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细胞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体液细胞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体液细胞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体液细胞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页共6页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学术应用科XT-4000i体液细胞检测作业指导书标本来源:脑脊液、浆膜腔液(胸、腹水)、滑液(关节腔)标本收集:2.1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小瓶(或试管)中,用于细胞计数及分类取用第三管,无需抗凝,体积3-5毫升。2.2浆膜腔液:用于细胞计数和分类,使用EDTA抗凝,体积5-8毫升。2.3滑液(关节腔):取第二管无菌管,肝素抗凝(肝素钠25U/ml)或EDTA抗凝作细胞学检查。3、样本处理及运输3.1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1小时。防止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3.1.1细胞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而使计数不准确3.1.2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乃至渐渐消失,影响分类计数3.1.3采集的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3.2浆膜腔液: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否则细胞溶解、细胞形态退化或细菌生长,都会影响检测结果。若必须储存应不固定4℃冰箱保存。因为浆膜腔液蛋白含量较高,冰箱可以充分保护巴士染色、HE染色或其它染色的细胞达数天。3.3滑液(关节腔):尽快送检。4、检测仪器:XT-4000i5、上机流程:5.1确保仪器处于准备就绪状态。READYLED应点亮。5.2双击菜单屏幕上的“控制器”图标。显示控制器菜单。5.3双击控制器菜单上的“手工标本号”图标,或点击工具栏的“手动”按钮。弹出手工标本号对话框。5.4输入标本ID编号。5.5点击“方式”中的“BodyFluid”设置分析模式。5.6完成全部设置后,点击“确定”5.7点击“确定”的同时会进行本底检查。如果本底值低于或等于左侧表格所示数值,本底检查结束。(如果本底值高于左侧表格所示数值,此数值将以红底色显示。)5.8如果本底检查的结果为本底值低于或等于可接受值范围,READYLED点亮并且主机进入体液分析准备就绪状态。如果本底值不低于指定数值,本底检查结束之后会显示“BackgroundError(本底错误)”信息。如果发生“BackgroundError(本底错误)”,选择本底检查屏幕上功能菜单中的“AutoRinse(自动清洗)”,可以进行自动清洗。5.9轻轻地彻底地混合试管内物质。5.10小心拿下试管盖以免将体液溅出。5.11将样品管放入手动取样针,然后按START(启动)开关。READYLED点灯时不要拿开试管,此时样品正被抽取。5.12READYLED熄灭后(短“嘟嘟”声响两次),可以拿开样品管。5.13READYLED再次点亮时,准备下一标本并重复9-12步骤。如果希望完成体液分析,点击手工标本号对话框上“BodyFluid”以外(“手工”,“末梢血”或“封闭”)图标。5.14分析参数:WBC-BF,体液分析模式的WBC计数RBC-BF,体液分析模式的RBC计数MN#,在WBC-BF中的单个核细胞的计数MN%,单个核细胞百分比PMN#,多形核细胞数PMN%在WBC-BF中的多形核细胞的百分比6、注意事项6.1仅能以手动模式进行体液分析。不能以进样器模式、末梢血模式和手动密闭管模式下进行。6.2基本分析程序与正常模式下相同。但是,对于体液分析,必须可靠地消减本底的影响。这也是本底检查自动进行的原因。6.3当系统处于体液分析模式时,不能进行QC分析与校正。进样器分析与手动密闭管分析不可行,也不能从连接传输系统获取分析顺序(如果连接着一个的话)。6.4过度混合会破坏体液中的血细胞,致使无法得到精确的分析结果。注意不能过度混合样品。6.5分析要求有足够的样品量。如果仪器没有抽取足够的样品量,将不能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所需样本量:1.0mL或以上抽取样品量:约85uL7、结果的报告:仪器屏显示结果8、临床意义8.1脑脊液8.1.1颜色:8.1.1.1红色: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穿刺性损伤。将脑脊液1500rpm离心沉淀后,如上层为黄色,隐血试验阳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时间超过4小时。如上层液体澄清无色,红细胞均沉管底,多为穿刺损伤或因病变所致的新鲜出血。8.1.1.2黄色:见于陈旧性出血、脑脊髓肿瘤、黄疸。8.1.1.3米汤样: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8.1.1.4绿色: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8.1.1.5褐或黑色:见于侵犯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肉瘤。8.1.2透明度:脑脊液中有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微生物存在时则显混浊。8.1.3薄膜形成或凝块现象:8.1.3.1正常的脑脊液放置24小时也不致形成凝块、薄膜或沉淀。8.1.3.2凝块或薄膜形成可见于脑膜炎,由于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增高,抽出后可有凝块或薄膜形成,如化脓性脑膜炎时的脑脊液,在离体后1~2小时可出现凝结现象,并有沉淀物沉于管底。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静置12~24小时后,常有网状薄膜或纤维条状形成现象,取薄膜制成涂片,有时可查到结核菌。8.1.2细胞异常:8.1.2.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其增多的程度及细胞的种类与病变的性质有关。8.1.2.2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结核性或霉菌性脑膜炎时,白细胞数可中度增加,常以淋巴细胞为主。8.1.2.3细菌感染时(化脓性脑膜炎),白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8.1.2.4脑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8.1.2.5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内可见多数红细胞。8.2浆膜腔液8.2.1颜色:8.2.1.1红色: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的急性期、出血性疾病和动脉瘤。8.2.1.2蓝绿色:见于绿脓杆菌感染。8.2.1.3乳白色:见于血丝虫病、淋巴结肿瘤或结核,因胸导管或淋巴管阻塞破裂而含有乳糜时。也可见于长期的慢性感染、如慢性结核性胸膜炎,因含有大量破坏细胞的碎屑或胆固醇结晶等。渗出液中含有多量脓细胞时呈乳酪色。8.2.2透明度:浆膜腔积液中有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及乳糜等存在时则显混浊。8.2.3细胞异常:8.2.3.1漏出液内细胞较少,常低于100个,主要为内皮细胞;有时也有淋巴细胞,但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少见。红细胞也很少,且一般多由于穿刺时微血管受伤所致。8.2.3.2渗出液内细胞较漏出液多,有核细胞的分类依病因不同而异。8.2.3.3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化脓性炎症或早期结核性积液。8.2.3.4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慢性炎症。可见于结核性渗出液、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发性浆膜炎等。8.2.3.5间皮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浆膜上皮脱落旺盛,可见于淤血、恶性肿瘤等。8.2.3.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在蛔虫病的移行期或重症胸膜炎的渗出液中,可高达80%~90%。此种现象提示预后良好。过敏性疾病或积液经多次穿刺抽取后也见增高。8.3滑液(关节腔)8.3.1.颜色:8.3.1.1乳白色:见于结核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红斑狼疮。8.3.1.2绿色:见于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8.3.1.3红色:见于血友病的病理性出血,应与穿刺损伤区别。一般因穿刺损伤引起的出血常呈不均匀的红色,而病理性出血多呈均匀的红褐色。8.3.2透明度:混浊见于炎症性关节炎。8.3.3粘稠度:各种炎症时粘稠度可降低。8.3.4细胞异常:正常的关节腔液主要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偶见游离散在的滑膜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增多。骨关节炎有大量正常的软骨细胞,并常有多量滑膜细胞和相当数量的破骨细胞。痛风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见少数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创伤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及滑膜细胞均增加,并有红细胞出现。化脓性关节炎有大量脓细胞,并常可发现病原体。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