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2【省一等奖】_第1页
基因的表达2【省一等奖】_第2页
基因的表达2【省一等奖】_第3页
基因的表达2【省一等奖】_第4页
基因的表达2【省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江苏卷)

20.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D三、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1.提出人:。2.完善的中心法则内容(用简式表示)3.最初提出的内容包括

、转录和

,补充完善的内容为RNA复制和

。4.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中,且逆转录过程必须有

的参与。高等动植物体内只能发生另外三条途径。DNA复制翻译逆转录RNA逆转录酶克里克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C2、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抗菌药物抗菌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A(2015重庆卷,5,6分)5.结合题图5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答案】DDNAmRNA蛋白质136碱基数碱基数氨基酸数肽键数06n3nn(n-m)“n”表氨基酸个数。“m”表肽链条数即DNA(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个数=6:3:1知识点5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4)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①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水分子数)

②蛋白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肽键数×18)。

③若基因中有n个碱基,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合成含m条多肽链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18(-m),若改为n个碱基对,则公式为·a-18(-m)。至少和最多问题5.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m、B.m、

C.2(m-n)、D.2(m-n)、

解析

由mRNA上G+C=n个,可推知整个DNA分子上G+C=2n个,则DNA上含有A+T=2m-2n= 2(m-n);又知合成了2条肽链,则脱去的水分子数=。D四、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及实例(1)直接途径:基因

生物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的病因。(2)间接途径:基因

生物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

关系控制蛋白质结构控制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控制线性(2)环境影响生物性状性状(表现型)是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环境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基因半自主复制细胞质遗传(2014上海卷)11.在一个典型的基因内部,转录起始位点(TSS)、转录终止位点(TTS)、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ATG)、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TGA)的排列顺序是A.ATG—TGA—TSS—TTSB.TSS—ATG—TGA—TTSC.ATG—TSS—TTS—TGAD.TSS—TTS—ATG—TGAB(2014上海卷)6.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B.原核生物的tRNA三叶草结构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D.真核生物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D2009高考真题5.(09海南卷,10)酶A、B、C是大肠肝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下表:由上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A.酶A、酶B、酶CB.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D.酶C、酶B、酶A添加物 突变体突变体a(酶A缺陷)突变体b(酶B缺陷)突变体c(酶C缺陷)化合物乙不生长不生长生长化合物丙不生长生长生长

化合物甲

化合物乙

化合物丙

化合物丁D(2014福建卷)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7次;X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GATAGATA……………GATAGATA……………重复8次,STR表示为(GATA)8重复14次,STR表示为(GATA)147号染色体…………………………ATAGATAGATAGATAG重复11次,STR表示为(ATAG)11重复13次,STR表示为(ATAG)13X染色体C(10江苏卷)7.(8分)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2)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

▲,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

▲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

▲。【答案】(1)GGU,-----GGUGACUGG------

--CCACTGACC---(2)核糖体上的mRNA上的结合和移动Fe3+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3)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4)C—A17.RNA干扰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

。(2)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

过程受阻。(3)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要使基因“沉默”,条件是SiRNA上有与mRNA互补配对的

。(4)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5)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先分析乙肝病毒基因中的

,据此通过人工合成

,注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就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

解析(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2)RNAi机理不是干扰基因的转录而是阻断翻译过程,因此RNA干扰又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答案(1)核糖核苷酸(2)翻译(3)碱基(或核苷酸)序列(4)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5)碱基序列双链RNA

返回2009高考真题28.(09浙江卷,31)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雄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2009高考真题(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

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

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

。(3)右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

。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1)(2)核糖体反密码子

G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3)①血压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生

②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2015新课标卷Ⅱ)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