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书法导学案-9撇点 |人美版_第1页
三年级下册书法导学案-9撇点 |人美版_第2页
三年级下册书法导学案-9撇点 |人美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书法导学案-9撇点|人美版一、撇点笔势描写撇点体是基本的笔画之一,其特点是向上留白,向下描笔。下图是9撇点的笔画图示:/

/撇点在描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顺序:书写顺序应该是从上到下。斜度:撇点的斜度应与中心轴线相一致。长度:撇点的长度应与横折钩相同。二、撇点笔顺训练书法,一字一句,皆有笔顺之分。描写撇点时,遵循正确的笔顺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撇点的正确笔顺练习指导:描红点,“点”字的一个半左右,高出中心轴线一点。手腕下移,向下右方写出一撇,高度与前面的点一致,注意斜度。手腕下移到再次出现悬笔,位置在先前撇的下面。处于第三步中悬挂的笔,向右拉一点,再向下一撇。最后向下一点,描出撇点末尾。三、撇点书法示范1.欧阳询《兰亭集序》缪子正之书

英华殿筆

山陵寝社稷禮樂道書畫

秉乎公者忘情之所以成書忘言之所以成辭。

養正之所以成君子立身之本也。

於嗟(嘆)籲慷慨,激揚兮若腾蛟。

乘興而直道,所操皆其心所願,窮聖之道。

脩白之痕,損紫之刻,直諸其文,以蒞紀綱。

仿可建章,以凝卓虞之篇。

[唐]欧阳询铁笔磨练出的骨力度很好,精神力度也很有张力,每一划破空而起,自有穿透力。2.嵇康《书谱》十年研墨戥故纸,百局消磨凝新墨。

落墨户牖伴归棹,断笔高斋共读书。

炭砚繁华池沼没,蝉噪婆娑禅气馀。

从今四海传奇笔,如盖偏生岳麓居。

[唐]嵇康黔首先即听想墨,末从研寻字论墨始。若一奠然后,虽与不测之辈,造黄壤、筋墨削相待,亦未必不能同在峰峦燕鸿之半。四、撇点应用范例1.毛泽东《浙江农民要闻》最近江南多雨,温旱少雨的烦恼并未完全解决。在杭州吴山农民最后一次大罢工中,一种“不骂官不闹市”的口号被创立了。南通一带,在不到一昨天的时间里,本报记者所到处,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小城镇,民众都对扩大于农村中的自由经济发出了极大的热忱。青浦县半坡镇的农民在三宝公园中竖立了一些柿子树供人采摘,不仅帮助他们艰难的局面,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毛泽东的文章,字迹间隙明显,气势恢弘,用笔浑厚有力。2.林语堂《故都的秋》十岁时在故都西南角的一所巨宅客厅里作功课,低头碰见了地板,看到连板条间的木缝都镶嵌着腐朽丝绸。顿时消沉了半天,竟刻意掉转身去看天,看到秋天灰褐色的风云里浮动着割裂的飞鸟,我的心性不由得舒畅,心中晴朗了起来,久久不能平息。自然界的斑纹比世界观道德上的门前大道更要深远。那秋天的气象艺术,含有天籁、恍若人间血泪、亦留有破碎的云、遥远的梧桐、弥散著半逝的屋檐、少女衣襟、破旧的人生。林语堂的文章,飘逸灵动,如行云流水,撇点处创意独特,富有美感。五、总结通过本篇导学,我们了解了撇点书法的笔势与笔顺,以及撇点的应用范例。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