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_第1页
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_第2页
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_第3页
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_第4页
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SubjectDistributioncenterofthesiteandtheplanning姓名梁展鹏学号190111502697所在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级专业…2010级)…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 方轮职称 完成时间….20.12 年..…4……月.….…1…日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梁展鹏自考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准考证号:190111502697)摘要:选址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属于物流管理战略层的研究问题。就单个企业而言,它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及其他层次的结构,就供应链系统而言,核心企业的选址决策会影响所有供应商物流系统的选址决策。物流配送中心位置的选择,显著影响其实际营运的效率与成本,以及日后仓储规模的扩充与发展,它是个宏观战略问题,但又广泛存在于物流系统的各个层面。物流配送中心拥有众多建筑物、构筑物及固定机械设备,一旦建成很难搬迁,如果选址不当,将付出长远代价。因而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很有现实意义。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现状;存在问题;选址;网络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发展前景。DistributioncenterofthesiteandtheplanningAbstract:Locatedintheentirelogisticssystemoccupiestheimportantposition,itistobelongtothelogisticsmanagementstrategylayer.Singleenterpriseisconcerned,itdecidedtotheentirelogisticssystemandotherlevelsofstructure,systeminthesupplychain,thecoreenterprisesdecisionmayaffectallthelocationoflogisticssystemsupplierlocationdecisions.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locationchoice,significantinfluenceontheactualoperationefficiencyandcost,andlaterwhentheexpansionofthescaleofstorageanddevelopment,itisastrategicproblem,butalsowidelyexistsinallaspectsofthelogisticssystem.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havemanybuildings,structuresandfixedmechanicalequipment,oncebuiltitisdifficulttomove,ifthelocationisundeserved,willpayalong-termprice.Soforthelocationof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planningneedtopaymuchattentiontothelocationof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studyveryisofpracticalsignificance.Keywords: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thepresentsituation;Existingproblems;Location;Thenetworkplanning;Methodsandcaseanalysis;Thedevelopmentprospect.TOC\o"1-5"\h\z刖言 5\o"CurrentDocument"一、 中国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 5\o"CurrentDocument"(一) 物流业将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61、现代物流成为经济增长极 7\o"CurrentDocument"2、形成四大区域性物流圈 7\o"CurrentDocument"(二) 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与物流业策略 71、完善物流市场 9\o"CurrentDocument"2、发展物流园区 9\o"CurrentDocument"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 10\o"CurrentDocument"4、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 10\o"CurrentDocument"5、积极推进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 106、培育大批物流专业人才,造就一支现代物流企业家队伍11\o"CurrentDocument"二、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规划的方法 11\o"CurrentDocument"(一)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111、 货物分布和数量 112、 运输条件 123、 用地条件 124、商品流动 125、其他因素 12\o"CurrentDocument"(二)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121、定性分析法 122、定量分析法 12\o"CurrentDocument"(三) 、物流配送中心合理选址案例分析 121、重心法模型选址实例 132、对重心法模型的改进 13\o"CurrentDocument"(四) 、物流中心的设施规划与设计 14\o"CurrentDocument"(五) 、软硬件设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15(六) 、组织管理体制 16\o"CurrentDocument"(七) 、人材培训 16\o"CurrentDocument"三、结束语 16\o"CurrentDocument"(一)、必须重视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 17\o"CurrentDocument"(二) .重视发挥专家的作用 17\o"CurrentDocument"(三) 、重视初期工作 19\o"CurrentDocument"(四) 、对物流企业应该给予优惠政策 18参考文献 19在物流系统的运作中,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配送中心是连接工厂与客户的中间桥梁,其选址方式往往决定着物流的配送距离和配送模式,进而影响着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因此,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应用意义。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现已成为众多企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的分布对现代物流活动有很大的影响。配送中心是物流领域中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分之后产生的,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集货、配货和送货三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流通型结点,是利用订货、储存、包装、加工、配送、运输、结算和信息处理等手段和设施满足用户需求的,是从供应到消费过程中实现调节跟踪服务的主体机构。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影响着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与服务质量,其中配送中心选址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总之,广东物流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如今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需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谋划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新格局,打造大物流、大产业、大品牌,努力使中国从物流大国转变成为物流强国。一、中国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一)物流业将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和投资的热点。近几年FedEx、UPS、TNT等跨国公司的触角已经渗入我国传统大型物流企业。目前,中国物流市场的跨国物流公司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空运、速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UPS、TNT、FedEx等;另一类则是以海运为主,逐步向综合物流发展,以马士基和美集为代表。尽管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一些政策的限制,但他们却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纷纷占领了中国物流市场的战略高地。截至去年底,美国FedEx已覆盖中国200多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4至5年内再新增100多个城市;美国UPS已拿到直飞北京、上海的6个航班,并在深圳、青岛、厦门等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荷兰TNT的服务已覆盖200多个城市,网点超过2000个,并使中国市场成为其在欧洲以外的最大的市场;德国DHL也已覆盖300多个城市,开设了50家分公司。“中国市场太好了,我们已经没法等了。”联邦快递中国区国内快递业务副总裁陈信孝的一句话表达了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迫切心情。1、现代物流成为经济增长极“现代物流”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安排、订单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最后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融为一个“天衣无缝”的工商业循环系统。当今许多城市都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企业也将其作为“第三方利润源”。中国仓储协会对4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的物流意向调查结果表明,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64%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物流企业。这几个数字反映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物流通过积极开展第三方配送,使物流成为新经济时代下集团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目前海尔物流已经成为日本美宝集团、AFP集团、乐百氏的物流代理,与ABB公司、雀巢公司的业务也在顺利开展。2、形成四大区域性物流圈目前中国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一、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二、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三、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四、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这种辐射功能包含着巨大的物流辐射和集散功能,以激活和融通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二)、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与物流业策略“物流”这一概念虽然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引进中国,但却经历长达20年来的踟蹰不前,推广不开。直到上世纪末才逐渐引起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物流业的落后状况,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其需要,随着跨国公司的大批进入我国和跨国采购中心的纷纷来华落户,也对物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促使我国物流业的同步发展。近几年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上议事日程,进入了全国和各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发展潜力巨大且前景光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生产力,成为全国及各地方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与全国经济一样快速增长,发展势头很好。一是全社会物流总值增速较快,据统计1991年至2002年年均增长20.4%,2000年以后增速上升到25%左右。二是社会物流总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1991年为24%,2000年下降至21.5%;全社会物流成本占全社会物流总值的比例,1991年为17.1%。2002年降至9.5%。三是物流增加值稳步上升,1991年到2002年年均增长11%。四是随着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物流业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一些省市已经或正在筹建物流园区,各地已成立二三十家物流社团,物流行业正在不断壮大。适应物流业发展的需要,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及培训工程也积极推进,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物流教育体系,为物流业教育培养从中专到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总的来看,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全面起动,一个现代物流热潮正方兴未艾。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形势看好的同时,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和倾向,也不能忽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业的

发展涉及很多政府部门,如交通(铁路、公路、民航)、工商、劳动、科技、教育、财政、税务、质检、信息等,虽然各家对物流业发展都很重视,但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尽管都很卖力费劲,这种无序的齐抓共管终难取得好的效果。二是有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不注重实践操作,不在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对既有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与整合,而是热衷于概念炒作,不结合当地和自身实际盲目地定高标准、大目标,上新项目,事倍功半。三是由于体制的限制、行业垄断、部门保护、地区封销,以及已往的政出多门,一些地区对货运车辆的乱收费、乱摊派,部门和地方的审批繁多等,对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生着较多的负面影响。四是长期以来我国生产与流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难以一下改变。近几年市场准入较乱,在缺乏物流企业标准和物流企业分类标准的情况下,许多名不副实的物流企业登记注册,形成了物流领域仓储与运输环节的无序竞争,对我国“大流通”物流业形成干扰和损害。五是由于物流业发展快速而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物流人才培训蜂拥而上,行业组织、学校、研究机构甚至于企业纷纷举办培训班、证书班;与此同时,什么研讨会、展销会也热闹异常。其中,不乏借机取利的组织者和举办者,旨在捞钱而对培训质量办会效果则全然不顾。混乱的培训市场和名目繁多而又无实际意义的活动,无助于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六是目前我国物流市场方面的法律规范还不完善,现行税收管理办法也不能完全适应物流发展需要,还没有制订出物流企业标准与物流企业分类标准,这些也是造成物流市场无序和市场准入乱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物流业基础较差,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近几年物流业政策环境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物流业取得明显的发展,但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尽快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的需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完善物流市场。1.完善物流市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力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进程。物流市场作为我国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初貌,但还很不完善。物流市场法律规范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运作规程,导致竞争无序;市场监测与调控机制的建立刚刚起步;供应链各环节即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批发零售商直到用户之间的信用关系还严重缺失。尽快规范和形成物流市场的运作规程、法律规范和建立一个商业信用体系,是完善物流市场的重要内容。.发展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物流以物流园区为依托和载体,物流园区为分散的运输、仓储、包装、货运、记载等多个不同的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形成综合服务功能,能够使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和降低成本。园区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推动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促进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分工,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同时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减少污染。但是物流园区的建设一般规模大、投资多,不仅需要依托雄厚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编组站、公路枢纽以及空港、海港,还必紧随发达的商业活动,因此,物流园区适合在经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流通业发达、商贸活动繁荣的地方建设,严防把物流视为高利润行业一哄而起盲目建园,造成运营风险和浪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明确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都对本地区物流业发展十分关注,这对优化物流发展环境保证物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对物流发展的支持应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订和优化环境和规范秩序上。物流业自身的发展必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和突出效益。特别是物流企业要若练内功,集中精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充分重视现有设施改造利用的同时,增添必要的新设施,改善物流运行条件,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物流效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4.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没有信息化就谈不上物流的现代化。因此要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积极推广“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大力发挥其示范效应,当然信息化必须循序渐进,要从实际出发,要与物业流程的改造、整合密切结合起来,要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在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按照加入WTO承诺对外开放,不仅跨国物流公司已经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小物流业也开始涉足我国市场,国外的IT企业和物流装备企业也都看好中国物流的巨大市场。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一是可以刺激国内物流企业增强自身活力,提高竞争力,二是国内物流企业可以从外国物流企业那里学习到新的东西。当然,中国物流企业也可采取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办法得到外援,加快自身的发展。.培育大批物流专业人才,造就一支现代物流企业家队伍。当前物流人才还相当紧缺。要积极推进物流业人才教育工程,加强和扩大正规学校形成的物流教育体系,规范社会各种行业组织对物流人才的培训,提高其培训质量。为物流业培养大批较高质量的有用人才。要创造环境和条件,在物流业快速发展和竞争中,造就一支勇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决策能力强、善于经营管理的物流企业家队伍。物流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行业。政府大力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公有、民营、外资(包括合资)企业共同参与,使中国现代物流业全方位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并走向国际。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规划的方法在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或多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较佳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可以有效地节约费用,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与配合,保证物流系统的平衡发展。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就显得十分重要。(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1、 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测和发展等。配送中心应该尽可能地与生产地和配送区域形成短距离优化。货物数量是随配送规模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货物增长率越高,越是要求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从而减少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2、 运输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接近交通运输枢纽,使配送中心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结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及公路。3、 用地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占地问题在土地日益昂贵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利用现有的土地,还是重新征地?地价如何?是否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等等,在建设配送中心时都要进行综合考虑。4、 商品流动。企业生产的消费品随着人口的转移而变化,应据此更好地为企业的配送系统定位。同时,工业产品市场也会转移变化,为了确定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商品的流动变化情况,在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时,应考虑有关商品流动的具体情况。5、 其他因素。如劳动力、运输与服务的方便程度、投资额的限制等。(二)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1、 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选址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或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知识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选址。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定性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并且当可选地点较多时,不易做出理想的决策,导致决策的可靠性不高。2、 定量分析法。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鲍莫尔-沃尔夫法、运输规划法、Cluster法、CFLP法、混合0-1整数规划法、双层规划法、遗传算法等。定量方法选址的优点是能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其中,重心法是研究单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将物流系统中的需求点和资源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流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三) 、物流配送中心合理选址案例分析1、重心法模型选址实例。现假设冠芝霖手机大卖场总部要拟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来负责其在苏州市区内各店的物流配送,根据这4个店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其中一个店的坐标为(0,0),同时假设单位运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相同,年物流运输量如表1所示,试用重心法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坐标位置。一般来说,根据重心法模型计算得出配送中心的位置坐标为(11.5,9.9),由地图可知该点恰好位于三香公园所在位置。(表1)2、对重心法模型的改进。重心法是使用比较早的一种方法,计算简单,而且其配送中心地点的选择是不加特定限制的,具有自由选择的长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重心法模型的自由度过多也是一个缺点,它仅考虑运输费用而没有考虑配送中心建设的固定费用(包括基本建设费用和固定经营费用)及因经营管理产生的可变费用。有时由重心法计算求得的最佳地点实际上并不可行,有的地点很可能在河流湖泊上或街道中间等,此时就要根据客观条件,放弃最优位置而另外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位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当由重心法计算所得到的坐标在实际中不可行时,考虑市政规划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后,在以重心坐标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中选择几个可行的备选点,然后利用选址度量法从备选点中选出最佳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点。选址度量法是一种既考虑定量因素、又考虑定性因素用以支持设施选址的方法,是评价综合因素的另一类选址方法,步骤如下:A、 将各因素分为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确定其成本因素比重:x和非成本因素比重:1-x(OWxWl)。B、 确定客观度量值OM:OM=1/[C(1/C)](1)C为第i个可行位置的第j项成本;OM=1,m为客观因素数目;n为可行位置数。C、确定非成本因素度量值SM:SM=[IX(W/W)](2)W为i位置对k因素的比重;W/W为非成本因素的评价值;I为k非成本因素的权重;M为非成本因素数目。D、 确定位置度量值LM:LM=xSM+(1-x)OM(3)E、 决策。LM最大者是最佳位置。由于上述所算坐标点(11.5,9.9)在实际中不可行。根据市政规划、地理位置和配送中心选址因素,我们在以(11.5,9.9)为圆心以1个单位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得到3个备选点:P(10.8,10.3)、P(11.8,10.5)、P(12.3,9.5)。这些备选点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土地价格、运输成本和建安费;非成本因素有: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居民的影响、距离交通主十道远近。通过德尔非法得成本因素比重x=0.65,非成本因素比重1-x=0.35。成本因素中P、P、P的土地价格:C=4000,C=7000,C=5600,运输成本C=450,C=340,C=300,建安费:C=2050,C=1800,C=2000;非成本因素中P、P、P的自然环境条件比值:W=0.4,W=0.6,W=0.3;对城市居民影响大小:W=0.5,W=0.6,W=0.4;距离城市主十道远近:W=0.2,W=0.4,W=0.7。非成本因素权系数I=0.3,I=0.3,I=0.4。根据公式(1)、(2)、(3),可以得出,LM=0.33,LM=0.30,LM=0.36。LM>LM>LM,所以点P(12.3,9.5)是建该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四)、物流中心的设施规划与设计在预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好各功能块相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置的目的是:(A) 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B)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C) 简化作业流程;(D) 缩短生产周期;(E) 力求投资最低;(F) 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据资料介绍,在制造企业的总成本中用于物料搬运的占20%至50%,如果合理地进行设施规划可以降低10%至30%.物流中心是大批物资集散的场所,物料搬运是最中心的作业活动,合理设施规划的经济效果将更为显著。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同时也要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因为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3从宏观(总体方案)到微观(每个部门、库房、车间),又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例如布置设计、要先进行总体布置,再进行详细布置。而详细布置方案又要反馈到总体布置方案中去评价,再加以修正甚至从头做起;4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这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在时间上缩短作业周期,空间上少占有面积,物料上减少停留、搬运和库存,才能保证投人的资金最少、生产成本最低;5重视人的因素。作业地点的设计,实际是人一机一环境的综合设计。要考虑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物流中心的主要活动是物资的集散和进出,在进行设施规划设计时,环境条件非常重要。相邻的道路交通、站点设置、港口和机场的位置等因素,如何与中心内的道路、物流路线相衔接,形成内外一体、圆滑通畅的物流通道,这一点全关重要。(五)、软硬件设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难以具体论述。一般来说,软硬件设备系统的水平常常被看成是物流中心先进性的标志,因而为了追求先进性就要配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在投资方面带来很大的负担。但是,以欧洲物流界为代表,对先进性定义的理解有不同的侧重。他们认为“先进性”就是合理配备,能以较简单的设备、较少的投资,实现预定的功能就是先进。也就是强调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方法,从功能方面来看,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是衡量先进性的最主要因素。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对于物流中心的建设,比较一致的共识是贯彻软件先行、硬件适度的原则。也就是说,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软件的开发,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而机械设备等硬件设施则要根据我国资金不足、人工费用便宜、空间利用要求不严格等特点,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更多选用一般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装备。例如仓库机械化,可以使用叉车或者与货架相配合的高位叉车;在作业面积受到限制,一般仓库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建设高架自动仓库。(六) 、组织管理体制我们所要规划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型物流企业,在组织管理体制的规划方面必须考虑到信息时代的特点。当前关于“流程重组”(企业重组)的研究在我国已经进人探讨阶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企业组织传统的金字塔结构改变为扁平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适应未来市场多变的要求。这些研究在国外已进人实践阶段,许多企业获得了成功。我国尽管还没有成功的实例,但发展的方向是必然的。不管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应用,也不论目前是否打算应用,但是作为企业的规划者、组织者或领导者必须了解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发展动向,以便在需要的时刻迈出关键的一步。(七) 、人材培训现代化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有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我国物流行业中,这种专业人员应该说是非常缺乏的。必须下大力气引进人才,组织培训,以保证物流中。心能正常运转。三、结束语最后,再谈几点想法。(一)、必须重视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我们面对的是跨世纪、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可以认为,先进思想与理论的指导、科学方法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保障。物流中心是集物流、信息流、商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当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运营,前文谈到的“流程重组”理论的应用,就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而得以实现的。又如设施规划与设计决定了企业各功能块的合理布局,对企业的运营效益,作业效率等带来先天性、长远性的影响。如果只凭经验设计,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美国人理查德。缨瑟所创立的“系统布置设计”和“搬运系统分析”的方法已为世界各国物流界所采用,我们也可以依据这一套科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