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26-20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_第1页
DB41-T 726-20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_第2页
DB41-T 726-20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_第3页
DB41-T 726-20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_第4页
DB41-T 726-20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060CCS

A

4741 DB41/T

—2022代替

—2012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1/T

726—2022 前言

.................................................................................

II1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一般规定

...........................................................................

25 检测技术要求

.......................................................................

26 检测技术方法

.......................................................................

47 检测结果的处理

.....................................................................

8附录

A(资料性) 部分线路装设工艺要求.................................................

9附录

B(资料性) 电源

I

的确定..................................................

11附录

C(资料性) 供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

12附录

D(资料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系统......................................

17附录

E(资料性) 河南省各市、县年平均雷暴日..........................................

18参考文献

.............................................................................

20DB41/T

726—2022 本文件按照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41/T

—2012《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与DB41/T

726—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21431、GB

50174,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8802.21,删除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年版的第

2

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

3

2012

年版的第

3

章);

4

章年版的

5.1、、——增加了检测器具、量具的要求(见

——将“检测要求和方法”更改为“检测技术要求”和“检测技术方法”,并将

2012

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

5

章、第

6

2012

年版的第

4

章);——更改了机房防静电地板的表面电阻要求(见

年版的

4.1.1.2.3);、5.4.2、6.4.6

6.4.9,2012年版的、、4.3.2.2、4.3.2.3.3);——删除了程控交换机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相关要求(见

2012

年版的

、、、4.7、4.8);——删除了“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性能”的规定(见

2012

年版的

4.9、4.10——增加了浪涌保护器检测相关内容,删除了附录“电涌保护器的检查和检测”(见

、6.5,2012

年版的附录

B雷区的划分”、“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和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部分检测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参数指标”(见

年版的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J);——删除了附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表”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检测流程图”(见

2012

年版的附录

K

I

——增加了浪涌保护器的要求,删除了附录“电涌保护器的检查和检测”(见

、,2012

年版的附录

B);——更改了检测数据分析的要求(见

7.2,2012

6.2

N

NC更新了“雷暴日数”(见

6.6.2、附录

E,见

2012

年版的附录

L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河南省现代防雷有限公司、漯河市气象局、驻马店市气象局、河南子豫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鹏、杨美荣、贺小平、傅国庆、王玮、李森、程丽丹、何巍、郭帅、申展、杨琳琳、郭贺奇、王芦、耿守锋、王涛。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1/T

726—2012。IIDB41/T

726—2022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规定和检测结果的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2020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1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802.21—2016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浪涌保护器()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原件,又称电涌保护器。[来源:GB

50343—,2.0.16]3.2接闪器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来源:GB

50057—2010,2.0.8]3.3等电位连接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来源:GB

50343—,2.0.12]DB41/T

726—20223.4防雷装置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来源:GB

50057—2010,2.0.5]4 一般规定4.1 检测机构应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和隐蔽施工记录等资料,结合气象资料,确定受检项目的雷电防护等级,制定检测方案,检测程序应符合

GB/T

21431—

的规定。4.2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场地)的防雷装置检测,应遵守被检测系统(场所)的相关环境和安全要求。4.3 检测仪器、量具应处于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有效期内,本文件所列检测仪器、量具和测试方法仅作参考,检测仪器、量具的主要性能和指标参数见

GB/T

21431—2015

中的附录

H。5 检测技术要求5.1 机房环境5.1.1 机房外部环境5.1.1.1 应按照

GB

50343—2012

4

章的规定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划分为

A、B、C、D

四个雷电防护等级。5.1.1.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及机房应避开强电磁干扰;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时,应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5.1.1.3 雷电防护区(LPZ0、LPZ1……n)的划分参见

50343—2012

3.2。5.1.2 机房内部环境5.1.2.1

机房内设备距离及结构柱的安全距离应大于

1000

。5.1.2.2

机房内应按照

50174—2017

的规定设置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的表面电阻应为Ω~1×10

Ω~1×10

4

95.1.2.3

1

kV

。5.1.2.4

防静电接地网格及支架、机架、格棚、金属外窗等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

Ω。5.2 机房电源系统5.2.1 外部电源系统5.2.1.1 供电电源系统进出建筑物的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应符合

GB

50343—2012

5章的规定。5.2.1.2 在电源进(出)线处(总配电室)应安装符合相应等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DB41/T

726—20225.2.1.3

合Ⅰ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试验类别的划分参见

GB

50343—

中的

2.0.30、、2.0.32。5.2.1.4 浪涌保护器接地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A

(箱)外壳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

Ω。5.2.1.5以下位置应安装符合Ⅱ类试验的电源浪涌保护器:a)

变压器位于建筑物内且该建筑物没有低压线引出时,应在低压侧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b)

建筑物间通过屏蔽管敷设低压线路的情况,应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c)

按照

50057—2010

提供的方法计算分配电盘内设备前端电源线路上过电压,如该电压大于分配电盘内设备的耐冲击水平时,应在分配电盘内设备前端电源线路上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5.2.2 内部电源系统5.2.2.1 当机房距设备间分配电柜大于

m

时,机房内的配电屏应安装符合Ⅲ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5.2.2.2 在分配电盘和机房配电屏后的设备,已安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大于后端设备的耐冲击水平的

80%时,应在设备前加装符合Ⅲ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5.2.2.3 浪涌保护器接地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A

(箱)外壳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

Ω。5.3 计算机网络系统5.3.1

进入机房的各种信号线的屏蔽及布线应符合

—2012

的规定。5.3.2

计算机系统的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应符合

50343—2012

的规定。5.3.3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

GB

50343—

的规定。5.3.4

信号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

50343—2012

5.4.4

的规定。5.4 天馈线路5.4.1接闪器的材质、规格、牢固性应符合

GB

50057—

5.2

的规定。5.4.2 户外的前端设备应在接闪器的有效保护范围内,并应做等电位处理,其过渡电阻值应不大于0.2

Ω。接闪器的有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见

—2010

的附录

D。5.4.3 天馈线路的屏蔽、等电位措施应符合

GB

50057—

的规定。5.4.4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

50343—2012

5.4.5

的规定。5.5 浪涌保护器5.5.1 应使用经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检测,

—2020

GB/T

18802.21—2016

的产品。5.5.2 原则上

SPD

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5.5.3 SPD

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具有通过电涌时的电压保护水平和有熄灭工频续流的能力。5.5.4 当电源采用

TN

系统时,从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

TN-S

系统。DB41/T

726—20225.5.5 选择系统中信息技术设备信号浪涌保护器时,Uc

值一般应高于系统运行时信号线上的最高工作电压的

1.2

倍。5.5.6 SPD两端的连线应符合表中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要求,两端的引线长度不宜超过

m。SPD

应安装牢固。5.5.7 在

LPZOA或

B

LPZl

I

的浪涌保护器,其

Iimp值可按

GB

50057—2010

规定的方法选取。5.5.8 在

LPZl

区与

LPZ2

区交界处,分配电盘处或

UPS

前端宜安装第二级

SPD

In不宜小于

5

。5.5.9在重要的终端设备或精密敏感设备处,宜安装第三级

,其标称放电电流

In

值不宜小于3

kA(8/20

us)。5.5.10 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

SPD

时,

压开关型

与限压型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10

m,若小于

10

m

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5

m,若小于

5

m

应加装退耦元件。5.5.11 安装在电路上的

SPD路上的熔断电流值相配合。5.5.12 SPD

如有通过声、光报警或遥信功能的状态指示器,应检查

SPD

的运行状态和指示器的功能。5.5.13 连接导体应符合相线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用浅蓝色,保护线用绿/黄双色线的要求。6 检测技术方法6.1 机房环境6.1.1 机房外部环境6.1.1.1 按照

50343—2012

4

章的算法,计算机房雷电防护等级。6.1.1.2 使用

GB/T

21431—2015

中附录

F

的仪器和方法,检测机房电磁屏蔽措施。6.1.1.3 查看机房设置位置,机房位置应满足

5.1.1.3

的要求。6.1.2 机房内部环境6.1.2.1 检查机房所在的楼层位置、面积、平面布置,使用钢卷尺或红外测距仪等量具,测量机房内设备距离外墙及结构柱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大于

1000

mm。6.1.2.2 查看机房防静电接地地板安装情况,使用兆欧表测试静电地板的表面电阻是否符合

的规定。6.1.2.3 使用静电电压表测试金属构件、设备表面的静电电位,结果不应大于

1

kV,防静电地板表面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

2.5

。6.1.2.4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

GB/T

21431—2015

D

架、机架、格棚、外窗等的接地电阻值,结果不应大于

4

Ω。6.2 机房电源系统6.2.1 外部电源系统DB41/T

726—20226.2.1.1 检查电源系统进出建筑物的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接地形式应符合

GB

50343—2012

中第

5

章的规定。查阅设计或施工文件,检查电缆的埋地长度,埋地长度应符合

50057—2010中附录

C

的规定。6.2.1.2 电源进(出)线处(总配电室)应安装符合相应等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查看浪涌保护器安装情况。6.2.1.3

合Ⅰ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查看浪涌保护器安装情况。6.2.1.4 查阅施工安装文件并使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检查、测量浪涌保护器接地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6.2.1.5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GB/T

21431—2015中附录D外壳的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6.2.1.6 以下位置应安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查看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情况:a)

变压器位于建筑物内且该建筑物没有低压线引出时,在低压侧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b)

建筑物间通过屏蔽管敷设低压线路的情况,在低压线路两侧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c)

按照

50057—2010

提供的方法计算分配电盘内设备前端电源线路上过电压,当该电压大于分配电盘内设备的耐冲击水平时,在分配电盘内设备前端电源线路上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6.2.2 内部电源系统6.2.2.1 当机房距设备间分配电柜大于

50

m

时,机房内的配电屏应安装符合Ⅲ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查看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情况。6.2.2.2在分配电盘和机房配电屏后的设备,已安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大于后端设备的耐冲击水平的

80%情况。6.2.2.3 查阅施工安装文件并使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检查、测量浪涌保护器接地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A

6.2.2.4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GB/T

21431—2015中附录D外壳的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6.3 计算机网络系统6.3.1 信号线的屏蔽和等电位措施6.3.1.1 查看户外进入机房的信号线的引进方式,引进方式应符合

GB

50343—2012

5.4.4

的规定。查看入户处的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应采取屏蔽、等电位连接并接地等措施。6.3.1.2查阅施工安装文件,核对进入机房的信号线所穿的金属管埋地长度,埋地长度应大于

m。6.3.1.3 检查进入机房的光缆的金属加强芯的等电位及接地处理情况,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GB/T

21431—2015

中附录

D

的方法测量其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Ω。6.3.1.4 检查进入机房的屏蔽线缆的屏蔽层的等电位及接地处理情况,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GB/T

21431—2015

中附录

D

的方法测量其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Ω。DB41/T

726—20226.3.1.5 查阅施工安装文件,核对当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查看计接地线的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情况,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6.3.1.6 查看进、出建筑物的传输线路上浪涌保护器的设置及各级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情况,安装情况应符合

GB

50343—2012

5.5.2

的规定。6.3.1.7 查看以下位置安装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的情况:a)

经由

LPZ0

区直接进入机房的信号线在接入重要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前的端口处;b)

远程网络数据终端设备()的外引(LPZ0

区至

区)信号线端口处;c)

广域网络总线(非光纤)上的每个外收发器端口处。6.3.1.8

50343—2012

5.4.4

地电阻测试仪按照

GB/T

21431—2015

中附录

D

的方法测量其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Ω。6.4 天馈线路6.4.1 凡带有室外架空天线的电子设备,都属于天馈线路应采取防雷保护的设备系统。6.4.2查阅施工安装文件并使用游标卡尺、拉力计等量具,检查、测量接闪器的材质、规格、牢固性及其连接情况,材质、规格、牢固性及其连接情况应符合

GB

50057—2010

5.2

的规定。6.4.3 使用钢卷尺或红外测距仪等量具,测量接闪器与天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大于

3

m。6.4.4 使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接闪器、天线竖杆的接地情况,接闪器、天线竖杆应与建筑物共用防雷筋直径的

6

倍,单面施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使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测量扁钢与扁钢的搭接焊长度,当不少于三面施焊时,搭接焊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

2

倍。6.4.5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

GB/T

21431—2015

D

值,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Ω。6.4.6 按照

50057—2010

D

护范围内,使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其过渡电阻值,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2

Ω。6.4.7 查阅施工安装文件,查看天线杆、塔引下的天馈线缆的屏蔽措施,使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金属雷装置间有良好的电气连接。6.4.8 查看同轴馈线金属外护层是否在上部、下部作接地处理,是否在通过走线架进入机房前就近接地。查看当杆、塔长度不小于

60

m

时,同轴馈线的金属外护层是否在杆、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查看室外走线架始末两端是否做接地连接。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

GB/T

21431—2015

的附录

D

中的方法测量上述部位的接地电阻值。6.4.9 当波导管作为天馈传输系统时,使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波导传输系统的金属外壁与天线架、波值,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2

6.4.10 线浪涌保护器。6.4.11 属管首尾两端应就近作接地并安装相应的浪涌保护器。DB41/T

726—20226.4.12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

GB/T

21431—2015

的附录

D

中的方法,测量安装在天线杆、塔上的航空障碍灯等设备外壳的接地电阻值,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6.5 浪涌保护器6.5.1 SPD

的检查6.5.1.1 使用环路电阻测试仪测试从总配电盘(箱)引出的分支线路上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之间的阻值,确认线路系统类型。I6.5.1.2查看施工安装文件,记录各级

SPD

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如

Uc、In、IImax、imp、Up等)6.5.1.3对

SPD

进行外观检查:

SPD

志应完整和清晰,SPD

的劣化指示牌颜色或指示灯不应改变,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

连接线,连接线不应发生过热现象。6.5.1.4 测量多级

之间的距离和

两端引线的长度。使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测量

两端的引线长度,线长度不应超过

0.5

m;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

SPD

时,查阅施工安装文件核对电压开关型

与限压型

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线路长度不应小于

10

m,若小于

10

m

则应加装退耦元件;查阅施工安装文件核对限压型

之间的线路长度,线路长度不应小于

5

m,若小于

5

m

则应加装退耦元件。6.5.1.5 查看

的状态指示器,指示器应与生产厂商说明一致。6.5.1.6查看安装在电路上的

限压元件脱离器安装情况,SPD

离器

的过电流保护情况,

使用熔断器做保护器的,应确定其值与主电路上的熔断电流值相配合。6.5.1.7 查看安装在配电系统中的

SPD

UcUc值应符合附录

B

B.1

的规定。6.5.1.8

Uc值,Uc值应高于系统运行时信号线上的最高工作电压的

1.2

倍。常见电子系统的工作电压参考值见附录

B

的表

B.2。6.5.1.9 检查

安装工艺,使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接地线与等电位连接端子之间的过渡电阻。6.5.1.10电源

I

的确定见附录

B,供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参见附录

C。6.5.2 电源

的测试6.5.2.1 使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或泄漏电流测试表等仪器对

定期进行检查。如测试结果表明

劣化,或状态指示指出

SPD

失效,应及时更换。6.5.2.2 限压型

SPD

Iie值的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a)

首先应取下可插拔式

SPD

的模块或将线路上两端连线拆除,逐一进行测试;b)

Iie一般不应大于

μA。SPD

6.5.2.3直流参考电压(U1mA)的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a)

本试验仅适用于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为限压元件且无其他并联元件的

SPD。主要测量在

MOV

l

直流电流时,其两端的电压值;b)

SPD

的可插拔模块取下测试,按测试仪器说明书连接进行测试;c)

将测试仪器的输出电压值按仪器使用说明及试品的标称值选定,并逐渐提高,直至测到通过1

mA

直流时的压敏电压;d)

对内部带有滤波或限流元件的

,应断开滤波器或限流元件进行测试;DB41/T

726—2022SPDe)

合格判定:当

U1mA值不低于交流电路中

Uc值

1.86

倍时,在直流电路中为直流电压

1.33

倍时,在脉冲电路中为脉冲初始峰值电压

供的允许公差范围表对比判定。6.6其它事项6.6.1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系统图见附录

D。6.6.2河南省各市、县年平均雷暴日见附录

E。7 检测结果的处理7.1 检测结果的记录7.1.1 检测人员应在现场将各项检测结果如实记入原始记录表,原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比本标准要求多取一位。原始记录表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和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名。7.1.2 检测原始记录应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原始记录应具有惟一识别性并保存至少两年。检测原始记录格式参见

21431—

I。7.1.3 首次检测时,检测人员应绘制检测平面示意图,后续检测时视情况进行补充或修改。7.2 检测结果的判定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合格,否则需要整改至合格。7.3 检测报告7.3.1 检测报告应由检测员和校核员签字后,经技术负责人签发,并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格式见

GB/T

21431—2015

附录

I。7.3.2 检测报告应对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设计审核文件及相关防雷技术规范要求作出评定。100030050201502015020500500300300300206000

𝐻(H

SPDSPDSPD1625101610SPD25%位连带之25%1625105016DB41/T

726—2022附录A(资料性)部分线路装设工艺要求A.1 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和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参见表A.1~表。表A.1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最小截面积表A.2

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表A.2

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与电气设备及与电力电缆之间的净距参见表~表A.5。表A.3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它管线的净距mm380

1307010380

30015080380

600300150380

10

10

mm

1.002.002.002.00DB41/T

726—2022表A.4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表A.5

表A.5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力电缆的净距kATN16.75.011.13.4TN16.75.011.13.4TN12.53.758.32.5kATN5.61.74.21.3TN5.61.74.21.3TN4.21.33.10.93kATN12.53.758.32.5TN12.53.758.32.5TN9.42.86.251.9DB41/T

726—2022附录 B(资料性)电源

I

的确定Ⅰ类试验的电源SPD的IimpB.1~表确定。表

B.1

B.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表

B.2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表

B.3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TTTN-CTN-SITITNANAPENANANANAPENANAPEN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