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吕宅汉墓土墓发掘简报_第1页
陕西西安吕宅汉墓土墓发掘简报_第2页
陕西西安吕宅汉墓土墓发掘简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西安吕宅汉墓土墓发掘简报

在扶风县呼公市吕岐村胡西组西北方向,距该村约500米的沟渠上有一座古老的古宅邸,当地人称之为“韩太谷”。1969年,当时的胡西生产队平整土地时,挖掉了古塚的地面封土。此后3年内,墓室因灌溉多次塌陷。经陕西省文化局批准,并颁发了《陕革文执字第11号考古发掘执照》,扶风县文化馆派我带队前往发掘。发掘工作从1973年12月28日开始,至1974年3月14日结束。形制多易,地面制件此墓是由封土、长坡形墓道、甬道、墓室、南北两耳室组成的长方形土圹墓。从地面至墓室底部深8.4米,墓道长约20、宽1.5米。墓门共两道,墓道西端为青砖墓门,甬道东端的是木板墓门。甬道长3.1米、宽1.2米、高2.3米,甬道两侧的淤土中发现有许多漆器或木俑上的朱红色漆皮。在甬道中部偏北处发现一直径为80厘米的圆形盗洞,盗洞下的淤土中发现铜镜一面、大小五铢钱千余枚。这些遗物,考古人员推测应是盗墓人遗落的。数量众多的五铢为我们判定墓葬年代提供了重要证据。槨室除南北两壁中间残存有长20米、高1米多的砖墙外,其余彻底塌毁,砖多破碎。从残存痕迹仍可清楚地看出墓室高2.2米。墓室的底部铺有12厘米厚的木炭粉,下接红色生土。在墓室的南北两壁的东部,发现有形制、大小相同,左右对称的两个耳室。铢钱和五斤钱由于西汉初期币制混乱等原因,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第四次币制改革中“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在七百余年里,五铢钱一直是各代王朝的主流货币品种,在中国货币史乃至世界货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铢”字不带“金”字旁的“小五朱”钱特别令人注目。武帝五铢的钱穿上有横文此墓出土的武帝五铢,一般直径2.5厘米,重3.5克,圆形,方好有外廓,铸造较精厚,五字中间两笔较直,朱字头方折。还有一种武帝五铢,大小、形制均如上文所提,但是穿上有横文,“五”“铢”二字字形同上。吴荣曾先生的《中国古代的钱币》(《考古通讯》1956年4期)称:“过去有人认为五铢钱穿上有横文是宣帝五铢,这是不对的,事实告诉我们,武帝五铢上就有横文”,这从吕宅汉墓出土钱币中也得到了证明。宣帝五铢,形制大小也如同武帝五铢,铸造精美,五字中间两笔弯曲较大,笔迹细瘦,“朱”头方折。第三,在罪状“五铢”钱表的区别,主要借鉴与王莽所造的小五铢钱出土量较大的是小五铢(朱),圆形、体小、方好、有外廓,直径1.1厘米,重0.4克。这些五铢铸造不甚精致,五字较清晰,中间两笔较直,“朱”字大多模糊不清,但有些仍可看出是不带金字旁的“朱”字。我所见过的小五铢钱有两种:一种是带金字的小五铢,这种钱虽然很小,但字迹清晰;另一种即是吕宅汉墓出土的不带金字旁的小五朱钱,其朱字多不清晰。在扶风县新区的施工中也出土一批不带金字旁的小五朱钱,与大泉五十同出,小五朱钱的铸造和吕宅出土的一样,“朱”字多不清晰。这两种小五铢(朱)钱过去对时代问题争论较大。俞伟超先生在《汉长安城西北部勘察记》(《考古》1956年5期)一文中写道:“小五铢钱旧谱定为沈郎钱,近人知其误,改定为汉代所铸,但仍有西汉与王莽之争,相家巷出土钱范多而不见王莽时钱,似可证此为西汉物。”我为此曾多次请教过钱币界泰斗朱活先生。他在1990年3月25日给我的来信中写道:“早年我就认为小五铢是赤仄钱。赤仄的特征中,一个‘虚’字,一个‘律’字是最重要的。‘虚’就是‘虚币’,‘律’就是‘律令’。我们还可以加上币材,小五铢都具备,其它五铢是找不全的。小五铢是武帝时造的,而不是宣帝时造的。这种小五铢不是专用冥币,是通行货币,可以研究东园匠是否铸钱作名(冥)器,何况通用货币也可以作冥币。”值得注意的是没有金旁的“小五朱”,这可能与“小五铢”不是一回事,极可能与王莽有关系。王莽从做了假皇帝开始,就实施改制,以消除刘汉王朝在政治上的影响以及残余。他首先做的就是进行货币改制。《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平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这里的契刀、错刀是虚币。所谓虚币,是指一枚比五铢钱稍大的“大泉五十”法定可兑换五十枚旧五铢钱;一枚错刀法定可兑换五千枚五铢钱;一枚契刀法定可兑换五百枚五铢钱。大泉五十、错刀、契刀、五铢钱四品并行,王莽很快就把民间财富洗劫一空。朝廷的财力充裕了,实力增强了,王莽便废掉了皇太子孺子婴,自己做了真皇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王莽当上皇帝后便不遗余力清除刘汉影响。繁体“劉”字是由卯、金、刀等符合组成。王莽便对含有这三个符号的物件和钱币都要废止,不留残余。首先他废止了带有“劉”字中“卯”字的“刚卯”。刚卯为长方柱形,中央有孔可系绳佩带。长一般为汉尺一寸左右,四面刻有迷信之辞,以避逐疫鬼。据《续汉书·舆服志》记载,共佩两枚刚卯,佩者以等级不同分别用白玉、黑犀、象牙、金、木等材料制成。于每年“正月卯日”制作。卯为刘字左旁字头,在当时有代表刘汉皇帝姓氏的含义,称“刚卯”即是为强固刘汉王朝。所以王莽一称帝,首先便立即废止了“刚卯”。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货币改制。这次改制的目的是为了彻底铲除刘汉在货币中的残余,令钱币名及铭文不再有“劉”字中的“金”和“刀”的形迹。王莽废黜了他第一次货币改制时铸造的带刀字的错刀、契刀以及旧币带“金”字旁的五铢钱。由于王莽是赞成武帝“有为”的,所以才保留了武帝所造的小五铢钱,但去掉了“铢”字的“金”字旁,成了“小五朱”钱。可见朱活老先生对“小五朱”钱与王莽有关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在这次改制中更铸了“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和前次造“大泉五十”是为六泉。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进行了第三次货币改制。这次改制的内容是实行“宝货制”。内容包括金、银、龟、贝、泉、布等品,即所谓的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其中货布和货泉,是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制以后才有的。契刀、错刀没有计在二十八品之内。宝货制共实行了四年,由于各种货币间比价复杂繁琐,老百姓无法掌握,民间只好以物易物,进行商品交换。这样一来,王莽不得已又进行了第四次货币改制,废除了“宝货制”,实行“货泉”和“货布”。“货泉”形圆好方,形似五铢,制重五铢,铭文“货泉”,法定兑换五十枚五铢旧钱,与“大泉五十”等值。“大泉五十”与货泉并行六年后废除。货布形似战国时平首方足布,方肩方头两个方足。它与平首方足布的最大区别是:“货布”的头部中央开了一个圆孔,称作“圆好”。可以说带金字旁的“小五铢“钱为汉武帝所造,不带金字旁的“小五朱”钱为王莽二次货币改制时所造。它是流通货币,不是专铸冥币。从大量出土的无“金”字旁的“小五朱”钱,可以判定扶风吕宅村汉墓埋葬时间在新莽始建国元年或稍后。金器和私家车器因在发掘中未见到任何文字资料,无法确定墓主身份。从墓制规模可知,墓主身份较高。墓葬共出土1728件器物。其中铜器最多,有1684件。出土了一件铜弩机、一面昭明镜(有“内而清而以昭而明,光天象夫日月,心忽扬而忠厚,壅塞不”等23字)、一件鎏金四叶铜饰,还有车马器如衔、铜泡、盖弓帽、伞盖、辕饰、镳、环等。数量最多的是铜钱1650枚,其中五铢钱91枚、小五铢(朱)钱1559枚。小五铢(朱)钱出土时用麻绳贯穿成串,最长的一串为112枚,最短的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