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务行业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水务行业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水务行业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水务行业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水务行业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水务行业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目录一、资产证券化简介 PAGEREFToc368487863\h3二、污水处理收费权项目适宜开展资产证券化 PAGEREFToc368487864\h41、基础资产概念 PAGEREFToc368487865\h42、污水处理收费权适合作为基础资产 PAGEREFToc368487866\h53、水务行业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PAGEREFToc368487867\h54、市政污水处理量保持稳步增长 PAGEREFToc368487868\h85、污水处理费收缴总量和行业规划投资均保持增长 PAGEREFToc368487869\h9三、关于水务上市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PAGEREFToc368487870\h101、水务上市公司的污水处理业务情况 PAGEREFToc368487871\h10(1)中原环保(000544) PAGEREFToc368487872\h10(2)首创股份(600008) PAGEREFToc368487873\h11(3)国中水务(600187) PAGEREFToc368487874\h12(4)创业环保(600874) PAGEREFToc368487875\h12(5)重庆水务(601158) PAGEREFToc368487876\h132、水务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及财务费用 PAGEREFToc368487877\h14四、结论 PAGEREFToc368487878\h151、未来五年是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的高峰期 PAGEREFToc368487879\h152、污水处理收费权项目适宜开展资产证券化 PAGEREFToc368487880\h163、资产证券化可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拓宽公司融资渠道 PAGEREFToc368487881\h16五、主要风险 PAGEREFToc368487882\h162023年7月东海证券发行南京城建污水处理收费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受益凭证,总计规模7.21亿元。2023年3月中信证券发行南京公用控股污水处理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收益凭证,总计规模13.3亿元。污水处理收费权具有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是作为基础资产的最佳选择之一,随着资产管理证券化业务逐渐开闸,中长期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将日渐增多。资产证券化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短缺压力,同时可以扩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增强水务资产的流动性。本文将对水务行业上市公司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可行性及操作进行研究和分析。一、资产证券化简介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生产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转化为在金融证券市场上可以转让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根据《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指引(试行)》,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为特殊目的载体,以计划管理人身份面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受益凭证(以下简称“受益凭证”),按照约定用受托资金购买原始权益人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将该基础资产的收益分配给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二、污水处理收费权项目适宜开展资产证券化1、基础资产概念基础资产是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权属明确,能够产生独立、稳定、可评估预测的现金流的财产或财产权利,可分为债权类资产、收益类资产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从目前情况来看,以下几类资产在实际资产证券化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第一类:水电气资产,包括电厂及电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等。第二类:路桥收费和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大型公交公司等。第三类:市政工程特别是正在回款期的BT项目,主要指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市政项目,建成后移交至政府,政府分期回款给开发商,开发商以对政府的应收回款做基础资产。第四类:商业物业的租赁。第五类:企业大型设备租赁、具有大额应收账款的企业、金融资产租赁等。2、污水处理收费权适合作为基础资产污水处理收益一般较为稳定。城市规模扩张以及人口增长带动城市供水量的提升,市政污水处理量每年也保持一定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水价分为水资源价格和污水处理费两部分,污水处理费是由自来水公司代收,企业与地方政府商讨水价时基本上要保证公司10%的内部收益率,日后如果成本提升需要调整水价,可以通过相关法规程序完成。水量的稳步增长以及稳定的内部收益率是其适合作为基础资产的两项重要条件。3、水务行业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国的环保事业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起初的“环保概念”发展为“十一五”期间投资2.16万亿的行业,环保产业逐步受到市场追捧。我们简要追溯一下环保行业的发展历程:(1)在“六五”到“七五”期间,我国的环保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副部级直属机构,实现了中国环保机构发展的第一次跨越。在这个十年期间的环保总投资仅为633亿元。(2)在“八五”到“九五”期间,提出总量控制概念,环保事业逐步进入发展期。202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改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为正部级,是中国环保机构发展第二次跨越。十年间,环保投资达到4820亿元,环保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3)在“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同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对待。202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级为环境保护部,成为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组成部门,完成了中国环保部门发展的第三次跨越。在2023年¬2023年,我国共完成环保投资3万亿,其中“十一五”为2.16万亿,占到72%。(4)在“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环保事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环保从一门学科技术发展成为与经济建设同举并重的国家任务,再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战略,最后发展为治国方略的“生态文明”,我国的环保事业正在高速向前发展。污水处理是环保行业中最先启动的子行业,也是出台相关政策最早、最多的子行业。“十一五”期间政府针对水质敏感区域限定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定“水专项”计划,大力推进水污染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快速提升,在此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增加了6500万吨/日,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51.95%提高到75.25%。2023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污水治理工程提高到新的高度。预计未来污水处理行业将进入“精耕细作”时代,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及处理规模的提升将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行业相关重要政策如下:◆2023年2月28日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23年7月2日,环境保护部公布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时间,自2023年9月1日起执行;7月3日,公布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行政区域范围。◆2023年3月10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正式启动,是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23年5月22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3年6月12日,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水污染源限期治理管理办法(送审稿)》◆2023年7月1日,环保部决定:即从该日起,环保部向社会发布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实时监测数据。至此,全国七大水系在内的63条河流,13座湖库水质的实时状况向社会公开。◆2023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水价改革要优先提高污水处理费◆2023年11月29日,国务院近日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的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2023年10月28日,环保部印发《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3年)》◆2023.02.16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具体安排,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提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四项制度。◆2023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4、市政污水处理量保持稳步增长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我国近年来污水年排放量保持稳步增长,截止到2023年底,全国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共3184座,总设计处理能力1.36亿立方米/日,平均日处理水量1.06亿立方米。2023年污水处理率为83.6%,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为70%左右。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扩大城镇化规模,加强农村污水治理行业的建设,我们预计未来污水处理行业的规模将持续稳步增长。5、污水处理费收缴总量和行业规划投资均保持增长按照“十四五”规划内容,到2023年我国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08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将增长到85%左右。“十四五”规划污水处理行业总投资额比“十一五”增加978亿,同比增长接近30%。整体来看,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将保持稳步增长势头。2023-2023年污水处理费总额的复合增速为13%,一方面是受污水处理量价提升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污水处理费征收率的提高。如果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预计2023年污水处理费总额将达到576.51亿元,平均污水处理费0.86元。三、关于水务上市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1、水务上市公司的污水处理业务情况(1)中原环保(000544)公司主要经营城市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业务,覆盖郑州市及周边地区,其下属五家子公司郑州上街水务、新密热力、水务登封、热力登封及开封同生。中原环保2023-2023年公司的污水处理业务营业收入复合增速6.6%,营业利润有所波动,单项毛利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目前保持在50%左右的较高水平。整体来看,2023年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占比69%,该项业务利润额达到1.77亿元,业务发展势头良好。(2)首创股份(600008)首创股份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近年公司以水地的商业模式大幅度的异地扩张。目前,公司在北京、天津、湖南、山西、安徽等15个省(市)36个城市拥有参控股水务项目,水处理能力1300万吨/日,服务人口总数超过2800万。2023-2023年公司的污水处理营业收入复合增速17.5%,净利润复合增速17.7%,单项业务毛利率保持在45%左右。整体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项目比较多,但污水处理和水务建设的占比总和为52%,是支持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组成。(3)国中水务(600187)公司主要从事建设、经营城市市政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污水处理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公司旗下已有11家水务公司,业务遍布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陕西、安徽、山东等全国各地。2023年公司ST摘帽,2023年2月,公司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募集资金75,000万元,收购国中(秦皇岛)污水处理等七家公司,增资鄂尔多斯市国中水务两家公司,公司的日处理量达到近百万吨。2023年公司污水处理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82亿元,营业利润086亿元,单项业务毛利率达到47.5%。整体来看,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中污水处理收入占比52%。(4)创业环保(600874)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是中国首家以污水处理为主业的A、H股上市公司,公司拥有纪庄子、东郊等多家污水处理厂。从2023年至今,公司污水处理业务复合增速8%,单项营业利润有所波动,单项业务毛利率略有下降。2023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共处理50806万立方米污水,委托运营处理12582万立方米,其中天津地区中心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全年处理污水40700万立方米。整体来看,2023年公司污水处理及污水处理厂建设业务收入占比52%。(5)重庆水务(601158)公司是重庆市最大的供排水一体化经营企业,从事自来水的生产销售、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及供排水设施的建设等业务。2023-2023年公司污水处理营业收入复合增速7.5%,营业利润复合增速6.5%,单项业务平均毛利率保持在67.8%左右。整体来看,2023年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占比52%。小结:(1)从对五家上市公司分析结果来看,污水处理业务收入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水平因公司具体业务拓展能力有所不同,开展异地扩张项目的公司增速能达到15%以上,无异地拓展项目的公司也能保持一个较低增速。(2)2023年五家上市公司中污水处理业务毛利率最高为68.1%,最低42%左右,能够保证公司一定的盈利水平。2、水务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及财务费用从五家水务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占比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的负债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逐年增加。从长期负债占比情况来看,2023年五家公司的长期负债占比最低40%左右,最高的65%左右。2023-2023年,五家公司中有四家的财务费用逐年增长,财务费用率也是延续向上趋势。污水处理厂属于城市基础设施,需要地方财政拨款。近年来,随着基建项目增多,地方财政或多或少有些捉襟见肘,大部分项目建设都需要企业垫资或寻求融资渠道。我们认为污水处理收费权适合作为基础资产,同时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长期负债占比。四、结论1、未来五年是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的高峰期截止到2023年,我国污水处理率为83.6%,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为70%左右。未来新建污水处理厂的空间很小,污水处理厂建设在经过“大跃进”式发展之后逐渐走向了“精耕细作”时代。目前,大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面临几大问题:超负荷运转、位置靠近中心城区和出水指标低等。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将是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高峰期,建设内容将围绕着老厂搬迁、扩产能和提标改造等问题展开。2、污水处理收费权项目适宜开展资产证券化城市规模扩张以及人口增长带动城市供水量的提升,市政污水处理量每年也保持一定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水价分为水资源价格和污水处理费两部分,污水处理费是由自来水公司代收,企业与地方政府商讨水价时基本上要保证公司10%的内部收益率,日后如果成本提升需要调整水价,可以通过相关法规程序完成。水量的稳步增长以及稳定的内部收益率是其适合作为基础资产的两项重要条件。3、资产证券化可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大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投资巨大,需要地方财政拨款,近年来,随着基建项目增多,地方财政或多或少有些捉襟见肘,大部分项目建设都需要企业垫资或是寻求融资通道,资产证券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长期负债占比,减轻公司财务成本压力。五、主要风险1、国内水务行业管理有待完善;2、相关法律有待完善。

2023年电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电梯行业的属性 41、全球主要电梯公司的市值与估值水平 42、电梯行业的安全感品牌属性——利润率的稳定性 6二、中国电梯企业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91、中外电梯市场集中度的差异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102、电梯行业目前“中国特色”隐含的巨大长期风险 113、集中度提升与厂家维保的实现路径与催化剂 13(1)政府出台厂家认证更新和维保政策 14(2)政府推行强制保险 14(3)电梯老化 14(4)房价上升导致品牌电梯对于地产商的成本影响缩小 15三、电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与投资机会 151、日系电梯在中国领先欧美品牌的原因初探 15(1)文化差异——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利弊 15①体现在合资对象的选择 16②体现在生产和销售方面 16(2)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视度——日系别无选择 172、民营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定位差异、风险和估值 18(1)民营企业的优势 18①股权结构 18②营销手段灵活 18③区域性优势 18(2)民营企业需要面对的困难 19①技术积累 19②安全风险 19③品牌定位与安全 19④保有量与售后服务 19四、投资策略 201、中国电梯行业:长期有价值,投资正当时 202、选股逻辑:三个条件,两种风格 21一、电梯行业的属性研究海外电梯公司的估值,目的是研究其估值背后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背后的行业规律与属性。1、全球主要电梯公司的市值与估值水平电梯是地产基建的派生需求,中国电梯市场第一品牌是上海三菱,其母公司上海机电过去一年的PE在10倍附近。估值隐含的假设是,电梯行业属夕阳行业。如果电梯行业在中国是夕阳行业,那么在保有量较高的欧美,电梯行业应该接近深夜。根据全球最大的电梯公司OTIS预测,2020-2021年几乎所有的新机销量来自于金砖四国,也意味着欧美市场的保有量已经接近饱和。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奥的斯、迅达和通力是最大的三家电梯公司,合计市场份额接近45%。我们很惊讶地发现,三家公司的市值合计接近人民币3600亿元。我们也一度怀疑,是否欧美电梯公司在金砖四国的市场份额很高,贡献了主要的利润和估值。但是:1、占全球新机2/3份额的中国,领先的独立品牌是三菱和日立;2、从主要欧美电梯公司2022年营收的地域分布来看,亚太区域只贡献1/4至1/3的收入,但却足以支撑其千亿市值。市盈率往往与行业长期成长空间挂钩,而欧美电梯企业市盈率普遍高于国内企业,而市净率超出更多。换言之,欧美三大电梯公司市值超过3600亿元,但是他们主要收入来自于比中国更“夕阳”的欧美市场。尽管这三大电梯公司在占全球2/3新机市场的中国并未取得领先地位,但是资本市场仍然给予了15~23倍的市盈率。2、电梯行业的安全感品牌属性——利润率的稳定性联合技术UTC是位列美国道琼斯30家成份股的多元化制造企业,旗下子公司包括开利空调、汉胜宇航、奥的斯电梯、P&W飞机发动机、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联合技术消防安防公司和联合技术动力公司(燃料电池)。如果按照A股流行的逻辑,无疑联合技术的军工、发动机、通用航空、燃料电池和安防都是高壁垒且性感的业务,只有电梯是大家心目中既缺乏壁垒又夕阳的板块。有趣的是,联合技术五大业务板块中,电梯却成为营业利润率最高的板块。为什么看似技术壁垒远低于其他业务的电梯板块,反而定价能力最强?只有少数产品客户在购买时,会把安全作为购买的前提要素——例如食品、药品等。用巴菲特的话来讲,消费者对于放进嘴里的东西特别慎重。如果客户关注安全感,价格不再成为品牌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品牌厂商可以通过定价获得超额收益。机械行业里,“安全感”成为购买关键要素的产品不多,主要是民航飞机和电梯。尽管民航业在大部分国家是资本杀手,但波音和空客垄断了全球民航客机的制造。我们认为安全感商品对行业属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定价能力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如果客户重视安全感且无法通过直观感受判断产品的安全程度,往往可以推动品牌集中度的提升。但与食品不同,涉及安全感的电梯,由于购买者地产商与使用者购房人的分离,有品牌的电梯厂商定价能力和毛利率往往不如食品,但是仍然可以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尽管我们通过逻辑分析,可以得到电梯行业集中度高和利润稳定的判断,但是从实证角度观察中国电梯市场,尚未表现出海外市场的普遍规律。中国电梯行业将走向某些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哀结局,还是走向符合产品自身属性和成熟国家普遍规律?我们倾向于乐观,原因将在后面展开讨论。电梯行业的“产品+服务”属性——收入结构的生命周期电梯与手机、自行车甚至挖掘机等其他制造业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消费者期望电梯的安全使用寿命与房屋的寿命(70年)接近;电梯故障会影响人身安全,起码造成巨大恐慌。因此,尽管大多数机械产品都有售后服务的概念,但是电梯的独特性在于——电梯售后维护保养和更新业务的规模,可以与新机销售媲美。海外四大电梯公司售后的维护保养和产品改造服务占收入的45-55%。欧美电梯公司的收入结构呈现了售前和售后的“产品+服务”特征,对于企业的盈利稳定性和估值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以奥的斯为例,2022年欧洲营建支出比07年下滑了接近19%,但是奥的斯欧洲的服务收入仍比07年保持正增长。根据欧洲电梯协会的估计,欧洲电梯目前70%梯龄超过10年,45%梯龄超过20年。欧洲人口密度较美国高,电梯占全球存量接近50%。存量大且梯龄老,是电梯服务市场壮大的必要条件。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电梯由小型服务公司提供维保,电梯主机厂商及其经销商提供维保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的同行。如果只有新机制造并且只专注于国内市场,长期来看,中国机械行业大部分子行业都会随着城镇化速度放缓而见顶。如果能够实现“产品+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企业的成长周期就会大大地延展——电梯行业具有天然的属性,显然符合这一条件。二、中国电梯企业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电梯格局未来十年,将继续“劣币驱逐良币”,还是回归全球电梯行业规律,实现品牌的集中、价格的回升和品牌厂商提供维保服务的趋势?我们相信,中国电梯行业的现状给社会和居民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随着制度带来的技术风险逐渐暴露,监管层的认识逐渐提高,电梯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前夜。1、中外电梯市场集中度的差异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中国拥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厂商接近500家,不过我们调研访谈的专家估计,剔除代工产生的重复统计等因素,估计实际品牌数约200家。表面上看,中国电梯新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和全球差别并不显著。全球市场前8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约75%,而中国前8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约65%。但考虑到全世界大部分非领先企业生产的电梯都是在中国生产,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市场集中度差异很大。中小品牌对领先品牌的负面影响关键不在量,而在于价格。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市场电梯新机销量和金额的市场份额差异,以及营业利润率和ROE观察到这一现象。海外电梯利润率普遍比国内高,而净资产收益率的差距更为显著,我们分析的原因在于——由于维保业务属于轻资产模式,随着电梯企业维保业务收入占比的提高,电梯企业的ROE也会随之提升。2、电梯行业目前“中国特色”隐含的巨大长期风险从全球经验看,电梯行业集中度高,且售后服务主要由主流品牌厂商完成。而中国目前的情况与发达国家市场差异显著。我们认为“中国特色”已经给消费者和厂商造成巨大的风险,未来几年风险可能会逐步暴露。我们建议投资者看完我们的报告后,即使不认同我们的投资逻辑,起码在购房时切记关注电梯的品牌,因为涉及您和家人十年后的人身安全。在典型的成熟市场欧洲,约45%的电梯超过十年,20%超过20年。目前中国接近15%的电梯梯龄超过10年,预计2016年接近25%,并且该比例将持续上升。谁知道200多个品牌10年甚至20年后剩下多少个?如果某家厂商消失,备件和维保怎么办?太多的电梯品牌给购房者和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长期风险在于:十年或二十年后难以购买备件。电梯并不是完全标准化的产品,因而不同品牌的备件互换性低。电梯型号每年都在更新,有些厂商十年后消失了,幸存者中的部分厂商可能无力维持十年前型号备件的生产,甚至图纸已经丢失。部分中小厂商无力建立和长期维持服务网络。如果说新机生产具有规模效应,那么存量机器售后服务的规模效应可能更明显。我们估计前十大品牌以外的厂商,平均年销量只有1000多台,而厂家要长期维系全国服务网络,必须要很大的保有量做支撑。目前中国大部分电梯由第三方电梯维护公司提供维保服务,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服务模式同样隐含了巨大风险:第三方服务公司技术专注程度不够。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第三方服务公司往往同时维护多品牌电梯,不利于专业能力的积累和风险的防范。第三方服务公司难以维持多品牌备件体系。第三方服务公司资质良莠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品质难以保持和监管。第三方服务公司规模小,承担赔偿能力弱。一旦出事故,往往迫使政府出于维稳需要而出面解决。如果未来中国推行强制保险,保险公司自然会逐步对于品牌厂商维保和第三方维保进行差异定价,削弱第三方服务公司目前的价格优势。3、集中度提升与厂家维保的实现路径与催化剂如前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电梯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了利润率较低,继而影响了资本市场的估值。中国空调行业07年之前四年与之后七年,年化内销增速恰好都是11%。但是07年之后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格力电器的净利润率从06年的2.7%上升到13年的7.5%。我们认为电梯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以及OEM(厂家提供维保),道路漫长但是方向确定。由于涉及人身安全并且风险会随着梯龄而增大,电梯集中度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度比家电更甚。我们估计中国电梯行业变革的路径和催化剂包括:(1)政府出台厂家认证更新和维保政策业内有传闻政府在酝酿未来只有厂家认证的服务商才能提供更新和维保。从政府角度,可以降低其自身承担的社会风险。但是目前的障碍是,中国维保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品牌厂商在维保服务市场份额极低,缺乏成熟的服务团队。因此,尽管“厂家认证维保”可以增加厂商的收入,但是厂商出于风险考虑,未必会积极推动此事。政府和厂商各有考虑,而住户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又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行动力。(2)政府推行强制保险如果推行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自然会对原厂维保、原厂认证维保和无认证第三方维保进行差别化定价,从而提高原厂维保的价格竞争力。(3)电梯老化随着多品牌电梯老化,重大事故经过媒体传播改变消费者观念,推动政府立法;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路径,但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4)房价上升导致品牌电梯对于地产商的成本影响缩小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低和拿地不规范,大量不考虑长期品牌的项目公司在市场上,也是电梯品牌集中度低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注意到,大型地产公司早已高度重视电梯问题。例如中海地产与上海三菱,万科与广日电梯的合作。在中国,很多行业都出现了长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但是对于电梯这样一个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我们还是倾向于判断,未来十年可以象家电行业那样实现集中,象海外那样70%以上的电梯由厂商提供OEM维保和设备更新。从投资角度,这只是一种推测,需要观察和跟踪。三、电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与投资机会1、日系电梯在中国领先欧美品牌的原因初探欧美四大品牌包括奥的斯、迅达、通力和蒂森克虏伯,这也是全球四大电梯企业。日系的三菱和日立的全球市场份额均低于欧美四大品牌。然而,三菱和日立却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初步认为,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导致了两个体系在中国市场的差异。(1)文化差异——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利弊我们访谈的数位电梯行业专家,均指出欧美品牌有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是往往又无法摆脱对职业经理人的“短期业绩压力”。但是电梯的“安全感属性”,导致短期业绩与长期成长未必目标一致。这种行为特征,①体现在合资对象的选择欧美品牌不仅收购中国小品牌厂,还与不同的中方成立合资公司。这种广泛收购与合资策略有利于快速形成产能,但未必有利于品质管理和品牌定位;而三菱和日立在中国,均只选择了一家合作对象,且不管是上海机电还是广日集团,均有军工制造背景和多年的电梯研发制造经验。②体现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欧美体系具有更进取的文化,其优势更多地体现在营销和管理方面。而日系重点在于研发和制造。以上海三菱为例,生产线工人收入长期高于同行,但是营销体系收入反而低于同行。两种体系各有利弊,但是需要强调,电梯是“安全感品牌”;中国电梯行业没有格力空调那样具有世界一流自主技术的企业。因此,电梯技术掌握在外方手里,所以客观地讲,中方的话语权都是有限的。但是对于电梯这种每年产量50万台的大宗机械行业,往往中国经理人更有能力理解中国市场的成功要素。我们观察到,上海三菱很早就消化了日方转移的技术,并且通过变频技术崛起。而广州日立的董事长潘总则在退休后被日方以“电梯行业最高薪的高管”,返聘为日立电梯中国公司的总裁,这在日系企业里极为少见。即使在欧美系电梯企业中,我们也观察到中方能力较强的西子奥的斯,在奥的斯中国四家企业中表现最突出。(2)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视度——日系别无选择没有一家跨国电梯企业会轻视中国市场,但是日系只有全力押注中国市场,才有生机和发展。由于电气技术的深厚积累,日本电梯企业的技术能力在80年代已经跻身全球一流。但是日系电梯企业错过了欧美城镇化的高峰,由于在欧美保有量太低,无法在营销和售后网络方面,在欧美与当地企业竞争。因此,中国成为日系企业唯一可以押注的大市场。其中日立对中国的技术转移决心较大,日立研发中心转移到了广州,数十名日本工程师举家搬迁。但是对于欧美企业,客户忠诚度极高和利润率高的维保更新市场,已经足以支持他们可观的利润。投资者只要阅读四大欧美电梯厂商的年报,就会发现只有通力电梯每年会对中国市场提供专门的分析报告。而通力恰恰是过去五年在中国成长最快的欧美电梯企业。由此可见,战略上的重视和押注非常重要。2、民营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定位差异、风险和估值民营电梯品牌大多数从零部件起家,由于电梯行业配套齐全,所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整机制造。由于电梯行业现金流较好,且“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导致营销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内出现了全球最多的电梯品牌。(1)民营企业的优势①股权结构民营股权结构不仅优于国企,而且也优于许多合资企业。国企与合资企业都容易出现职业经理人控制,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差异在于经理人更关注短期业绩,老板需要关心长期公司价值。②营销手段灵活在竞争性的行业里,有老板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快地决策,并且在营销等环节更加灵活,有利于企业的顽强生长。③区域性优势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仅靠某个地域的人脉根基,就可以建立在某个区域的竞争优势,维持企业的生存并伺机做大。因此,在许多制造业领域里,民营企业不仅打败了国企,而且打败了外资企业——但是民营企业在电梯行业仍然远远落后于合资企业。(2)民营企业需要面对的困难①技术积累在我们这样的技术外行人看来,电梯的技术应该很成熟。但是调研中发现,哪怕是领先的企业,各家厂商都有各自技术的优势和劣势。而民营企业普遍创立时间只有10-20年,研发、生产和售后环节的技术和经验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