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源及相关问题_第1页
词的起源及相关问题_第2页
词的起源及相关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一“词”之为义及含义风景秀丽的音乐一直沉没。六代民歌也在睡觉。关于词之起源,在中国文学史中,一向有争论。这主要是因为“词”这种韵文体式之形成,本来就曾受有多方面之影响,原不可以固执一说以偏概全。在推寻“词”之起源以前,先对于“词”之为义,略加说明。清代的张惠言,在其《词选·序》中,曾经引“意内而言外谓之词”为说,然其言实不可据。盖“意内言外谓之词”原出于汉代许慎之《说文解字》,其所谓“词”原指“语词”之“词”,而并非我们所讨论的唐五代以来的歌曲韵文之“词”。关于此一错误,我在《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之说的新检讨》一文中,已曾对之有详细之评说先说“雅乐”。按照沈括所说的唐代之所谓“雅乐”,是指“先王之乐”,而“先王之乐”如果从字面解释,原当指中国自周代文武诸王所传留之古乐,不过这一类古乐,自秦代以来,便已大多沦散消亡了。杜佑《通典·乐一》便曾经说:“秦始皇平天下,六代庙乐,惟韶、武存焉。”二“诗余”之义曾题名字号诗余,叠唱声辞体自殊,过去论词之起源,曾有人主张词是由诗演化而来的,因此词又可以称为“诗余”。而对此说之理解,则又有广义与狭义之不同。就其广义者言之,清代吴衡照之《莲子居词话》曾云:“诗余名义缘起,始见宋王灼《碧鸡漫志》”。然考之《碧鸡漫志》,则并无“诗余”名义之说,不过在《碧鸡漫志》首卷仅载有“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就狭义之概念言之,则是认为“诗余”之义,乃指词是由唐诗绝句演化而来,如清代宋翔凤之《乐府余论》即曾云:“谓之诗余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如太白之《清平调》,即以被之乐府,太白《忆秦娥》、《菩萨蛮》,皆绝句之变格,为小令之权舆。”以上诸说,仅举其要者约言之,其实皆以为词之形成,即由于齐言之诗歌,在演唱时就以辞配声,遂演化为词体之长短句。这些说法,表面看来也颇可以言之成理,是以近代论词之起源者,乃颇有人杂糅众说而采用之。不过,仔细考察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说法,实在并不完全正确。其主要之错误,大约可以归纳为以下数点:第一,乐谱与歌辞之配合,原不必须为一字一声,若谓词之长短旬系将齐言诗歌之有音无字之处,逐一添个实字而成,则词之配乐乃必须为一字一声矣。此征之于张炎《词源·讴曲旨要》所云:“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始遶梁”之说,除去“诗余”之说外,也有人曾认为词之起源是滥觞于六朝之乐府。明杨慎《词品·序》即曾云:“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辞之体已具矣。”三敦煌音乐即佛曲之起源唐人留写在敦煌,想象当年做道场。自从晚清光绪末季,甘肃敦煌石窟所藏唐人写本经卷被世人发现以来,其所蕴藏的材料之多,方面之广,已引起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极大重视。近数十年来,研究考察敦煌文物的著作,一直层出不绝,其所探讨的问题之深细精微,早已形成了所谓的“敦煌学”。这里,我们仅想从敦煌写卷中所保存的曲子的情形,来看一看词之兴起盛行,与当时的佛教道教有些什么关系。原来在敦煌所发现的残卷中,有几点颇为值得注意的现象,其一有不少是佛教僧徒所抄录的曲子的曲文(也就是早期的“词”)。这些曲文都是与佛教典籍及歌偈抄写在一起的。香港饶宗颐教授于1967至1968年间受聘于法国国立科学研究院,在欧洲滞留九个月,得遍览法京国立图书馆及伦敦大英博物院所藏敦煌写卷,详加检勘,写有《敦煌曲》(AirsdeTouen-Houang)一书,于1971年在巴黎出版。书中对于词之起源与佛曲之关联,曾予以特别之注意。对有关资料考录甚详,如编号为S4332之卷子,据饶书第189页谓,原件为粗黄纸一张,一面曾记有“龙兴寺僧愿学于乾元寺法师随愿仓便麦事”等字样,另一面则书词三首,共十一行。首为《别仙子》(莹按:即任二北《敦煌曲校录》所收“此时模样”一首),次为《菩萨蛮》(即任书所收“枕前发尽千般愿”一首),三为《酒泉子》仅数句而已。两面笔迹相似,可知此三词乃寺院僧徒之所抄写。且将“菩萨”二字省写作“从以上所引敦煌卷子中的资料来看,足可知当时之俗曲歌舞,确实曾与寺院僧徒结合有密切之关系。此种关系之形成,可以说是既有其历史之渊源,亦有其社会之因素。先就历史之渊源言之,则僧人之从事于乐曲之创作者,盖早自齐梁之际便已有之。如《全齐诗》卷一载有齐武帝之《估客乐》一首,又卷四载有释宝月之《估客乐》二首。据《乐府诗集》卷四十八《估客乐》题解,引《古今乐录》云:“《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使乐府令刘瑶管弦被之教习,卒遂(原文如此,或为“岁”字误)无成。有人启释宝月善解音律,帝使奏之,旬日之中,便就谐合。……宝月又上二曲”除了以上所论及的历史之渊源与社会之因素以外,俗曲与宗教还有一点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宗教音乐对于俗曲的影响。本来我们在本文第一章,已曾引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