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上册化学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消毒的原理是利用了乙醇的强氧化性B.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D.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酸除去
2、与砂糖混用为补血剂。合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焙烧”时,空气和逆流可提高焙烧效率B.“焙烧”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C.“还原”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沉铁”时,与结合生成,促进了的电离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B.、、、C.、、、D.、、、
4、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图1装置用于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B.图2装置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C.图3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D.图4装置探究H2S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某温度下,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7、已知2A(g)3B(s)+C(g)
ΔH<0,假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8、在一定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n)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xywn(起始状态)/mol210n(平衡状态)/mol10.51.5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H>0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再向容器中通入3molw,达到平衡时,n(x)=2mol
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BCD探究温度对反应平衡的影响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验证对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稳定性:石墨>金刚石
A.AB.BC.CD.D
10、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18O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18O2(g)2SO3(g),达到化学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8O存在于SO2、O2和SO3中B.容器中所含氧原子总数为6NA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AD.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Ar,重新平衡后,SO3浓度保持不变
11、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表:t/s02468/mol00.300.390.400.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2s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比2~4s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快B.0~2s的平均分解速率为C.6s时,反应已达到最大限度D.若起始时充入2.0mol,则的平衡转化率小于40%
12、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异丁烷的分子数为NAB.78g苯(C6H6)和苯乙烯(C8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一定为6NAC.某温度下,1L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10L时,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0.01NAD.向仅含0.2molFeI2的溶液中持续通入Cl2,当有0.1mol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NA。(不考虑Cl2与H2O的反应)
13、如果25℃时KW=1×10-14,t℃(t>25)时KW=1×10-12,这说明A.t℃时水的电离程度较大B.前者c平(H+)较后者大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KW和T(温度)无直接关系
14、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有机弱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0.1mol·L-1的C6H5COOH溶液的pH=1B.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与苯甲酸溶液的pH:盐酸<苯甲酸溶液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苯甲酸溶液,所需NaOH的量:盐酸>苯甲酸溶液D.C6H5COONa溶液中存在关系:
15、常温下amol∙L−1稀氨水与bmol∙L−1稀盐酸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若a>b,则B.若a>b,则C.若a<b,则D.若a=b,则
16、下列物质中能抑制水的电离且使溶液呈酸性的是A.Al2(SO4)3B.H2SO4C.K2SO4D.Na2SiO3
17、一定温度下,体系中,c(Ag+)和c(C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对应的Ksp:a点>b点>c点B.AgCl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大C.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D.b点的溶液中加入固体,沿曲线向c点方向变化
18、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Ⅱ表示的是盐酸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的NaOH的量相同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19、25℃时,将pH=2的盐酸V1mL和pH=11的NaOH溶液V2mL混合,得到pH=10的溶液,则V1:V2是A.9:101B.101:9C.9:1D.1:9
20、25℃,图中曲线Ⅰ是溶液滴定醋酸的滴定曲线;曲线Ⅱ为0.1000mol/L盐酸滴定25mL、cmol/L氨水的滴定曲线。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b>aB.由曲线Ⅰ可确定NaOH溶液滴定醋酸时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C.a点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c(OH-)>c(H+)D.将曲线Ⅰ和曲线Ⅱ的c点溶液混合,溶液中存在c()=c(CH3COO-)二、填空题
21、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橙色)+H2O2(黄色)+2H+
(1)进行实验I和II:序号操作现象I向2mLpH=2的0.05mol/LK2Cr2O7的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约为9)3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向2mLpH=8的0.1mol/LK2CrO4的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进行实验III:序号操作现象III向2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2的0.05mol/L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黄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2mL蒸馏水中滴加pH=2的0.05mol/L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___。三、实验题
22、I.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400mL0.10mol/LNaOH标准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
(2)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编号NaOH溶液的浓度(mol/L)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10.1024.0220.0020.1024.1820.0030.1024.1020.00
①量取待测溶液时,应用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量取。
②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II.某温度(T)下的溶液中,,,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3)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为______,则该温度T________25℃(填“>”“<”或“=”)。
(4)在此温度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pH=a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所示:实验序号溶液的体积/mL盐酸的体积/mL溶液的pH①22.000.008②22.0018.007③22.0022.00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a=______,实验②中由水电离产生的___________。
(5)在此温度下,将0.1的溶液与0.1的溶液按下表中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方式混合:甲乙丙丁0.1溶液体积/mL101010100.1溶液体积/mL5101520
①按丁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②写出按乙方式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按甲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III.
(6)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发生反应:,该反应的______(填“>”或“<”,下同)0,______0,在低温下,该反应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7)已知在100kPa、298K时石灰石分解反应的△H>0、△S>0。
①常温下,该反应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②据本题反应数据分析温度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反应进行方向的决定因素。四、原理综合体
23、氨的用途十分广泛,是现代工业、农业生产最基础的化工原料之一。
I.以氨为原料可生产尿素:2NH3(g)+CO2(g)CO(NH2)2(l)+H2O(g)ΔH,其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2NH3(g)+CO2(g)NH2COONH4(l)ΔH1=−117kJ·mol−1
②NH2COONH4(l)CO(NH2)2(l)+H2O(g)ΔH2=+15kJ·mol−1
(1)生产尿素的决速步骤是第二步,可判断活化能较小的是_______(填“①”或“②”)。
(2)总反应的ΔH=_______。
Ⅱ.传统的“哈伯法”合成氨原理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1ΔS=−200J·K−1·mol−1
(3)上述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生成NH3下列状态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B.N2的体积分数不变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D.3v正(NH3)=2v逆(H2)(5)科研小组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向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N2和10molH2,不同温度下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1、T2、T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②在T2、60MPa条件下,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平衡常数Kp=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五、填空题
24、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主要成分为稀硫酸)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含CuO、ZnO和SiO2)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如图所示。
已知: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如下表所示。离子开始沉淀时的完全沉淀时的6.349.71.483.26.28.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堆浸时,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两种):_______、_______
(2)堆浸时产生的矿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
(3)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
A.KMnO4B.O2C.H2O2D.Cl2
(4)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应控制在_______范围之间。
(5)物质B可直接用作氮肥,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
(6)除铁后得到的可用溶液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慢病管理方法
- 2025年德育个人工作方案幼儿园演讲稿
- 护理学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 合同履行监督与评估指南
- 术后谵妄护理个案
- 保育员培训配合教育活动
- 神达电脑人力资源机构组织
- 滨州职业学院《功能高分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电视演播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形势与政策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防爆蓄电池单轨吊机车运行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
- 《用户体验测试》课件
- 隔离与防护措施的正确应用
- 高血压问卷设计(知信行模式)
- 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英语一模试题及答案
- 2023青海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 TRIZ理论――创新方法课件
- CORN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评定细则解读
- 预毕业证明(共5篇)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热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