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及阅读4月17号经济博弈论_第1页
课件及阅读4月17号经济博弈论_第2页
课件及阅读4月17号经济博弈论_第3页
课件及阅读4月17号经济博弈论_第4页
课件及阅读4月17号经济博弈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博弈论(三)一、开篇案例:赌石2007年10月16日,爱家国际收藏品市场秋季赌石活动拉开序幕,本次赌石活动将持续至11月15日。活动中筹备的源于缅甸的翡翠原石,共有900多块,其中无底价竞标石头110块左右。昨天上午11时许,第一块价值2万元的“原石”经过35分钟的切割亮出真身,给其主人带来不小的惊喜,根据专家认定,这块原石的“内容”不低于3万元。(信报记者王萌/摄)由于翡翠的稀有和珍贵,在翡翠交易中就出现了赌石这一特殊的交易手段。据说,赌石已沿袭了上千年,而在赌石的身后,自始至终演绎着悲喜之歌。赌石可使人一夜平地暴富,也可使人倾家荡产。翡翠赌石实际上就是翡翠原石中的仔料,即翡翠的砾石。翡翠这种矿石是风化破碎后滚下山坡被洪水或河水带入山沟或小河中形成的。在滚动或搬运的过程中,翡翠矿石碎块的棱角被磨圆,原来裂纹多或疏松的部位被磨掉或崩落。同时,表面被风化成一层厚薄不等的外皮,这样,翡翠碎块就变成由外皮包裹的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砾石了。砾石大小不一,大的上百吨或更大,小的如拇指般大小。在翡翠交易市场上大多为翡翠仔料,即翡翠砾石。由于砾石表层有一层风化皮壳的遮挡,看不到石之内部的情况,就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穿透皮壳,看清块体内部翡翠的优劣。因此,在交易中,人们只能靠打赌来判断它内部的好与坏,于是就有了“赌石”的概念。所以人们将带皮的翡翠原料称为赌石。既然是赌,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是经验老到的行家,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颇具风险性。然而,赌石的神秘感和乐趣,使众多的人还是选择了赌石业。虽然赌石是一种文明的“赌”,但外人称赌石的为“疯子”生意:“疯子买、疯子卖、另一个疯子在等待。”可以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一行当的真实状

态。在赌石圈里,人们经常听到某某因赌了块大石而发了大财,很少听到过

某某人因赌石而破产、发疯、自杀的,只因这个圈子里习惯只奢谈成功,很

少谈及失败。中新网10月15日电北京时间15日19时,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他们三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利奥尼德-赫尔维茨(Leonid

Hurwicz)赫尔维茨生于1917年8月21日,目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赫尔维茨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先锋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制和机构设计以及数理经济学。他曾于1990年由于“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先锋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赫尔维茨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同时也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员。他拥有6个荣誉博士头衔,是多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赫尔维茨与夫人共育有4个孩子。埃里克-马斯金(Eric

S.Maskin)马斯金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科学院高等研究院教授,其经济学理论已经在经济、政治科学及法律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的研究课题为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罗杰-迈尔森(RogerB.Myerson)迈尔森目前为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他于1951年3月29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国籍。他有两名孩子,分别生于1983年及1985年。迈尔森于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系

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课题为“一种合作博弈理论(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迈尔森目前还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多位经济学家先后共三次因信息经济学方面的出色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1982

年的获奖者乔治·

斯蒂格勒(

George

J.Stigler

)1996

年的获奖者詹姆斯·米尔利斯(

James

A.Mirrlees

)和威廉·

维克里(

William

Vickrey

2001

年的获奖者乔治·阿克洛夫(

George

Akerlof

)、迈克尔·

斯宾塞(

Michael

Spence

)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二、新古典传统与信息经济学1.

新古典传统的完全信息假设信息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标准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新古典经济学有一个重要的假设,那便是完全信息假设。这是对现实的一种高度抽象,它意味着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对商品的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即信息是完全的。在此假设之下,新古典价格理论认为当强大的市场力量通过供求法则实现市场均衡时,追逐私利的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个人只不过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已。在这一分析框架中,信息不会给市场机制带来麻烦,因为信息是完全的,也就可以无成本地获得,并且信息都集中反映在了价格上。类似于个人偏好或者生产技术这样的信息都不需要了解,因为价格在反映资源稀缺性问题上已经起到了传递全部信息的作用。所以,只要能够自由交换,市场的均衡价格就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就被配置给了对其评价最高的人,效率就实现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当信息是完全的时候,“物以稀为贵”,此时,消费者花大价钱买的也就一定是好东西。然而事实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信息了解甚少,换句话说,卖东西的人知道自己的货值多少个铜板,但买东西的人未必知道,如果好东西没有识货的,那也只能卖个低价,反过来说,一块石头如果标个大价钱,也可能被当作宝贝抢走。

但是,消费者通常相信“物以贵为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分价钱一分货”,虽

然仍有可能上当,但平均来看却是对的。2.对完全信息假设的质疑但是,完全信息假设合理吗?这就要看是否存在一些重要的现象难以在此假设之下被解释,是否由此假设而得到的一些结论会与现实不符或给我们造成误导。事实上,对这两点的回答的确是肯定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假设就其本身而言是否过于严格。在这样的完全信息假设之下,价格机制体现了亚当·

斯密所谓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那么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呢?在瓦尔拉一般均衡体系下,均衡价格是由一个虚拟的瓦尔拉拍卖人以公开叫价的形式来实现的。简单来说,这个瓦尔拉拍卖人拥有瞬时的计算速度,他会向市场中所有的参与者(如消费者和企业)报出所有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然后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根据这个价格体系向瓦尔拉拍卖人传递他们各自的需求与供给信息。接下来,拍卖人根据供求是否平衡对原先的报价进行调整,直到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供求实现平衡为止,即找到均衡价格,实现瓦尔拉一般均衡。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搜集、获得以及处理信息都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也会出现噪音,信息有可能会失真。现实中有时仅仅凭借价格并不能让买者确切地知道相关商品的真实信息,此时,就可能不足以实现所有潜在的交易。大家只要想一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说法,就知道我们周围处处都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存在。比如,我们常会说“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这实际上就是说,消费者永远不如卖东西的人了解商品的真实信息。又比如,“哭穷”,有时候装穷是很管用的,借此作为买方的你可以向卖方传递一个虚假的信息,就是你想要的商品对你来说太贵了(虽然实际上你心里己经觉得非常便宜了),这时候,哭一下穷也许能让你得到一个更好的价钱。新古典经济学里虚拟的瓦尔拉拍卖人在现实中也不存在,在现实中,只有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比较接近于存在虚拟的瓦尔拉拍卖人的情况。当处理信息需要成本时,帕累托有效的均衡结果就可能难以实现。在企业内部,当决策由受雇的经理作出时,有关经理如何决策的信息也是难以被雇主轻易获取的。因此,经济学也就不得不努力打开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个黑箱,这就需要改变完全信息这一严格假设。信息经济学正是通过抛弃完全信息假设而超越新古典传统的。这一基本假设的

改变导致了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它催发了契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的产生,为企业理论、拍卖理论、公司金融学、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产业组织学、政治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提供了崭新的分析框架。此外,一旦承认

信息是不完全的,那么组织内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不同的组织形式在信息

效率方面有何差异就自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因而组织经济学(

theeconomics

oforganization

)也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如今,信息经济学几乎渗透到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受到极大的重视。三、不对称信息问题的分类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信息不对称对于效率的损害以及在各种现实情况中怎样来设计可能的机制以减轻这种效率的损害。接下来,让我们对有关的术语加以进一步的说明。首先是所有的不对称信息问题都将涉及的一个概念:“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

)。通俗地说,所谓私人信息就是指在订立契约时或契约执行过程中有些信息是一方知道而另一方却并不清楚的。例如,参加健康保险的投保人知道自己眼下的身体状况、有无家庭遗传病史、是否将从事某种对人体有害的职业等等,而这些情况是保险公司无从一一掌握的,或者说,局外人想要获得这些私人信息的成本实在太高。有时,我们也称这些私人信息是被拥有它们的个人所观察到的,但对于其他人而言则是不可观察的。与私人信息相对的概念是“公共信息”(Public

information),也就是人人都能够观察到或能够掌握的信息。私人信息的存在使一部分人比他人拥有更多的信息,我们将行为人之间的这种信息占有上的不同称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

)。如果信息拥有程度不同的行为人之间并不发生契约关系,那么所谓的

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大家各干各的,相安无事。然而,现

实中有太多的契约关系是与信息不对称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上面提到

的健康保险合同的订立。在信息经济学或激励理论研究中,通常对交

易双方根据谁拥有私人信息来进行区分,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常被

称为“代理人”(agent),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叫做“委托人”

(principal

)。任何一项交易总是与特定的契约(

Contract

)联系在

一起的,因此,我们也常常将不对称信息情形下的交易视为委托人与

代理人之间签订某种契约。以上我们还是比较抽象地来谈信息不对称,现实世界中,这种私人信息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该内容可能是代理人所知道的某种知识,例如,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是比较机敏因而干起活来事半功倍呢,还是天生木讷所以做事效率低下?到保险公司购买人寿保险的投保人是不是正要打算从事某项具有危险性的活动呢?我们将以上情况称为

“隐藏知识”(hidden

knowledge)。与隐藏知识相对应的情况被称为“隐藏行动”(hidden

action

)。此时,代理人所拥有的私人信息的内容就是他的某种行为的具体情况。例如,办公室里上网的小姐是在根据业务需要一心一意地搜索客户信息,还是趁机时不时地用QQ

和男朋友聊天或到BBS

上灌灌水呢?给新自行车买了失窃险以后车主是否就会对车辆安全问题漫不经心,随便安一把容易被撬的车锁呢?房屋装修中油漆工是否耐心打磨并上了一遍底漆呢?等等。最后,还有一种被称为“不可验证性”(un-verifiability

)的类似问题。此时,看上去契约双方并没有谁拥有私人信息,他们彼此都清楚事实是什么样的,但问题在于此时上述信息只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因而如果一方冤枉对方的话,被冤枉者肯定是有口难辩,因为双方的分歧无法拿到法庭上加以验证,比如说,很多口头约定的东西到了法庭上就是不可验证的。既然被冤枉者(以后我们会发现,通常这也就是无谈判能力的一方)对信息的掌握只不过让他空添一份“哑巴吃黄连”的烦恼罢了,那么不对称信息所引致的效率损失在不可验证性问题中可能同样难以避免。如果没有信息的不对称性,那么通常委托人总会按质论价或者是让代理人采取委托人所期望的行动,也就是说,做事效率高者被支付高工资、办公室小姐只能好好工作。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情况则可能不同。如果低效率员工的收人也不错,那么高效率员工可能会谎称自己低效率而图个清闲自在,若没有足够的激励,办公室小姐也完全可能工作时心不在焉。在本书中,我们将上述这种可能使代理人谎报真实知识的问题归结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将另一类问题归结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即代理人可能采取委托人并不希望的行动。我们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分开来单独进行讨论以便使分析更加清晰易辨,这也是一般的信息经济学教材的常用分类。这两类情况还有着如下的重要差异。在逆向选择问题中,我们假定代理人拥有的私人信息(通常指代理人的某种类型,如求职者是否机敏)是外生给定的,代理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类型,他所选择的只是要不要说真话。在道德风险问题中,代理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行动,因而私人信息是内生的。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更清楚地看到这种区别。[案例]汽车暴利还能暴多久?!发达国家在本国生产一辆车只赚几百美元甚至几十美元,为什么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却高达35%?国家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为1

515亿元,实现利润431亿元,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8.45%。而这仅仅足行业的数据,整个汽车产业包括利润空间更大的售后服务、汽车信贷和保险等,2002年的总产值为8

000亿元,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整个产业的利润是多少,没有答案,但至少比国际通行的5%一7%高得多。2002年在上海举行的大师杯网球公开赛上澳大利亚网球运动员休伊特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奖品是梅塞德斯一奔驰公司赠送的一辆新款奔驰CLK32。。有趣的是,休伊特以76万元人民币将这辆汽车就地转卖。冠军有自己的知意算盘:这辆车在澳大利亚的售价仅为39850美元,还不到76万元人民币的一半。休伊特的故事道出了汽车暴利的第一个环节―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新光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长期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然限制了进口,但也保护了落后,同时还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其次,在生产环节上,有两个地方容易出现暴利。一个是老车型。一方面其零部件大多国产化,成本已经降低;另一方面其已生产了多年,而且有一定的规模,加在每一辆车上的技术转让和设备折旧成本已经很少。但这样的车整体车价降幅并不大,从而形成了暴利空间。第二个是先进技术的采用。贾新光认为,这里赚的是一个技术差距利润。比如,一般的车仪表盘都在方向盘后面,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别克君威就采用了投射式的仪表盘,这样既提高了安全度,也同时提高了价位,每辆车大概贵个一两万元,以这样的形式赚取的利润是很高的。第三,从销售渠道来看。因为汽车市场还在培植期,厂家对经销商的返利比较大,一般是车价的3%一5%。对于奥迪、雅阁、

POLO等紧俏车型,还有不菲的加价。举个例子,比如一家奥迪的专卖店,一辆车返利l万一1.5万元,一年梢售400辆就有返利600万元,加上加价年利润100。万元应该没有问题。经销商的暴利来源于汽车市场整体的供不应求。第四,从服务维修来看。贾新光说,维修和售后服务的费用不像产品那么好分,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我朋友的车水箱开锅,去修理的时候,又拆水泵,又拆水箱,故意折腾了一大堆,把个小毛病变成一个大毛病。还有一些接触不良什么的小问题,都给你大修一番。对于不精通车的老百姓来说,汽车修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问题,很难弄明白,只能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办了。北京北大行雪铁龙专卖店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维修车间每天接待近100辆车,仅仅工时费一年就400万元,而维修工人一共50多名,工资总额一年不到200万元,仅由维修获得的利润就不小。第五是零部件销售。一位从事维修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消费者在更换零部件的时候一般都要求原厂生产的。但这里便有了一个垄断问题,原厂生产的零部件不一定是最好的,要不怎么来节约成本,形成持续消费呢?第六是汽车保险。国际上考核保险利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间人佣金,欧美国家汽车保险中间人佣金一般不超过10%,而我国汽车保险业在几年前争夺市场期间多家公司曾给中间人3。%一40%的佣金,最高的达到60%。虽然车险改革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但记者进行市场调查的结果是,原本希望能够解决的经销商高回扣问题比以往更严重了,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资料来源:《汽车成本大揭秘―汽车暴利还能“暴”多久?》《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

21日。四、逆向选择经济学对不对称信息问题的研究最早就是从分析逆向选择问题开始

的,逆向选择问题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从前面对不

对称信息问题的分类中已经能够发现,我们所关注的逆向选择问题

都来自于现实世界。由于企业难以观察员工的能力高低、保险公司

难以观察个人的健康状况,因而拥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就可能伪装。正如我们通常所观察到的那样,低能力的员工希望通过伪装成高能

力的员工而得到报酬丰厚的工作岗位,只有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才愿

意参加医疗保险,这些都属于信息经济学所分析的逆向选择问题。

本章将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的逆向选择行

为会对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旧车市场上的逆向选择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开始对信息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得不归功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

阿克洛夫(

G.Akerlof,1970

)的开创性研究。阿克洛夫考察了当旧车的质量是卖方所拥有的私人信息时二手车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严重的效率损失。正如常言道:“走遍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设想一下,你去一个旧车市场买二手车。由于仅凭外观你难以断定旧车的质量到底如何,所以你最多只能出一个折中的价

格。。但如此一来,那些高质量的旧车往往不可能再卖给你,在折中的价格下你很可能只会买到质量相对较差的旧车。这便是拥有私人信息的卖方的一种逆向选择行为,它将导致你愿意出的那个折中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如此继续下去的结果可能是市场严重失灵,只有最差的车才卖得出去,而那些我们原以为应该会更为抢手的高质量的二手车反而一辆也卖不出去冬交易的减少和效率的损失由此可见。更为精确地来说,当旧车质量是卖方的私人信息时,买方只能根据市

场上旧车的平均质量出价,但高质量旧车的卖方很可能由于买方出价

不够高而退出这一市场,其直接后果是市场上伏手车的平均质量下降,这就降低了买方对整个市场上旧车的平均质量的预期,为此买方将进

一步降低出价,这会导致又有一部分较高质量的旧车的卖方退出市场。如此往复的结果可能使整个二手车市场失灵。在这个例子中,拥有私

人信息的高质量旧车的卖方选择退出市场(当然也包括低质量旧车的

卖方选择不退出市场)的行为就是一种逆向选择,它改变了处于信息

劣势的买方对旧车平均质量的预期,最终导致效率的损失。下面,我们首先通过一个高度抽象的基本模型来分析旧车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行为及其影响。我们将看到,理论上的高度抽象使我们得以透过现实情况的纷繁复杂来揭示问题的本质。接下来我们对这种高度的抽象进行各种适当的放松以使之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但是一些基本的结论并不因此而改变。[案例]

中国第一名茶地位受到威胁一组值得关注的数字“西湖龙井”作为中国第一名茶的主角地位早已受到威胁。2

00

3年4月,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评出了53个绿茶金奖,浙江省就占了48个。除“西湖龙井”外,有47种新老名茶。还有一组数字可用以论证:2002年,浙江省茶叶总产值33.7亿元,而名优茶产值为26.42亿元,其中,被冠以“龙井”的名茶产值超过10亿元,而“西湖龙井”的产值仅为7

000余万元。三道护身符无奈假龙井为了保卫“西湖龙井”中国第一名茶的地位,西湖茶乡的干部群众动足了脑筋。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西湖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的审核,“西湖龙井”开始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接受监督。为了防止出现假冒伪劣,杭州西湖区创设了防伪标识,凡在西湖区168平方公里范围内生产、销售的西湖龙井茶,统一使用这一标识,每250克提供一张防伪标识。与此同时,西湖区政府还对西湖龙井茶专卖店进行了确认和管理,由政府部门严格按条件审批确认龙井茶专卖店。然而,这三道护身符却依然对付不了假龙井。杭州市质监局曾突查各大超市及龙井茶专卖店,结果发现,多盒龙井茶包装盒上印有原产地保护的椭圆形标志,而真正的保护标志应该是私贴上去的;部分龙井茶专卖店卖的茶叶外包装袋上都写着“龙井茶”,却是产地、单位、电话均无的三无商品。一位熟知内情的西湖龙井茶农告诉记者,越是有名的品牌,仿冒的就越多越快。最早是打“西湖龙井”的招牌,后来打“狮峰龙井”的牌子,现在则打“梅家坞龙井”的品牌了,其实,正宗的寥寥无几。他向记者披露,在现有的茶叶公司中,比较货真价实的也就是“梅”字号和“贡”字号等少数几家企业。寄希望于行业制约对于西湖龙井茶的现状,有一批有识之士愤而杭争,并从自身做起。西湖龙井茶叶公司总经理戚国伟发起组建行业公会,希望通过加强行业制约来净化茶叶市场的秩序。浙江省青联委员、杭州西湖龙井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郁明在目睹了众多起砸龙井招牌的事件之后,下决心寻找一条保卫西湖龙井品牌的新路。他保留了西湖龙井茶惟一的炒制中心,请炒茶高手按统一质量标准炒制西湖龙井茶。他还专门找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为他的公司经营的“梅”字号西湖龙井茶一期投保400万元。他告诉记者,他今年可以向社会提供1000千克左右的正宗西湖龙井茶,其符合以下条件:明前茶,产地西湖梅家坞,等级特级,售价每500克800元。如果有一项作假,由保险公司向消费者理赔。郁明希望通过本报及所有新闻嫌体,对“梅”字号西湖龙井茶的销售过程实施监督。但愿有更多的郁明、威国伟站出来“保卫龙井”,希望更多的龙井茶客不再受骗上当。资料来源《中国第一名茶地位受威胁》,《文汇报》2004年3月31日生活中更多的信息经济学例子旅游胜地的土特产E-bay上没有品牌的邮购电脑零件MBA的贬值温州崛起的第一桶金2.不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市场为什么超过65岁的人几乎难以以任何价格买到医疗保险?由于不健康的人可能更需求保险,不健康的人在被保险人总数中的比例提高了,这迫使保险价格上升,从而使那些较健康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低风险,做出不投保的选择,这进一步提高了不健康的人的比例,而这又迫使保险价格上升,直至几乎所有想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在这一点上,出售保险就变得无利可图了。为什么车险价格较高?这类市场失灵为政府起作用创造了条件:政府为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保险;政府强制新车上牌照时都要投保“三险”。3.不对称信息下的信贷市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3.1逆向选择在信贷合同签订之前,银行和企业在关于投资项目的风险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对借入资金的“实际”投资项目(不一定是向银行所声称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以及借入资金的偿还概率等具有充分信息。而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直接实施资金的使用,对于被借款资金利用的有关信息只能通过企业或其他渠道间接了解,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与企业具有同等程度的信息。这样,在相关信息占有方面,企业具有私人信息而处于优势地位,因此被称为代理人;企业不具有私人信息而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被称为委托人。由于这种非对称信息,银行往往无法对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和资金偿还概率做出可靠判断,从而也不可能正确地比较众多的企业之间的信用质量。银行的预期利润取决于贷款利率和借款人的按期还贷概率,因此,银行不仅仅关心贷款利率水平,而且关心违约的贷款风险。当银行不能确知借款人的投资风险时,只能按照整个信贷市场企业的平均风险程度来决定贷款的利率。这样一来,那些实际上风险较低的经营稳健的企业会因借贷成本太高而退出信贷市场,信贷市场上借款者更多的是那些敢于冒险、风险较高的愿意支付高利率的企业。这种“劣等客户驱逐优等客户”的现象就是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效应。3.2

道德风险在信贷合同签订后,由于高风险企业要向银行支付较高的利息,而

投资于低风险、低收益项目难以有足够高的利润支付高利息,因此,高利息会诱使借款人改变资金用途,选择具有更高风险,但一旦成

功收益很高的投机性项目,这会进一步降低偿还银行贷款的概率,

从而增加贷款风险。这就是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效应。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一是违反贷款合同规定,隐藏资金使用的真

实信息,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性收益;二是在借入资金的经营过程中,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人为的经营不

善,造成投资不能收回;三是即使资金使用取得了效益,仍采取做

假帐、转移利润等方式故意滞留贷款收益,使得贷款不能收回;四

是采取破产、合资转制等方式转移资产,逃废银行债务。3.3信贷配给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使得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其原因是从事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而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借款人往往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高风险使得他们的平均还贷概率低,这正是银行获得较低预期贷款利润的重要根源。这样,在银行试图甄别借款人和试图影响借款人行为的贷款契约的多种条件中——利率、贷款抵押要求、债务-资产比率、贷款数量等——之中,利率就具有了重要的筛选和激励机制作用。利用这一机制,银行为了最大化利润,宁愿选择高利率并拒绝一部分贷款申请,而不愿选择高利率并满足所有贷款申请。信贷配给由此出现。四、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政府管制确定限额(如,为中小企业信贷作担保;为助学贷款作担保等)规定限制条件(如,限制未经检验的药物出售)执行产品安全标准(如,儿童睡衣的甲醛含量、易燃性标准)用广告法监测广告的真实性等2.抵押机制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双方相互信赖的自动

实施的私人解决机制,这种信赖关系常常包含某种抵押

品(如,一项有声誉的资产、委托契约或有担保的债务)的交换。要是契约的自我实施机制得以成功,必须使买主、贷款者或保险者相信,欺骗的成本对于他们来说要比通过欺骗获得的收益更高。只有在此条件下,买主才会向卖主在高质量产品上增加的预期成本支付费用。产品保证书:一份轮胎磨损替换保证书和轮胎漏气保证书使没有提供高质量轮胎的卖主的情况明显变坏的话,那么买主就可以相信制造商的产品声明。结果,买主会愿意对这些无法证实的高质量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这种契约一般由第三方监督执行。杜邦公司的作法:杜邦的工业化学品事业部向潜在的新

顾客提供一些对其产品感到满意的客户的姓名和联系方

式。这种提供参考的作法不仅有助于潜在买主判断销售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提供了一种不可撤回的抵押品。一旦新顾客有能力接触经常性客户,并对有关产品质量

或服务提出警告,卖主就会更积极地向新老买主提供高

质量的产品。把所有供应商和顾客在一个即时信息体系

中联系在一起,是这种提供参考信息的熟悉作法的一种

自然扩展。标准化:当你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并想停下来吃午餐时,麦当劳看上去更有吸引力。原因在于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