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归纳出杠杠的共同特征,能认识杠杠的五个要素。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正确进行实验,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杠的运用,根据一定标准对杠杆进行分类。结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杠杠的运用,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学生观看小视频,通过开始的小视频引起学生对学习机械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阿基米德曾经说过,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同学们说有没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杠杠的知识。二、新授(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1.认识杠杆让学生到讲台动手做实验钉锤、火剪、扳子、钢钳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

(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生活中还有哪些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通过学生到讲台演示木棍撬动的实验,认识并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找支点;2.强调力臂的画法

·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的长度即是力臂。概括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1)提出问题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呢?

(板书)3.杠杆的平衡条件

(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充分猜想,同时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示意给学生看,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学生可能给许多种猜想如:

①F1+L1=F2+L2

②F1/L1=F2/L2③F1-L1=F2-L2

④F1×L1=F2×L2(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装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最好能随时知道。实验探究前,应让学生充分讨论他们的探究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铁架台、钩码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旋

右沉左旋

(2)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表中;(重复3次)(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次数F1/NL1/cmF2/NL2/cm1

2

3

分析判断:在分析判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F1+L1=F2+L2

的结论,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数据,找到出错的原因,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讨论、交流、合作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5)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板书)4.杠杆的分类所以人们为了用较小的力撬大石块时,就要把支点放到离石块较近的地方,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告诉学生分类首先要制定分类原则,然后按原则分类。

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动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长,越费力。无论学生怎样分类,只要符合分类原则,都应充分肯定。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L1>L2,F1<F2(动力<阻力)L1<L2,F1>F2(动力>阻力)L1=L2,F1=F2(动力=阻力)省力省距离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费距离费力

5.作业设计:

1,课后作业、同步练习、配套练习。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边下倾,这时可以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边旋一些,使杠杆水平平衡。(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的点是等间距的,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请设计出两种方案。(1)

;(2)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都是农村学生,平时生产生活中接触的杠杆运用比较多,针对这种情况,设计本课教学实验,从实践到知识到理论。本节重点是杠杆的平衡条件,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实验得出结论。力臂的概念和画法是本节难点,要通过演示课件,反复练习掌握。针对部分学困生需要结合个别辅导耐心指引学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效果分析本课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并掌握杠杠的概念,利用木棒的演示实验,直观的给学生认识杠杆的五个要素,通过学生比划力臂的大小,对抽象的力臂的有了更加直观理解。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假设,并进行实验,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从实验到理论,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杠杠的运用,并进行分类,能够掌较好知识、达成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生生、师生交流畅通,教与学的气氛良好,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杠的运用三部分。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便是在科学知识的考察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因此在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剪刀,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应用,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些物体的特点。教材先通过生活中一些杠杆的图标,让学生寻求他们的共性,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寻求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学生对杠杆的定义不难理解,但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有时找不到动力和阻力,有时画不出力臂,尤其是力臂的画法更容易含糊不清,这需要教学开始就做严格标准的画法示范,并用逐步启发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分清“力的作用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等的画法。通过例题,习题,讲练结合,层层深入。杠杠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杠杠的运用,并进行分类,能够掌较好知识、达成学习目标。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评测练习一、填空题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使用杠杆时的用力情况,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杠杆和杠杆。在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工具中,理发师用的剪刀属于杠杆,剪断钢筋用的剪刀就是杠杆,而我们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则属于杠杆。2.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阻力臂;若动力臂的长度是阻力臂长度的三倍,则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3.如果使用杠杆是为了省力,那么动力臂应当 阻力臂;如果为了少移动距离,那么动力臂应当 阻力臂。无论使用哪种杠杆,都 既省力又少移动距离。4.用杠杆去撬动一块石头,如果杠杆的动力臂长2m,阻力臂长40cm,那么只要用 N的力就能撬起重500N的一块石头。图6图55.如图5,轻质均匀杠杆AO长为L,当物体M从O逐渐向右移动到达B点时,绳AC恰好被拉断,已知物重1000牛,AB=EQ\F(1,8)L,则悬绳AC所能承受的拉力是_____牛.图6图56.图6是一辆行李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推车人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在(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推车人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力(选填“省”或“费”)。二、选择题7.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8.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白铁皮,最好是选用图8中剪刀的()图8图89.一根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平衡,现在对杠杆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A.杠杆不可能再保持平衡B.杠杆有可能再保持平衡C.杠杆一定能保持平衡D.要根据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断10.筷子是中国和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一般使用筷子的方法如图10所示,则筷子是()A.费力杠杆,但省距离B.省力杠杆,且省距离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图12图12图10图1111.如图11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1;当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2,则( )A.F1<F2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12.如图12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3.小星学习了杠杆后,他把了解到的杠杆进行了分类,如图所示.其中作用特点相同的一组是()A钳子理发剪刀B独轮车铁锹A钳子理发剪刀B独轮车铁锹C镊子起子D羊角锤核桃夹C镊子起子D羊角锤核桃夹14.如图14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①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②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③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④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图14图14图15铁铝图1615.如图15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O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乎衡,则()A.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C.两蚂蚁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B.两蚂蚁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16.如图16所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ρ铁>ρ铝),挂在轻质杠杆AB的两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A.将铁块和铝块同时去掉1NB.在杠杆两端各加挂一质量相等的钩码C.将铁块和铝块各切去一半D.将铁块和铝块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17.轻质等臂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个不同的实心金属球,左端为铜球,右端为铝球,此时杠杆平衡,若将两金属球分别同时浸没到水中,则杠杆将()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1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得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减小摩擦B.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三、作图题19.用图19中所示的道钉撬撬道钉,要使作用在A点的力最小,那么力F应沿哪个方向?在图中画出力F及其力臂.图19图19图20图2120.如图20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1.如图21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O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22、在图22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画图痕迹)。图23图23乙图22图22四、实验与探究题23.水暖工王师傅臂力过人,号称“大力士”。一天,他找来了扳手想把螺丝拧下来,可是费了很大劲就是拧不动,如图17甲所示。王师傅的身边还有一个套筒和一根粗绳,如图17乙所示。请你帮助王师傅选择一种来解决问题。①你选择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你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24—1所示位置,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适当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由此可知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20—2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并在图24—2画出其示意图。图24—1图24—1图24—2图24—3(4)小红所在的小组根据图24—2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说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请你在图24—3所示的杠杠上画出需要对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5)下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510121201031201.510①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②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数据是,实际值比记录值大还是小?_____;③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25.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F1、阻力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25(a)、(b)所示,表一、表二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a)(b)(c)(a)(b)(c)OAOO图25表一小华表一小华同学实验序号F1(牛)l1(厘米)F2(牛)l2(厘米)118812366332882表二小明同学实验序号F1(牛)l1(厘米)F2(牛)l2(厘米)418425284464521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请判断:(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A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25(c)所示。请判断:他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在只学习了支点、动力、阻力概念的情况下,联系玩跷跷板的游戏,甲、乙两小组继续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海宝”固定在杠杆一端的B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26(a)中的F1、F2、F3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方向”用OA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中的F4、F5、F6所示;验数据。FF1F2F3BOAF4F5F6B(a)(b)图26OA1A2A3表一甲小组表二乙小组实验序号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厘米)动力的方向(夹角θ)动力的大小(牛)实验序号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厘米)动力的方向(夹角θ)动力的大小(牛)1590°641530°421090°351545°2.831590°261590°2(1)分析比较表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方向不变(θ=90°)的情况下,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越大,动力越小。(2)分析比较表二中第三列与第四列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分析图26(b)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当动力作用点不变,动力的方向改变以后,动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图2727.如图27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图2728.图28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的示意图。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OD=1:2,物体A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3,物体B的质量为320g,它的体积为40cm3。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用力拉物体A,将物体B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A的力为F,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若p1与p2之差为40Pa,求拉力F的大小。(g取l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图28图28图20—1图2929.图29是运动员利用器械进行训练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4:5,系在横杆A端的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物体M。运动员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当他用力举起横杆B端恰好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1为300N,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若在物体M下面再加挂物体N,小强需用更大的力举起横杆B端,当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为F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3×104Pa,此时细绳对横杆A端的拉力为F3。根据上述条件,求:(g取10N/kg,横杆AB与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图20—1图29(1).物体M的质量是多少?(2).小强的质量是多少?(3).F2的大小是多少?(4).F3的大小是多少?参考答案: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省力费力费力省力等臂2、大于小于1/3倍3、大于小于不能4、1005、8756、CB省7—18CDBABADBCCAB19—22、作图题略23、套筒将套筒套在扳手的末端,手握套筒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24、(1)右右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平衡(2)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减少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在3处挂2个钩码(合理即可)图略(4)图略(5)152动力臂L1不应是20cm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作用在A点,并满足F1l1=F2l2。或:不能;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作用在A点时。26、(1)第二列与第四列(2)改变动力的方向,θ越大,动力越小。(3)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该距离越大,动力越小。(4)动力的大小、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2分)27、4.8s28、4..2N29、37.5Kg66Kg1320N1650N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后反思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反思:今天上午进行《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教材题目是: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的课后思考是:让学生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很有难度的。难度一: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什么叫“平衡”。难度二:感觉出力臂。难度三:学生是否有猜想。也就是说学生是否能“形成”一个他有道理的猜想意见,然后再按猜想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