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CONTENTS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导航1·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程,理解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学习导航学习导航2·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阐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学习导航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懂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课程引入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知识卡片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因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1917年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年5月4日,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这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知识卡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1851—1864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年底至1912年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二、在探索中前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几个阶段。知识卡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具有前后相继的必然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接着,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湖南等省的农民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广东革命政府还创办了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讲习所;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陈炯明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统一。二、在探索中前进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军,不到半年时间就打到了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反过来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192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就加紧了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夺。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二、在探索中前进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在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积极活动,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表示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其实行的是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并未能阻挡日军的攻势,大片国土沦丧;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执行持久抗战的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很大胜利。2.抗日战争二、在探索中前进2.抗日战争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引诱国民党内的亲日派叛国投敌;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对此,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坚决的回击和无情的揭露。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为了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1944年,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经过艰苦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二、在探索中前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一次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从1946年6月全面展开起,到1950年5月舟山群岛解放止,历时近四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艰苦奋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俘虏458万人,毙伤171万余人,投诚63万余人,起义和接受改编114万余人),投诚、俘虏和击毙旅级或少将以上高级将领1686人,解放了除西藏(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及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赢得了这场对中国命运起决定作用的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争初期的120万人发展到530万人。在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失踪19万人。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3.解放战争二、在探索中前进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了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在过渡时期里,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知识卡片“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五年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除1949年10月—1952年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与检视过去,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五年计划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按照总路线的要求,党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任务是: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把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就是农业的合作化。1953年,中共中央先后做出两个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农村的合作化就是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开始的。到1956年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年底全面进行。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公私合营等多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企业,同时将所有制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小讨论·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习主席为什么这样说?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9名,候补中央委员112名。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以及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小平在会议的闭幕式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在邓小平的领导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了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知识卡片196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受林彪、“四人帮”的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在开封不幸病故,终年71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为刘少奇冤案平反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改革开放的内容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1)对内改革小故事·小岗村的生产队成立于农业合作化时期,到1978年,生产队里只剩下20户人家。那时的小岗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以逃荒要饭“闻名”。当时的凤阳花鼓词形象地唱出了这段历史:“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内容·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人类将长期继续在土地上生存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从1978年年末农村改革的开始,到1984年上半年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转变,并要求进一步梳理城乡流通渠道,为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开辟市场,同时满足了农民对工业品、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1)对内改革知识卡片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制度2.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在农村又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初级农业合作化阶段。(2)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阶段。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历程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内容农村改革出现利好局势,党中央和国务院认识到此时需要把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着手制定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1)对内改革小故事·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新加坡,在日本乘坐了新干线列车,那时候新干线时速达到200多千米了,而我们的列车时速才只有40—60千米,有一种催人快跑的感觉。邓小平还参观了这两个国家的几家大企业,知道什么叫现代化了。邓小平出访的认识,成为整个领导层的共识。正是有了这样的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小故事阅读首钢改革过程,感悟改革的意义https:///sgweb/html/sgyw/20181217/2609.html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内容(1)对内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与苏联、东欧有着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同西方也有一定的贸易往来与技术引进,但从总体上说,我国仍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这使我国的发展水平同世界的差距拉大了。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内容(2)对外开放一、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①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③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④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知识卡片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

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去。加入WTO,中国即取得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并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得普惠制等特殊优惠待遇,有利于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使我国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增加。中国加入WTO二、在探索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3.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知识卡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简要回顾会议召开时间中心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30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14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14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14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12日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12日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十九届三中全会2018年2月26日—28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二、在探索中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紧紧依靠人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3.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走进生活·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12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评选出37部获奖作品。·自2018年9月5日到11月15日,本次活动共征集网友参选作品2006部,经承办单位推荐、网上展示、评委会筛选,以及专家评委会现场打分、集中评议,评出一等作品3部、二等作品10部、三等作品20部、特别作品4部。其中,《改革开放40年——我的奋斗故事》《快闪看改革,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见证者》获评一等作品。问题:通过网络查找并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中的37部获奖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二、在探索中前进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内容,它们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进生活·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问题: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党能够在新时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扎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符合全体中国人民根本利益,顺应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潮流,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知识卡片通过修改宪法可以及时把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写入宪法。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根据我们党理论创新新进展,明确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历次宪法修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走进生活·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问题: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这句话?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走进生活·2017年9月25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开幕式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览安排设计了“序篇”“践行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以人民为中心,增进群众获得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阶段”“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0个主题内容展区和1个特色体验展区,全面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问题:请你任选一个展区,对展览内容进行介绍。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知识卡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年底,中国人均GDP只有250美元左右。到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美国的1/10。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至2020年,中国GDP达到14万亿美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数据变化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数千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走进生活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着力补齐一块块生态短板,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60000平方千米。森林质量提升,良种使用率从51%提高到61%,造林苗木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4895万亩。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100多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三北工程启动两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荒漠化沙化呈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态势,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千米,实现了由“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接近70%,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问题:观察生活,说说你身边的环境有何改善。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9)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10)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2.进入新时代,我国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的重要意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010203·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人类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走进生活·2019年7月,审计署武汉特派办部分党员干部在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参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由审计署武汉特派办机关党委、珞珈山街道党工委、区妇联党组联合举办,武昌区委宣传部、区妇联、珞珈山街道机关、站所队、社区党员工作者等8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习活动。活动严格按照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五个一”流程开展,旨在强化党员理论武装、锤炼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实干作风。问题:你参加过哪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活动?请谈谈自己的体会。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思想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这一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这一思想指导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这一思想指导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这一思想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必须长期坚持。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活动平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后,某中职学校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分组搜集材料,列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并对其进行评价。同学甲:1979年1月1日,中国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之间30年的不正常状态,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让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同学乙: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有很多,你知道哪些?请你举例并进行评价。010203学有所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实际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结合实际谈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课堂讨论题目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大理论特性”为题目,结合实际阐述,字数为1000以上,要求原创。题目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为题目,结合实际阐述,字数为1000以上,要求原创。练习写作谢谢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二章目录CONTENTS第一节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第三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学习导航1·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感悟社会主义基本经制度的优越性,理解基本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学习导航学习导航2·懂得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了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要举措。学习导航3·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明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课程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包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方向、基本宗旨及由此决定所必须采取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发展方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确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离不开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01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社会全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集体所有制经济把分散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因而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1)公有制经济小故事·1984年,秦其斌被任命为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厂长。那时,原定于1985年完成的“七五”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已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百姓的生活需求日趋丰富。当时的上海开始流行“音乐茶座”,生意火爆,对音响设备需求很大。秦其斌抓住了这个商机,谋划成立一个新厂——飞乐音响,扩大音响的生产规模。请示汇报上去,主管部门也很支持,但是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既然提出设立新的工厂,就得有资金。而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项目资金都是通过预算审核的,没有预算就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在一次参加所在地区的工商联会议时,秦其斌接触到不少新中国成立前经营过实业的老工商业者,从他们的口中,秦其斌第一次了解到了股票的作用。按他的理解,发行股票可以筹到钱,企业盈利再按股份分红。于是,他向上级请示要发行股票以解决资金问题。在请示报告中还对股份制的作用加上了这样的一句话:“将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命运捆绑在一起。”这个想法得到了上级支持。……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规模小、投资少、经营灵活等特点。(2)多种所有制经济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私营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私营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具有规模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等特点。私营经济是个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本质上与个体经济一样,是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形式。(2)多种所有制经济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外资经济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及外商独资企业。外资经济是经我国政府批准,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设立和经营的。外资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2)多种所有制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受到同等法律保护。国家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走进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工业企业,其发展成就生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强大生机与活力。其中,既有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案例,如中联重科;也有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成功样板,如海尔集团;还有民营股份合作制企业成长为世界著名高科技公司的成功典型,如华为公司。虽然它们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