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_第1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_第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_第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表现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储户的跨境需求和债权人的合法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也是整个金融体系及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需求的保证。盈利性和流动性是银行风险管理首先要解决的一对矛盾。如果银行持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当然可以减少流动性风险,但是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收益。反之,若银行持有过多的高收益、低流动性资产,该银行则要面对过大的流动性风险。当银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以弥补流动性不足时,银行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流动性风险加剧,将引起对该银行的“挤兑”,最终导致银行的破产。所谓流动性风险,就是指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准备来随时应付即期负债的支付或满足贷款需求,从而引发挤兑风潮或银行信誉丧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化现实,商业银行的损失和在社会上的恶劣影响就难以弥补和消除。这会使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严重时会置银行于死地。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至关重要。综观银行危机的历史,不管危机的起因是什么,危机的表现形式必然是流动性不足进而隐入困境或破产。流动性风险产生于两方面的原因—负债方面和资产方面的原因。每当金融机构的债权人(存款人)要求立即竞现其金融债权时,负债方面的原因就出现了。当债权人要求提取现金时,金融机构就需要以库存现金。借入额外资金或出售资产以满足提现要求。现金的流动性最大,然而现金资产为非生息资产,金融机构倾向于使其现金储备持有量最小化。为了获得利息收入,大多数金融机构投资于流动性较小和(或)到期期较长的资产,一般来说,这类资产变现是都会存在成本,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从而威胁到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引起流动性风险的第二种原因来自于资产方的贷款承诺,贷款承诺允许借款人在承诺期限内随时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当一项贷款承诺签订后,金融机构必须立即在资产负债表中为其融资,这就产生了流动性需求。随着负债的减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动用现金资产、出售其他流动性资产或借入额外资金来满足这种流动性需求。二、市场上的购买从理论上说,银行保持流动性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银行自己在资产负债表中“存储”流动性;就是保留一定的现金资产和信誉好、流动性强、易变现的证券,如政府短期债券等。一般的中小银行多倚重此法。另一途径就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大银行具有信誉好、资金来源广泛、筹资成本低的优势,它们常常通过在金融市场上拆借资金而满足其流动性。流动性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是任何一家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当预测流动性资金供过于求,银行的任务相对简单,流动性管理的核心是流动性不足的弥补,西方商业银行对付流动性问题的战略主要有3个。1.关于资产转换这是早期流动性管理策略,就是将一部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流动资产。传统的方法是将一部分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资产,后来逐渐演化成除保存一部分现金资产即一线准备外,还持有一部分既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流动性,又能满足一定盈利的短期国库券,同业拆放资金、向其它银行存入往来存款等二线准备金。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适宜于稳健型经营的小银行。2.性负债的主要来源就是靠借入负债满足流动性要求。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创新的兴起,银行开始通过货币市场借款及购入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银行借入流动性负债的主要来源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同业拆入款、回购协议、向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大银行甚至靠短期借款满足全部流动性需求。与传统的资产流动性战略相比,靠短期借款满足流动性需求的好处在于不需要以资产形式事先储存流动性,从而可以有更多的预期利润,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将满足流动性的方案建立在未来的货币市场上造成的风险极大,如果届时不能以合理的成本举借新债,提高付息则加大成本,甚至可能不能购入,将银行置于危险的边缘。3.流动性需求的分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负债管理方式的成熟、利率的更为多变及金融风险的加大,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方法大行其道,这种思路也反映在流动性管理战略中。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的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和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流动性需求作出预测,通过能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然而,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管理有些类似于刀锋状态,因为持有的流动资产过多,会使银行以收益减少为代价,并进而影响股东收益持有的流动资产过少,则将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增大以主监管当局的干涉。因此,流动性管理的重点是如何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三、中国银行的流动性管理1、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流动性管理得不到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乏有效地加强和完善流动性管理的动力机制。从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的演变看,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都是商业银行内部因应外在环境变化主动采取的流动性管理手段,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管理主要靠外在推动,靠央行强制。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占绝对优势的是国有银行,即使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其他形式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也或多或少地与政府有关,因此普遍认为银行是以国家信用作支撑的,政府不会让银行倒闭、再加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对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严重程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所以虽然商业银行效益低下,甚至亏损,但至今未发生居民挤兑现象,似乎银行也无流动性危机之感。所以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就忽视了流动性风险问题。(2)从商业银行经营现状来看,隐含着极大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着如下隐患:a.资产负债比例高,超负荷经营现象严重;b.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流动性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中,不良贷款约占1/3。资产整体的流动性大大受损。一旦银行在负债方面出现流动性问题,如此的贷款质量及贷款的流动性状况必将危及银行的生存。c.资本充足率低,应变能力差。资本不足的现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降低了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d.资产结构单一,变现能力差。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各项贷款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两项占总资产的比重在80%左右,而短期投资类资产比例太低,仅为2%左右。e,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造成银行资金的分流。引起银行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居民储蓄存款下降,同业存款上升,同时造成银行资金来源的波动性和短期化。f.内控制度不健全。这些都有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简单。首先,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资产负债比例中的流动性指标(如存贷款比率、流动性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等)考察流动能力,尚未形成适合自己银行需要的完整体系,总体较粗略。其次,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限于对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进行规定,对贷款的需求预测相对忽视,且缺乏科学的预测方法。第三,在流动性供给方面,除靠不断增加的储蓄存款外,主要以向中央银行借款获得。(4)中央银行流动性监管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充分限制。信息充分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确保有效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统计制度和报表主要是时点或余额概念,而作为中央银行流动性监管的基础必须是时期或流量概念。信息不充分大大限制了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能力,更不用说在出现支付问题时,中央银行能达到准确区分商业银行是暂时的流动性不足还是清偿能力不足这样的理想境地。(5)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有局限性。目前我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有5个(见下表),包括流动比率、存贷款比率、法定准备金比率、拆入资金比例和拆出资金比例。这套指标有如下不足之处a、监督指标过多目前,我国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达5个之多,远远超过大部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现阶段,要想对商业银行实施指导性的流动性监管,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越严越好。监管的目标是为了发展,如监管过严,可能会束缚住银行的手脚,使商业银行不能适应瞬息变化的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失去发展的机会。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深化、银行竞争主体的确立,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因此,目前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应该合并或减少。b、缺乏反映银行不同时点流动性状况的指标。c、评价银行负债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指标过少。2、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引导资金外流,扩大资金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信用将不再是商业银行信誉的支撑者,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以致倒闭将不再是神话,如海南发展银行。因此,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引起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高度重视。(1)制定流动性计划。流动性计划使科管理人员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时能够在相对可预测事件发生前做出重要决策。这种事前计划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并使银行需要持有的超额储备量保持在最低水平。流动性计划包括首先,它指出管理内容和责任,包括指定主要管理人员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时的职责。其次,它详细列出了非常可能提现的奖金供给者名单以及资金提取的季节性。再次,它能确定未来各时期内潜在的存款和资金外流规模,以及可用于弥补这种流失的各种可供选择的非公开市场融资渠道。最后,该计划还包括对各种附属机构和分支机构借款的内部限制,以及在各个市场中允许支付的风险报酬的上下限。(2)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解决超负荷经营问题;调整资产结构,建立多层次客户体系,增强资产结构弹性;补充银行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产质量,降低流动性风险;发挥系统调控功能,建立流动性风险内控机制;发行金融债券,拓宽主动负债渠道。(3)商业银行在科学预测流动性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动用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体系。这套体系应对所有商业银行都适用,且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具有灵活性,即随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而做出灵敏反映并能相应地调整。这套指标体系应既包括对资产流动性的监控指标,又包括对负债流动性的监控指标。(4)完善外部环境。首先,完善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债的发行和流通转让市场。由于国债的利率比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利息高,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为流动性准备,可以在保持流动性质的同时有较高的收益。今后应逐步扩大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数量,丰富国债的期限品种,加大短期国债的发行量;实现以招标为主的国债发行方式。同时,完善国债发行市场的基础设施,如:国债结算与托管制度、市场中介机构以及法律环境等。其次要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允许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发行金融债券。(5)实行流动性供给多样化策略。在流动性供给方面,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