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文献看杨万里司直在汉代的演变_第1页
从史文献看杨万里司直在汉代的演变_第2页
从史文献看杨万里司直在汉代的演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史文献看杨万里司直在汉代的演变

《诗经郑风杨玉》说:“他的儿子是国家的直接责任。”。”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释曰:“直,谓正人之过也……是邦之司直,主正人过。”一、汉代宰相府的历史进程(一)西汉丞相司直的设置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汉代的监察系统大致由三个体系组成:以御史大夫为核心的御史府、丞相府的司直、受皇帝直接掌控的司隶校尉以及地方的刺史。御史府作为监察的主力军,自古便有。早在汉文帝时就有丞相史出刺监郡,“丞相东曹九人,出刺州,为刺史”,但此非刺史设立的时间,刺史制度的设立应在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我们现在来简要分析一下当时设置司直的背景。设置司直的同一年即元狩五年,“三月甲午,丞相蔡有罪自杀”。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最初设置丞相司直的几个原因。首先,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丞相府增设一个得力助手,《汉书·百官公卿表》曰“佐丞相”。而这个助手,不像丞相长史那样包揽万事,而是出现了职责的专门化———“举不法”,提高了丞相府的办事效率。其次,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丞相司直的设置,与其说是给丞相府添兵加员,不如说是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以满足自身独揽大政的需要。汉初担任丞相的人选要么是功臣,要么是皇亲国戚,地位显赫,权力也大,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施政意愿。武帝时,开创了布衣担任丞相的先例,相权受到严重的削弱。而丞相司直的设置,继续维持和加强了君权,进一步弱化了相权。最后,汉武帝采取了“以下监上”式的统治策略,以求制衡各种权力。如前文所述,丞相司直的设置,可谓开武帝加强监察之先河。司直最初归丞相府管辖,随后武帝逐渐把监察权收归己有,亲自派遣御史中丞、侍御史及刺史等监察官以刺举百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绣衣直指和司隶校尉的设置。(二)司直的撤销与置直东汉光武帝刘秀创业之初,同样也设置了司直官。《续汉志》曰:“光武即位,依武帝故事置司徒司直。”在攻伐时期,司直显得尤为重要,“建武元年,伏湛为司直,行大司徒事”。然而,在接下来的稳定时期,司直却一度被撤销。建武十一年,“夏四月丁卯,省大司徒司直官。”建安八年冬十月,“初置司直官,督中都官”。《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八年十二月,复置司直,不属司徒,掌督中都官,不领诸州。”笔者认为,此次复置司直官,主要是出于节制曹操权力过于膨胀的考虑。建安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二、两汉司直的任职丞相司直的或置或废,均出于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的考虑,对两汉监察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局的演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此显职,君主当然对其担任者的才能、品行、资历等方面皆有一定的要求或标准。同时,君主也会因时之变而对其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据史籍记载,自汉武帝初置司直以迄于东汉献帝之世,共约十九人曾担任此职,其中西汉十五人。从他们担任司直一职之前所任的官职来看,大多来自监察系统,如地方刺史、侍御史及司隶校尉等,这说明司直秩位极高,是当时监察官们奋斗的目标。两汉任司直者人数以汉成帝时为最,达到五人之多,相反,汉武帝时仅一人任此职。司直权力达到顶峰应在光武之世,可行大司徒事,甚至直接取而代之。而不久之后,其权力又遭到很大程度的削弱,甚至一度被撤销。详情见于表1:关于表中的大司马司直,据《汉旧仪》载,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大司马司直”。由此观之,司直官不仅设于行政系统,还延伸至军事系统。虽因史料缺乏而不知其具体职掌,但应与丞相司直相似,只不过它是军队的监察官。同年设置的这两个司直官,从文献记载来看,应以丞相司直为主,大司马司直为辅;从其历史作用来看,亦是如此。从上述表格中,我们还可得出如下启示:司直官应具备不畏强御、高洁廉直等优良品质。武帝任田仁为司直,看重的便是此点。不仅如此,任此职者还须才堪大任———“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三、对荐举人才的监察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已基本洞悉两汉时期丞相司直的发展轨迹及其历任者的基本情况。而此部分所当论者,唯丞相司直之主要职能,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谏诤。“以史鱼为司直”,第二,监察百官。丞相司直监察的范围颇广,其监察对象上到诸侯、二千石以上的卿大夫,下到郡国刺史、太守。监察的内容更是多种多样,其中对于郡国荐举人才的监察影响很大,如龚胜为司直,“郡国皆慎选举,三辅委输官不敢为奸,可大委任也”。第三,检举、弹劾。这是司直最主要的工作。“举不法”,何谓法?在封建专制的年代,对法的精神的理解,恐怕没有人能超过杜周:“客有谓周曰: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第四,司德。房振三先生认为,“司直”之“直”应通“德”,“悳”通“德”。综上简要分析,我们对两汉时期丞相司直的主要职能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作为丞相府的最高属官,其职能主要包括谏诤、监察、检举、弹劾以及“司德”等,它的设置对于两汉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四、司直官与监察权分离的原因考一言以蔽之,丞相司直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两汉的监察体制。丞相司直最初属于行政系统,然其职责却系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