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地区社庙、马氏信仰与社庙的互动_第1页
浙江温州地区社庙、马氏信仰与社庙的互动_第2页
浙江温州地区社庙、马氏信仰与社庙的互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温州地区社庙、马氏信仰与社庙的互动

赞美节,又称众神节。属汉族民间民俗,流行于浙闽交界的庆元、龙泉、景宁、泰顺、闽北、闽东等地。庆元迎神庙会源于浙南一带,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迎神庙会为浙南一带农民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祈福活动,一般都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举行,各个地方的时间不同。届时人们先将诸神迎至庙堂,然后摆上精心准备的贡品,上香跪拜,虔诚祈福,至真至诚,向神祗述说心愿,祈求诸神保佑。庙会期间还会穿插诸多活动,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迎神庙会在浙闽交界一带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庙会持续时间也各有不同。福建闽东一带有的为每年年初举行,时间持续各有不定。而浙南一带举行时间多为农历六月份,大暑前小暑后的寅日。持续时间2至4天不定。我在非遗普查中,走访了庆元县屏都镇、合湖乡、百山祖乡、荷地镇、左溪镇这五个乡镇近90个行政村。其中合湖乡、百山祖乡、荷地镇、左溪镇四个乡镇的70多个行政村坐落在庆元的东部地区。从70几个行政村走访下来,发现几乎每个村都有社庙,社庙里供奉的菩萨中,都有马氏天仙。由此可见,迎神庙会的历史由来与迎神庙会所祭拜的神祇———马氏天仙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这些社庙的大小又与村子的经济相关,有条件的村庄的社庙,倚山傍水,庙宇规模大且豪华。条件差点的村庄,只有一块石碑和一个香炉。大的庙宇,例如左溪镇的枧头村,此村的“马仙宫”庙就坐落在环境优美的古树林中,独具特色的是庙门前还有长长的一道回廊。而百山祖乡斋郎村的“马氏天仙”庙更加华丽堂皇,在幽静的古树林中显示出那种庄严的氛围。从二米多长的石阶拾级而上,百山祖乡栗洋村的平安社庙,庙前几棵粗大的檀树和紫荆花更为庙宇增添了几分生机。小一点的庙宇有合湖乡黄水村的“马氏行宫”庙、合湖乡黄水岙村、左溪镇石柱村和岱上村等地的小社庙都是由几块石碑和香炉组成。这些庙宇内都供奉着马天仙,马天仙又称马仙、马夫人、马氏真仙、马仙姑等,马天仙是浙闽一带的地方俗神。关于马氏的各种记载不一。对于她的出生地和出生年代,传说、碑文和史料记录较多,但认为马氏是唐朝人,原名马七娘,浙江平阳人,嫁与景宁鸬鹚人的说法较多,而马氏天仙的祖庙在景宁县鸬鹚乡的说法也比较可信。立于景宁县鸬鹚乡横山岭下马氏天仙祖庙前,刻于清雍正年间的《马天仙碑记》记载:“仙母生五代之唐”。而清朝同治版本的《景宁县志》明确记载了唐朝李阳冰在缙云当县令时,专门写过《马夫人碑记》。李阳冰是历史名人,《辞海》注解:“乾元时为缙云县令”。唐“乾元”,即公元758—760年。按此推算,马氏的出生年月至少是唐朝中期,即唐玄宗以前,而不是“五代之唐”(公元923—936年)两者相差了200年。虽然各记载不一,但马氏天仙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关于马氏天仙的传闻事迹记载也很多,许多在其信仰地都广泛流传。马氏嫁与景宁鸬鹚人后,其婆婆对她极不友善,处处刁难她,而她却毫不在意,处处孝顺婆婆,终于感动了神仙,教她法术。还有让龙泉、松阳两县县令比赛造路的故事,也是巧妙借用力量,为当地修路造桥。并在一次抵御外寇时,立下大功,保护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被皇帝敕封为护国夫人。当地人为了纪念她,在鸬鹚横山脚下建了马天仙宫。唐朝的李阳冰曾作有《马夫人碑记》记载了一些她的事迹,清雍正年间(1723—1735)景宁知县李应机在其地筑亭,勒石以记之。同时也有记载关于马氏天仙的孝行事迹。传说有一次,她婆婆想吃粥,因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马氏跑到鹤溪讨了一碗羹(米汤),回来时,经过大均的时候,不想发了大水,没有渡船,她就把雨伞倒过来当船渡河,留下了“持羹侍姑,浮伞渡河”的传说,至今,大均仍建有浮伞祠。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在我国历史上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孝道,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纵观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孝道文化,诸如“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孝感动天”、“刻木事亲”、“鹿乳奉亲”等等有关孝道的典故和论述比比皆是。自盛唐开始流传至今的“马天仙传说”,正是众多孝女、孝妇传说之一,在浙南、闽东、闽北一带广为流传。传统孝道文化作为封建时代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天仙是非常典型的孝女、孝妇,她不仅做到敬亲、奉养、侍疾,而且做到立身、忠国,其精忠护国、孝德齐天、为民解难的功绩让历代帝王和民众所感佩,她的孝行善举蕴涵着丰富的优秀孝道文化。这种最初由敬天发展而来的,凭借祭祖活动来表达的敬祖观念的孝,发展到后来的善事父母(人伦道德)之孝,两者相互凭借、相伴而生。这种现存的民间文化形态,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庙会传说传递着村民所信奉的神灵的灵验,更因为这些传说载负了村民对自己村落历史的群体记忆,对他们生存空间的想象及在此基础上的建构和对这种建构的维护,对内、外世界、对自身和他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对他们生活空间中的象征资本、经济资本等的分配原则,是对曾发生在该村落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一种隐喻,而且在神灵的名义下,这些传说在一定的程度上维系着也规训着处于变化中的村落生活的均衡。也正因为这样,村民们感恩于马氏的恩泽,在许多地方建立起庙宇以纪念和祭祀马氏天仙,通过各种祭祀活动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将对马氏天仙的信仰世世代代相传,1000多年来,人们通过各种祭祀活动,将对马氏天仙的信仰给传承了下来。这些祭祀活动慢慢的成形为形式不同的迎神庙会,马氏天仙也成为了当地百姓信仰的神灵,这种迎神庙会曾一度是浙南、闽东一带最为盛大隆重的民间节日,其热闹盛况比之春节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在庆元的东部地区,庙会期间乡民从四面八方赶回,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春节不回家,在迎神节这天一定都会及时赶回前往参加迎神庙会,可见其影响之大。近年来外地游客也开始慕名而来,摄影膜拜,人数众多。迎神庙会大多持续两天,第二日为诸神归殿日。每个村庄的首事人(每户轮流担任)早早的于上年迎神庙会选定,待到今年迎神日接近,购买所有要用的物品,更要杀猪宰羊当作贡品之用。待迎神吉日一到,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参加,有的则是全家出动。大家要把村庄佛殿内的各路神灵抬到村中老屋的大堂内供奉着,然后举行盛大的祭祀参拜活动。摆放贡品恭候,燃香点烛,鸣鞭炮。男女老少齐朝拜,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康泰平安。第二日是诸神归殿庙日,当晚,在举行好祭祀祈福仪式后将诸神像请回佛殿,所有村民虔诚地拿着香朝拜,一路跟随神像回殿。更有的乡村,村民们晚上还会聚在一起喝仙酒。另外这些社庙与其他庙宇的不同之处是平常都不开门,只有在迎神节这天才将庙门打开,让村民们进去朝拜。这是马天仙庙特有的共性。受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遏止,给不少地方的迎神庙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迎神民俗节的传统活动曾一度停止。如今时代发展了,有很多地方又恢复迎神庙会的传统活动,并持续至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