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鸢繁殖生态学研究_第1页
黑翅鸢繁殖生态学研究_第2页
黑翅鸢繁殖生态学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翅鸢繁殖生态学研究

黑鸢属于节肢动物科。这是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在中国早期病象红皮书中,它是一个危险的物种。分布范围为非洲、欧亚大陆南部、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世内亚、云南、广东、浙江、河北等省。近年来,海南、广东、福建等省也发现了黑鸢。近年来,作者在闽南、闽东沿海地区进行鸟类调查时,先后在厦门、泉州、漳州、永泰、莆田、长乐、宁德等地多次发现黑翅鸢,在厦门发现两处黑翅鸢繁殖地.本文对黑翅鸢的繁殖生态进行初步研究,了解黑翅鸢繁殖特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文献总结黑翅鸢的分布区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1黑翅鸢的测量自1999年8月至2002年12月每月对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的15调查地点进行鸟类调查,其中厦门设调查点11个,泉州3个,漳州1个.调查地点用GPS进行定位.永泰、莆田和长乐的鸟类调查只在春季进行,宁德的鸟类调查在秋季.使用8~15倍双筒望远镜进行物种鉴别并进行数量统计.用500mm长焦镜头照相机进行摄影,记录黑翅鸢的行为及形态特征.调查黑翅鸢营巢地生境的主要树种,观察亲鸟的交配、筑巢、产卵、孵化、喂雏、捕食等行为,测量雏鸟及巢的高度等各项参数.2结果分析2.1黑鸢尾分布在福建省1闽南地区黑翅鸢的分布1999年8月~2002年12月,笔者在福建省南部不同地区先后多次发现黑翅鸢(表1).在厦门发现黑翅鸢的2个繁殖地说明黑翅鸢在闽南地区属于留鸟.2黑翅鸢在福建的分布2002年3月,笔者在福州地区永泰葛岭观察到1只黑翅鸢活动;2003年3月12日路过莆田地区仙游县时观察到1只黑翅鸢停在路边的电线上;2003年4月29日在福州地区长乐市五门闸发现2只黑翅鸢,并观察到交配行为;2003年10月2~3日先后在宁德蕉城区和霞浦县的不同地点见到单只黑翅鸢14次.唐兆和等1992年12月在闽东地区长乐市文武沙发现黑翅鸢.根据他们在1993~1995年观察,每年黑翅鸢10月相继飞来,翌年3月开始迁走,数量最多时在11月至翌年1月.1996年5月他们在福清花鸟市场发现3只3周龄左右的幼鸟,2000年4月初又在长乐市文领埠山村、闽侯县南通相继观察到成对的黑翅鸢叼树枝作巢,认为黑翅鸢在闽东地区应为留鸟,而且从1992年以来在闽东地区的黑翅鸢,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002年闽西日报报道了在龙岩永定县发现了黑翅鸢.从以上观察结果和文献资料可以看出:黑翅鸢在福建的分布范围已覆盖到闽东、闽南、闽中和闽西各地(图1);黑翅鸢在福建省沿海的闽南地区和闽东地区均能进行繁殖,而且在这2个地区都属于留鸟.2.2黑鸢尾繁殖生态1营巢地下的黑翅鸢2001年,2002年先后在厦门市湖里区围里村北侧小山丘的树林中发现有黑翅鸢繁殖,其巢筑于树林外缘高大的大叶桉Eucalyptusrobusta上.在营巢地生境当中,高层乔木树种为大叶桉、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灌木层主要是马缨丹Lantanacamara,山坡上为菜地和果园.营巢地周围为垃圾填埋场,鱼塘、大片的空旷地及村庄,距离厦门机场1.5km,距离海岸约1.0km.2002年10月于厦门凤林村海边小山丘上发现的黑翅鸢巢筑在台湾相思树上.营巢地生境当中的其它树种包括龙眼Dimocarpuslongan、芒果Mangiferaindica等,灌木层主要有肿柄菊Tithoniadiversifolia、小蜡Ligustrumsinense、马缨丹等,巢区外围为大片鱼塘、建筑工地.距离海岸200m左右.黑翅鸢在厦门围里村的3个巢都筑在大叶桉上,而营巢地生境当中的主要树种——木麻黄和台湾相思虽然高度跟大叶桉差不多,但都没有发现黑翅鸢在其上面筑巢,由此可见,黑翅鸢筑巢对树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大叶桉的喜爱程度超过木麻黄或台湾相思.但是在厦门凤林繁殖的黑翅鸢则筑巢在台湾相思树上,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生境中的高大乔木树种只有台湾相思,其它树种如龙眼、芒果等高度都在10m以下,不能够满足黑翅鸢的筑巢高度.2黑翅鸢的繁殖自从2001年6月首次在厦门围里村发现黑翅鸢雏鸟后,当年12月又在同一地方观察到亲鸟的喂雏行为.2002年7月26日又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到有一对黑翅鸢亲鸟和4只雏鸟,雏鸟已经能够离开巢在周围树枝上活动,同时发现在其巢附近另一大叶桉树上又有另一对黑翅鸢正在筑巢、交配(图版Ⅰ-1),随后在8月上旬产蛋,9月上旬孵出3只雏鸟(图版Ⅰ-2),9月下旬3只雏鸟开始走出巢外在附近树枝上活动,10月中旬3只雏鸟开始飞到别的树上活动(图版Ⅰ-3),此后雏鸟仍需要亲鸟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抚育后才能独立生活.综合2001年和2002年的观察结果说明黑翅鸢在厦门的繁殖期大约是在4~12月.黑翅鸢每次繁殖都要重新筑巢,以往繁殖的巢则遗弃不用.巢材主要是枯树枝,叠成盆状.在繁殖地发现的4个巢距离地面的高度都在11m以上.由于黑翅鸢筑巢于高大的乔木上,为了不影响亲鸟的繁殖,只在雏鸟快离巢时对黑翅鸢的1个巢进行测量,其量度为巢外径为40cm,巢高30cm,巢深10cm.黑翅鸢每窝繁殖雏鸟3~4只,而且到离巢时的雏鸟成活率都达到100%(表2).3黑翅鸢的生长和食性雏鸟刚开始全身具白色绒毛,10日龄以后开始在胸颈处长出红棕色的羽毛和黑色的初级飞羽.黑翅鸢亚成鸟与成鸟主要区别在头,颈,及胸腹部羽毛为灰褐色,初级、次级和三级飞羽及大覆羽羽端有白缘,虹膜褐色(图版Ⅰ-3).2002年9月29日对1只23日龄的黑翅鸢雏鸟进行量度测量及环志,其体重265g,体长230mm,嘴峰长16mm,翅长159mm,尾长69mm,附蹠长28mm.在厦门围里村调查黑翅鸢繁殖生态的过程中,观察到黑翅鸢捕食9次,食物全部为鼠类(图版Ⅰ-4),这可能与其营巢地周围为垃圾填埋场,鼠类数量较多,鼠类动物因此也成为其主要食物来源.3黑翅鸢的繁殖和繁殖特性近年来,全国各地时有黑翅鸢新分布的报道.1997年史海涛报道在海南岛儋州市和海口市丁村分别获得一只黑翅鸢幼鸟和成鸟;1997~2000年高育仁等先后在海南和广东多个地方发现黑翅鸢;1984年香港首次发现黑翅鸢,以后每月都有见到黑翅鸢的记录黑翅鸢繁殖期长和繁殖成功率高.根据在厦门的观察,黑翅鸢的繁殖期从4月到12月,每窝可以繁殖3~4只雏鸟,而且雏鸟成活率达到100%.而根据台湾的报道,黑翅鸢在3月初已经进入了育雏期,考虑到筑巢,孵化等时间需要,黑翅鸢1月下旬在台湾地区就可能已经开始进入繁殖期,因而黑翅鸢在我国南方各省沿海地区可能全年可以进行繁殖.黑翅鸢的这种繁殖特性可能是其分布范围扩大的原因之一.由于近年来城市郊区的开发建设,许多农田荒废并堆放大量垃圾,导致鼠类数量增加,这为黑翅鸢的繁殖和育雏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雏鸟成活率因此得到提高.黑翅鸢对人类环境的适应力强,这可能是黑翅鸢分布范围扩大的另一原因.黑翅鸢的巢址通常位于有林地覆盖的山丘上,筑巢时需要有较高的树和一定的树种,营巢地周围有丰富的食物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