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 字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1.gif)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 字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2.gif)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 字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3.gif)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 字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4.gif)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 字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05224bc9a64d199275b5b4e7a74b841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字义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字义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与“人固有一死中的“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固守阵地B.固定资产C.固当如此D.顽固不化
2.下列加点字与“这段时光不好挨”中的“挨”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把书挨着次序放好
B.我累极了,好不容易挨过了这个下午
C.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
D.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3.下面词语中“善”字的意思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字意思相同的是()
A.心怀不善B.善男信女C.能歌善舞D.善始善终
4.“终日不成章”中的“章”表示()
A.文章B.章节C.一小块布D.花纹
5.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B.纤纤擢素手(洗涤)
C.今夜月明人尽望(全、都)D.泣涕零如雨(落下)
6.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A.为什么。B.何时将要。C.值多少。
(2)快走踏清秋。()
A.踩踏。B.踏步。C.走、跑。
7.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热水)B.走马观花(慢走)
C.不以为然(正确)D.过犹不及(达到)
8.下面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多谋善断
B.及其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C.思援弓缴而射之孤立无援
D.为是其智弗若与自愧弗如
9.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B.立根原在破岩中(原来)
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着空闲)D.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
10.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B.纤纤擢素手(擢:伸出;素:白皙)
C.脉脉不得语(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D.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庭:厅堂、堂屋)
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不在,乃呼儿出乃破琴绝弦
B.不以为然非然也
C.一人虽听之虽与之俱学
D.为设果,果有杨梅为是其智弗若与
12.下面四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聚精会神(聚合)B.空中楼阁(天空)
C.微不足道(细小;轻微)D.泪如雨下(如果)
13.“髻”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古代男子的胡子的别称
B.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C.马脖子上的鬃毛
D.胡子
1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
C.轻烟散人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描红摹纸(照着样子写或画)
B.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C.引人入胜(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D.身临其境(靠近)
16.下面加点的“注”与“全神贯注”的“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大雨如注B.孤注一掷C.命中注定D.倾注全力
17.《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日初出远”句中的“以”的意思是()
A.因为B.认为C.用D.拿
18.下列字形、加点字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摊贬王候悬灯结采(挂着)
B.轿车彩绘札扎弄机杼(梭子)
C.沸腾解释泣涕零如雨(零散)
D.染缸奈何万象更新(改变)
1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20.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滔滔不绝绝:完全。
B.不毛之地毛:指草木等。
C.闻所未闻闻:用鼻子嗅。
二、填空题
2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鸿鹄B.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C.助词“的”D.指弈秋的教导
(1)一人虽听之。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通国之善弈者也。
(4)虽与之俱学。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阳落下时才准吃。____________
(2)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23.“素”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颜色单纯,不艳丽;②本色,白色;③本来的,原有的;④素来,向来。
“素”在“银装素裹”中的意思是;在“素质教育”中的意思是;在“素不相识”中的意思是;在“衣着素净”中的意思是。
24.给“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A.歌曲诗文的段落B.条目,章程C.花纹D.条理
(1)终日不成章。()
(2)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3)妹妹的书桌上杂乱无章。()
(4)爸爸跟我约法三章,不让我到处乱跑。()
25.字义理解。
章:①诗歌文辞的段落;②条理;③条目;④戳记。
(1)给下面词语中的“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出口成章()约法三章()杂乱无章()
(2)“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
2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摊:①摆开,展开;②摆在地上或用席、板等摆设的售货处;③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或事务;④分担财物;⑤遇到,碰上。
(1)募捐禁止摊派,不得以慈善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2)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
(3)谁摊上这种事,都只能自认倒霉。()
(4)他为人处世光明磊落,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摊到桌面上来解决,不会私底下搞小动作。()
27.解释《两小儿辩日》中的词。
(1)日中去人近()
(2)及其日中如探汤()
(3)孰为汝多知乎()
28.选一选。(填序号)
,旬的字义有:①十天叫一旬,一个月有三旬,分称上旬、中旬、下旬;②指十岁。
请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年过七旬。()
(2)腊月初旬。()
29.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激:A.(水)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B.使感情冲动;C.急剧,猛烈;D.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
⑴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
⑵他被雨激了,
现在有些发烧。()
(2)稀:A.事物出现得少;B.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稠”相对);C.液体中含某种固体成分很少;
稀薄(跟“稠”相对);D.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
⑴望着碗里的稀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⑵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
30.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不屑()
①碎末②琐碎③认为值得做
(2)全神贯注()
①穿钱的绳索②集中③穿,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人固有一死”的“固”指本来;原来。A.“固守阵地”的“固”指坚决地;坚定地。
B.“固定资产”的“固”指坚决地;坚定地。
C.“固当如此”的“固”指本来;原来。
D.“顽固不化”的“固”指坚决地;坚定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字。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2.【答案】B
【知识点】拼音;字义
【解析】【分析】“这段时光不好挨”中的“挨”读ái,意思是度过。A.“挨”读āi,意思是靠近。
B.“挨”读ái,意思是度过。
C.“挨”读āi,意思是依次。
D.“挨”读ái,意思是拖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和多义字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出自文言文《学弈》,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善”,善于,擅长。
A:“心怀不善”谓来的人不怀好意。“善”,善良、好心。
B:“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奉佛教的男女。“善”,善良。
C:“能歌善舞”很会唱歌,还善于跳舞。“善”,善于,擅长。
D:“善始善终”很好地开始,完满地结束。形容办事认真,能很好地坚持到底。“善”: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多义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辨析时注意联系具体语境选择。
4.【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表示花纹。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春天的京城)正确;
B:”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擢“:在这里是“举”的意思。故(洗涤)错误;
C:”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全、都)正确;
D:”泣涕零如雨“: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落下)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6.【答案】(1)B
(2)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1)“何当金络脑”: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何当“:何时将要。
(2)”快走踏清秋“: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踏“:走、跑。
故答案为:(1)B;(2)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词义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词义。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7.【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走”: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8.【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相同。“善”都有擅长,善于的意思;
B.相同。“汤”都指热水;
C.不同。“思援弓缴而射之”中“援”指执,持。“孤立无援”的“援”指帮助,救助;
D.相同。“弗”的意思是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平时注意积累,了解生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
9.【答案】C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BD正确。C:错误。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等闲:平常,轻松。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0.【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BC正确。D:错误。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1.【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
A:“父不在,乃呼儿出”意思是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乃破琴绝弦”意思是于是摔破了琴,扯断了琴弦。“乃”都是“于是”的意思。
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然”认为……对的。“非然也”不是这样子的。“然”这样子。
C:“一人虽听之”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之”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虽与之俱学”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之”代词,代指一心一意学棋的人。
D:“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为”给。“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因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句子中词语的理解。可以结合文言句子的意思来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平时学习要注意文言文中一些实词、虚词的一般意思和作用。
12.【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A:聚精会神: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聚:聚合。
B: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空:天空。
C: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细小;轻微。
D:泪如雨下: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如:好像。
综上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3.【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偏旁部首与字义的关系,汉字的造字部首通常也就是合体字的形旁,形声字的意义多由形旁来表达。“髻”字的形旁是“髟”,以“髟”为意符的字,皆与毛发等义有关,意思最有可能是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部首猜字义的能力,平时注意巧记识字方法,就容易记住生字,又不容易忘。
14.【答案】D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
A:错误。日暮汉宫传蜡烛:意思是到了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汉宫:这里指唐代皇宫。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B:错误。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出自作品《迢迢牵牛星》。
C:错误。轻烟散人五侯家: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对古诗句中词语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句表达的意思,再确定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5.【答案】D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身临其境意思是亲自到了那个环境。其中,临的意思是来到、到达;而不是靠近。因此D项的解释不正确,其它选项的解释完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能力。作答时要认真读题目,结合词语的意思确定加点字意思,即可顺利作答。
16.【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表示精力集中。“注”集中。
A:大雨如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雨水像往下灌似的。注:灌下。
B: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倾尽全力冒险行事以求侥幸成功。注:赌注
C:命中注定:迷信的人认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运预先决定的,人力无法挽回。是典型的宿命论。注:预先决定。
D:倾注全力: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注”集中。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7.【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一儿以日初出远”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初升时离我们远。“以”的意思是认为。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8.【答案】D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①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②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
A:贬——贩、候——侯、采——彩
B:札扎弄机杼:织布机响个不停。杼:织布机。
C:泣涕零如雨: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零:零落。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②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9.【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BD正确。C:错误。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引,拉。
故答案为:C
【点评】理解字的意思时,我们要先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句子理解字义。
20.【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A:错误。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绝:间断。
B:正确。不毛之地: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毛:指草木等。
C:错误。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的事情。闻:听到。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平时要注意理解和识记。
21.【答案】(1)D
(2)A
(3)C
(4)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一人虽听之”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之”,指弈秋的教导。
(2)“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之”,指鸿鹄。
(3)“通国之善弈者也”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之”,助词“的”。
(4)“虽与之俱学”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故答案为:(1)D;(2)A;(3)C;(4)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2.【答案】(1)允许,许可
(2)罢了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句子意思是太阳落下时才允许吃。“准”,允许。
(2)句子意思是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罢了。“已”,罢了。
故答案为:(1)允许;(2)罢了
【点评】考查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3.【答案】②;③;④;①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银装素裹: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故“素”的意思是本色,白色。素质教育: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故“素”的意思是本来的,原有的。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不熟悉。素:平时,向来。衣着素净是穿衣搭配朴素干净,不穿艳色的衣服。“素”的意思是颜色单纯,不艳丽。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平时多积累,掌握词语的意思。解答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理解即可。
24.【答案】(1)C
(2)A
(3)D
(4)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1)“终日不成章”出自《迢迢牵牛星》,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花纹。选C。
(2)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章:歌曲诗文的段落。选A。
(3)杂乱无章:指文章的组织结构。章:条理。选D。
(4)约法三章: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章:条目,章程。选B。
故答案为:(1)C;(2)A;(3)D;(4)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25.【答案】(1)①;③;②
(2)花纹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1)出口成章: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章:歌曲诗文的段落。选①。
约法三章: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章:条目,章程。选③。
杂乱无章:指文章的组织结构。章:条理。选②。
(2)终日不成章: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花纹。
故答案为:(1)①;③;②;(2)花纹。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26.【答案】(1)④
(2)②
(3)⑤
(4)①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摊派意思是叫众人或各地区、各单位分担(捐款、任务等),因此摊的意思应该选择④;(2)货摊子指的是商人为了便于买东西在路边摆放的售卖物品的摆设,因此摊的意思应该选②;(3)“摊上这样的事”意思是遇到这样的事,摊是“遇到、碰上”的意思;(4)“摊到桌面”意思是摆在桌面上,摊是“摆开、展开”的意思;
故答案为:(1)④;(2)②;(3)⑤;(4)①。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27.【答案】(1)离
(2)到
(3)谁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1)日中去人近:待到中午时离我们近。去:离。
(2)及其日中如探汤:到中午时(人)觉得很热。及:到。
(3)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孰:谁。
故答案为:(1)离
(2)到
(3)谁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8.【答案】(1)②
(2)①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1)“年过七旬”旬:指十岁。选②。
(2)“腊月初旬”旬:十天叫一旬,一个月有三旬,分称上旬、中旬、下旬。选①。
故答案为:(1)②
(2)①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29.【答案】(1)C;D
(2)C;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激流:湍急的水流,比喻事物急速发展的过程。根据词意可知“激”的意思是急剧,猛烈。“他被雨激了”指雨水刺激他的身体而得病。故“激”的意思是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
(2)稀粥是以一道面粉和水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稀”指的是液体中含某种固体成分很少;稀薄(跟“稠”相对)。稀奇:稀少而奇特。“稀”事物出现得少。
故答案为:(1)C;D;(2)、C;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辨析能力。平时注意积累。解答时根据字义,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
30.【答案】(1)③
(2)②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1)不屑:认为不值得(做)。屑:认为值得做。选③。
(2)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集中。选②。
故答案为:(1)③
(2)②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平时要注意理解和识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3字义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与“人固有一死中的“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固守阵地B.固定资产C.固当如此D.顽固不化
【答案】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人固有一死”的“固”指本来;原来。A.“固守阵地”的“固”指坚决地;坚定地。
B.“固定资产”的“固”指坚决地;坚定地。
C.“固当如此”的“固”指本来;原来。
D.“顽固不化”的“固”指坚决地;坚定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字。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2.下列加点字与“这段时光不好挨”中的“挨”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把书挨着次序放好
B.我累极了,好不容易挨过了这个下午
C.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
D.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答案】B
【知识点】拼音;字义
【解析】【分析】“这段时光不好挨”中的“挨”读ái,意思是度过。A.“挨”读āi,意思是靠近。
B.“挨”读ái,意思是度过。
C.“挨”读āi,意思是依次。
D.“挨”读ái,意思是拖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和多义字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3.下面词语中“善”字的意思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字意思相同的是()
A.心怀不善B.善男信女C.能歌善舞D.善始善终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出自文言文《学弈》,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善”,善于,擅长。
A:“心怀不善”谓来的人不怀好意。“善”,善良、好心。
B:“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奉佛教的男女。“善”,善良。
C:“能歌善舞”很会唱歌,还善于跳舞。“善”,善于,擅长。
D:“善始善终”很好地开始,完满地结束。形容办事认真,能很好地坚持到底。“善”: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多义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辨析时注意联系具体语境选择。
4.“终日不成章”中的“章”表示()
A.文章B.章节C.一小块布D.花纹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表示花纹。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5.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B.纤纤擢素手(洗涤)
C.今夜月明人尽望(全、都)D.泣涕零如雨(落下)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春天的京城)正确;
B:”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擢“:在这里是“举”的意思。故(洗涤)错误;
C:”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全、都)正确;
D:”泣涕零如雨“: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落下)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6.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A.为什么。B.何时将要。C.值多少。
(2)快走踏清秋。()
A.踩踏。B.踏步。C.走、跑。
【答案】(1)B
(2)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1)“何当金络脑”: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何当“:何时将要。
(2)”快走踏清秋“: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踏“:走、跑。
故答案为:(1)B;(2)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词义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词义。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7.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热水)B.走马观花(慢走)
C.不以为然(正确)D.过犹不及(达到)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走”: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8.下面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多谋善断
B.及其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C.思援弓缴而射之孤立无援
D.为是其智弗若与自愧弗如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相同。“善”都有擅长,善于的意思;
B.相同。“汤”都指热水;
C.不同。“思援弓缴而射之”中“援”指执,持。“孤立无援”的“援”指帮助,救助;
D.相同。“弗”的意思是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平时注意积累,了解生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
9.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B.立根原在破岩中(原来)
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着空闲)D.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
【答案】C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BD正确。C:错误。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等闲:平常,轻松。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0.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B.纤纤擢素手(擢:伸出;素:白皙)
C.脉脉不得语(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D.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庭:厅堂、堂屋)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BC正确。D:错误。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不在,乃呼儿出乃破琴绝弦
B.不以为然非然也
C.一人虽听之虽与之俱学
D.为设果,果有杨梅为是其智弗若与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
A:“父不在,乃呼儿出”意思是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乃破琴绝弦”意思是于是摔破了琴,扯断了琴弦。“乃”都是“于是”的意思。
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然”认为……对的。“非然也”不是这样子的。“然”这样子。
C:“一人虽听之”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之”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虽与之俱学”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之”代词,代指一心一意学棋的人。
D:“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为”给。“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因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句子中词语的理解。可以结合文言句子的意思来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平时学习要注意文言文中一些实词、虚词的一般意思和作用。
12.下面四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聚精会神(聚合)B.空中楼阁(天空)
C.微不足道(细小;轻微)D.泪如雨下(如果)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A:聚精会神: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聚:聚合。
B: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空:天空。
C: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细小;轻微。
D:泪如雨下: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如:好像。
综上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3.“髻”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古代男子的胡子的别称
B.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C.马脖子上的鬃毛
D.胡子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偏旁部首与字义的关系,汉字的造字部首通常也就是合体字的形旁,形声字的意义多由形旁来表达。“髻”字的形旁是“髟”,以“髟”为意符的字,皆与毛发等义有关,意思最有可能是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部首猜字义的能力,平时注意巧记识字方法,就容易记住生字,又不容易忘。
1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
C.轻烟散人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答案】D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
A:错误。日暮汉宫传蜡烛:意思是到了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汉宫:这里指唐代皇宫。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B:错误。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出自作品《迢迢牵牛星》。
C:错误。轻烟散人五侯家: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对古诗句中词语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句表达的意思,再确定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描红摹纸(照着样子写或画)
B.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C.引人入胜(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D.身临其境(靠近)
【答案】D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身临其境意思是亲自到了那个环境。其中,临的意思是来到、到达;而不是靠近。因此D项的解释不正确,其它选项的解释完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能力。作答时要认真读题目,结合词语的意思确定加点字意思,即可顺利作答。
16.下面加点的“注”与“全神贯注”的“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大雨如注B.孤注一掷C.命中注定D.倾注全力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表示精力集中。“注”集中。
A:大雨如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雨水像往下灌似的。注:灌下。
B: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倾尽全力冒险行事以求侥幸成功。注:赌注
C:命中注定:迷信的人认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运预先决定的,人力无法挽回。是典型的宿命论。注:预先决定。
D:倾注全力: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注”集中。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7.《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日初出远”句中的“以”的意思是()
A.因为B.认为C.用D.拿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一儿以日初出远”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初升时离我们远。“以”的意思是认为。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8.下列字形、加点字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摊贬王候悬灯结采(挂着)
B.轿车彩绘札扎弄机杼(梭子)
C.沸腾解释泣涕零如雨(零散)
D.染缸奈何万象更新(改变)
【答案】D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①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②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
A:贬——贩、候——侯、采——彩
B:札扎弄机杼:织布机响个不停。杼:织布机。
C:泣涕零如雨: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零:零落。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②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BD正确。C:错误。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引,拉。
故答案为:C
【点评】理解字的意思时,我们要先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句子理解字义。
20.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滔滔不绝绝:完全。
B.不毛之地毛:指草木等。
C.闻所未闻闻:用鼻子嗅。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A:错误。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绝:间断。
B:正确。不毛之地: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毛:指草木等。
C:错误。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的事情。闻:听到。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平时要注意理解和识记。
二、填空题
2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鸿鹄B.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C.助词“的”D.指弈秋的教导
(1)一人虽听之。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通国之善弈者也。
(4)虽与之俱学。
【答案】(1)D
(2)A
(3)C
(4)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一人虽听之”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之”,指弈秋的教导。
(2)“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之”,指鸿鹄。
(3)“通国之善弈者也”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之”,助词“的”。
(4)“虽与之俱学”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故答案为:(1)D;(2)A;(3)C;(4)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阳落下时才准吃。____________
(2)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答案】(1)允许,许可
(2)罢了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句子意思是太阳落下时才允许吃。“准”,允许。
(2)句子意思是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罢了。“已”,罢了。
故答案为:(1)允许;(2)罢了
【点评】考查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3.“素”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颜色单纯,不艳丽;②本色,白色;③本来的,原有的;④素来,向来。
“素”在“银装素裹”中的意思是;在“素质教育”中的意思是;在“素不相识”中的意思是;在“衣着素净”中的意思是。
【答案】②;③;④;①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银装素裹: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故“素”的意思是本色,白色。素质教育: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故“素”的意思是本来的,原有的。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不熟悉。素:平时,向来。衣着素净是穿衣搭配朴素干净,不穿艳色的衣服。“素”的意思是颜色单纯,不艳丽。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平时多积累,掌握词语的意思。解答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理解即可。
24.给“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A.歌曲诗文的段落B.条目,章程C.花纹D.条理
(1)终日不成章。()
(2)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3)妹妹的书桌上杂乱无章。()
(4)爸爸跟我约法三章,不让我到处乱跑。()
【答案】(1)C
(2)A
(3)D
(4)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1)“终日不成章”出自《迢迢牵牛星》,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花纹。选C。
(2)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章:歌曲诗文的段落。选A。
(3)杂乱无章:指文章的组织结构。章:条理。选D。
(4)约法三章: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章:条目,章程。选B。
故答案为:(1)C;(2)A;(3)D;(4)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25.字义理解。
章:①诗歌文辞的段落;②条理;③条目;④戳记。
(1)给下面词语中的“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出口成章()约法三章()杂乱无章()
(2)“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
【答案】(1)①;③;②
(2)花纹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1)出口成章: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章:歌曲诗文的段落。选①。
约法三章: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章:条目,章程。选③。
杂乱无章:指文章的组织结构。章:条理。选②。
(2)终日不成章: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花纹。
故答案为:(1)①;③;②;(2)花纹。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评课记录六年级数学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1总复习:倍数和因数》人教新课标
-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数学听评课记录二年级下
- 《青铜器与甲骨文》名师听课评课记录(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整式的加减》听评课记录
-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实数》听评课记录1
- 小学二年级口算题
- 乡村振兴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书范本
- MMPI14个量表得分题目号码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 车辆年审委托书下载
- 高考语文阅读儿童视角的作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 继承人股权转让协议书
- 保障性住房配套公建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 【基于杜邦分析的雅戈尔盈利能力分析9900字】
- 服务人员队伍稳定措施
- 桥面系小型构件遮板等预制场施工方案
- 高二语文早读材料积累(1-20周)课件159张
- 规划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