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突厥阙特勤碑唐1.了解隋唐盛世的基本表现和具体史实,认识盛世间的共性;2.认识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繁盛的联系;3.知道民族交融盛世之下潜藏的统治危机,客观认识盛世兴衰。阙特勤碑是突厥与唐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唐朝建立:618年;贞观之治:627—649年;开元盛世:713—741年隋朝建立:581年开皇之治:581—604年灭亡:618年近60年近百年为何“盛世”来得如此快?可其亡也忽焉?时间户数口数开皇元年(581年)3,599,604约29,090,000开皇九年(589年)7,000,00040,000,000大业五年(609年)8,907,54646,019,956在我国古代,人口多少是生产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因此,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人口的增长、户籍的管理。从隋唐开始,朝廷按人头征税,还以人口多少来确定一个县的上中下之等级,并把人口的增减作为确定官吏俸禄多少的重要依据。——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绪论隋朝兴衰的密码——人口◎观察表格数据,说说人口增长呈现什么趋势?隋之兴:“大索貌阅”重建户籍制度广设粮仓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同时备水旱救济,积储丰富。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兴建洛阳隋炀帝鉴于大兴城位置偏西,水陆交通不便,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河北、山东及江淮地区的控制,决定在洛阳营造东京。宏伟壮丽,闻名于世。开通运河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及沿岸城市的发展。是唐代得以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重要前提。隋灭陈以后,将北方的社会管理制度推行到南方,政令严急,导致南方豪强纷纷举事反隋。隋文帝派大军前往镇压,逐一平定……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始在洛阳营建东都,复以东都为中心开凿大运河。隋朝的这些措施()A.源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C.旨在镇压南方豪族的叛乱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隋之衰:真假人口之辨唐朝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户数才达到900万。兴建洛阳开通运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大事民役数量605年三月营建东都(历时11个月)每月200万人605年三月开凿通济渠100多万人605年四月开凿邗沟10多万人605年五月营建西苑170多万人606年七月巡幸江南40多万人607年八月修筑长城100多万人608年正月开凿永济渠100多万人608年七月再修长城20多万人612年正月远征高丽300多万人

(隋末)“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隋书·食货》

思考如何评价大运河的修建和隋炀帝?贯通南北巩固统一经济发展过度徭役滥用刑罚激化矛盾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唐)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唐)

时间大事民役数量605年三月开凿通济渠100多万人605年四月开凿邗沟10多万人608年正月开凿永济渠100多万人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对商纣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的发现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

)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总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陈寅恪:《论韩愈》三朝国丈

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将其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后来的周明帝)、李虎的三儿子李昞(即李渊的父亲)、杨忠的长子杨坚(后来的隋文帝)改易旗帜

李渊太原起兵时,易帜为绛白旗。适时,突厥军队为白旗,隋朝军队为绛色赤旗。史称:“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民族色彩

唐太宗的母亲和妻子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唐朝共有369个宰相,大约有十分之一是鲜卑族后裔,如狄仁杰。除鲜卑族外,还有很多西域人活跃在军事、文化各个领域。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的各州长官,唐朝任用的都是当地部族首领。汉胡互化,民族交融唐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这说明(

)A.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C.唐朝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D.唐朝对鲜卑实行和亲政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治世的共同点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疆域拓展、民族交融1、从大乱到大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开明君主的统治:①政治:改革吏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②经济:注重发展生产③文化:大兴文治,兴学重教④军事:对外用兵有节制⑤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3、百姓的辛勤劳动◎哪一个因素你们觉得更重要?唐高宗·公元669年唐宪宗·公元820年民族关系是帝国实力的晴雨表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据图找出唐代周边主要少数民族,

通过哪些方式处理民族关系?军事征伐册封和亲设置机构南诏会盟唐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有何特点?有何影响?特点:华夷一体(民族平等);恩威并施;措施灵活;因俗而治。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这一政策()A.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B.有利于民族的交融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忆昔》杜甫【其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令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我们曾是一个拥有独立国家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哪里?我们是在为谁的利益征服这些地方?”“我们曾是一个拥有自己可汗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可汗在哪里?我们在为哪个可汗效劳?”他们这样交谈以后,就又成为汉人可汗的敌人。盛世的暗流涌动:民族关系的脆弱性应对小规模作战,原有的兵制(府兵制)则显得迟滞。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应运而生,形成了指挥灵活、反应快速、规模庞大的边兵。自睿宗时起,开始设立节度使。到天宝年间,从西北到东北,共设立了9个节度使,所节制的边兵数量也日益增多,甚至比关中地区多出约6倍,形成了“外重内轻”的格局。

——华林甫:《中华文明地图》然环伺塞外的异族既多,当其种类昌炽,而中国政治力量减退时,就不免又被其侵入的危险了。——吕思勉:《中国通史》联系唐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想一想为何这样的民族关系,天下秩序并不牢靠?边患暗流下的制度隐忧——节度使边患紧张节度使设立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农民起义由盛而衰节度使: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后来其权力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持民政与财赋。节度使盘踞一方,在当时被称为藩镇。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不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不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藩镇割据延缓了唐朝统治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灭亡盛唐时间仅约105年,而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又延续了150多年,寿命甚至比盛唐时期还要久远安史之乱后,唐朝又增设了许多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削弱了中央集权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黄巢起义全面爆发五代十国释义自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