付——最主要的特点是运营成本为国家支付,系非营利公益事业,特许经营只限于公园内的辅助性商业活动。

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萌芽阶段、成型阶段、发展阶段、停滞与再发展阶段、生态保护阶段、教育拓展与合作阶段。国家公园概念的提出国家公园的特性国家公园的发展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指由行政(林业局)认定以保护森林资源为目的的大型空间范畴。按照级别,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省和市(县)三级。森林公园一般依托于其他的自然资源或地貌单元,如火山、湖泊、山岳、冰川、草原、沙漠、温泉、海滨、海岛等。故而,可以认为森林公园与国家公园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点在于认定机构和认定对象是资源还是空间。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的名称,国内认定的地质公园是由地矿行政部门指定且给予财力、物力和人力援助的,是以保护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地质现象丰富区。我国地质公园也分为国家、省、市(县)三级。除国内三级认定体系外,尚有最高级的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系由建设行政部门主管的具有一定特色、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整体性地域,具有丰富的、价值很高的风景名胜资源。

中国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三个级别。风景名胜区是为了服务当地居民休闲生活和吸引旅游者前来访问而设立的,因而其第一属性为视觉上的美感与文化上的可欣赏性。动物园景区动物园野生动物园

动物园是青少年成长期必去游览的地方,动物园景区对我国而言最初就是圈养珍稀动物的地方,景区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笼圈外空间面向游人开放,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随着对外交往的加深,野生动物园概念进入我国,其是指将野生动物生活区域作为专域固定下来,让动物在非常宽广的圈定区域内自由生活的一种管理方式。历史城镇历史城镇的形成起源于聚落。社会流动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还没有被现代化的原始聚落景观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在这样的情形中,作为人文景区的历史城镇概念出现了。与既有的自然景区概念相比,历史城镇拥有大量居民,其本身也是景区的组成部分;由于居民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群体,因此所谓的统一管理远不如自然景区那样严格,多主体性的出现开始让景区的典型特征发生变化。主题乐园Travel

主题公园是基于现代丰富的想象力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