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1.gif)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2.gif)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3.gif)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4.gif)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eede9041ec2096e1a7f94eb0ce3ad83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一、【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乙】匡衡勤学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无从致书以观:没有途径获取书籍来观看。(2)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得以遍览许多书籍。(3)主人怪:主人感到惊奇。(4)遂成大学:于是成为了一所大学。2.下列“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有烛而不逮B.以书映光而读之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答案:C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答案:抄写完后,快步跑去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答案: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报酬。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段选文的感受。(2分)答案略。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9-11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又因为没有硕士和名人可以交流学问而感到困扰。(2)援疑质理质:提出疑问并探求真理。10.请简述文中“余”求学的经历。(4分)答案:余家境贫寒,无法购买书籍,因此每次都会借阅藏书之家的书籍,自行抄录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手指冰冷也不会懈怠。后来,由于这种行为,人们开始向他借书,使他得以阅读更多的书籍。成年后,他仍然十分热爱学习,但因缺乏硕士和名人的指导而感到困惑。因此,他不惜跋涉百里之遥,寻找先达,向他请教。先达德高望重,门人弟子众多,但余仍然虚心请教,不敢有一丝怠慢。他常常提出疑问并探求真理,有时甚至因受到责备而更加恭敬。最终,他通过这样的努力,获得了许多知识。11.你从文中读到了什么启示?(2分)答案: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感自己的学习态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余虽然家境贫寒,但他热爱学习,不怕困难,不断地去寻找知识。他虚心请教,不敢有一丝怠慢,即使受到责备也不怨言。这些品质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应该像他一样,珍惜学习的机会,虚心请教,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真理。因为家庭贫困,我无法买书来阅读,所以每次都要借书并手写笔记,借期到了就得赶紧归还。因此,很多人都会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得以遍观群书。在我成年后,我开始更加崇尚圣贤之道,但因为没有砚师和名人可以交流,我就会去远方的村庄向那里的先达请教。先达德高望重,门人弟子很多,但他从不轻视我,我站在他的身旁,提出自己的疑问,低头倾听他的解答。有时他会责备我,我就更加恭敬地请教他,等到他满意了,我又会再次提出问题。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最终我还是有所收获的。当我还在拜师学习的时候,我背着书包,穿过深山和峡谷,经历了严寒和大雪,我的脚因此皲裂。到达住处时,我四肢僵硬,无法动弹,需要别人扶着我喝汤,然后用被子盖住我身体,等待缓解。在旅途中,我的主人每天只提供两次简单的饭食,没有美味可口的享受。与我同住的其他学生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珠宝,腰间挂着玉环,左边配着刀,右边备着香囊,看起来像神仙一样。而我只穿着破旧的衣服,没有追求美丽的心思。因为我觉得,只要内心感到满足,就不需要外在的奢华享受。尽管我的求学之路十分艰辛,但我觉得这是一种乐趣。1.“无从致书以观致”中的“致”意为“得到”。2.“弗之怠”中的“弗”意为“不”。3.“俟其欣悦”中的“俟”意为“等待”。B.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答案:D。该句中“臧否”应为“臣否”。臧否是指评价一个人的是非,而该句中是问是否有不忠于朝廷的臣子。作者:杨继盛1.改写:杨继盛所写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极为著名的文章,它被誉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文章以东阳马生的离别为背景,通过对东阳马生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2.改写:文章中,作者通过对东阳马生的赞颂,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同时,文章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3.改写: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对东阳马生的赞颂,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同时,作者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文章中的语言优美,感人至深,是一篇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4.改写:《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对东阳马生的赞颂,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同时,文章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文章中的语言优美,感人至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条理由是:一是他勤奋,不怕吃苦,不断地借书、抄书、读书,拜师问道;二是他虚心,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向老师请教,不怕被叱咄,虚心接受教导;三是他专心,对待学习非常认真,不为外在的物质享受所迷惑;四是他有机会得到天子的宠光,成为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6.C.援疑质理质:质问(解释错误,应为“引出疑问,质疑理论”)7.B.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都是表示“以…为基础或手段”)8.正确的一项是:两篇文章都描述了学习的艰辛和对名师的尊敬,但《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是通过自学和向他人请教来学习,而《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董仲舒则是通过下帷讲诵和弟子相传来学习。A.序言一般用来陈述创作主旨和经过,而赠序则常常是在亲友远行时写的,内容多为安慰和勉励的话。B.宋濂二十岁以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每当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他都不敢回答。C.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D.董仲舒对学问非常痴迷,甚至三年都无心欣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书,任何人都见不到他。9.等他高兴了,就再向他请教。10.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10.他的出入举止都很得体,没有任何不符合礼仪的地方,学生们都以他为榜样,敬重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节奏的划分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语气词、主谓之间、连动成分等来划分句子的节奏。同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情况,确保翻译准确无误。6.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接扬起帆,航行在大海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要注意词语的多义和用法,确保解释准确无误。7.弗之怠:不敢怠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中“之”的用法的理解。要注意“之”可以作为代词、连词等多种用法,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境来判断其具体用法。8.本题考查对《行路难》的赏析能力。选项中,A项中的“由乐景入悲情”不符合事实,应为由悲情入乐景;B项中的“无限的悲苦”有问题,应为“无限的艰辛”;D项中的“沉郁中振起”不准确,应为“沉沦中自我振作”。改写后的选项为: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悲情入乐景,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艰辛与无奈。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沦中自我振作,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9.本题考查对《送东阳马生序》的赏析能力。选项中,C项中的“品德修为重于求学”不符合事实,应为“品德修为与求学同等重要”;改写后的选项为:A.文章从“嗜学”与“家贫”这一尖锐矛盾写起,初步展现了作者勤奋学习的态度。B.文章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作者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精神。C.文章用先达的骄矜暴躁与自己的虔诚恭敬对比,反映了品德修为与求学同等重要的道理。D.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求学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在勉励青年学子要刻苦读书。10.本题考查对《卖油翁》的理解能力。选项中,A项中的“练就了举世无双的箭术”不符合事实;B项中的“不被承认”有问题,应为“不被重视”;改写后的选项为:A.陈康肃公从卖油翁娴熟的技艺中获得启示,锤炼了自己的箭术。B.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不被重视,遭到康肃公的嘲笑,最后还被赶走了。C.陈康肃公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D.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人,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道理。1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断句后为: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12.我站在旁边伺候,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当我跟随老师学习时,背负着书包,踏着履子,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在严寒的冬天,大雪覆盖地面,厚达数尺,我的脚和皮肤都裂开了,却毫不知觉。到了住处,四肢僵硬,无法动弹,好心人端来热汤灌下,用被子盖住,过了很久才缓过来。在异乡旅客的住处,主人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享用。与我同住的人都穿着绮丽的衣服,戴着朱缨宝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环,左边佩刀,右边带香囊,看起来像神仙一样美丽;而我只穿着破旧的绸袍,没有追求美丽的心思,因为我内心已经感到足够快乐,不知道口腔和身体的享受是否比不上他们。徐中行是台州临海人,他开始学习道学是因为听到安定胡瑗讲解明道学,后来他的徒弟们相互传授,他也跟着去学习。到了京城后,他首先去拜访范纯仁,范纯仁很欣赏他,然后把他推荐给司马光。司马光认为他的精神和气质都很清高,可以进一步学习道理。后来,他得到了福唐刘彝师从胡瑗所传授的经书,他认真阅读,深思熟虑,坚持苦行,不吹扇子过夏天,不生火取暖过冬天,不枕着枕头过夜晚,这样的生活方式持续了一年。之后,他回到家中修建小屋,整天坐在里面冥思苦想,他的学问造诣让人难以揣测。他的父亲去世后,他跟着棺材赤足行走,然后回家务农养活母亲。他尽全力帮助家里和州里的穷人安葬亲人,一共帮助了十多个家庭。晚年,他教授学生,传授格物致知的思想,希望能够治理国家平定天下,他的为人处世和行事作风一直保持着他自己的特点和秩序。(改写后的文章)8.徐中行是临海人,刚通晓儒学后,听说胡瑗在安定堡将理学讲得非常透彻,他要去跟从胡瑗学习。到了京城,他先拜访范纯仁,范纯仁认为他很贤能,就向司马光推荐了他。司马光认为他的心神清朗,态度和蔼,可以和他一起进修道业。刘彝入朝时,徐中行从他那里得到胡瑗所传授的经义,反复诵读,深入思考,勤苦自励,一心向学,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夜晚因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回乡后,他修理小屋,整天端坐,所达到的境地没有人能够揣测。父亲死后,他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亲自耕种抚养母亲。剩余的力量用来推广施行这样的行为,安葬了十多个同姓和外姓的亲戚以及乡里贫苦没有后代的死者。晚年他教导学生,从洒水扫地、应酬答对,以及研究事理、获取知识,以至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都要求不失去人的本性,不越过学的次第,如此这般方才罢手。9.徐中行是一个刻苦勤奋、高洁操守的人。他早年通晓儒学后,听说胡瑗在安定堡将理学讲得非常透彻,决定去跟从胡瑗学习。到了京城,他先拜访范纯仁,范纯仁认为他很贤能,就向司马光推荐了他。司马光认为他的心神清朗,态度和蔼,可以和他一起进修道业。徐中行从刘彝那里得到胡瑗所传授的经义,反复诵读,深入思考,勤苦自励,一心向学,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夜晚因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回乡后,他修理小屋,整天端坐,所达到的境地没有人能够揣测。父亲死后,他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亲自耕种抚养母亲。剩余的力量用来推广施行这样的行为,安葬了十多个同姓和外姓的亲戚以及乡里贫苦没有后代的死者。晚年他教导学生,从洒水扫地、应酬答对,以及研究事理、获取知识,以至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都要求不失去人的本性,不越过学的次第,如此这般方才罢手。甲:《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1.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思想?A.学习要勤奋,交友要乐观,处事要宽容B.学习要有恒心,交友要热情,处事要坦荡C.学习要刻苦,交友要远近皆欢,处事要大度D.学习要勤奋,交友要广泛,处事要谦虚22.下列句子中,符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的是:A.远亲不如近邻B.远水难救近火C.远亲不如好邻居D.远方来客,应该欢迎23.下列句子中,符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的是:A.君子不以言举人B.君子不以人废言C.君子能容人之过D.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4.这段话的主旨是:A.学习交友处事的道理B.学习的重要性C.交友的重要性D.处事的重要性乙:《师说》韩愈古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六年级英语下册 Review Module Unit 2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001
- 2025合同模板销售事务处理制度A范本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3 How Much Are They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001
- 3 植物长在哪里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001
- 养老护工合同范本
- Unit2 Morals and virtues Reading for writing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1 观潮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Unit 2 How much cheese did you buy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路面挖补施工方案
- 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管理计划
-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民办幼儿园务工作计划
- 2025年华侨港澳台生联招考试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市场拓展工作计划
- 2025年八省联考云南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9000字(论文)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版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全》
- 仓库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