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战争中主要的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御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清政府失败的根源所在。通过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等优良传统。通过畅谈甲午战争的启示,使学生认识到“落后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材重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启发诱导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业纸备课教师:主备人:教研组:使用时间: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小组:教学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思维导引成果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甲午战争中主要事迹,能说出民族英雄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2.能说出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3.小组合作归纳出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情境导入(2分钟):通过位于刘公岛的甲午战争博物馆的相关图片谈话导入。思维碰撞(25分钟)问题一:甲午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活动一: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自主归纳甲午战争的背景。(从清政府和日本两个方面思考)活动二:观看《甲午风云》的视频片段,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自己的感触。活动三:小小故事会:甲午战争涌现出了众多的民族英雄,你最喜欢哪一位?能不能用简洁凝炼的语言来讲述一下他的英雄事迹呢?归纳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问题二: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是怎样的?活动一:结合课本说说甲午战争的结果,列表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说说甲午战争带给中华民族的影响,体会中华民族的血泪与耻辱。活动二:材料一: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以后,再也没有再增添任何船只,舰龄老化。作战时,随船炮弹携带不足。材料二: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材料三:慈禧太后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挪用海军军费军费,重修颐和园,为自己庆寿。材料四: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两次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北洋舰队被击沉多艘大型舰艇,但未能击沉一艘日舰,也无发射鱼雷打击日舰的战绩。据查是丁汝昌“只识弓马”,一干管带也全用错了炮弹,不用海战时的开花爆破弹,用了穿甲弹甚至训练弹。材料五:20年内建造100艘军舰,增加海军25000人;40年内建立起完成的纺织、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工业。——明治维新之“殖产兴业”目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归纳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活动一中的问题,组长负责组织好讨论的纪律,2号组员负责记录,并形成统一的观点。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活动三:结合课件提供资料,说说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救国的相关史实,体会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活动四;畅所欲言: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甲午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忆往昔,甲午战争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迪?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互相订正,完善内容表述准确;2分表述不完整:1分又补充:+1分错误:0分自评:____分同桌互评:____分
小组内共同讨论得出结果,然后向全班展示,其他小组可以质疑和补充。积极展示的小组得1分,倾听补充的得1分,纠错的得2分。由各组自行统计得分。畅所欲言:积极展示的小组得1分,倾听补充的得1分,由各组自行统计得分思维迁移(8分钟)请回答:(1)图中两位历史人物签署的对两国影响巨大的条约是什么?影响分别是什么?《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
能够准确完成:2分不完整:1分有补充:+1分错误:0分自评:___分思维导图: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一张思维导图。学生问题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初二的学生是处在青少年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和想法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一阶段是学生分化比较快的时期,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课外书籍的阅读以及前面知识的学习,对中国近代史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历史资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好习惯。效果分析蔡玉芝老师:本节课在设计思路上较为明确,能运用大量的视频和文字资料,拓展课程资源,设计问题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回顾与温习,又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点值得肯定,但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上还需要多加锤炼,注意细节的完善,这节课可以更出彩。路云老师:这节课中小组的合作学习上表现得较为出彩。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能做到在讨论时有明确的意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对本组或其他小组同学的见解做出补充,大胆质疑,对于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老师在小组学习中的时间可以适当调配,让小组学习更加集中高效,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秦倩倩和朱燕翠老师:教师在语言的表达上可以更简洁凝练,在问题的提出上更富有点层次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供的个别材料可以更全面准确一点会更好。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马关条约》一课在教学完成后就目标的达成、环节的安排、师生互动情况、教育效果与质量方面做了如下反思:课程设计反思:1、对象分析:设计适合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2、教材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充。3、教学环节分析:情景模块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既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激发,也兼顾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达成三维教学目标。4、导入分析:通过甲午战争博物馆的相关图片,创设情境谈话导入。5、课件设计分析:课件设计是为了辅助教学,视听是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反思:1、目标达成:通过各个环节的衔接设计,前后相承,有效达成了课标中的三维目标。2、学生参与程度:前半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少,后半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多,课堂气氛也较活跃。3.评价分析:对于学生的评价相对单一一点,这是自己的不足,今后是努力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不足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和老师们的听评课,我认为自己有待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有如下几点:1、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方给学生,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2、努力做到让自己的语言更简洁凝练和富有感情,让课堂变得浅显易懂和活泼轻松。3.课堂设计中的小标题过多,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脉络的梳理,这是下一步教学中应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也见证了我们付出的努力,洒下的辛勤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定向前的步伐。每次上完课后的教学反思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虽然每次的收获不尽相同,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收获会越积越多,进步也会越来越大。甲午中日战争教材分析泰安实验学校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和伤痛,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本节课共有两个子目。第一:黄海大战,介绍了甲午战争的背景和战争的前半期。第二:《马关条约》,主要介绍了甲午战争的后半期和结果、影响。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战争中主要的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御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清政府失败的根源所在。通过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等优良传统。通过畅谈甲午战争的启示,使学生认识到“落后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材重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评测练习阅读资料:请回答:(1)图中两位历史人物签署的对两国影响巨大的条约是什么?影响分别是什么?《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课标分析1.借助助提供的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能够剖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归纳总结清政府和日本的巨大差距,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日本的迅速崛起和蓄谋已久。2、借助地图了解战争中的几场重要战役,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通过视频的观看感受黄海大战的悲壮,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甲午英雄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3、借助图片更直观形象的了解战争的结果,对于战争的影响则通过《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以及漫画《时局图》更浅显易懂的理解与归纳。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4.对于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借助提供的相关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7 Protect the Earth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1框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发酵工程 第2节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第2课 查找信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下册
- 6《蛋壳与薄壳结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直流电路 单元整合与提升教学设计 教科版选修3-1
- 蓝色教育美术课件
- 西北工业大学保密协议书8篇
-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兹光谱仪校准规范
- 《民法典》-第二编 物权编-案例分析,解读-3
- GB/T 1266-2006化学试剂氯化钠
- 海岸动力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工作面防飞矸封闭式管理规定
-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的讲义课件
- 验电接地环安装规范
- 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 外墙干挂大理石施工方案(标准版)
- DB65∕T 2683-2007 建材产品中废渣掺加量的测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